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世紀50年代英鎊對美元的匯率是多少呀
年: 2000 1990 1980 1970 1960 1950
匯率:0.6609 0.5632 0.4303 0.4167 0.3571 0.3571
即0.3571GBP/USD,就是1美元=0.3571英鎊
❷ 日元,英鎊兌美元的歷史數據
提供的是每年的月的收盤的平均值,僅作參考。
USD/JPY GBP/USD
1980年 225.68 1980年 2.3326
1981年 221.79 1981年 2.0182
1982年 249.75 1982年 1.7386
1983年 237.80 1983年 1.5118
1984年 238.68 1984年 1.3254
1985年 235.31 1985年 1.3207
1986年 166.85 1986年 1.4703
1987年 142.88 1987年 1.6541
1988年 128.22 1988年 1.7797
1989年 138.27 1989年 1.6350
1990年 145.12 1990年 1.7933
1991年 134.20 1991年 1.7636
1992年 126.47 1992年 1.7567
1993年 110.70 1993年 1.4967
1994年 101.34 1994年 1.5399
1995年 94.14 1995年 1.5812
1996年 109.46 1996年 1.5748
1997年 121.88 1997年 1.6416
1998年 130.80 1998年 1.6602
1999年 112.94 1999年 1.6151
2000年 108.58 2000年 1.5125
2001年 122.40 2001年 1.4403
2002年 124.72 2002年 1.5094
2003年 115.84 2003年 1.6454
2004年 107.50 2004年 1.8389
2005年 110.87 2005年 1.8128
2006年 116.09 2006年 1.8572
2007年 117.42 2007年 2.0096
2008年 103.94 2008年 1.8794
❸ 英鎊兌美元匯率歷史上最點是多少
英鎊兌美元匯率最低點是1.2788,
❹ 英鎊對美元匯率怎麼算
您可通過來中行手機銀行、「中源國銀行微銀行」微信公眾號、電話銀行快速查詢。
1.手機銀行:點擊首頁「外匯買賣」查詢;
2.「中國銀行微銀行」微信公眾號:點擊「微金融-牌價行情-外匯」查詢;
3.電話銀行:撥打95566向智能客服說出您的需求:「匯率查詢」或者根據按鍵提示自助查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❺ 2000年英鎊兌換美金
2000年1月21日的最高點1.66370(1英鎊換1.66370美元)
2000年9月12日的最低點1.39460(1英鎊換1.39460美元)
❻ 在哪裡查英磅與美元的匯率歷史數據
可去美聯儲網站查找,在線資料庫鏈接: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datadownload/Choose.aspx?rel=H10
❼ 英鎊對美元匯率時多少
若通過抄招行操作實盤或襲者確認兩種外幣之間兌換情況,可以通過招行主頁,在實時金融信息-外匯實盤選擇城市後查詢,報價實時波動,僅供參考。
或登陸招行官網,官網界面中間找到「外匯」菜單點擊後左下角下載「外匯行情軟體」,外匯行情軟體是顯示的是路透社的報價,不是我行的報價,報價可供您參考,您可以通過這個軟體來查看及分析走勢。(外匯通行情軟體只能在電腦上下載,暫無手機或IPAD版本)
❽ 1950年美元與英鎊的匯率
那一年平均匯率是2.8,一英鎊相當於2.8美元。
❾ 英鎊對美元的匯率是多少
貨幣兌換
1英鎊=1.2135美元
1美元=0.8241英鎊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7-01-10 20:08
❿ 英鎊的發展歷史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
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
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
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
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
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2013年2月22日穆迪信評公司正式宣布調降英國債信評級,由Aaa降至Aa1,繼2011年的美國、2012年的法國之後,如今調降輪到了英國。這是英國首次失去權威評級機構的最高評級。其實,穆迪早在去年2月就將英國主權和央行的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歷經一年的觀察,終於正式出手調降。回顧穆迪於1978年3月授予英國政府債券Aaa最高評級,標准普爾與惠譽都給予英國AAA最高評級,但後兩者對英國的評級展望均為負面,估計他們亦將重新評估英國。
穆迪總結此次降調評級的關鍵動因有三;首先是英國中期增長前景持續疲弱,穆迪預計,今後五年都將持續疲弱增長。其次,中期增長前景有限對政府財政整頓方案形成挑戰,這將持續到下屆國會。最後更糟糕的是,英國債務高企且還在不斷增加,政府資產負債表消化能力逐漸惡化,而這種形勢在2016年前不可能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