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匯率如何預測
這個想要預測的話,需要看它的定值曲線,根據曲線進行分析預測。
⑵ 外匯K線圖如何預測未來匯率比如美元人民幣
外匯跟股票K線沒有很大區別
但外匯K線圖更加真實,而且僅僅靠K線圖預測走勢太過片面,因為影響貨幣走勢的不僅僅有及技術面上的因素,也有基本面上的因素。
⑶ 如何預估美元匯率變化
劉海影評估中國經濟的外在環境,離不開對美元匯率變化的預估。這不僅是因為對美貿易是中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更是因為美元匯率反映了全球資本配置風險偏好,對於全球資本流動方向有重大影響。與其重要性不相稱的,是經濟學家在把握美元走勢方向方面的無能。遠的不說,在2009年美聯儲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之後,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測,伴隨著美聯儲的天量印鈔,美國通貨膨脹形勢將會急劇惡化,相應地,美元匯率有可能崩潰,美債價格也將大幅跌落。事實卻截然相反:即使美聯儲將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擴大了2.2萬億美元,美國的通貨膨脹仍舊維持在低位,而美元不僅沒有崩潰,反而扭轉了之前的綿綿下滑,對歐元、日元、人民幣等全球主要貨幣大幅升值。
這種理論與現實的歧異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誰錯了?當然不是現實。
那麼,看看實際發生的數據告訴我們一些什麼信息。對美元匯率實際波動數據的量化分析表明,美元綜合匯率變動方向從強到弱受到如下經濟變數的驅動:如果生產物價、工業生產、發展空間等指標下滑,貿易逆差擴張、收益率曲線變得平緩時,美元容易走強;反之,當短期利率、生產率、失業率、債務存量增速等指標上升時,美元容易走弱。進一步的分析指出,在庫存短周期的時間尺度內,美元往往在蕭條期、復甦期走強,而在隨後的繁榮期、滯漲期走弱。
美元匯率的這一周期模式,與市盈率、收益率曲線、固定投資增速等經濟變數的周期模式具有很大的吻合度。
以上幾個指標(包括美元匯率)各自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投資回報率預期的變化軌跡:在滯漲期,高企的通貨膨脹(包括高企的生產物價)導致投資回報預期嚴重惡化,而在隨後的蕭條期(尤其到後半段)中,伴隨著經濟的不景氣,短期利率與通貨膨脹大幅下滑,制止了投資回報預期的繼續滑落。到復甦期時,生產率提升而生產物價繼續下滑,投資回報率預期繼續改善這一鏈條引導了資產回報率預期在蕭條期與復甦期的上行。
將美元的這一周期性表現與影響因素分析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可能的匯率波動替代理論。這一理論要求我們不再從美元購買力與其他貨幣購買力的對比的角度看待匯率問題,而是將美元匯率與美元資產的收益率預期及風險相聯系。換言之,各國貨幣匯率之變化,反映的是以這些貨幣計價的全體資產的潛在回報與風險。如果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有更好的回報率前景,美元很可能升值;反之,美元很可能貶值。
美元具有特殊性,即它不僅是美國的貨幣,而且是全球的貨幣。這樣,美元匯率的決定,基本上反映了全球平均資本回報率(及其風險)與美國資本回報率(及其風險)的對比關系。因此,追問美元匯率波動方向,也就是追問,什麼時候美國資產可以取得比全球平均資產更高的風險調整回報。當全球經濟向好的時候,發展中經濟體的成績更好,投資於這些國家能夠贏得更高回報,經由全球美元循環機制的處理,全球資本此時具備更大的進取心與風險偏好,更多的資本流入發展中國家,美元匯率受壓。相反,當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全球資本風險偏好降低,美元的安全島溢價上揚,美元匯率走強。
美元歷史走勢將這一邏輯展示得十分清楚。如果美元的確走強,對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可能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人民幣綁定美元可能導致人民幣對其他貨幣過分走強,這需要管理當局採取更加靈活的匯率態度。其次,美元走強有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甚至紊亂。這將會沖擊全球各國中具有外部脆弱性的國家,並進而影響到中國的外部環境。
⑷ 匯率預測的匯率預測方法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任何一種外匯的行情只有三種,即上升行情、下降行情及盤整行情。在外匯市場中,盤整行情約占每年交易日的70%-80%,其餘的20%-30%才屬多頭或空頭行情。有盤整行情中,投資人要先分辨出盤整的區間,再於區間的上檔賣出,下檔買進,即所謂的低買高賣,才能獲取利潤,而且風險也不致於過大,投資人若能理性執行停損策略,甚至可增加投資金額,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但是市場上多數人仍然想適時掌握20%-30%的多頭或空頭行情,順勢操作。主要原因在於順勢操作的利潤非常可觀,而且停損出局的次數又較低、因此附加成本大為降低。更何況順勢操作者只是實行家而非發明家,只需依照既存的市場趨勢進行買賣即可,是屬於「知行皆易」的類型,所以市場人士認為「趨勢是你的朋友」(Trendisyourfriend)。但是在實際交易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盤整型態;一是「逆勢操作」是極難克服的人性弱點。對於人性弱點的克服,通常可經由經驗累積、蒙受虧損而增加認知等方式來達成;至於如何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是盤整型態,則必須由基本面及技術面切入判定。投資人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不論是買方或是賣方,基本前提應先對投資標的物未來的價格有所預測,再根據其預測決定投資策略及操作方向。例如當投資人看好美元對日元時,表示投資人認為美元將走多頭市場的格局,而日元相對走空頭格局,所以應買入美元,賣出日元,亦即站在美元的多方日元的空方。若這項預測正確,則投資人將可獲利。 基本面分析者認為貨幣的強弱反映該國經濟狀況的好壞,其強弱雖可能受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干擾而有暫時的波動,或產生與經濟體質相反的走勢,但就長期而言,其價位終將回歸到與經濟狀況相稱的地步。至於-國經濟狀況的好壞應如何衡量,則又得採取相對比較的方式。例如美國1996年度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可達3%,就基本面分析者眼中而言,這一數據並不能判斷美元應該走強或走弱,必須將之與前-年度的經濟增長率做比較,並與德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相比較。如果前一年度美國的經濟增長率為2%,而1996年度德國、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約在1.5%的水準,則這個3%的數據提供給基本面分析者的想法是:美國的經濟日漸好轉,其經濟增長狀況較德、日兩國為佳,美元對馬克或日元應相對走強,以反映其經濟實力。基本面分析者即據此作為炒外匯決策的指標,買入美元,賣出日元、馬克。
反映一個經濟狀況的數據,即一般所稱的經濟指標,除了經濟增長率外,林林總總,包括甚多,像貿易赤字、預算赤字、貨幣供給量、消費者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躉售物價指數)、失業率、房屋開工率、領先指標等。作為基本面分析者投注的焦點,各數據會由政府相關部門定期公布,這類型的投資人皆會收集分析各數據,進一步分析比較,作為判定各傾向未來走勢的根據。
這類的分析預測是否正確?成效如何?可以看看國際投資者,彵們廣設經濟研究部門,負責分析各主要國家的經濟狀況。而在美國等政府機構發表重要經濟指標前,市場上的投資人會先結清外匯部位或降低外匯部位,外匯市場呈現如臨大敵的氣氛,銀行操盤手則徹夜守候。從經濟指標發表後的眾生相,可知基本面分析在外匯市場確確實實具備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而經濟指標發表後,貨幣走勢受其影響,強者可能更強,也可能轉弱;弱者可能更弱,抑或轉強,在顯示「經濟指標為市場驅動者」(Marketmover)的真實寫照,如此具有影響力的因素,參與外匯投資者如何能漠視它?所以不論基本分析預測貨幣市場未來走勢的正確性如何,長久以來,基本面分析確已成為市場參與者投資決策的圭臬。 以基本面分析來預測貨幣中長期走勢,如未來6個月、1年或2年尚稱適當,可是自金本位製取消,國際通行浮動匯率制度後,基本面以外的因素也或多或少會影響貨幣價格。例如外匯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參與外匯投資的人日益增加,國際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量已由1994年的8000億美元,增至1995、,1996年的1兆2000億美元,其中80%、約1兆美元的成交量屬於投機性交易。投機客每分每秒都在國際市場買進賣出,大筆金額的買賣,也會影響外匯行情。
而整個國際社會日益開放,宛如一個地球村,國際資金進出各國的自由度日益提高。國際支付系統如美國的CHIPS、英國的CHAPS系統,都使得資金的移轉速度加快,甚至可在瞬間完成。國際資金宛如長了翅膀,熱錢應運而生,非但影響各國的貨幣政策,更常扭曲基本面應反映的貨幣合理價位,造成基本面分析的短暫失靈,所以外匯投資者已逐漸修正基本面的運用,除了以它作為中長期走勢預測的工具外,也搭配技術面分析的資料,據以做成投資決策。
基本面分析外匯走勢由來已久,教科書中所提到的「購買力平價說」,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購買力平價說基本理論認為各國貨幣的價格關系與各國用等量貨幣購買某一物品的數量多寡有直接的關系。例如購買一個雞蛋,在美國、日本、德國各需花費美元1元,日幣100元,馬克1.5元,即可推論出1美元、100日元及1.5馬克具有相同的購買力,因此其間貨幣價格應為1美元等於100日 元等於1.5馬克。但若將這種理論與現行外匯價格比較,會發現某一貨幣被高估或低估了。另外。商品選樣的不同,計算出來的貨幣購買力也有差異,幣值是否被高、低估,以及高估低估的比率也會有差別。例如以美國美林證券公司經濟研究部門提供的資料來看,在1996年4月與美元的購買力相較,被高估的貨幣有日元、馬克、瑞士法郎、紐西蘭幣,高估幅度分別為35%、20%、10%及9%;被低估的貨幣有英鎊、加拿大幣、法國法郎、澳幣,低估幅度分別為20%、16%、8%及4%。
⑸ 如何預測匯率走勢,從基本因素來分析
當今美元為世界第一大結算貨幣,外匯走勢主要看美元。美元的強弱決定所有直盤版和叉盤的走勢。單權從基本面分析的話,分析美聯儲公布的所有消息,昨日凌晨3點美聯儲一如預期宣布將兩幫基金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預示著美元將繼續走強!
個人建議做外匯不要只分析基本面,主要還是靠技術,外匯市場很公平,不要把之前做國內股市的思想帶到外匯市場。
⑹ 外匯如何看漲跌 怎麼有效預測外匯漲跌走勢
外匯看漲跌,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明確,各國家匯率和什麼關系緊密,比如澳元和巴西貨幣就是資源型貨幣。
⑺ 貨幣預測者用什麼方法來預測未來匯率的變化
預測,用方法來對未來匯率的變化,其實都是波動性的,沒有固定。
⑻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