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給予工人杠桿也能撬動地球

給予工人杠桿也能撬動地球

發布時間:2021-12-03 08:36:50

1. 給我一根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什麼意思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動力臂延伸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力臂>力距);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力矩>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2. 關於給我一個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整個地球的議論文

外有阿基米德坦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今有中國工人發出「只要給我們工人一個杠桿,我們同樣能撬動地球」的豪言壯志。阿基米德依據力學原理,說此豪言,而中國工人靠什麼擺脫「兩頭在外,中間加工」的中國模式,撬動地球呢?寶鋼集團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藍領創新,撬動地球。
創新,不僅需要經驗,也需要勇氣,更需要不斷追求新事物的精神。工人,是企業力量之基、活力之源,依靠藍領創新,是我們不斷提高中國製造業實力,擺脫「兩頭在外,中間加工」生產模式的關鍵之策。
——藍領創新,需要政府積極引導突破「兩頭在外,中間加工」的發展模式,探索向產品設計、研發和營銷兩頭延伸,激發需求,激發藍領創新。
「中國製造」曾經瘋狂席捲全球,中國一度成為了「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給中國帶來了GDP數據的劇增,也被某一時期作為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的例證。然後,中國製造,並沒有給中國帶了技術的飛躍,卻有可能讓中國陷入某學者所說的「人口詛咒」。隨著「代工廠」生產模式的出現,中國的產業工人在減少,「農民工」在不斷增加。農民工成了生產流水線上的生產工具,卻降低了工人創造力,藍領創新,在一定階段內在消失、在減弱。究其根源,是企業單一的加工模式造成。
為了擺脫困境,長三角A市政府,積極引導企業,擺脫「兩頭在外,中間加工」的發展模式,向產品設計、研發和營銷兩頭延伸,實施中間分離,在現代製造業中拓展現代服務業,助推了現在製造業發展,並實現了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充分激發了藍領創新,激發了市場活力,是產品走向了產品研發、品牌塑造、銷售一條龍的專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的發展之路。
——藍領創新,需要企業尊重工人,形成深入的創新體系和跨崗位、跨區域、跨專業的協同創新機制,激發藍領創造力。
隨著「中國製造」的成本不斷增加,國際外貿冷清,中國企業發展面臨瓶頸。曾經盛極一時的「盛昌製鞋」等中國加工企業,面臨「盛極而衰」的命運。如何激發企業活力,如何激發藍領創新,成為突破企業困境的關鍵。
在這里,寶鋼集團是中國企業的榜樣。寶鋼充分尊重工人,完善企業的創新體系,形成跨崗位、跨區域、跨專業的創新機制,把每名員工都當做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個體。為更好的激勵「藍領創新」,還建立全方面的創新激勵制度,為每位有創新成果的員工,申請專利,頒發獎金。尊重工人,就是對工人價值的最好肯定;尊重工人,就是尊重企業的創造和發展;尊重工人,才能更好的激發藍領創造力。
——藍領創新,需要工人保持認真負責,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活力和精神。
「咱們工人有力量」、「工人老大哥」等有關工人昂揚的旋律和話語,已經成為歷史;「鐵人王進喜」等拼搏的工人形象也進入了史冊。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藍領創新,對新時代工人也提出了新要求。
藍領創新,需要工人有認真負責的態度。「80」、「90」新一代農民工,嚮往自由、個人尊重,這是新時代工人的優勢,尊重他們的喜怒哀樂,尊重他們的理想和最求,充分激發他們個人活力,不斷創新。
但同時,新時代的藍領,首先應具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可以有個人追求,但應該拒絕「吃喝嫖賭抽」,弘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想和追求;其次,政府應重視職業教育,完善職業培訓制度,投入資金和人才。在社會中,在職業學校,不斷引導學習精神,不斷培養創新型人才,為有理想和追求的新時代藍領,提供職業規劃咨詢和深造培訓機會。同時,企業也應不斷對新工人和在崗工人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可以在工作中,在企業大學中,如海爾大學,不斷培養新型創造性藍領,培養藍領學習和創新精神。
藍領創新,是突破傳統加工模式的關鍵之策;藍領創新,是突破企業瓶頸的關鍵之舉;藍領創新,是保持工人創新活力的關鍵之路;藍領創新,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重要法寶。只有藍領創新,才能給工人足夠的力量,撬動地球。

3.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是誰說過的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臘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國,出現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奮好學,專心一志地獻身於科學,忠於祖國,受到人們的尊敬與贊揚。阿基米德曾發現杠桿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並利用這些定律設計了多種機械,為人民、為祖國服務。關於他生平的詳細情況,已無法考證。但關於他發明創造和保衛祖國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杠桿定律的確立 人們從遠古時代起就會使用杠桿,並且懂得巧妙地運用杠桿。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時候,奴隸們就利用杠桿把沉重的石塊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桿在船上架設桅桿。人們用汲水吊桿從井裡取水,等等。但是,杠桿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在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之前,是沒有人能夠解釋的。當時,有的哲學家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口咬定說,這是「魔性」。阿基米德卻不承認是什麼「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種種現象,總有自然的原因來解釋。杠桿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決心把它解釋出來。阿基米德經過反復地觀察、實驗和計算,終於確立了杠桿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長力臂就應當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長。阿基米德確立了杠桿定律後,就推斷說,只要能夠取得適當的杠桿長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舉起來。據說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敘拉古國王聽說後,對阿基米德說:「憑著宙斯(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主管天、雷、電和雨)起誓,你說的事真是稀奇古怪,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向國王解釋了杠桿的特性以後,國王說:「到哪裡去找一個支點,把地球舉起來呢?」 「這樣的支點是沒有的。」阿基米德回答說。 「那麼,要叫人相信力學的神力就不可能了?」 國王說。 「不,不,你誤會了,陛下,我能夠給你舉出別的例子。」阿基米德說。 國王說:「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動一樣重的東西,看你講的話怎樣。」當時國王正有一個困難的問題,就是他替埃及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造好後,動員了敘拉古全城的人,也沒法把它推下水。阿基米德說:「好吧,我替你來推這一隻船吧。」 阿基米德離開國王後,就利用杠桿和滑輪的子理,設計、製造了一套巧妙的機械。把一切都准備好後,阿基米德請國王來觀看大船下水。他把一根粗繩的末端交給國王,讓國王輕輕拉一下。頓時,那艘大船慢慢移動起來,順利地滑下了水裡,國王和大臣們看到 這樣的奇跡,好象看耍魔術一樣,驚奇不已!於是,國王信服了阿基米德,並向全國發出布告:「從此以後,無論阿基米德講什麼,都要相信他…

4. 如何理解「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這句話原意是說杠桿原理的.只要有合適的工具和一個合適的支點.利用杠桿原理可以把地球(像地球一樣質量物體)輕松搬動.

現在這句話被一些年輕人賦予了新的含義.是指只要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創造一個奇跡的意思.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也是當代青年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成功宣言。阿基米德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

5. 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不是廢話
阿基米德在發現了杠桿原理之後,發出了「給我一個支點,我能夠撬動地球」的感慨。
阿基米德的感慨,不過是基於理論上的一個感慨。
杠桿原理是: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
這里的動力,是人(也就是阿基米德)所能施加的力量;阻力就是地球的質量。
由杠桿原理,可以得到:動力=(阻力臂/動力臂)×阻力
假設阿基米德所能發出的力是100公斤,地球的質量是6×10^24公斤。代入上式,有:
100=(阻力臂/動力臂)×6×10^24
動力臂/阻力臂=6×10^22
動力臂=6×10^22×阻力臂。
可見,只要我們能找到一根足夠長的杠桿,並且找到一個支點,使得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60萬億億倍,阿基米德就可以撬動地球!

不過就算真的能找到這樣的杠桿和支點,阿基米德也能把它支到地球和支點上,還能走到杠桿的另一端,並且這根杠桿的重量是0。
阿基米德要想把地球撬動1毫米,阿基米德就要推著杠桿走6千萬億公里,這個距離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4千多萬倍!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6. 給你一個杠桿,能否撬動地球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的這句名言到如今依舊還被人們傳誦不絕。
數千年的傳誦中,「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這句話的含義,早已越出了阿基米德所說的初始語境,被後來人附加上了更多的人生哲學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文社會意蘊。如果說當初阿基米德用這句話來表述杠桿原理和數理邏輯的巨大力量還是清晰明確的話,那麼,越出了數學界,被附加上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意義之後,這句話的內涵就讓人很難把握了。到底是想表述說「我」無所不能,即使是地球也可以撬動,還是想傳達一種找不到支點的無奈與困惑?作為一種象徵或者比喻體,「支點」是什麼呢?所要撬動的「地球」又是指什麼呢?在不同的語言環境和表述中,這兩者的蘊涵指向也因之而千百萬化。
它是根據杠桿原理來說明的一個現實問題:當我們具備一定條件的時候我們能夠做成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比如,我們很難想像我們能夠撬動地球,但是當我們有了一個支點的時候,這就不是問題了。根據科學家計算,撬動地球的杠桿需要延伸到銀河系以外!

7. 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是誰說的)

阿基米德說的。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對數學和物理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即使牛頓和愛因斯坦也都曾從他身上汲取過智慧和靈感,他是「理論天才與實驗天才合於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拿他來做自己的楷模。

8. 給我一個杠桿,我能翹起整個地球,誰說的

阿基米德

雖然杠桿原理不是阿基米德發現的,但是他在他的衛面平衡研究中解釋了其工作原理。以亞里士多德的追隨者為主的逍遙學派學校中曾出現過更早的關於杠桿的描述,也有說是阿爾庫塔斯。

根據帕普斯所述,阿基米德關於杠桿的研究曾引出過其非常著名的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普魯塔克曾描述過阿基米德是如何設計滑輪機構的,該機構可以讓水手們利用杠桿原理提起那些過重的無法單憑人力搬運的物品。

阿基米德也被認為曾改進過投射器的威力和准確度,並且發明了在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中使用的計程器。這個計程器是一種車輛的形式,在每行駛過一定距離後車上的齒輪機構就會向特定容器中投入一個球。

(8)給予工人杠桿也能撬動地球擴展閱讀:

西塞羅在他的對話錄《國家論》中曾大致提到過阿基米德,這部對話錄描述了一段發生在公元前129年的虛構的談話。

公元前212年,據說在佔領錫拉庫扎之後,馬庫斯·克勞狄斯·馬塞勒斯將軍將兩部用於天文學的機械裝置帶回了羅馬,這兩部裝置顯示了太陽,月亮和五個行星的運動。西塞羅還提到了由泰勒斯和歐多克索斯設計的類似裝置。對話錄表明,馬塞勒斯將其中一部機器據為已有,另外一部則捐贈給了羅馬的功德廟。

馬塞勒斯持有的那一部後來被公開展示,據西塞羅說,加勒斯向斐勒斯演示的過程被後者記錄如下:當加勒斯移動球時,這個銅制裝置上的月亮跟隨著太陽一起運動,如同現實中的天空一樣,而當太陽,月亮和地球呈一條直線時,投影的狀態再現了日蝕現象。

這是一段關於天象儀或是太陽系儀的描述。帕普斯曾說過,阿基米德有一些手稿(現已丟失)被命名為「球體製造」,其中有關於此類機械裝置的製造方法。

在這方面的現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安提基特拉機械上,這是另外一個可能出於相同目的而設計的古代機械。製造這類機械需要極其尖端的差動齒輪知識和技術。這曾一度被認為已經超出了古代的技術能力范疇,但1902年發現的安提基特拉機械可以證明早在古希臘這類裝置就已經出現了。



9. 給我一根杠桿,撬起一個地球 是誰講的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臘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國,出現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奮好學,專心一志地獻身於科學,忠於祖國,受到人們的尊敬與贊揚。阿基米德曾發現杠桿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並利用這些定律設計了多種機械,為人民、為祖國服務。關於他生平的詳細情況,已無法考證。但關於他發明創造和保衛祖國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杠桿定律的確立

人們從遠古時代起就會使用杠桿,並且懂得巧妙地運用杠桿。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時候,奴隸們就利用杠桿把沉重的石塊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桿在船上架設桅桿。人們用汲水吊桿從井裡取水,等等。但是,杠桿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在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之前,是沒有人能夠解釋的。當時,有的哲學家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口咬定說,這是「魔性」。阿基米德卻不承認是什麼「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種種現象,總有自然的原因來解釋。杠桿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決心把它解釋出來。阿基米德經過反復地觀察、實驗和計算,終於確立了杠桿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長力臂就應當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長。阿基米德確立了杠桿定律後,就推斷說,只要能夠取得適當的杠桿長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舉起來。據說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敘拉古國王聽說後,對阿基米德說:「憑著宙斯(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主管天、雷、電和雨)起誓,你說的事真是稀奇古怪,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向國王解釋了杠桿的特性以後,國王說:「到哪裡去找一個支點,把地球舉起來呢?」

「這樣的支點是沒有的。」阿基米德回答說。

「那麼,要叫人相信力學的神力就不可能了?」 國王說。

「不,不,你誤會了,陛下,我能夠給你舉出別的例子。」阿基米德說。

國王說:「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動一樣重的東西,看你講的話怎樣。」當時國王正有一個困難的問題,就是他替埃及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造好後,動員了敘拉古全城的人,也沒法把它推下水。阿基米德說:「好吧,我替你來推這一隻船吧。」

阿基米德離開國王後,就利用杠桿和滑輪的子理,設計、製造了一套巧妙的機械。把一切都准備好後,阿基米德請國王來觀看大船下水。他把一根粗繩的末端交給國王,讓國王輕輕拉一下。頓時,那艘大船慢慢移動起來,順利地滑下了水裡,國王和大臣們看到 這樣的奇跡,好象看耍魔術一樣,驚奇不已!於是,國王信服了阿基米德,並向全國發出布告:「從此以後,無論阿基米德講什麼,都要相信他……」

10. 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合適的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杠

你是相做驗證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吧,
F1*L1=F2*L2。(這就是規律)。

閱讀全文

與給予工人杠桿也能撬動地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