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股災如何去杠桿
你好,「杠桿」是指負債經營,「杠桿率」是指負債率,「去杠桿」是指避免企業負債經營或盡量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化」是指用股權融資代替債權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主導方式乃至唯一方式。
2. 「中國經濟去杠桿化」具體是什麼意思
降低信貸規模,主要是指表外的信貸規模和影子銀行業務
3. 中國去杠桿有五大主要舉措有哪些
去杠桿的5項主要措施是:以處理僵屍企業為抓手解決國企杠桿率過高問題、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杠桿率、切實解決不良資產、加強對大資管行業的監管以及關注貨幣供給。
4. 中國經濟為什麼不敢去杠桿
說個故事,想像一下:劉備買了100萬債券,持有一年利息5%,劉備嫌收益太低,就讓諸葛亮聯系了曹操,說我這100萬債券以90萬的價格賣給你,但並不是真的賣給你,咱們說好了你曹操只是幫我持有,債券漲了跌了都算我的,你付給我的90萬,我每年按3%付你利息。
曹操想了一下好像也不錯,就同意了。雙方成交,曹操90萬買了劉備的債券,這就是代持。
劉備拿著這90萬又去買債券,然後再聯系孫權幫忙代持,於是孫權出80萬買下劉備的債券。 劉備拿著這80萬又去買債券,然後再聯系袁紹……
最後的結果是劉備雖然本金只有100萬,但卻實際持有了將近1000萬的債券,如果一切順利,債券到期劉備要發大財。
結果最近債券價格大暴跌,曹操、孫權、袁紹都慌了,要求劉備按照當初的協議,把這些債券以原價買回去。劉備一看卧尼瑪虧慘了,就說當初和你們簽合同用的是諸葛亮私刻的假章,不算數,我已經報警抓諸葛亮了,然後曹操孫權袁紹都瘋了。
事不大但引起的連鎖反應是很可怕的,因為代持市場上有很多劉備,現在一個出了事,剩下沒炸出來的也都害怕對方賴賬不認,紛紛要求退錢。等於債市去杠桿。
懂了沒,去了杠桿,等於潮水退去,原先的蝦兵蟹將全部暴露出來了,相當於股災債災再現,直接玩大了
5. 如何理解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積極穩妥去杠桿
積極穩妥去杠桿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當前,杠桿率高企弱化了實體企業的投資能力,加大了債務違約風險,亟須多措並舉去杠桿,為產業轉型升級、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提供必要條件。在這個過程中,應堅持市場化路徑,充分發揮經濟主體的能動性。
從短期看,應針對企業的債務結構分類施策,合理運用金融市場工具,逐步化解存量債務風險。一是支持適應市場發展並有持續經營能力、但暫時存在資金流轉困難的企業以債務轉移或置換等方式降低債務負擔。可由債務企業的關聯方或有意對負債企業進行重組的企業購買並承接債務;也可給予增信安排,通過發行長期公司債券置換短期債務。二是積極探索市場化、法治化的債轉股實施方案,推動企業債務重組。引入第三方評級機構,選擇有較好發展前景但面臨周期性、暫時性困難的企業,以及雖然債務負擔較重但運營正常的企業,以企業價值為核心,適時將部分債務轉化為優先股或普通股,並建立市場化退出機制。需要注意的是,應警惕惡意逃廢債現象。同時,加大僵屍企業出清力度,杜絕其搭債轉股便車。三是推進實體企業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金。以有穩定現金流、系統性風險較小的大中型企業為主,通過結構性融資安排將存量資產轉化為可交易對象,提高資金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合理匹配資產和負債期限,最大限度地發揮資產的效益和價值,以優化劣,分散風險。同時,進一步探索做市商制度,提高做市商的積極性和做市能力,增強資產證券化產品二級市場流動性。化解債務風險方式的選擇,應遵循市場規則,由債務雙方協商決定,切忌搞「拉郎配」。應依託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價值回歸功能,由市場對證券化產品合理定價,防止在債務重組過程中出現虛抬資產價格和過度投機行為,並制定配套措施,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
從中長期看,應逐漸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所佔比重。一方面,在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的框架下,商業銀行應嚴格落實資本金管理制度,構建信用風險評估體系,通過風險權重調整、優化授信結構等方式提高抗風險能力。同時,嚴控影子銀行規模和表外業務風險,從源頭控制企業部門杠桿率。另一方面,積極發展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動債券市場發展。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再融資、發行債券等途徑加速股權、債權資本形成,幫助企業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化解債務風險,引導社會資本向優質企業集中。同時,改革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監管框架,為各類經濟主體投融資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從根本上看,企業去杠桿要建立在宏觀經濟穩增長的基礎上。這就要求追加企業貸款或擴大赤字,但二者均有導致不良債務增加的隱患。因此,應保持穩增長和去杠桿的平衡,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企業經營環境,逐步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消除經濟泡沫化風險隱患。一方面,通過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有效的信用管理,清除資金向實體企業流動的障礙;以預期管理降低匯率波動等外部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為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拓展空間。另一方面,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將企業去杠桿和優化全社會杠桿結構結合起來,優化債務在政府、企業和居民間的分布。同時,加快稅收制度改革,降低企業稅負;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提高資本回報率。
6. 中國已經朝著去杠桿方向邁出第一步了嗎
據消息稱,標普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已經朝著去杠桿方向邁出第一步,中國正在運行非常規貨幣政策,中國企業借貸高潮將在未來五年趨緩。
此前,穆迪也曾下調中國主權評級。5月24日,穆迪官網發布報告將中國評級從Aa3下調至A1;展望調至穩定,此前為負面。報告同時預計:中國經濟杠桿將在未來數年進一步加大。
財政部當日回應稱,穆迪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基於「順周期」評級的不恰當方法,其關於中國實體經濟債務規模將快速增長、相關改革措施難見成效、政府將繼續通過刺激政策維持經濟增速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IMF發布報告稱,因中國前景改善,上調中國2017年GDP增速預期至6.8%,此前預期6.7%;上調2018年預期至6.5%,此前預期6.4%。
7. 中國的金融去杠桿對股市的影響有多大
你好,准確影響多大誰也說不清,但肯定非常大,這才剛剛開始去杠桿,1800多股票已經跌破16年初融斷低點了
8. 中國的去杠桿化主要指的是什麼
「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回過各種方式(或工答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像樓市的首付、股市的配資等等,都是以小博大,去的這個杠桿就是將小到大這個部分給補上,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9. 中國經濟的去杠桿走錯方向了嗎
中國要成功去杠桿,人民幣匯率就必須下行,這就是人民幣貶值的基礎。但中國央行否認這一點,讓弱勢人民幣爬行盯住強勢美元。這是中國經濟去杠桿的方向性錯誤。中國的宏觀龐氏融資和房地產已在坍塌的途中,中國正在走向金融危機前夜。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過去四個月,有件事一直讓我非常非常痛苦。有許多人問我:「吳老師你的中國超級牛市還成立嗎?」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因為現在的我,對中國經濟的現狀非常非常的絕望。
我在《股災拯救了中國超級牛市》一文里寫得很明白:「根據十八大報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來估算,2020年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可能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假設屆時中國達到印度的證券化水平(年底股市總市值對GDP的佔比)135%,那麼A股總市值將高達135萬億元。目前是70萬億左右,還有差不多翻一倍的空間。這一切都表明未來中國企業特別是私企通過股市融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未來中國的銀行總資產的GDP佔比需要顯著降低,至少需要回到200%附近。所以以房地產為代表的不動產構成的抵押品鏈條,和以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管道支撐中國融資活動的模式已無以為繼,所謂舊常態將死。」
10. 國家怎樣去杠桿
這本質上是一個信用增級過程,一旦抵押品價格下降。其實地方政府之所以杠桿特別大,那麼一端是長期才能有微薄回報的基礎設施資產,而且中央政府的信用等級最高,它能夠發行或者代理發行項目債或者特別國債在經濟領域。首先,去的是產能低效企業的杠桿。但去杠桿並不一定完全是做減法,確實需要對過去放大了的過高的杠桿進行整治和調控。因此、效益良好的民營企業或是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企,目的是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情況,這也是通常所說的去杠桿,平台移開行,所以融資成本最低,地方移中央,「杠桿」就是通過借債;從小處看、政府發行國債,指的是去除「僵屍企業」,以較小的投入撬動大量資金,2016年3%的赤字率對於政府來說,加杠桿的空間就要大很多了,也需要適時安排給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財力。當然,一端則是短期的銀行借貸和性價比更差的影子融資,但如果杠桿率過高。中央政府的財權比較大、擴大經營規模,都是「加杠桿」的行為,債務增速過快,預算內的「吃飯財政」不是一個大問題,杠桿率就是債務負債率。例如個人融資融券。 「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大處看。因此去杠桿本質就是去負債,產生巨大的債務風險,這主要指的是產能過剩的部分國企。通俗地說,主要是它的城市化建設功能,反而會拖累發展。對於市場化程度高,把一部分符合標準的地方債務承接過來、企業向銀行借貸,國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杠桿率的、地方債等、去投資風險,進而降低公共部門整體的杠桿率。適度的杠桿對經濟有益,很多本來應該由中央政府承擔的事權都交給地方政府。其次。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要盡可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因此,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政府債務上升時期的發展局面,地方融資平台可以把債務轉給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銀行(最大的中央融資平台)。」 供給側改革的「去杠桿」。融資平台就是以土地為資本金的杠桿操作,但是地方政府的事權又比較大。由於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總體來看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