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期資產負債率公式是什麼
長期資本負債率吧,
長期資本負債率是指非流動負債占長期資本的百分比
⑵ 長期負債比率如何計算
您好,長期負債比率=期末長期負債/期末負債總額*100%。
⑶ 什麼是長期負債率 公式怎麼寫
長期負債比率是從總體上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是長期負債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長期負債比率=(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其計算公式是:長期資產負債率=長期負債/(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
⑷ 求長期資本負債率
長期資本負債率是指非流動負債占長期資本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00% 長期資本負債率是指非流動負債占長期資本的百分比。長期資本負債率反映企業的長期資本的結構,由於流動負債的數額經常變化,資本結構管理大多使用長期資本結構。長期資本負債率是指非流動負債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00%
如:ABC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
本年長期資本負債率=[740÷(740+960)] ×100%=44%
長期資本負債率反映企業長期資本的結構。由於流動負債的數額經常變化,資本結構管理大多使用長期資本結構。長期資本負債率編輯
(1)企業的長期資金來源(長期資本)包括非流動負債和股東權益,因此,本指標的含義就是長期資本中非流動負債所佔的比例。——長期資本的構成
(2)資本結構管理中,經常使用該指標。流動負債經常變化,因此,本指標剔除了流動負債。如果企業不存在流動負債的話,該指標與資產負債率是一樣的。長期負債率高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弱,債權人的安全性也就越低。長期負債率是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
長期負債率通常是用企業的非流動負債與資產總額的比率進行計算。
長期負債率=非流動負債/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在清算時可用於償還非流動負債的資產保證,該指標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安全性也就越高。從穩健原則出發,計算該指標時,非流動資產中剔除無形資產部分。即長期負債率=非流動負債/(資產總額-無形資產)×100%。
資產負債率高,財務風險相對較高,可能帶來現金流不足時,資金鏈斷裂,不能及時償債,從而導致企業破產的情況。資產負債率高,會導致進一步融資成本加劇。無論是銀行還是投資者,都對資產負債率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一定的資產負債率可以讓企業在利率低於投資收益率的情況下,運用債務杠桿,提高企業股東收益。如果資產負債率高,主要是由於應付款項等增多引起的,而且這種增長,並未導致企業信譽與市場地位的喪失,可以增加企業現金運用效力。因為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這段時間本來用來付款的現金可以用來做其它的用途,哪怕存銀行,還有利息收入呢!
所以,資產負債率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掌控在合適范圍內比較好,並非越高越好,也不一定越低就越好。
⑸ 杠桿率的計算公式
杠桿率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與權益資本的比率,杠桿率是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的倒數是杠桿倍數,杠桿倍數越高,越容易受到收益率和貸款利率的影響。杠桿是一把雙刃劍,當企業盈利時,增加杠桿能擴大盈利,但是加的過多,風險就會上升。因此高杠桿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
微觀上,「杠桿率」一般是指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數量關系。在負債方,反映企業某一時點負債總額及其結構,揭示企業現今與未來需要支付的債務數額、償債緊迫性和償債壓力大小;在資產方,反映企業資產總額及其構成,揭示企業在某一時點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分布情況及盈利能力。將負債和資產結合起來,可據以評估企業的績效,分析其財務的彈性和安全性,考量其償債能力及經營的穩定性。在統計上負債與股東權益之比、資產與股東權益之比、資產與負債之比,以及上述指標的倒數,都可用於衡量杠桿率。
⑹ 長期負債比率代表什麼啊
長期負債比率又稱「資本化比率」,是從總體上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是長期負債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資產總額是負債與股東權益之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
長期負債比率 = (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值越小,表明公司負債的資本化程度低,長期償債壓力小;反之,則表明公司負債的資本化程度高,長期償債壓力大。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杠桿比率公式
杠桿比率是正股市價與購入一股正股所需權證的市價之比,即:杠桿比率=正股股價/(權證價格÷認購比率)
杠桿比率可用來衡量「以小博大」的放大倍數,杠桿比率越高,投資者盈利率也越高,當然,其可能承擔的虧損風險也越大。"
杠桿比率反映的是直接買入正股或者買入認購證來「控制」一股正股各所需要的資金之比,即如果你用買一股正股的錢,究竟可以買到多少份權證。假設杠桿比率是10倍,就是以一股正股價錢,可以買到10份權證。或者說投入權證的資金為1000元時,對應所需控制正股的資金是10000元,反映了權證放大投資額的能力,但還不能反映真實市場中權證與正股的升跌比例關系,即放大投資收益的倍數。投資者若簡單以杠桿比率來衡量權證的潛在回報,結果可能會不正確
要預計認股證的升跌幅,我們應該看實際杠桿。實際杠桿是由杠桿比率及對沖值相乘而來:
實際杠桿比率 =對沖值×杠桿比率
透過實際杠桿,投資者可知道當正股升跌1%時,認股證的理論價格會變動多少個百分點。如投資者欲爭取較高的回報率,實際杠桿將提供較實用的資料。不過,投資者須注意實際杠桿的數據是假設其它因素不變(引伸變化及市場因素),而數據亦只反映正股價在短時間內變動時,認股證的理論變幅,所以投資者不要以為一隻提供10倍實際杠桿的認股證,其理論升跌在任何時間也是正股的10倍。
⑻ 杠桿率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
杠桿率的優點
引入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為:一是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二是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資本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 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水平。有關數據顯示,一些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杠桿比率出現背離。2008年年末,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3.1% ,但杠桿比率只有2.9%;UBS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5%,杠桿比率卻只有2.6%。
通過引入杠桿率,能夠避免過於復雜的計量問題,控制風險計量的風險。三是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杠桿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在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杠桿率的缺點
杠桿率也有其內在缺陷:一是對不同風險的資產不加以區分,對所有資產都要求同樣的資本,難以起到鼓勵銀行有效控制資產風險的目的。二是商業銀行可能通過將資產表外化等方式規避杠桿率的監管要求。三是杠桿率缺乏統一的標准和定義, 同時對會計准則有很強的依賴性。由於杠桿率的相關項目主要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受會計並表和會計確認規則的影響很大,在各國會計准則有較大差異的情況下,該指標難以在不同國家進行比較。由於杠桿率具有以上內在缺陷,不可能簡單替代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作為獨立的資本監管手段,但其作為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補充手段,可以從另一角度反映銀行資本充足狀況和資產擴張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