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貨幣匯率自由浮動

貨幣匯率自由浮動

發布時間:2021-12-09 18:47:31

『壹』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是自由浮動匯率還是聯合浮動匯率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據新華社報道: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放棄單一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貳』 請問國際上貨幣匯率是自由浮動的有哪些國家

浮動匯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可自由浮動,官方在匯率出現過度波動時才幹預市場,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西方國家普遍實行的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是固定匯率的對稱,是指國家貨幣主管部門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官方匯率,只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匯率。
目前加入WTO的國家貨幣匯率都是相對自由浮動。

『叄』 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又如何

根據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布雷納德的轉述,中方確認了將提升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承諾。 但是,客觀分析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壓力,2011年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如果美國經濟表現好,中國的出口和順差可能大幅擴張,升值壓力自然會上升;如果美國經濟表現不好,失業狀況很難改善,同樣可能令美國政客對人民幣政策加緊施壓。 匯率自由浮動的最大挑戰是國內的經濟與金融部門能否經受得住匯率水平較大幅度的起伏。現在國內的共識似乎是匯率一起伏,經濟就垮了,尤其是利潤率十分微薄的出口行業。這是許多部門與專家反對匯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更不要說匯率自由浮動。但是,匯率波動是否真的就是洪水猛獸?也不見得。過去中國匯率波動的時候,也沒有看到國內經濟部門包括出口行業變得尤其脆弱。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印尼、泰國、韓國和印度的匯率基本上實現較大自由度的浮動,除了國際危機期間短期資本流動造成了一些困擾,總體來看,經濟運行還比較平穩。更重要的是,匯率波動起來以後,企業可以利用許多金融工具實施匯率避險。 雖然目前的匯率政策已經擴大了波動區間,但是,在市場預期和國際政治的雙重壓力下,人民幣政策仍然沒有擺脫舉步維艱的境地。即使未來進一步增加匯率的彈性,中國仍然避免不了政府打不贏市場這樣一個鐵律。更重要的是,由於政府的「管理」,升值預期會隨著資本流入的增加而進一步自我增強。這就好比一個惡性循環:升值越多、升值預期越強、資本流入越多、升值壓力越大。國際政治又對這一過程推波助瀾,這樣發展的結果可能是連市場都不知道均衡究竟在哪裡。 實現匯率自由浮動的想法可能是打破上述惡性循環的一條思路。與其把很多精力放在與市場博弈、與美國博弈,倒不如集中精力考慮讓匯率自由地波動起來,當然,自由市場也有「超調」,但在政府「管理」 的情況下,「超調」 往往更嚴重。畢竟政府並不比市場更清楚均衡匯率在哪裡。 在目前的情況下,要真正實現匯率完全自由地浮動也不現實,但我們起碼可以考慮利用今後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來實施改革,實現「有條件的自由浮動」。具體的「條件」可能很多,但至少有兩條:一是還是應該限制短期資本的流動;二是可以允許當局實行有節制的市場干預。前面一條很重要,因為最終泰國、韓國和印尼出了問題,主要是短期資本迴流太快,這對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可能是一個挑戰。具體的限制辦法就是利用已經實施的QFII和QDII制度,允許短期資本跨境流動,但對流動的頻率和數量作出明確的限制。 政府適當干預匯率市場減少劇烈波動也是可能的,不過,這需要一種機制來節制這樣的干預。規定每年可以干預的規模,由央行酌情實施。干預的責任應該從央行轉移到財政部,由國家財政負擔干預的成本。

『肆』 為什麼要讓匯率自由浮動

1. 各種匯率制度,優劣不同。
現在多數發達國家實行自由浮動匯率。我國現行匯率有兩大不利因素。
(1)可通過再岸、離岸匯率差、利率差套利。
(2)為穩定匯率,消耗大量外匯儲備。2016年為穩定匯率,消耗了3000多億美元。為了平抑,離岸美元比在岸美元貴。就要在離岸市場賣出美元。為此16年在離岸市場賣出了3000多億美元,買回來兩萬多億人民幣。而買回來的兩萬多億人民幣,要由央行封存,它的價值等於零。也就是說為了穩定匯率,16年損失了3000多億美元。其實匯率的高低,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它可能帶來好處,也可能帶來風險和損失。
2. 無論採取哪種匯率制,都不能改變升值和貶值預期。
只有當影響升值貶值預期的因素改變後,這種預期才會相應改變。貨幣有大的貶值後,對經濟會有大的沖擊,產生諸多不良後果。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認為:貨幣危機(貶值超25%時)會產生四大問題,銀行資產負債表幣種錯配,主權債務危機,企業外債危機和通貨膨脹。我國,進出口總額佔GDP 30%以上。如果本幣貶值,對物價的影響會更大。
3. 現有兩大不利因素
(1)出口總額15年下降1.8%,16年下降7%,外儲從14年6月到現在下降了近1萬億美元。應收出口順差1萬多億美元,沒有收到。兩項合計,兩萬多億美元。我國石油60%以上靠進口,能源工業原料,農產品等。對國外依賴較大,需要大量外匯,受國際價格變動影響較大。
(2)國外需求減少,貿易保護等因素,直接影響出口量。美國可能提高關稅至45%。美國可能對中國打貿易戰。因為15年中國對美順差3657億美元,所以打貿易戰對中國不利。美國不從中國進口這3000多億美元的貨物,對它影響不大,反而可以提高本國的生產能力,增加就業率。吸引世界各大企業去美國投資建廠,達到特郎普振興美國經濟減少逆差的目的。現在在中國的外企已達20多萬家,資產總值超兩萬億美元。近日全球最大硬碟製造商希捷宣布關停蘇州工廠,並裁員2000人。 蘋果公司也或多或少的露出撤離跡象。如果撤出,影響是比較大的。境外企業的撤離這樣的資本流出是難以控制的。美國可能到2019年,每年都會有幾次加息。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大。我們不能用美好的期待和想像應對多變的世界。我們要防範於未然,要有應變的措施。
4. 為什麼要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如果發生貨幣危機怎麼辦?
2016年底,我國外匯儲備有30105億美元。16年9月末,全口徑外債是14320億美元,實際可支配的外匯儲備有1.57萬億美元。我們實行自由浮動匯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住外儲。保住幾十年來用資源、環境、青春換來的財富。不能再為保匯率花一分錢。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後美元高位時,央行可賣出美元,低位時買進美元,既可穩定匯率也可以增加外匯儲備。現在每年還有近5000億美元的順差,所以外匯儲備還可以增加。這樣我們也更有能力應對外企撤資造成的資本流出,及打貿易戰的威脅。如果還有人說,外匯儲備太多,那也可以多進口些能源類商品,減少些高能耗高污染產品,由進口代替。本文最重要的觀點是解決匯率自由浮動後,本幣對美元貶值十倍百倍也不會發生貨幣危機,對經濟也沒有影響的方法。前面提到不論採取哪種匯率制度,當貨幣有較大貶值預期時,尤其是人為控制的匯率制變成自由浮動匯率之後,更可能發生貨幣危機。那採取什麼措施能在本幣大幅貶值後不發生通貨膨脹,經濟還能穩步發展?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我們設立一個專門管理進出口企業的部門,對他採取閉環管理。對以美元計價的出口企業的出口收入的稅後利潤,由企業支配(美元)。收入除利潤外,全部結匯。結匯匯率按現在匯率計算。(6.9:1這個結匯價,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物價的變動做相應調整。)因為其它因素都沒有變化,只是匯率有變化,所以對企業沒有不良影響。如果當時匯率變成14:1. 那企業凈利潤收入還能增加一倍多。對以美元計價的進口企業按現在的匯率(6.9:1)購匯。進口的商品,按現在的價格出售。這類企業除了在閉環內購匯,沒有任何變化。所以對其經營及物價也沒有影響。盡管當時的匯率,可能是14:1,但是也沒有絲毫影響。對有進口也有出口的企業可以分開計算。主管部門對進出口企業要嚴加監管。對作假企業要嚴查嚴辦!這個政策執行後不論本幣貶值多少,對企業的影響都很小。在本幣大貶值的情況下經濟仍然可以穩定發展。國內物價不受影響。採用本辦法後,可以有力的打擊金融大鱷和做空大師。能將匯率穩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我們要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能制定出有理有利的貨幣政策,嚴管嚴控資本流動,實行配合相應措施的自由浮動匯率制,就能讓經濟穩步發展,人民富足 安康,國家發達強盛,這樣才能自如應對風雲變幻的世界,我們將立於不敗之地,無往不勝。

『伍』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有什麼區別

一、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貨幣供求變化,任其自由漲落,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原則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擔義務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樣的匯率就是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二 、固定匯率制是匯率的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個規定的范圍內的匯率制。

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的比較


(一)固定匯率制的優缺點

1.固定匯率制的優點

2.固定匯率制的缺點

(二)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1.浮動匯率制度的優點

2.浮動匯率制度的缺點

『陸』 什麼是貨幣自由浮動機制

你的問題應該是指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浮動匯率制又分為自由浮動與管理浮動。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指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採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地決定;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指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中央銀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主要是根據外匯市場的情況售出或購入外匯,以通過對供求的影響來影響匯率。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實行浮動匯率制有利於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節經濟,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尤其在中央銀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較為有利,同時也能取締非法的外匯黑市交易,但浮動匯率制不利於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穩定,會加劇經濟活動。

『柒』 浮動匯率中的自由浮動指

浮動匯率制度可以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兩種。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指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很少干預,匯率隨市場供求變化。這種制度的缺點是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的大幅波動可能扭曲資源配置,匯率的隨機性和通貨膨脹偏向較大。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則是指貨幣當局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使匯率向有利於本國經濟發展的方向變化。貨幣當局雖然干預外匯市場,但不捍衛任何確定的平價,干預的頻率根據匯率目標而定。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優點是避免了匯率的過分波動,主要缺點是中央銀行的行為有時缺乏透明度,可能引起一定的不確定性。

在現行的國際貨幣制度下,大部分國家實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是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是浮動的,不是固定的;它與自由浮動匯率的區別在於它受到宏觀調控的管理,即貨幣當局根據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來公布匯率,允許其在規定的浮動幅度內上下浮動。一旦匯率浮動超過規定的幅度,貨幣當局就會進入市場買賣外匯,維持匯率的合理和相對穩定。

『捌』 人民幣匯率為什麼不能自由浮動

它還是植根於中國金融市場的現實環境,植根於中國經濟改革的進程,植根於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不平衡與不穩定。對於轉軌中的中國金融來說,無論是金融市場制度缺陷,還是金融主體的行為、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金融組織機構的建立、金融產品與金融工具的推出都與發達的市場體系相去很遠。在這種條件下,如果人民幣匯率制度想一步邁入自由浮動的體制,不僅中國經濟沒有相應的承受能力,而且還可能因這種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導致中國金融業的危機。還有,在全球化的國際金融市場中,由於大量的國際資本快速流動,必然會帶來國際金融市場的不平衡與不穩定。面對這種情景,當剛打開國門的中國經濟一步跨入國際市場時,肯定會面臨著巨大風險。因此,中國匯率制度改革採取漸進方式是必由之路。
中國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仍然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主導,對市場中人民幣匯率正常的波動不會進行管理,但市場的波動過大時,央行的管理就會起到一種濾波器的作用,以便來熨平這種市場的異常波動,如外國的對沖基金要過度炒作人民幣匯率時,央行就可能有作為了。人民幣匯率制度管理性還會表現在防範危機的作用上,如在爆發戰爭、自然災害、金融危機等特殊情況下,央行將採取特殊的干預手段。
總之,中國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根據國內外現實條件選擇的結果,也是人民幣匯率制度向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邁進的必經之路。它不僅具有市場法則的邏輯性,也由這次中國匯率制度改革的實際經驗得以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玖』 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會怎樣

根據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布雷納德的轉述,中方確認了將提升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承諾。 但是,客觀分析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壓力,2011年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如果美國經濟表現好,中國的出口和順差可能大幅擴張,升值壓力自然會上升;如果美國經濟表現不好,失業狀況很難改善,同樣可能令美國政客對人民幣政策加緊施壓。 匯率自由浮動的最大挑戰是國內的經濟與金融部門能否經受得住匯率水平較大幅度的起伏。現在國內的共識似乎是匯率一起伏,經濟就垮了,尤其是利潤率十分微薄的出口行業。這是許多部門與專家反對匯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更不要說匯率自由浮動。但是,匯率波動是否真的就是洪水猛獸?也不見得。過去中國匯率波動的時候,也沒有看到國內經濟部門包括出口行業變得尤其脆弱。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印尼、泰國、韓國和印度的匯率基本上實現較大自由度的浮動,除了國際危機期間短期資本流動造成了一些困擾,總體來看,經濟運行還比較平穩。更重要的是,匯率波動起來以後,企業可以利用許多金融工具實施匯率避險。 雖然目前的匯率政策已經擴大了波動區間,但是,在市場預期和國際政治的雙重壓力下,人民幣政策仍然沒有擺脫舉步維艱的境地。即使未來進一步增加匯率的彈性,中國仍然避免不了政府打不贏市場這樣一個鐵律。更重要的是,由於政府的「管理」,升值預期會隨著資本流入的增加而進一步自我增強。這就好比一個惡性循環:升值越多、升值預期越強、資本流入越多、升值壓力越大。國際政治又對這一過程推波助瀾,這樣發展的結果可能是連市場都不知道均衡究竟在哪裡。 實現匯率自由浮動的想法可能是打破上述惡性循環的一條思路。與其把很多精力放在與市場博弈、與美國博弈,倒不如集中精力考慮讓匯率自由地波動起來,當然,自由市場也有「超調」,但在政府「管理」 的情況下,「超調」 往往更嚴重。畢竟政府並不比市場更清楚均衡匯率在哪裡。 在目前的情況下,要真正實現匯率完全自由地浮動也不現實,但我們起碼可以考慮利用今後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來實施改革,實現「有條件的自由浮動」。具體的「條件」可能很多,但至少有兩條:一是還是應該限制短期資本的流動;二是可以允許當局實行有節制的市場干預。前面一條很重要,因為最終泰國、韓國和印尼出了問題,主要是短期資本迴流太快,這對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可能是一個挑戰。具體的限制辦法就是利用已經實施的QFII和QDII制度,允許短期資本跨境流動,但對流動的頻率和數量作出明確的限制。 政府適當干預匯率市場減少劇烈波動也是可能的,不過,這需要一種機制來節制這樣的干預。規定每年可以干預的規模,由央行酌情實施。干預的責任應該從央行轉移到財政部,由國家財政負擔干預的成本。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貨幣匯率自由浮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
許昌市融資的獎勵機制 瀏覽:571
上海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6
貸款的住址證明 瀏覽:251
中融外包股票 瀏覽:265
期貨買入後可以持倉到交割那天嗎 瀏覽:748
期貨中標准化合同金額 瀏覽:788
股票和國家 瀏覽:782
玖富集團南山 瀏覽:649
匯率傳導機制理論 瀏覽:14
上海嘉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6 瀏覽:428
買了理財產品可中途撤銷嗎 瀏覽:14
泰率轉人民幣匯率 瀏覽:988
期貨就是對沖 瀏覽:141
銀監會三農金融服務委員會 瀏覽:885
金融服務三農主力軍是什麼銀行 瀏覽:406
貸款一萬急用 瀏覽:28
融資理財工作總結 瀏覽:54
國企賣股份 瀏覽:785
融資租賃宣傳語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