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貨幣分析法中,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下的國際收支調節有何不同
答案B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漲表示本幣貶值,因為匯率體現的是1單位外幣的價格,即1單位外幣體現為多少單位本幣
②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製表現為什麼機制
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是指市場經濟各種因素與國際收支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
一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1國際收支收入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影響國民收入,並通過進口的變化促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收入調節機制:逆(順)差→國內生產下降(增加)→國民收入減少(增加)→社會總需求減少(增加)→進口支付減少(增加)→逆(順)差得到改善。)
2國際收支貨幣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影響貨幣供應量,引起利率和價格的變化,從而促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貨幣調節機制:逆(順)差→外幣支出增加(減少)→儲備減少(增加)→進口減少(增加)→逆(順)差得到糾正。)
二、在金本位制下,存在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引起黃金的國際流動,導致該國貨幣供應量相應變動;這會改變各國的物價水平和商品國際競爭能力,並最終使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國際收支逆(順)差→黃金外(內)流→貨幣供應量減少(增加)→商品國內價格下降(上升)→出(進)口增加→逆(順)差得到糾正。)
三·在浮動匯率制下,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主要表現為國際收支匯率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引起匯率的變化,並通過後者調節國際收支。 (匯率調節機制:逆(順)差→對外匯需求增加(下降),本幣供給增加(減少)→外幣升(跌)本幣跌(升)→進口(出口)產品漲價→進口減少(增加)→逆(順)差得到糾正。)
③ 什麼是國際收支效應的自動調節機制
1.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可以自由輸出入國境,一國出現貿易逆差,導致黃金流出,則該國的貨幣供應量減少,物價降低,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逆差得到改善。相反,一國出現貿易順差,導致黃金流入,則該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物價上升,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貿易順差得到改善。
2.紙幣本位的固定匯率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a.利率效應
b.實際余額效應
c.相對價格效應
3.浮動匯率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在浮動匯率下,一國政府不對匯率進行調節。出現貿易逆差,外匯需求上升,本幣需求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根據彈性論,當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時,貿易狀況得到改善。
④ 為什麼說浮動匯率制度可確保國際收支平衡
沒有個一兩頁講不完,找本書看看吧。國際經濟學或者國際金融學的教材上都有。
⑤ 浮動匯率制度的調節原理是什麼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和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 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匯率變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經濟因素經常在發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動匯率制的主要長處是防止國際游資沖擊,避免爆發貨幣危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和生產的發展;有利於促進資本流動等等。缺點是經常導致外匯市場波動,不利於長期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進行;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基金組織對匯率的監督難以奏效,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依然得不到解決;對發展中國家更為不利。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 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補充: 浮動匯率制度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貨幣當局部隊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即不通過國際儲備的增減來影響外匯供求,而任由市場的外匯供求來決定匯率的上升和下降。在這種制度下,如果一國國際收支赤字,外匯需求就會大於外匯供給,外匯的價格即匯率就會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國際收支出現盈餘,外匯需求就會小於外匯供給,外幣的價格就會下跌。本幣的貶值造成本國產品價格的下降,外國商品價格的相對上升,從而起到促進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而外幣的貶值導致本國商品相對價格的上升,外國商品相對價格的下降,從而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這樣,通過匯率隨外匯供求的變動而變動,國際收支失衡就會的以消除 通過匯率隨外匯供求的變動而變動,國際收支失衡就會的以消除。 (一)固定匯率制 目前的固定匯率制主要表現為釘住匯率制。它是指一國採取使本國貨幣同某外國貨幣或一籃子貨幣保持固定比價關系的做法。這種釘住不同於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釘住美元的做法,因為那時美元是與黃金掛鉤的,而美元的金平價又是固定的。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一些國家所釘住的貨幣本身的匯率卻是浮動的。因此目前的固定匯率制本質上應該是浮動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的優缺點:1、優點:(1)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 (2)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和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 2、缺點:(1)匯率基本不能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 (2)為維護固定匯率制將破壞內部經濟平衡。比如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幣匯率將下跌,成為軟幣,為不使本幣貶值,就需要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但這種會使國內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失業增加。 (3)引起國際匯率制度的動盪和混亂。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就是一例。 [編輯](二)浮動匯率制1、優點:(1)簡便易行 (2)匯率基本可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且具有連續的調節能力。 (3)保證了國內政策的自主性,不會產生以犧牲內部平衡來換取外部平衡。 (4)可避免通貨膨脹的國際傳播。 (6)減少了官方對國際儲備的需要和依賴。 2、缺點:(1)浮動匯率調節國際收支的能力是有限的 (2)不利於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因為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存在很大風險。助長了外匯投機活動,會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與混亂。
⑥ 簡述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你是財大的吧?金融雙學位。在浮動匯率制下,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主要表現為國際收支匯率調節機制,即國際收支差額會引起匯率的變化,並通過後者調節國際收支。 (匯率調節機制:逆(順)差→對外匯需求增加(下降),本幣供給增加(減少)→外幣升(跌)本幣跌(升)→進口(出口)產品漲價→進口減少(增加)→逆(順)差得到糾正。)
⑦ 分析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國際收支是如何實現自動調節機制的(
國際收支逆差也被稱為國際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國在國際收支上支出大於收入。國際收支逆差會導致本國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減少(我國對外幣的供給),需求增加(我國對外幣的需求),從而使得外匯的匯率上漲,本幣的匯率下跌。如果該國政府採取措施干預,即拋售外匯,買進本幣,政府手中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這又會進一步導致本幣的貶值。政府的干預將直接引起本國貨幣供應量的減少,而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又將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經濟下滑,失業增加。
應答時間:2021-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動與國際收支變動之間的關系
答案b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漲表示本幣貶值,因為匯率體現的是1單位外幣的價格,即1單位外幣體現為多少單位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