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物理 杠桿。滑輪。斜面。相關應用題 和 填空題 20道及答案
1.用圖1所示裝置提升重為900牛的物體A,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為400牛時恰好可以使物體勻速上升.求:(1)求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若不計繩重和摩擦,求動滑輪的重;(3)若提升的重物改為1200牛,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又為多少?(4)在(3)問中需要在繩自由端加多大的拉力才能將物體勻速拉起?
圖1
2.用動滑輪將重為80牛的物體勻速提升2米,拉力做功200焦.不考慮繩重和一切摩擦.(1)求此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2)如果該動滑輪勻速提升200牛的重物,拉力的功率為11瓦,則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大?
圖2
3.一個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G=128N的物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在4s內人用F=40N的力使繩端移動4m.(1)求出繩子的股數n;(2)算出有用功的大小和總功功率.
4.用1225牛向下的拉力,通過機械效率為80%的滑輪組可以把重為4900牛的物體勻速提升起來.請畫出這個滑輪組的裝置圖.
5.用圖3所示滑輪組拉著一重為100牛的物體A沿水平面做勻速運動,所用拉力F的大小為40牛.(1)不計輪和繩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2)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
圖3
6.如圖4用40牛的拉力使物體勻速上升,不計繩重和摩擦,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求:(1)物體和動滑輪的重各是多少?(2)若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50牛,此裝置的機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圖4
7.如圖5,用滑輪組拉著重為600牛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向右勻速移動了8米,拉力F 做的功為1280焦,(不計繩重和摩擦)求:(1)拉力的大小; (2)若動滑輪重為12牛,機械效率為多少?
8.用如圖7的裝置提升重物,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20N,動滑輪重60N,繩重與摩擦不計.求:(1)用此滑輪組最多能將多重的物體勻速提升?(2)用此滑輪組提起重240N的物體,使它勻速上升,問人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當物體以0.5m/s的速度上升時,拉力的功率是多大?(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高可達到多少?
9.如圖8,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G1與G2之比為2 : 1,甲滑輪組中動滑輪重G動甲與G1之比是1 : 5,乙滑輪組中兩個動滑輪總重G動乙與G2之比是3 : 5(不計繩重與摩擦),求:1)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2)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1與F2之比?
參考答案:
1.(1)75%(2)300N(3)80%(4)500 2.(1)80%(2)0.05m/s 3.(1)4 (2)128J 40W 4.5 圖略 5.(1)120N(2)96N 6.(1)90N 30N(2)80% 7.(1)80N(2)92.5% 8.25% 9.(1)300N(2)100N 150W 83.3%(3)80% 10.(1)4︰3(2)2︰1
2. 關於初中物理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題,黑心商家通過改變桿秤的秤砣來賺錢,求真題和講解
這個只要改變一下秤鉤和支點之間的距離就行了,距離變短商家就黑心了,如果改換一下秤坨的質量也可以,秤砣變小示數就變大,這很簡單。至於電子稱,原理差不多,稱打開,調節一個螺絲就夠了
3. 初中物理簡單杠桿題目(要解析)
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即A點
(阻力)
手向上支撐的力F看作動力,其作用點在手掌處設為B點
(動力)
支點只能是在腳尖處,設為O點
由杠桿原理:
G
x
OA
=
F
x
OB
F=
G
x
OA
÷OB
=
600x1.5÷0.9
=1000N
4. 一道初三物理題,關於杠桿的應用題。
以甲為支點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乙距支點為1.6m,桶距支點為1m,即L2=1m,L1=1.6m,F2=G=320N,所以乙承擔的力F1=200N;同理以乙為支點則L1=1.6m L2=0.6m 則甲承擔的力F1=120N
5. 初二物理題 杠桿的 速度解析
R左為左邊的臂
mg*R左=m1g*R右
mg*R右=m2g*R左
所以
R右=m2g*R左/mg
mg*R左=m1*(m2g*R左/mg)
整理得(mg)(mg)=m1g*m2g
m=√(m1*m2)
你要求還真多
在這種情形下無論左邊放還是由邊放最後物體與砝碼的力矩要抵消
以左邊為例
放左邊,力矩=力*力臂
mg(重力)*R左(左力臂)
這時與之相抵消的力矩為m1g(砝碼重力)*R右(右力矩)
所以mg*R左=m1g*R右(先不管方向只考慮大小)
想辦法整理出R左以代入「放右邊」的式子:mg*R右=m2g*R左
R左=m1g * R右 / mg= m1 * R右 / m
代入後: mg*R右=m2g*(m1 * R右 / m)
R右和g 左右抵消
m= m2 * m1 / m
m*m=m2*m1
6. 求初中物理杠桿的計算題,五道以上,帶答案。最好是難點的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在這里http://wenku..com/view/74e7b53783c4bb4cf7ecd14b.html
滿意請採納,謝謝。O(∩_∩)O~
7. 兩個初中物理杠桿應用題
1. f1*l1=f2*l2200n*0.6=f2*0.4 f2 =300n2.把圖給我
8. 初中物理杠桿題。求詳解。
設一個重心,距B為X,桿長為L
據杠桿平衡條件:
F1*L=G*X------------以B為支點
F2*L=G*(L-X)-----------以A為支點
F1>F2 得:X>(L-X) X>(L/2) 就是說重心偏A端。故,A端較粗。
上兩式相加,得:G=(F1+F2)=300+200=500N
--------------------------------------------------
補充:
設移動距離為X
原來G1*AO=G2*BO
後來
G1*(AO-X)-G2*(BO-X)
=(G1*AO-G2*BO)+(G2-G1)X
=(G2-G1)X<0(由圖看出,AO<BO,G1>G2)
故,「杠桿的B端向下傾斜」。
------------「特殊賦值法」:
設G1=3N,G2=2N,L1=2m,L2=3m,移動1m
則後來G1*(2m-1m)-G2*(3m-1m)=3*1-2*2=-1<0
杠桿的B端向下傾斜.
9. 物理杠桿應用題
(X/y)*2米 因為f1*l1=f2*l2
第二空不會,只知道一個量怎麼求啊,我很好奇。
同初二黨
10. 初中物理杠桿問題
原因是支點位置發生了變化。實驗用的杠桿不是理想杠桿,它既有幾何形狀又有重量,重心在幾何中心,支點與杠桿接觸點也不是理想中的幾何點,而是一個面積很小的面。在水平位置時杠桿平衡,當杠桿傾斜時,支點有一個很小的位移從而破壞杠桿平衡。支點總是向著下降的一方移動,使下降方力臂減小,因而自然回到水平位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