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年經濟:究竟是去杠桿,穩杠桿還是加杠桿
國家宏觀調控中,經濟杠桿是經濟手段的主要形式。經濟杠桿包括一系列手段,主要有價格、稅收、信貸、利率、匯率、工資、獎金等形式。經濟杠桿可以誘使或個人從經濟上關心自身的行為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意向性的要求,促使經濟運行朝著規定的方向發展
Ⅱ 未來五年經濟:究竟是去杠桿,穩杠桿還是加杠桿
未來應該不會再加杠桿了,應該是先穩,然後再去!
Ⅲ 中國究竟是去杠桿還是穩杠桿
穩杠桿,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
Ⅳ 話題:去杠桿與穩杠桿該如何平衡房市股市
大盤目前處於下跌最後一波,也會是巨大跌幅的一波,建議散戶離場。12月入場,2020年大盤會上3萬點。
Ⅳ 加杠桿,去杠桿,穩杠桿 什麼是杠桿
杠桿的由來,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版做杠桿。杠桿可以權是任意形狀的硬棒。
什麼是杠桿:引伸到經濟學中運用到金融領域,杠桿,就是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放大。
因此,「加杠桿」也好理解了,就是自有資本有限的情況下無限的增加融資比例進行負債經營或進行項目投資;當然收益或虧損也就放大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到超出承受范圍時,比如從銀行融資大量資金,就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國家調控監管部門為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就有了「去杠桿」一說,就是降低杠桿比例,以降低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隨著「去杠桿」的不斷推進,實體經濟不斷進行要素革新,優勝劣汰,優質資產價格逐漸回升,消費回升,最終實現經濟的觸底反彈。
當然去杠桿調控要適度,不能矯枉過正,一下把杠桿率下降太大,容易使實體經濟現金流斷裂,造成項目進行一半或爛尾,甚至出現企業關停,帶來更大損失,也就有了「穩杠桿」一說。當然涉及金融系統產品設定很復雜,涉及諸多領域,只是憑個人簡單理解進行說明,供參考。
Ⅵ 去杠桿如何向穩杠桿過渡
7月23日的國常來會還提出「支持擴內需源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業內人士表示,本次國常會提出擴內需政策,是年內第二次。本次提出的時點更加重要,因為二季度數據出爐,GDP增速放緩,投資增速和工業增速不及預期,急需政策明確未來方向。特別是今年以來的經濟下行壓力與以往不同,受到融資收緊的影響非常明顯,所以在外部沖擊和國內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有必要通過宏觀政策進行對沖,避免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互相傳導和放大。
在劉世錦看來,杠桿率趨穩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企業利潤、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有助於消化存量債務。二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及結構性信貸政策效果顯現,貨幣信貸總體保持適度增長。三是地方政府融資擔保行為進一步規范,平台公司等軟約束主體債務增長受到明顯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