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滑輪組的三個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分享]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 計算公式 備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聲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線線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線線上且方向相同
壓強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適用於固、液、氣
p =ρg h適用於豎直固體柱
p =ρg h可直接計算液體壓強
1標准大氣壓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懸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據浮沉條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斷物體是否受浮力
(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物體處
於什麼狀態
(3)找出合適的公式計算浮力
物體浮沉條件(前提: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懸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桿平衡條件 F1 L1 = F2 L 2 杠桿平衡條件也叫杠桿原理
滑輪組 F = G / n
F =(G動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輪組
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n: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股數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豎直提升)= F S(水平移動)= W總 – W額 =ηW總
額外功 W額 = W總 – W有 = G動 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
總功 W總= W有用+ W額 = F S = W有用 / η
機械效率 η= W有用 / W總
η=G /(n F)
= G物 /(G物 + G動) 定義式
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
特點或原理 串聯電路 並聯電路
時間:t t=t1=t2 t=t1=t2
電流:I I = I 1= I 2 I = I 1+ I 2
電壓:U U = U 1+ U 2 U = U 1= U 2
電荷量:Q電 Q電= Q電1= Q電2 Q電= Q電1+ Q電2
電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
電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
電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
電熱:Q熱 Q熱= Q熱1+ Q熱 2 Q熱= Q熱1+ Q熱 2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很高興為樓主解答 如有錯誤請諒解
㈡ 為什麼動滑輪看做杠桿支點在左側支點不動嗎
把動滑輪看做杠桿時,支點並非在左側。也可能在右側或者上側等地方。支點位置是變動的,但方位不變。也就是說支點在左側的話,始終在左側,但滑輪在轉動。(沒圖不好敘述,就是這樣的意思)
㈢ 如果說滑輪組也是一種杠桿,能找到它的三個點的位置嗎
定滑輪的支點是滑輪的中心,阻力點是掛物體那一端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動力點是拉力那一邊的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因為兩邊繩子和滑輪中心的距離相等,所以定滑輪不省力.
動滑輪的支點是掛固定點那一端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阻力點是滑輪的中心(物體是掛在滑輪中心的掛鉤),動力點是是拉力那一邊的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因為拉力那一邊的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到掛固定點那一端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的距離是滑輪的中心到掛固定點那一端繩子和滑輪的接觸點距離的兩倍,所以動滑輪省一半的力.
㈣ 定滑輪,動滑輪的杠桿在哪,支點(用圖示)
圖中紅色點O均為支點第一個圖是動滑輪,第二個是動滑輪,第三個是杠桿
㈤ 滑輪組掛在杠桿上,對杠桿的力
(1)連接OC,過C點作與OC垂直的力即可,方向斜向上,如圖所示:
(2)要使滑輪組最省力,就要繩子股數最多,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繩子股數最多是3,因此從動滑輪上開始繞,如圖所示:
(3)根據電流流向法,先從正極出發依次串聯開關S、電流表、燈泡L 1 回到負極,然後分別燈泡L 2 和電壓表電流表和燈泡L 1 並聯,如下圖所示:
㈥ 這個滑輪組 杠桿的支點在動滑輪的什麼地方 F與G的關系是什麼 是F=2G嗎
支點在左端繩跟滑輪的切點上。對動滑輪受力分析,F=2G 。
㈦ 初三物理杠桿和滑輪組的知識點
杠桿: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一、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滑輪組
:
F1=1/nG
s=nh
㈧ 如果滑輪也是一種杠桿,你能找出他的三個點的位置嗎請畫圖解釋。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的硬棒。
中文名
杠桿
外文名
lever
作用
省力杠桿省力,費力杠桿節省距離
㈨ 動滑輪(杠桿)怎麼找支點
動滑輪就是一個動力臂比阻力臂長兩倍的省力杠桿,支點在滑輪與固定點放下的繩子的交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