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桿支點在杠桿的一端,有一個向上的動力和一個向下的阻力在杠桿同一端,且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問支點受力
支點受力
杠桿平衡,處於靜止狀態。此時杠桿所受合力為0
而由於動力臂<阻力臂,則動力>阻力。若支點不受力,則杠桿不能平衡。
設支點受力為A,則A=F-f
當杠桿不平衡時,杠桿發生轉動。而且由於有支點,只有轉動沒有平移。物體受力最終可以合成一個力偶。設動力F,阻力f,動力臂M,阻力臂N。則以支點為參考點計算時力偶大小:
FM-fN=力偶,力偶方向逆時針
設支點受力為A,方向如圖,以動力作用點計算時力偶大小為:AM-f(N-M)=力偶,力偶方向逆時針
則A=F-f
B.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 )。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固定,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杠桿的省力費力情況是由杠桿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比較結果決定的,而不是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與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的大小比較結果決定的。所以,由上面的條件不能得出任何關於省力費力情況的結論。
如圖
C. 杠桿的支點一定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間對嗎
不對。
支點可以在動力點和阻力點的中間。如:蹺蹺板、天平等。
支點也可以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外,有兩種。
1、阻力點在動力點和支點中間。例:堅果夾子,門,釘書機,跳水板,扳手,開(啤酒)瓶器,(運水泥、磚的)手推車。
2、動力點在支點和阻力點之間。例:鑷子,手臂,魚竿,皮劃艇的槳,下顎,鍬、掃帚、球棍。
(3)杠桿支點與阻力在一點上時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1、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2、平衡條件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D. 如何確定杠桿的支點等
支點可以根據需要任意選擇
動力和阻力應該是相對的。如果把杠桿轉動的方向作為動力方向,那麼凡是阻礙這個方向運動的力都是阻力。
動力臂就是動力方向與支點的垂直距離。(不一定就是杠桿的長度)
阻力臂就是阻力方向與支點的垂直距離。(不一定就是杠桿的長度)
力臂越長,越省力。「省力不省距,省距不省力」
取垂直於杠桿的力,力最小。
補充:你多大年紀?什麼職業,什麼地方要用到?看看能幫你怎麼說~
考試基本就是用這個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也不需要搞清楚哪個是動力,哪個是阻力。拿到題目,把所有的力分2類,一類(F1)導致杠桿做順時針旋轉,另一類(F2)做逆時針旋轉。F1*L1=F2*L2。L是力臂,力臂是支點到力方向的距離(不一定是杠桿的長度,這是關鍵,考試經常靠)。這個清...支點可以根據需要任意選擇
動力和阻力應該是相對的。如果把杠桿轉動的方向作為動力方向,那麼凡是阻礙這個方向運動的力都是阻力。
動力臂就是動力方向與支點的垂直距離。(不一定就是杠桿的長度)
阻力臂就是阻力方向與支點的垂直距離。(不一定就是杠桿的長度)
力臂越長,越省力。「省力不省距,省距不省力」
取垂直於杠桿的力,力最小。
補充:你多大年紀?什麼職業,什麼地方要用到?看看能幫你怎麼說~
考試基本就是用這個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也不需要搞清楚哪個是動力,哪個是阻力。拿到題目,把所有的力分2類,一類(F1)導致杠桿做順時針旋轉,另一類(F2)做逆時針旋轉。F1*L1=F2*L2。L是力臂,力臂是支點到力方向的距離(不一定是杠桿的長度,這是關鍵,考試經常靠)。這個清楚之後,題目應該都沒問題了。把順時針的力乘以它自己的力臂,逆時針的力乘以它自己的力臂。然後兩者化等號,解方程就可以了。
E. 桿秤也是杠桿類工具。桿秤的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分別在什麼位置呢
杠桿的支點一般在中間為支點,用力點就是發力的點,阻礙發力的的點就是阻力點。
杠桿的受力點稱力點,力點為力的作用點;
固定點稱支點,支點是杠桿動作時固定不動的一點;
克服阻力(如重力)的點稱阻力點,阻力點是承受重量的點,又叫重點。
比如以下圖片中:
支點就是秤桿上手提的那個提鈕所在處;
動力作用點是秤桿上秤砣的細繩壓的那裡;
阻力點是秤桿上掛物品的秤鉤(或秤盤)所在處。
(5)杠桿支點與阻力在一點上時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杠桿平衡原理:
具體來說,就說力矩平衡。桿秤從手體的各個連接處分為兩段,可以把提點看做是杠桿的支撐點。這樣當桿秤兩端平衡的時候,砣作用於桿和物作用於盤的力矩相等。力矩=作用力*作用距離。而桿撐的砣重量是知道的,桿秤平衡是兩端的受力距離(砣到提點和物到提點的垂直距離)是可以直觀看出的。
支點到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稱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稱重臂。
當力臂大於重臂時,可以省力;力臂小於重臂時就費力;而支點在力點和阻力點之間時,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F. 杠桿的支點阻力動力有怎麼找
支點就是在杠桿運動時保持不動的那一點,但是支點必須在杠桿上。動力、阻力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力,你說這個力是動力,那麼另外一個力就是阻力
G. 六年級科學 請分別標出下圖中三種杠桿的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 並在括弧里標出是省力還是費力
第一張圖兩個點是最左邊,費力。 二三圖一樣, 中心是支點, 與物體交點是阻力點,二圖省力。三圖費力。
第二題是錯的
H. 杠桿的支點必須在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之間嗎
不,只是力方向就應該相反,而在異側力的方向應該相同。一個向下的力乘力矩等於一個向上的力乘力矩,這種同側杠桿就平衡了。
I. 如何正確確認一個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
一定點,就是找到那個始終不動的點,這個肯定就是支點啦。二劃線,畫出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或者反向延長線,三做垂線段,說的就是過支點,做力的延長線的垂線段
J. 杠桿的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三點一點在杠桿上嗎
支點,動力和阻力作用點一定在杠桿上。所以在分析時要對杠桿進行受力分析(支點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