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正確判斷杠桿的支點所在位置
一般過程是這樣的:先找出施力點和受力點,那麼杠桿的第觸點即為支點;多數情況下,杠桿轉動時所圍繞的那個點(一般是不動的點)為支點。
Ⅱ 如何判斷杠桿的支點在哪
杠桿是個物理來模型.自
通常支點就是相對」固定」的位置.用筷子夾食物,那麼支點在筷子與手的上部(不是手指)接觸的部位.
有些情況下支點是移動的,例如動滑輪看成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時.
還有時杠桿的支點是可以任意選定的.例如一座」獨木橋」的問題,可將支點選在任意一端(甚至橋上任意一點)
Ⅲ 杠桿怎麼找支點和阻力來判斷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一般情況下該點是不移動的.
簡單一點講,就是在杠桿轉動時,唯一的一個不動點.你只要找到這一點,就將其判斷為支點.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
這個力的作用點在杠桿上,你需要知道的是這個力的大小及方向.
題目一般都會把這兩個條件告訴你,然後你將這個力的方向延長,這條畫出來的虛線我們稱之為動力作用線.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的方向的判斷比較難,但是必須知道.
舉例子好理用木頭撬動石頭時,杠桿是要克服石頭重力轉動的,所以此時石頭重力是阻力,方向是豎直向下.
初中題目如果沒有直接或間接告訴你阻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就是要克服重力轉動的,類似於上面的題目.
阻力作用線和動力作用線一樣,需要畫出來.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只要畫出過支點的垂直於動力作用線的線段,這個線段長度就是動力臂的長度,所謂距離,就是支點離線段的最近距離嘛!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Ⅳ 杠桿問題怎麼判斷哪個是動力的方向,哪
憑力的效果,
或杠桿的運動方向來確定。
Ⅳ 物理如何判斷杠桿力的方向
用假設法,即,假設沒有桿,物體會向哪個方向運動,力的方向就指向運動的反向。例:一端帶有小球的桿,斜著放置。假如沒有桿,小球會下落,則小球受到桿的力豎直向上
Ⅵ 如何判斷杠桿上力的方向
用假設法,即,假設沒有桿,物體會向哪個方向運動,力的方向就指向運動的反向。例:一端帶有小球的桿,斜著放置。假如沒有桿,小球會下落,則小球受到桿的力豎直向上。
Ⅶ 怎樣判斷杠桿原理中的動力和阻力
動力與阻力其實是相對的,即定義好了動力,那麼相對的就是阻力。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省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也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
1、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
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2、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
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
如天平、定滑輪等。
Ⅷ 如何判斷一個杠桿是費力還是省力的
筷子是費力杠桿。支點可取夾著筷子的地方,明顯食物與將筷子下壓的手指相比距離支點遠,力臂更長,所以手指的力更大,費力。
Ⅸ 杠桿中力的方向如何確定
找支點、動力點和阻力點,若動力點和阻力點在支點的兩側,動力與阻力方向相同,若在同側,則方向相反
Ⅹ 在畫杠桿的圖時如何判斷力的方向。謝謝
動力的方向是使杠桿繞支點轉動的方向,而阻力的方向是阻礙杠桿繞支點轉動的方向,所以根據杠桿的轉動方向,就可以判斷力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