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中國金融抑制對匯率和利率低估影響

中國金融抑制對匯率和利率低估影響

發布時間:2021-12-06 18:59:48

1. 利率匯率的變動帶來的什麼影響嗎

1、匯率政策和利率政策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宏觀調控中並沒有對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協調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幾乎是完全分離的。從1994年以來,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由此開始,我國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之間的影響日益密切。

2、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3、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

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

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幣匯率下降之後,人們存在匯率將會反彈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則可能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金供應將隨之增加,造成本幣利率下降。

4、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傳導機制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是通過國內經濟間接影響貨幣政策效應,這種傳導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通過國內經濟間接的影響匯率,再由匯率變化反過來影響國內金融運行和經濟活動,從而影響國內貨幣政策的效應。然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在改革進程中,國內大的經濟環境還不完善,所以在我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發生作用的條件還很不成熟。

2. 請經濟學高手回答利率與匯率之間的關系

利息=本金*利率,利息是金額的概念,利率是一個比例!

  1.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賬戶來影響匯率。當利率上升,信貸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價格下降,進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出口增加,外匯需求減少,外匯供應增加,外匯匯率下降,而當地貨幣的匯率正在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貸擴張和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價格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外匯需求將增加,外匯匯率將上升,本幣的匯率將下降。實際利率下降導致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2. 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影響匯率。當一個國家的利率上升時,它將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當地貨幣和外匯供應的需求,導致當地貨幣匯率上升和外匯匯率下降。此外,一國的利率上升促進了國際資本流入的增加,而資本外流的下降減少了國際收支逆差,並支持了當地貨幣匯率的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外流,增加外匯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進外匯匯率上升和下降。當地貨幣的匯率。

  3. 匯率變化對利率的影響匯率變化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的,即通過影響國內價格水平和影響短期資本流動間接影響利率。首先,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提高進口商品成本,推高總體價格水平,導致國內價格上漲,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情況有利於債務人和債權人,導致借款資本的供需不平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上升。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恰恰與上述相反。其次,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時,往往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預期該國的貨幣匯率會進一步下跌。在當地貨幣貶值的影響下,將導致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本供給減少將促進本幣的利率上升。如果當地貨幣的匯率下降,則預期匯率將反彈。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的增加將增加國內資本供應,導致本幣的利率下降。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可以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它將導致該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增加,資金供應增加將導致利率下降。相反,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上升將導致該國的外匯儲備減少,則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

(2)中國金融抑制對匯率和利率低估影響擴展閱讀

利率對匯率的傳導機制

1、經常賬戶方面。利率變化通過影響企業成本進而影響出口,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如利率上升時,企業成本增加,使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出口額減少,引起國際收支轉向逆差,帶來本幣貶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幣匯率下跌。

2、資本賬戶方面。利率變化通過影響套利資本流動,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如利率上升,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國際收支轉向順差,帶來本幣升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幣升值。

3. 中國現階段匯率與利率的相互影響及變化關系如何謝謝。

一.匯率政策和利率政策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宏觀調控中並沒有對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協調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幾乎是完全分離的。從1994年以來,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由此開始,我國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之間的影響日益密切。
二.
1.1 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這里以人民幣利率下調為例來說明利率-匯率機制的傳導效應:利率下降,國內需求上升,進口需求也上升,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進口需求上升和通貨膨脹率上升,使得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加,企業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資金外流增加,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實際上,人民幣匯率下降的效果是擴張性的: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降,在國外相對價格變化的影響下,由於出口擴大,在乘數作用下使國民收入得到多倍擴張,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降通過收入再分配效應和資產效應導致國內需求下降;與此同時,出口企業利潤增加,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總之,人民幣利率下調造成人民幣匯率下降,對總需求的影響是雙重的。其次,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1.2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幣匯率下降之後,人們存在匯率將會反彈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則可能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金供應將隨之增加,造成本幣利率下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能夠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將促使該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的增加,資金供應的增加將導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將造成該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則有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使之上升。
1.3 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傳導機制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是通過國內經濟間接影響貨幣政策效應,這種傳導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通過國內經濟間接的影響匯率,再由匯率變化反過來影響國內金融運行和經濟活動,從而影響國內貨幣政策的效應。然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在改革進程中,國內大的經濟環境還不完善,所以在我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發生作用的條件還很不成熟。盡管我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但是我國目前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仍然受到嚴格的管制,外匯市場仍大體屬於封閉型的外匯頭寸市場僅限於銀行間的外匯交易,而且國內貨幣市場不發達,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的直接聯系並未真正建立起來。因此,利率作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卻無法通過貿易和境內外資金流動影響匯率,只能通過影響國內經濟的間接方式來影響匯率。反過來,匯率的變化又會引起國際收支和國內生產的相應變化,這些變化又會作用於金融領域,從而對貨幣政策的效應產生影響。

4. 匯率對利率的影響是什麼為什麼匯率下降引起了利率下降

你不應該這么問,不是匯率對利率有何影響。一國的匯率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名義利率,相對於國內價格水平的國外價格水平,經濟活動水平,非投機資本的流動,投機資本的流動,貿易平衡,政府預算,等等等等,每一個因素的變動都會影響匯率,而匯率的變動又會反過來影響它們,所以外匯市場總是以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為特徵。這些因素的變動非常復雜,各國有不同的國情,所以匯率與其因素的相互影響又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使得分析外匯市場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和訓練。建議你分析時要考慮各國實際情況,不要有匯率下降一定會怎麼怎麼樣的想法。

5. financial repression(金融壓制、金融壓抑、金融抑制)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

金融抑制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

1.使得資本市場效率降低。
任何加劇「金融抑制」 的措施,都會降低已被限制的由銀行導向的資本市場效率,這種代價將特別大。因為如果減少總需求而產生了商品和勞務的總供給瓶頸,這種需求下降就是自我打擊的。如果相對於總供給的商品和勞務總需求被減少,價格水平只會下降(或停止上升)。價格不能真實反映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價格也不能起到刺激供給、限制需求的作用。
2.導致經濟增長達不到最佳水平。
金融抑制可能阻礙最初的經濟增長。因為通過提高儲蓄傾向和資本形成的質量,貨幣改革能夠刺激實際產量增長,這個觀點已得到確認了。反過來,一個增長經濟中的高增長率對儲蓄傾向和獲得貨幣資產的傾向的積極影響也是需要肯定的。
凱恩斯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的合意水平的前提條件是,投資等於儲蓄。但在發展中國家,由於出現了金融抑制,使儲蓄很難達到最佳水平,金融動員起來的儲蓄也不能有效地轉化為投資,導致了投資不能等於儲蓄的結局,最後經濟也就達不到合意的增長水平,金融抑制影響了經濟增長。
3.限制了銀行體系適應經濟增長的需要。
抑制論者主張,銀行體系應該擴大,其邊界是直到持有貨幣的實際收益加上提供銀行服務的邊際成本等於新投資的邊際收益時為止。並認為這個金融天堂就在J點,也就是最優貨幣化點。一個有效的銀行體系,可以將私人儲蓄引向高收益的投資。然而,在金融抑制下,銀行體系的擴展受到了限制,根本達不到理論上的邊界,貨幣實際收益與服務的邊際成本往往大於新投資的邊際收益,銀行業本身出現了缺陷,更無法引導私人儲蓄向高收益的領域進行投資。
4.加劇了經濟上的分化。
發展中國家的另一個重要金融現象是匯率抑制,即高估本幣價值。其結果是本國商品出口缺乏國際競爭力,限制了本國商品的出口。由於當局是通過金融抑制手段來支持出口貿易,低價從農民手中收購農副產品,但在出口時又給出口商以補貼,或者從有利於製造業產品這個角度來改變商品貿易條件,榨取其他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強制性儲蓄,且無須做出補償。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講,內源融資使收入分配有利於城市中已擁有許多財富的富人。這樣,使貧困的那部分受剝奪而更加貧困,使富裕的人在分配中受益而更加富裕,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在這里得不到體現。
5.使得融資形式受到了限制。
一個企業或個人的內部積累畢竟有限,於是,外源融資就成了一種被大家趨之若鶩的權力,爭取到外源融資的權力,就相當於擁有了一種稀有的金融資源,就相當於爭取到了發展權。但是,金融抑制下對外源融資,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外源融資是採取限制措施的,只有一些政府認為極為重要的大企業才有外源融資的權力。限制外源融資的後果是,阻止了大批企業進行獲得最佳生產技術的連續投資。

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通過對金融活動和金融體系的過多干預抑制了金融體系的發展,而金融體系的發展滯後又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從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經濟落後的惡性循環。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採取的使金融價格發生扭曲的利率、匯率等在內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

6. 匯率和利率有什麼關系 他們有什麼相互影響

匯率是貨幣對外的價格.
利率是貨幣資金對內的價格.
兩者有關系,如果一種貨幣利率上升,其他貨幣就會來兌換這種貨幣以套取利差,從而引起該貨幣的短期匯率上升,而遠期匯率下降(即利率高的貨幣短期會升值,而遠期則會貶值)

7. 亞洲金融危機與匯率和利率的關系索羅斯是如何運用的

90年代初期,當西方發達國家正處於經濟衰退的過程中, 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卻出現奇跡般的增長, 當亞洲處於泡沫經濟的狂熱和興奮之時, 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經濟體制的漏洞,但是索羅斯卻已經察覺到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南亞各國經濟過熱的跡象更加突出, 雖然中央銀行採取不斷提高銀行利率的方法來降低通貨膨脹率。 但同時這種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機的機會。 銀行本身也加入投機者的行列。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 各國銀行的短期外債巨增,一旦外國游資迅速流走各國金融市場, 將會導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盪。 索羅斯正是看準了東南亞資本市場上的這一最薄弱的環節才決定掃盪 整個東南亞國家的資本市場。1997年, 索羅斯首先尋找疲軟的貨幣且是實行匯率自由浮動的國家, 經濟的疲軟造成本國貨幣貶值的壓力加大, 也就是說存在貶值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 一方面用美元購進泰銖,及借進短期的泰銖,然後大量的拋售泰銖, 換進美元,引起散戶恐慌. 1997年3月, 當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莊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 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時, 索羅斯認為千載難逢的時機已經來。 索羅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株, 泰國外匯市場立刻波濤洶涌、動盪不寧。泰銖一路下滑, 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兌26.70泰銖。 泰國中央銀行在緊急關頭採取各種應急措施, 如動用120億美元外匯買人泰銖,提高隔夜拆借利率, 限制本國銀行的拆借行為等。 這些強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羅斯交易成本驟增, 一下子損失了3億美元。但是, 只要索羅斯對他原有的理論抱有信心,堅持他的觀點正確, 他不僅不會平掉原來的頭寸,甚至還會增加頭寸。 3億美元的損失根本無法嚇退索羅斯, 他認為泰國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抵擋不了他的沖擊。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羅斯籌集了更加龐大的資金, 再次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亂,泰銖狂跌不止, 交易商瘋狂賣出泰銖。 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 企圖力挽狂瀾。 但這區區450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無量級的國際游資來說, 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7月2日,泰國政府由於再也無力與索羅斯抗衡, 不得已改變了維系13年之久的貨幣聯系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 泰銖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銖已跌至1美元兌32. 63泰銖的歷史最低水平。 泰國政府被國際投機家一下子捲走了40億美元, 許多泰國人的腰包也被掏個精光。 索羅斯初戰告捷,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決定席捲整個東南亞, 再狠撈一把。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盪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元、 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 物價上漲等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 這場掃盪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颳去了百億美元之巨的財富, 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灰燼。

8. 金融問題 匯率與利率的關系

一會兒是人民幣加息,一會兒又是人民幣升值,在人民幣利率與匯率的變動中,股市是否會作出相應的反應?於是,有人在問:利率、匯率究竟與股市有何關系?在此,筆者僅作如下提綱性答復,以答謝在E-mail中給我提問的網友。若有不周全之處,望大家批判並展開討論。

1.利率是本幣資金市場的一種價格信號;匯率則是外匯資金市場的一種價格信號。某國或某地區的資金總供求就是本幣資金供求與外匯資金供求之和。因此,從某國的角度講,利率是本幣的對內價格;匯率則是本幣的對外價格。

2.利率間接影響匯率。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經由本幣與外幣之間的利率差距而引發的。根據「無套利均衡」原理,低利率的貨幣必然升水;高利率的貨幣必然貼水。由此可見,本幣與外幣之間的利率差距過大,必然會引發明顯的匯率逆向變化。

3.匯率間接影響利率。匯率對利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國際收支的非均衡變動而引發的。國際收支差額主要由兩大部分所構成:一是經常項目差額;二是資本項目差額。一國國際收支如果長期順差,則外匯必然供過於求,本幣就會對外升值;本幣升值,一般會抑制出口、刺激進口,從而擴大國內商品供給,國內物價平抑,利率被迫下調;另一方面,為了穩定本幣匯率,該國必然會將國際收支順差轉化為外匯儲備。在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本幣投放就會增加,貨幣供給就會擴大、銀根就會放鬆,從而迫使利率下調。

4.利率與證券行市的關系。一般地,證券行市隨利率變化反向而動。也就是說,加息會使證券行市下跌;減息則會刺激證券行市上揚。這一機理大體是通過兩條渠道來生成的。其一,信貸市場是間接金融市場,而證券市場是直接金融市場。在社會資金總量一定的條件下,二者互為此消彼漲或是彼增此減的關系。銀行利率上調,一般會拉動銀行存款增長;相應地,證券市場資金就會分流,其可用資金就會減少,從而拉動證券行市向下「撤」。其二,利率提高,必然加大貸款成本和投資成本,對上市公司而言,其經營成本(利息)會提高,利潤就會相對減少,從而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也就減少了,股票的投資價值也會相應貶值。因此,無論從個股或是從整個股市而言,利率上揚都將對它們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5.匯率與證券行市的關系。一般地,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也可以區分為對個股和整個股市的影響。從個股來看,本幣升值對原材料依賴進口的上市公司而言是好事;同時,本幣升值對產品銷售依賴出口的上市公司來說是壞事。反之亦然。從整個股市來看,則要根據該國股市的對外開放程度而定。如果該國股市對國外投資者完全開放,且本國貨幣已在資本項目下實現了可自由兌換,則匯率變動對股市會有直接而敏感的影響。一般地,若本幣正處升值過程中,或者本幣為堅挺貨幣,則外資便會湧入本國股市,從而有利於股市上揚。反之亦然。但若本幣尚不允許資本項目可兌換,或者本國股市不對外開放,則本幣匯率變化對股市的影響就不大,或者說並不構成直接影響。這時,匯率對個股的影響往往大於對整個股市的影響.

9. 實行金融抑制的國家,往往採取高於通貨膨脹的實際利率和低估本幣的匯率,這句話對么不對該怎麼說謝謝

個人認為,這里所說的金融抑制應該指外匯金融抑制導致外匯市場的非自由狀態,
原本自由狀態下,出於資本逐利的特性,應該往實際利率高的國家流動,在不考慮因為國家的貨物貿易等造成的順差或者逆差而對金融資本的借貸等情況下,所以國家可以通過調節利率來吸引外資或者排斥,
通貨膨脹率大致等於名義利率減去實際利率,因此,就前半句而言,高於通貨膨脹率的實際利率沒有意義,應該是高於名義利率,
低估本幣的匯率的意義主要在通過減低商品的外幣價格以刺激出口,
綜上,可以看出,如果該國家出於吸引外資又需要加大出口(或者說刺激出口) ,又本國的外匯金融控制比較有力,可以採取高於通貨膨脹率的名義利率和低估本幣匯率的政策.
望高手指正.

10. 假定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了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你認為這種調整會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


利率上升會導致匯率上升。
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1.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2.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幣匯率下降之後,人們存在匯率將會反彈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則可能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金供應將隨之增加,造成本幣利率下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能夠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將促使該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的增加,資金供應的增加將導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將造成該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則有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使之上升。

閱讀全文

與中國金融抑制對匯率和利率低估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
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年報 瀏覽:257
在保險公司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劃不來 瀏覽:251
270億理財上海銀行張揚路店 瀏覽:547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
許昌市融資的獎勵機制 瀏覽:571
上海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6
貸款的住址證明 瀏覽:251
中融外包股票 瀏覽:265
期貨買入後可以持倉到交割那天嗎 瀏覽:748
期貨中標准化合同金額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