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利弊分析及其對中國海外投資的影響
答:
人民幣升值的有利的方面:第一是使得中國進口相對便宜,出國旅行以及留學都要減少花費;第二是可以促使人民幣的國際化,因為人民幣升值將使得更多的投機商持有人民幣,逐步升值會慢慢形成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持有人民幣作為投資產品,提升我國的金融地位。
不利方面:主要是抑制出口,在中國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模式下出口被抑制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會有影響,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等都不利。
Ⅱ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投資的影響
不利影響
1、升值對企業設立境外貿易性企業將產生負面影響。設立境外辦事處和貿易性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為出口服務。升值導致企業出口能力下降,同時一定程度上削減了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影響企業到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的主動性。如:紹興海亮集團在美國設立的貿易公司目前尚未收匯的訂單和已接訂單還沒發貨的共值2500萬美元,2%的比例計算,有500萬人民幣的差額,損失較大。杭州西湖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美國、比利時境外公司簽訂的合同,貨出去了,未結匯,估計損失100萬元人民幣。
2、升值後對境外企業帶動出口將受到一定影響。因目前境外投資主要還是以設立貿易性公司為主,按去年企業帶動出口19億美元算,2%的比例,大概要減少3000多萬美元。
三、措施
1、加快出口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向中高端產品進一步延伸;
2、內部挖潛,強化管理,消化升值帶來的成本增加,以保持現有的市場、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3、運用多種結匯方式,如歐元、日元、約定匯率、遠期結售匯、外匯融資、等手段減少匯率風險;
4、生產企業加強原材料的國際化采購,境外企業生產盡量採用當地原材。
Ⅲ A股投資跟人民幣匯率有什麼關系
對於A股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首先它們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也就說不是人民幣貶值導致A股下跌,也不是A股大跌帶來人民幣貶值。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人民幣匯率與A股兩次同時下跌更可能是共同受到風險偏好變化影響的結果。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因為匯率和股價同為資產的價格,在資本管制較嚴、利率保持平穩的背景下,兩者之間這種即時反應如此之快,很難用資本流動和其他基本面的變化來解釋。而反觀市場自身,在經歷了股災之後,投資者早已對匯率和股價兩種資產價格的調整非常敏感,因此兩個市場短期趨同的走勢可能就是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的共同體現,彼此關系更像是紐帶而非因果。
Ⅳ 人民幣匯率對投資的影響
匯率是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的兌換率
1:8到1:6.4說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降,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了
至於對海外的人到中國的投資的影響很復雜
但最簡單的一點是如果是拿美元來國內,就相當於投資資金變少了^^
Ⅳ 人民幣貶值如何投資 人民幣匯率暴跌理財攻略一覽
在此背景下,普通投資者不妨適時調整投資和資產配置策略:
一、未來有美元外匯需求的家庭可提前鎖定風險。特別是對於下半年前往美國留學、旅遊的家庭,在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貶值趨勢下,現在購入美元,提前鎖定匯率波動風險不失為合理的策略。
二、投資者大規模配置美元資產的必要性不大。特別是在中美無風險利差仍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可能還不及中美無風險利差,大量境外金融機構增持人民幣資產即可作為佐證。當然,合理的資產配置多元化仍是普通投資者努力的方向。
三、黃金價格可能會出現小幅的回調。美元和黃金反向走勢幾乎已成為一種鐵律,在美元升值趨勢下,黃金價格下跌可能會成為一種必然。4月下旬以來,國際黃金價格已從1360美元跌至當前的1270美元左右,跌幅達6.6%,與美元指數的升值幅度基本相當。
Ⅵ 人民幣匯率改變對普通老百姓有什麼影響,對金融投資又有什麼改變
首先,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人民幣值錢了,進口的成本變小。要出國或者購買外國產品的成本變小了。比如以前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標價100美元,以前兌換人民幣是870左右,現在只有820多,所以對老百姓來說人民幣對外表現出來的購買力變強了。但是對於出口行業,由於本國產品表現出來的外幣價值變大了,所以這部分企業競爭力變差,這部分人的收入可能會受到影響。
其次,匯率的改變還帶來了匯率制度的改變,我國的匯率制度由原來的固定匯率變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雖然配套機制還有很大的不完善,但依然使得我國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了一大步。外匯交易對老百姓的開放度越來越高,老百姓的金融保值手段更多了
對於金融投資來說,匯率的升值對吸引外資是不利的,因為單位外幣兌換的人民幣少了,低成本的投資優勢將不復存在。但是對於急於向國外擴張的企業來說,這是有利的。比如一企業欲在國外投資分支機構,那麼人民幣匯率升值後他們的投資成本是要變小的。當然,這一切都假設了外國的匯率是不變的
Ⅶ 人民幣匯率升值該投資什麼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中國的出口,中國出口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將被削弱,與此同時,中國面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
把握到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也就能夠找到可以獲利的投資機會。經常關注政府的報告和新聞,看政府在關注哪些行業,或是准備對哪些行業進行扶持,就可以找到在未來可能有好而長遠的發展的企業或是行業。比如政府對低碳經濟特別的強調,我們可以去尋找與這相關的股票去投資了。具體哪些企業我不清楚。
順便提到最近歐元貶值,其實這預示著歐元區的出口行業肯定要獲利,可以積極地去尋找這些出口公司,比如一些名牌服裝公司等等。
Ⅷ 人民幣匯率上升的好處和壞處
人民幣升值的利:
1、有利於中國進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的成本下降;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6、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7、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
8、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
9、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10、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
人民幣升值的弊: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出口減少可能導致國內就業壓力加大;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Ⅸ 謝亞軒:再談人民幣匯率與股市的關系
經歷了「811」匯改前後股票市場的劇烈調整以及2016年年初四個交易日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共振後,不少機構投資者認為2016年中國股票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和股市漲跌的關系驟然緊密起來。反觀過去,在「811」匯改之前,盡管也有一些敏銳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但就整體市場而言,並不看重人民幣匯率對股票市場的重要性。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縱觀2005年7月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和國內股票市場波動情況,兩者的關系似乎更為疏離。雖然2005年起中國就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人民幣匯率在不同階段主要表現為溫和升值或者對美元保持穩定的狀態,即使個別時期出現過短暫的貶值,但往往是債券市場投資者關注多,股票市場投資者置若罔聞。此外,中國對資本項目下證券投資可兌換的管制也較為嚴格,證券投資資本無法自由流動,匯率對資本市場中資金流動變化的反映很少。這些背景條件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了相對穩定和溫和友好的匯率環境,使得國內股市很少受到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干擾,A股行情也一直以反映國內經濟、政策、風險偏好等的變化為主,匯率這一因素對股市的影響一直是被投資者忽略不計。
以2015年上半年為例,人民幣匯率在美元升值帶來的匯率壓力之下,暫時選擇了對美元保持穩定,這一階段匯率維穩的跡象非常明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主要鎖定在6.20水平,而A股大漲的行情主要以貨幣政策的寬松和新經濟發展的預期等內因為主導,可以說匯率與股市並不存在直接的相關性。
不過這種情況在6月的股災以及隨後的「811」匯改後發生了變化。去年8月之後,匯率與股市之間多次難以忽視的共振使得A股投資者不得不重新估量匯率這一影響因素。人民幣匯率和股票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系成為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我們認真審視股市與匯率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傳導機制?
由快到慢,外匯市場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體現在三個層面,或者說是三重沖擊波:第一重沖擊波,可能在瞬時發生,風險偏好變化使得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出現同漲同跌。這主要是因為匯率和股票價格同為資產的價格,它們共同受到市場風險偏好變化的影響。這時兩者的同向變化並非簡單的因果關系(當然有些時候其中一個市場的劇烈調整本身可能是風險偏好變化的重要原因,比如811之前的股票市場),而是受到共同的因素影響所致。 第二重沖擊波,可能在第一重沖擊後的數周和數月內發生,主要是國際資本流動帶動匯率、流動性和股票指數同向變化,這里不展開討論。 第三重沖擊,可能在此後的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發生。匯率、國際資本流動、股票市場波動和實體經濟之間呈現一個復雜的反饋影響關系,匯率波動等金融層面的變化改變經濟基本面會進一步強化以上相關和反饋關系。
人民幣匯率與股市關連在一起是個「新事物」。我們同樣計算了上證股指和創業板指數與人民幣匯率的30日相關性系數,可以看到,在「811」匯改時、15年12月中旬和16年1月初人民幣中間價快速下調、人民幣即期匯率也快速貶值的三個階段,人民幣匯率與兩個股指的正相關系數迅速升高(即人民幣貶值與股指下跌同時出現)。而且,當時這種傳導和反應非常迅速,幾乎沒有時滯。在資本管制較嚴、利率保持平穩的背景下,這種即時反應如此之快,很難用資本流動和其他基本面的變化來解釋;反觀市場自身,在經歷了股災之後,早已對匯率和股價兩種資產價格的調整非常敏感。因此我們認為2015年下半年以來,A股股市與人民幣匯率的關聯更多是共同受到風險偏好變化的影響和傳導所致。
2016年1月前4個工作日人民幣匯率快速調整之後,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發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更多地參考一籃子貨幣》,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將以保持一籃子匯率的基本穩定為目標。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進一步明確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會進入了一個「灰色地帶」。由於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人民幣就會一定程度上出現對美元的波動,即美元強,人民幣兌美元弱,反之亦然,如果將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比作「黑」,將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比作「白」,那麼人民幣匯率在新機制下更可能是處於區間波動的狀態,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所謂的「灰色地帶」。這種新機制也使得未來中國股票市場更多地以人民幣升值/貶值的形式輸入了國際因素的影響。
再考察匯率與股市相關性的變化可以看到,在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加大對美元波動的背景下,30日相關性系數顯示人民幣匯率與A股股指便持續呈現出「同漲同跌」的正相關關系。而且,如果將時間段拉長至2016年以來,可以看到人民幣匯率與A股之間的正相關性明顯下降,這也進一步印證了當前兩者的關系仍然更多是短期風險偏好變化層面的傳導。
人民幣匯率與股市這種「同漲同跌」的正相關性為何會從「無」到「有」呢?我們在2015年7月《寫給這次股市調整中買美元的朋友》一文中已分析,去年股災帶來的國內資產價格劇烈調整和「811」匯改對資本市場帶來的沖擊和機制變化可能是改變投資者預期、將匯率與股價資產價格勾連起來的根本原因,而上文提到的股指與匯率正相關系數迅速升高的三個階段可能也強化了投資者對這種關系的認知。
這種脫離基本面的資產價格相互反饋影響恐怕並不是投資者願意看到的現象,但是前期人民幣匯率承受的若干外界壓力和對貨幣政策的牽制已經表明人民幣匯率從固定轉向浮動又是勢在必行。而在匯率制度變換階段,對匯率波動的不適情緒的產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也是資本市場投資者適應和學習的必經之路。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者會對匯率的形成機制、波動帶來的影響以及風險對沖方式等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匯率與股市之間這種風險偏好層面的紐帶也未必就一成不變,一旦國內投資者對待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像發達國家一樣,「不以升喜,不以貶悲」,這種悲觀情緒的紐帶可能就會斷開,到那時,人民幣匯率與股市的相關性也要再重新審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