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千分表都有哪些種類
千分表是通過齒輪或杠桿將一般的直線位移(直線運動)轉換成指針的旋轉運動,然後在刻度盤上進行讀數的長度測量儀器。千分表是精密測量中用途很廣的指示式量具。它屬於比較量具,只能測量出相對的數值,不能測出絕對數值。主要用來檢查工件的形狀和位置誤差。(如圓度、平面度、垂直度、圓跳動等),也常用於工件的精密找正。
從千分表的分度值來分,有0.01mm,0.005mm,0.002mml及0.001mm幾種。分度值為0.001mm的數量較多,因此稱這種千分表為百分表。其它為千分表。從千分表的傳動原理,分為齒艙傳動、杠桿齒輪傳動及杠桿螺桿傳動等幾種。
千分表種類:
1、表盤千分表1刻度為0.01mm的千分表
(1)測量軸移動1mm相當於長軸轉動一圈,測量范圍有5mm、10mm不等。
(2)刻度為0.001mm的千分表。(3)測量軸移動0.2mm相當於長軸轉動一圈,測量范圍有1mm、2mm、5mm不等。
2、杠桿式千分表
杠桿式千分表中,一般有按照0.01mm分度,測量范圍為0.5mm、0.8mm的千分表以及按照0.002mm分度,測量范圍為0.2mm、0.28mm的千分表。
3、電子數顯千分表。
4、數顯測厚千分表。
5、數顯內徑千分表。
千分表利用精密齒條齒輪機構製成的表式通用長度測量工具。千分表的示值范圍一般為0~10毫米,大的可以達到100毫米。改變測頭形狀並配以相應的支架,可製成千分表的變形品種,例如厚度千分表、深度千分表和內徑千分表(見孔徑測量)等。如用杠桿代替齒條則可製成杠桿千分表。它們適用於測量普通千分表難以測量的外圓、小孔和溝槽等的形狀和位置誤差。
千分表有縱形(T)、橫形(Y)、垂直形(S)幾種,要根據使用用途選擇合適的種類。
(1)縱形(T):正面觀測刻度板的話,測頭為前後移動型。(2)橫形(Y):正面觀測刻度板的話,測頭為左右移動型。
(3)垂直形(S):縱形刻度板相對於測頭垂直安裝型。
② 千分表的種類
1、表盤千分表
⑴刻度為0.01mm的千分表
測量軸移動1mm相當於長軸轉動一圈,測量范圍有5mm、10mm不等。
⑵刻度為0.001mm的千分表
測量軸移動0.2mm相當於長軸轉動一圈,測量范圍有1mm、2mm、5mm不等。
2、杠桿式千分表
杠桿式千分表中,一般有按照0.01mm分度,測量范圍為0.5mm、0.8mm的千分表以及按照0.002mm分度,測量范圍為0.2mm、0.28mm的千分表。
3、電子數顯千分表。
4、數顯測厚千分表。
5、數顯內徑千分表
③ 杠桿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步距規是一種高精度量具,不僅但可以檢驗數控機床的定位精度,還可以檢驗三座標測量機的位移精度。著名的深圳思瑞精密機器有限公司,就用安一量具公司(www.aylj.com)生產的600mm步距規(步距規修正誤差0.001mm)檢驗三座標測量機的位移精度。 步距規的工作量塊有鋼質和金屬陶瓷兩種。因鋼質量塊易生銹且不耐磨損,絕大多數客戶選用陶瓷量塊步距規,與國外應用情況一致。現新制定的陶瓷量塊標准已列入國家標准。 使用步距規前,應用潔凈脫脂棉(可沾少許航空汽油120#)擦凈各工作表面。對鋼質量快,使用前需除凈防銹油,使用中勿用手指觸摸量塊工作面(手汗極易使鋼量塊生銹),用完後應塗防銹油。陶瓷量塊不生銹且耐磨耐用。 步距規的工作尺寸是指各量塊外露部分工作面中點間的距離。 檢測數控機床各坐標方向定位精度 將步距規放置在工作台上並沿某一坐標方向(X、Y、Z)調整基體使之與某一導軌方向平行(斜度100:0.01)。在主軸頭架上吸附剛性較高的磁力表座並裝上杠桿千分表。因杠桿千分表的質量對檢測結果影響較大,故應選用精度高尤其重復性好(不超過0.001mm)的高檔杠桿千分表。 測量時杠桿千分表測頭應處於各量塊工作面中心區域。測量Z軸方向(垂直方向)定位精度時,應將步距規直立放置進行檢驗。 出廠檢驗報告已標出步距規各工作尺寸偏差值,處理測量結果時應將測得值加上工作尺寸的偏差值(帶正負號)。 修正後的測量結果即為各坐標方向的定位誤差,將某坐標方向各點的定位誤差記錄並繪成坐標曲線,利用記錄和曲線圖,藉助有關軟體進行誤差修正。 陶瓷工作量塊的熱膨脹率為(9.5±1.0)×10-6 K-1,中間墊塊與鋼質量塊的熱膨脹率為(11.5±1.0)×10-6 K-1;當環境溫度偏離20°C,還應考慮溫度變化可能引起的測量誤差。
④ 杠桿千分尺的簡介
是由一把外徑千分尺和一個指示表組合而成的。
杠桿千分尺既可以進行相對測量,也可以像千分尺那樣用作絕對測量。其分度值有0.001mm和0.002mm兩種。
杠桿千分尺不僅讀數精度較高,而且因弓形架的剛度較大,測量力由小彈簧產生,比普通千分尺的棘輪裝置所產生的測量力穩定,因此,它的實際測量精度也較高。
⑤ 千分表,數顯千分表,杠桿千分表有什麼區別
千分表:一般指機械千分表,通過測桿位移帶動齒輪組、指針旋轉 在表盤上示值出來。
數顯千分表: 目前多採用容柵技術,通過含可測量位移量的電容感測器 轉換為數字顯示,涉及光電技術,可另作了解。
杠桿千分表 : 原理與機械類似,因為表盤指針與測頭的位移方向不是在一條直線上,其杠桿測量頭的位移量通過機械傳動系統(杠桿機構)轉變為指針在表盤上的角位移,故名杠桿表
⑥ 杠桿千分尺的分度值有哪兩種
杠桿千分尺有 0.001和0.002 兩種 後者為多數常用的 歐替杠桿千分尺有
⑦ 常見的千分尺的類型有哪三種
1、機械式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紋副原理測長的手攜式通用長度測量工具。1848年,法國的J.L.帕爾默取得外徑千分尺的專利 。
2、電子千分尺 如數顯外徑千分尺。也叫數顯千分尺,測量系統中應用了光柵測長技術和集成電路等。電子千分尺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的,用於外徑測量。
3、游標讀數外徑千分尺用於普通的外徑測量。
千分尺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以准確到0.01mm,測量范圍為幾個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為0.5mm的螺紋,當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轉動時,將前進或後退,活動套管C和螺桿連成一體,其周邊等分成50個分格。
螺桿轉動的整圈數由固定套管上間隔0.5mm的刻線去測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動套管周邊的刻線去測量,最終測量結果需要估讀一位小數。
(7)杠桿千分表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讀數方法:
1、先讀固定刻度
2、再讀半刻度,若半刻度線已露出,記作 0.5mm;若半刻度線未露出,記作 0.0mm;
3、再讀可動刻度(注意估讀)。記作 n×0.01mm;
4、最終讀數結果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動刻度+估讀
由於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結果精確到以mm為單位千分位,故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
⑧ 千分尺都有哪幾種
外徑千分尺:Ⅰ 0-25mm、25-50mm、50-75mm、75-100mm千分尺。
外徑千分尺的結構是測量零件外形尺寸的精密量具, 按其測量范圍,可分為0〜25 mm、25〜50 mm、50〜75 mm、 75〜100 mm等多種,間隔25 mm,應按被測零件大小來選用.旋轉測力裝載時,就帶動測微螺桿和微分筒一起旋轉,沿精 密螺紋的軸線方向運動,使兩個測量面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千分尺測微螺桿的移動量一般為25mm,少數大型千分尺也有製成50 mm 的。
螺旋測微器(micrometer),又稱千分尺、螺旋測微儀、分厘卡,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以准確到0.01mm,測量范圍為幾個厘米。
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為0.5mm的螺紋,當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轉動時,將前進或後退,活動套管C和螺桿連成一體,其周邊等分成50個分格。螺桿轉動的整圈數由固定套管上間隔0.5mm的刻線去測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動套管周邊的刻線去測量,最終測量結果需要估讀一位小數。
⑨ 千分表有幾種量程規格
千分表只有兩種量程較為常用,就是0-1mm,0-3mm.由於它的精度為0.001mm,所以量程不會太大的,越大誤差越大,就算誤差控制好了成本也大了,所以一般為這兩種量程!
-----百分表的量程有0-3mm,0-5mm,0-10mm,0-30mm.
⑩ 千分表的簡介
利用精密齒條齒輪機構製成的表式通用長度測量工具。圖為千分表的結構。千分表的示值范圍一般為0~10毫米,大的可以達到100毫米。改變測頭形狀並配以相應的支架,可製成千分表的變形品種,例如厚度千分表、深度千分表和內徑千分表(見孔徑測量)等。如用杠桿代替齒條則可製成杠桿千分表。它們適用於測量普通千分表難以測量的外圓、小孔和溝槽等的形狀和位置誤差。(見彩圖)
千分表有縱形(T)、橫形(Y)、垂直形(S)幾種,要根據使用用途選擇合適的種類。
・縱形(T):正面觀測刻度板的話,測頭為前後移動型
・橫形(Y):正面觀測刻度板的話,測頭為左右移動型
・垂直形(S):縱形刻度板相對於測頭垂直安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