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今外貿訂單暴增,可為何利潤卻縮水嚴重
剛剛過去的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從下半年開始,我國的出口數據就穩步增長。很多外貿企業的訂單接到手軟,貨品供不應求。但年終盤點時,不少企業卻發現,利潤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原因是什麼呢?
01
訂單暴增利潤「縮水」
外貿企業闖關高匯率
魯駿在深圳經營一家做音頻產品的公司,這家公司90%的訂單都是出口訂單,主要流向歐美日韓。
除了覺得幫助不大之外,很多企業還會擔心,使用金融工具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
深圳某科技公司CEO 曹志鋒:我們也有跟銀行在談,包括T+1、鎖匯,因為企業面臨著現金流的問題,目前來看,這一部分的幫助並不是太大,我們主要是尋求供應商、客戶端的理解。
也有企業表示,十分需要金融工具的幫助,來規避匯率風險,但是由於缺乏專業人才,企業在具體操作中,會顯得束手無策。
深圳某科技公司董事長 魯駿:如果能有這方面的人才,給我們做一些指點,直接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一些反向的操作,或者是期權的操作,對於我們來講,可能是更加有利的,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補的一個功課。
㈡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 6.5 時代,意味著什麼
這說明美元在不斷的貶值,而我們的人民幣在升值,意味著人民幣將要成為通用貨幣了。
㈢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有由7,038到6.9351會導致什麼經濟現象
現象:
一是,從人民幣「破7」以來的市場表現看,投資者已經淡化「7「關口的意義。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突破」7「並不會出現持續強勢走強,反之,人民幣也不會出現非理性趨勢貶值情況。這體現了人民幣市場化改革不斷取得進展,匯率彈性明顯增強。
二是,在岸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匯率關聯度越來越強。這次離岸匯率破7帶動了在岸匯率走高,短期內緩解了人民幣對外貶值壓力。
原因:
一個是,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很高,目前不僅是發達國家,就連像巴西、俄羅斯、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都是疫情嚴重,這會給出口貿易帶來影響,對國內經濟影響不可忽視,人民幣難免不承受下行壓力的影響。
二個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美元避險需求並沒有完全消失,美元指數長期貶值的可能性並不大,這將對人民幣匯率上升構成壓力。
㈣ 外貿訂單暴漲,為何利潤卻不斷縮水
訂單暴增利潤「縮水」 外貿企業闖關高匯率
魯駿在深圳經營一家做音頻產品的公司,這家公司90%的訂單都是出口訂單,主要流向歐美日韓。
疫情以來,由於中國的復工復產明顯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快,很多音頻產品的需求湧向中國。公司倉庫里,堆滿了即將發貨的產品。臨近年關,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忙碌著。魯駿告訴記者,他們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四月底。
魯駿稱,客戶的訂單蜂擁而至,排交期基本上都是三個月以後了。2020年,訂單大概增長了100%。
雖然訂單量暴增,但他們的收入卻沒有想像中那麼豐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幣近期的大幅升值。
「2020年10月8日左右,我們打開美元賬戶一看,匯率從六點八幾掉到了六點六幾,一夜之間,對我們來講,可能蒸發了幾十萬。」魯駿說。
同樣被匯率上漲困擾的還有李洪西,他的企業從事跨境電商業務,這幾天他正為員工發工資發愁,因為公司賬面上的人民幣,已經不多了。
2020年5月27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7.1954的年內低點開始「反攻」,而這股勢頭在進入2021年以後仍未停止。新年第一個工作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408;到了1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4764。李洪西算賬,現在換10萬美元,比去年6月份,就要虧上七八萬元。
㈤ 美元匯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美元匯率的影響因素:
1.失業率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佔全部勞動力人數的比率。失業率上升則表明經濟受阻;失業率下降,則表明經濟景氣。
失業率上升,美國官方為降低失業率,常常會採取通貨緊縮和降低銀行利率來刺激經濟,可能會導致美元匯率下跌。
美國「9·11」事件後,美國9月份、10月份失業率連續上升,造成了美元匯率回調,綜合反映美元匯率指數從116點最低跌至111.42點附近。
2.庫存數據
這些數據主要是反映美國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今年2月下旬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國經濟恢復庫存數據好壞將是關鍵。
美國庫存數據主要包括:商業庫存、批發庫存、零售庫存。一般這些數據下降越多,則表明經濟運行越好,美元匯率容易上升;反之,則對美元匯率產生壓力。
比如今年3月中旬公布美國1月份庫存比去年12月份上升0.2%。這一數據出現了上升,顯示美國經濟恢復緩慢,給美元匯率帶來了壓力,美元匯率受阻於其指數118點。
3.零售銷售
這一數據反映了美國社會消費狀況及總的經濟活動。對於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重要比重的美國經濟,較高的零售銷售則表明社會消費充分,經濟發展潛力較大,從而對美元匯率產生正方向作用。
4.貿易赤字
美國貿易收支差額變化,是影響美元匯率的重要因素。通常貿易盈餘增加將會促使美元需求增加,支持美元匯率上升,而貿易逆差的出現和擴大則造成美元匯率下跌的壓力。
比如3月19日公布的美國今年1月份貿易赤字達到285.2億美元,比去年12月份247.1億美元有所增加,這樣對美元匯率產生影響,綜合反映美元匯率指數——美元指數從118點最低跌至117點附近。
另外,美國工業生產、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工業訂單和耐用品訂單等經濟數據對美元匯率都有一定的影響。
㈥ 為什麼利率上調會見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
關鍵詞:利率平價理論(Rate Parity),有時間里了解一下,這對於以後你分析相關問題是一個很好的理論基礎。
關系:利率到匯率,匯率到外匯供求。
模型:兩個國家,一個利率高,一個利率低。
分析:按照你的問題,只要分析高利率國家的匯率和外匯供求的關系,根據rate parity理論,利率上調的國家,即利率高的國家的貨幣由於利率上調,現匯匯率上浮,期匯匯率下浮。由於現匯匯率上浮,本幣升值,再加之兩國利差情況,假設交易成本足夠低,有套現或者掉期交易的利潤空間,將會有大量外匯進入高利率國家,謀求利益,即外匯供給增加。
以$和¥為例,匯率提高,由於¥的升值,相對而言$將貶值,市場中將減少使用美元作為交易貨幣,所以實際外匯需求將減少。
完
㈦ 經濟危機對黃金匯率的沖擊有多大,現在做黃金匯率的投資能賺嗎
金融危機直接造成的就是金融動盪,各國股市大跌,資金會尋求避險
黃金作為保值的硬通貨,成為避險的主要工具
在金融危機的初期,黃金價格大漲,很大程度上就是資金尋求避險,引發避險需求,金融危機不確定因素出盡的時候,資金會出逃,金價隨之大跌
這樣一漲一落就是黃金匯率的黃金時期,關鍵是你的技術到不到家能不能把握
能不能賺————你的技術怎麼樣
㈧ 人民幣匯率暴跌,刺激金銀避險需求
人民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後,黃金受到提振大幅上漲。昨日上午走訪市場看到,一些投資金條最新報價為245元/克,其中包括每克14元的手續費,剔除手續費的黃金原料報價是231元,周一原料報價只有219元。這意味著,現在買1公斤金條要24.5萬元,周一隻要23.3萬元,相差1.2萬元。中國黃金五四路旗艦店劉店長說,這兩天黃金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而且一天比一天高,推遲一天買1公斤黃金,要多花五六千元。
漲價的不只是金條,繼11日每克漲價3元後,昨日金飾每克又漲了6元。
市場信息顯示,福州珠寶市場整體成交增幅不大。之所以人民幣貶值導致金價上漲,是因為國際市場資金避險需求增大。
㈨ 企業外匯避險需求
外匯風險一般分為外匯交易風險、外匯折算風險、經濟風險和國家風險。而外匯交易風險涉及的業務范圍廣泛,是企業應對比較頻繁的風險,也是涉外業務的企業主要防範的對象。它是指企業未了的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後,進行外匯交割清算時所出現的風險。這些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前已經發生,但在匯率變動後才清算。也就是說,企業在以外幣計價的交易中,由於交易發生日和結算日的匯率不一致,導致收入或支出發生變動的風險。盡管外匯交易風險對企業來說並不陌生,但其應對風險的意識、能力大不相同。不恰當的避險措施,進一步擴大了風險系數。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豐厚的收益背後,隱藏著潛在的風險。
㈩ 為什麼說利率提高就會匯率升高
一.匯率政策和利率政策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宏觀調控中並沒有對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協調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幾乎是完全分離的。從1994年以來,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由此開始,我國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之間的影響日益密切。
二.
1.1 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這里以人民幣利率下調為例來說明利率-匯率機制的傳導效應:利率下降,國內需求上升,進口需求也上升,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進口需求上升和通貨膨脹率上升,使得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加,企業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資金外流增加,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實際上,人民幣匯率下降的效果是擴張性的: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降,在國外相對價格變化的影響下,由於出口擴大,在乘數作用下使國民收入得到多倍擴張,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降通過收入再分配效應和資產效應導致國內需求下降;與此同時,出口企業利潤增加,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總之,人民幣利率下調造成人民幣匯率下降,對總需求的影響是雙重的。其次,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1.2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幣匯率下降之後,人們存在匯率將會反彈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則可能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金供應將隨之增加,造成本幣利率下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能夠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將促使該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的增加,資金供應的增加將導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將造成該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則有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使之上升。
1.3 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傳導機制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是通過國內經濟間接影響貨幣政策效應,這種傳導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通過國內經濟間接的影響匯率,再由匯率變化反過來影響國內金融運行和經濟活動,從而影響國內貨幣政策的效應。然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在改革進程中,國內大的經濟環境還不完善,所以在我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發生作用的條件還很不成熟。盡管我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但是我國目前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仍然受到嚴格的管制,外匯市場仍大體屬於封閉型的外匯頭寸市場僅限於銀行間的外匯交易,而且國內貨幣市場不發達,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的直接聯系並未真正建立起來。因此,利率作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卻無法通過貿易和境內外資金流動影響匯率,只能通過影響國內經濟的間接方式來影響匯率。反過來,匯率的變化又會引起國際收支和國內生產的相應變化,這些變化又會作用於金融領域,從而對貨幣政策的效應產生影響。===============================================================================(一)政治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