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匯率的變化問題
匯率:各種貨幣互相衡量的價值尺度,
匯率由各種因素構成:
1=經濟增長速度。如果經濟增長快,資產回報率高,就算其基礎貨幣增量與經濟增長平衡,其貨幣也會得到較高溢價的估值。
2=銀行利率。貨幣本是一種沒有使用價值的商品,其銀行利率賦予了其價值,利率越高,其帶來的貨幣回報率就越高,匯率相應增值。
3=政權穩定,軍事力量強大。此決定了貨幣的安全性。軍事力量強大,自然資源豐富,經濟總量大,其貨幣就能得到較高的估值,使人們願意用其作為安全儲備貨幣。如俄羅斯,美國,歐盟。
4=經濟結構組成。如果一國經濟結構較為單一,比如依賴房地產,其雖作為消費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如果過度發展,會形成資源錯配,資本過度集中,形成國外金融資本的炒作對象,一旦其價格過大的超過剛性需求承受能力,價格下滑,會造成大量相關企業破產,就業率下降,銀行壞賬,經濟減速,人均可支配貨幣與人均產值偏差過大,為防止通脹,銀行會大幅度加息應對,又會給其他企業帶來利率成本上升壓力。其結果就是基礎貨幣量大大超過經濟總量。投機資本也會結匯,給其貨幣加大貶值壓力。比如越南。經濟體較小,人均生產技能低下,經濟依賴房地產,2008年經濟危機,因為國外投機資本大量結匯導致越南經濟崩潰,貨幣貶值近50%。
匯率是通過計算本國各種商品價格,及其所佔權重得出來的。
如果經濟體不夠大,那麼這個國家的匯率很容易被國家炒家操縱,它就不是市場定的,而是由國際炒家或者本國政府定的。中國的經濟發展還在初期,各種金融監管不夠完善很容易被鑽空子。且中國經濟規模不夠大,經濟結構也不成熟。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是干預實際匯率保護本國產業發展。
美國進口給中國的東西,大部分中國都能造出來,沒有什麼競爭力,中國做不出來的,比如高技術產品,美國那又加關稅不讓賣給中國。所以順差有些大,兩國的貿易產品互補還不夠。且在中國很多工廠都老外開的,做好又運回美國賣。
⑵ 匯率是怎麼變化的
對於匯率自由浮動的貨幣,你就把他們當成一般商品一樣,這樣就可以自己給自己解決一般的問題了。
在外匯市場中,供求關系影響著匯率,現在美元貶值,就是說明在外匯市場中流通的美元供大於求——這只是一個表面的解釋,要真正理解,還要很多經濟知識的,比如說國際貿易收支平衡,本國利率,國內生產率等等。
關於匯率比較理論點的文章,你可以參考網路:
http://ke..com/view/387.html?wtp=tt
⑶ 匯率在究竟是如何被確定的為什麼會波動
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3)匯率的變化怎麼衡量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的因素
1、國際收支
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元佔到全球支付體系份額39.35%(2018年6月份數據),巨大的美元需求導致美元匯率居高不下,當然這也與美國強大的實力分不開。
2、通貨膨脹率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
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
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
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
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⑷ 判斷匯率 變化
影響外匯匯率之一 購買力
影響外匯匯率之二國際收支
影響外匯匯率之三 國際資本流動 影響外匯匯率之四 央行的干預
影響外匯匯率之五 外匯市場參與者
影響外匯匯率之六 石油
⑸ 當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化是,怎麼判斷是美元貶值了還是人民幣升值了
最近的匯率在6.35--6.38波動,也就是說,1美元兌換6.35元人民幣-6.38元人民幣波動。
1美元可以兌換6.35元,和兌換6.38元比較,兌換價格漲了,以美元可以兌換到更多的人民幣,這個時候也就是美元漲了,美元升值了,反之,人民幣就貶值了。以前6.35就可以換1美元,現在要多花0.03,要6.38元才能兌換1美元。
所以我們平時看的,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漲跌是指美元的漲跌,人民幣正好相反。
⑹ 匯率根據什麼變化
匯率的漲跌不是由你說的這種買賣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從短期來看,一國的匯率由對該國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
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機都會影響本國傾向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
從長期來看,匯率主要取決於商品在本國的價格與在外國的價格的對比關系。以一種商品為例,如果1單位商品在美國生產需要5美元,在中國生產需要50元人民幣,則就這單位商品而言,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就是5:50,即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匯率則是所有進出口商品本國價格與外國價格的相對比價。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如果兩個國家實行的是金本位制度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比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
匯率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世界上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多數都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諸如美國,英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基礎比較好加上福利也不錯,浮動匯率變動居民一般都能承受的起。
世界上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大多數是那些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而且政治也相對保守的國家諸如古巴,朝鮮等國,因為這些國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低,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⑺ 外匯匯率如何變動
外匯匯率的波動,雖然千變萬化,和其它商品一樣,歸根到底是由供求關專系決定的。在國屬際外匯市場中,當某種貨幣的買家多於賣家時,買方爭相購買,買方力量大於賣方力量;賣方奇貨可居,價格必然上升。反之,當賣家見銷路不佳,競相拋售某種貨幣,市場賣方力量佔了上風,則匯價必須下跌。
詳情還是看看"::"風行外匯網"""吧!!
裡面的外匯信息,資料很全,對於新人很適用
詳情還是看看"::"風行外匯網"""吧!!
裡面的外匯信息,資料很全,對於新人很適用
⑻ 什麼是衡量匯率變動對銀行當期收益的影響的一種方法
外匯敞口分析:外匯敞口主要來源於資產、負債及資本金的貨幣錯配,以及外幣利潤和並表折算等方面。當在某一時段內,銀行某一幣種的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不一致時,所產生的差額就形成了外匯敞口。在存在外匯敞口的情況下,匯率變動可能會給銀行的當期收益或經濟價值帶來損失,從而形成匯率風險。在進行敞口分析時,銀行應當分析單一幣種的外匯敞口,以及各幣種敞口折成報告貨幣並加總軋差後形成的外匯總敞口。對單一幣種的外匯敞口,銀行應當分析即期外匯敞口、遠期外匯敞口和即期、遠期加總軋差後的外匯敞口。銀行還應當對交易業務和非交易業務形成的外匯敞口加以區分。對因存在外匯敞口而產生的匯率風險,銀行通常採用套期保值和限額管理等方式進行控制。外匯敞口限額包括對單一幣種的外匯敞口限額和外匯總敞口限額。外匯敞口分析是銀行業較早採用的匯率風險計量方法,具有計算簡便、清晰易懂的優點。但是,外匯敞口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忽略了各幣種匯率變動的相關性,難以揭示由於各幣種匯率變動的相關性所帶來的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