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原理圖片表達

杠桿原理圖片表達

發布時間:2021-12-06 18:10:15

杠桿原理示意圖

杠桿繞著轉動的支撐點叫做支點,力和力臂的大小成反比,保持杠桿平衡(靜止),或者是滑輪勻速轉動,,不動得點,即支點。

⑵ 杠桿原理作圖方法

阻力臂 ,先找到支點,(可以繞著轉動的地方),然後找到阻礙你的地方.比如:掃地 掃把與內地的接觸點就是阻礙容你掃地的地方阻力F2,支點就是你那個一直握住掃把不動的點。把支點與阻力F2連起來就是阻力臂。
.動力臂也是先找到支點 ,然後找到動力F1(你用力的地方) 比如: 掃地 支點和上面一樣的. 動力F1就是你另一個手到這個不動的手的距離。把支點與動力F1連起來就是動力臂、

⑶ 杠桿原理圖片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⑷ 杠桿原理的工具圖片

A、用錘子撥釘子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用釣魚桿釣魚時,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C、用切紙刀切紙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D、用撬棒撬石頭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選B.

⑸ 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杠桿原理,最好有圖解。。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內要使杠容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如下圖所示為杠桿原理的最好解釋。

⑹ 物理杠桿原理圖怎麼畫,求

這更感人的話你就根據書上的杠桿原理然後根據想像就可以畫出

⑺ 怎樣從數學的角度解釋杠桿原理最好有圖示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中文名
杠桿原理
外文名
lever principle
別 稱
杠桿平衡條件
表達式
F1· L1=F2·L2.
提出者
阿基米德
提出時間
公元前245年左右
應用學科
物理科學
適用領域范圍
杠桿力學
適用領域范圍
建築,物理,機械
原理提出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很久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便是說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
這些公理是: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 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船隻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子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概念分析
編輯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動力臂延伸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⑻ 筷子杠桿原理示意圖

如圖,過A點作OA的垂線,沿此方向用力F 1 最小,OA為動力臂l 1 ;OB為阻力臂l 2 ,顯然阻力臂OB>動力臂OA,所以這是一個費力杠桿.
故選C.

⑼ 誰有杠桿原理的圖呀急呀

16-2力矩與杠桿原理

一、力矩

物體的轉動

(1) 施力於一物體時,物體除了可能會沿力的方向運動外,也可能發生轉動。
(2) 轉軸: 如下圖,當門轉動時,除了門軸外,門上各點的位置皆有改變。而門軸上O與O'連線上的各點,其位置並沒有改變,這個連線稱為轉軸。

圖:不同的施力點對門的轉動效果就不同。

影響門轉動效果的因素:

(1) 施力的大小:施力愈大,則門愈容易轉動。
(2) 施力的方向: 施力與門面的夾角愈小,門愈不易轉動。而施力方向與門面呈垂直時,門的轉動效果愈 好。

(3) 著力點:施力垂直於門面時,施力距離轉軸較遠時,轉動效果愈好。

力臂:

(1) 力的作用線:沿表示力的箭號的線段兩端延長的直線,稱為力的作用線。

(2) 力臂: 由轉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稱為此作用力的力臂。力臂的大小與施力方向、著力點有關,力臂愈大,愈容易使物體轉動;力臂為零,表示力的作用線通過轉軸,無論施力大小如何,皆無法使物體轉動。

力矩:能使物體繞轉軸產生轉動效果的物理量。

(1) 影響因素:由關門及杠桿轉動的例子可知,轉動效果和力的大小及力臂有關。
(2) 定義:力臂與力的大小的乘積,稱為力矩。
(3) 公式:力矩 = 力臂 × 作用力
L = d × F

(4) 力矩的重力單位: 力臂(d) 力的大小(F) 力矩(L)
MKS制 公尺(m) 公斤重(kgw) 公斤重.公尺(kgw.m)
CGS制 公分(cm) 公克重(gw) 公克重.公分(gw.cm)

(5) 力矩的方向:
(1) 正力矩:逆時鍾方向的力矩。
(2) 負力矩:順時鍾方向的力矩。

例題: 大小均為100公斤重的兩個力,分別作用於板手上,但位置或方向並不完全相同,如下圖(a)(b)所示,試求此兩種施力方式對轉軸的力矩大小?
解: 力矩=力臂×作用力()(a) ∵力臂=0.2 m
∴力矩=100 kgw×0.2 m=20 kgw.m(逆時鍾方向)
(b) ∵力臂=0.1 m
∴力矩=100 kgw×0.1 m=10 kgw.m(順時鍾方向)

答:(a)20 kgw.m(逆時鍾方向);(b)10 kgw.m(順時鍾方向)

二、杠桿

杠桿:可繞固定軸線或固定點自由旋轉的硬棒。

(1) 構造:如下圖。(a)支點 杠桿轉動時的固定點。
(b)力臂 有施力臂和抗力臂兩種。

(2) 分析:如上圖,利用杠桿撬起一塊大石頭。(a)省力: 人在左端施一較小的力,利用此杠桿在右端舉起重量較重之石頭。
(b)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支撐的圓木,可作為轉軸,當右端下壓時,藉轉動而在右端產生將石頭上舉的力量

三、杠桿原理:

杠桿平衡

(1) 現象: 如下圖杠桿成靜止而不轉動。

(2) 分析: 杠桿左邊的力矩為25 cm×30 gw=750 cm.gw逆時鍾方向……(a)
杠桿右邊的力矩為15 cm×50 gw=750 cm.gw順時鍾方向……(b)
由(a)、(b)兩式可知當順時鍾方向的力矩=逆時鍾方向的力矩時,杠桿可靜止而不轉動,即杠桿成平衡狀態。

(3) 討論: (a) 由分析可知,杠桿成平衡的條件式,作用在杠桿上順時鍾方向的力矩等於逆時鍾方向的力矩。
(b) 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順時鍾方向的力矩大於逆時鍾方向的力矩,杠桿將向順時鍾方向轉動。
(c) 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順時鍾方向的力矩小於逆時鍾方向的力矩,杠桿將向逆時鍾方向轉動。

杠桿原理:

(1) 內容: 當杠桿保持靜止平衡狀態時,其所受順時鍾方向的力矩與逆時鍾方向的力矩大小相等。此關系稱為杠桿原理。

(2) 公式: d施×F=d抗×W

(3) 應用: (a)天平:
(b)蹺蹺板:

閱讀全文

與杠桿原理圖片表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
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年報 瀏覽:257
在保險公司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劃不來 瀏覽:251
270億理財上海銀行張揚路店 瀏覽:547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
許昌市融資的獎勵機制 瀏覽:571
上海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6
貸款的住址證明 瀏覽:251
中融外包股票 瀏覽:265
期貨買入後可以持倉到交割那天嗎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