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桿怎麼講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杠桿版五要素1.支點:杠權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杠桿原理(2張)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通常用L2表示。
阻力臂與動力臂阻力的作用線到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阻力臂 ,通常用L2表示。以支點為中心分開一塊木頭(如圖),那麼你用力的那個位置到支點就是動力臂,而另一半便是阻力臂。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力臂」,從支點到阻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2叫作「阻力臂」。把從阻力點到支點的棒長距離作為阻力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因為對阻力臂的概念認識不清所致。 杠桿的平衡條件 :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Ⅱ 杠桿是什麼
樓上回答得很不錯。你應該採納人家的答案了。我補充下:實際中,我們往往根據回定義將棒狀物才認答為是杠桿。實際中不是。一個硬的物體,不論它是什麼形態(棒狀、圓球、長方體、正方體等),只要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能夠(或瞬間)繞著某一點轉動,就可以視為杠桿,當平衡時,完全可以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解答。
其它問題你可參考初中物理在線網
網址是:http://www.wuliok.com
Ⅲ 經濟學裡面的杠桿到底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點解釋
杠桿,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杠桿率,資產與銀行資本的比率。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和個人加速發展,提高效率,但也存在著無法到期償還的風險,杠桿也就是債務,杠桿率即為負債率。
應答時間:2020-1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你學了關於杠桿的知識有什麼感想
這是原理上懂得。還有從組成杠桿的組成部分,你有了目標你得找點,找了點還得有夠長的桿子。比如你有任務了,你怎麼完成?點就是方法,桿子就是能力。。都圍繞你自身來講很好講的
Ⅳ 杠桿原理是什麼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Ⅵ 1:30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一般都是衍生品交易,適用於波動相對較小的交易中,如國債,外匯等
可以放大收益和損失
30倍杠桿,就是用本金333能做1萬的交易,假如標的投資品的漲幅為1%,則收獲了30%的收益。但是一旦下跌超過2%,就需要增加保證金,否則面臨平倉風險,造成爆倉,本金全失。
Ⅶ 杠桿的作用實驗過程
杠桿作用的實驗
【設計】 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本實驗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以下幾種作用:
(1)傳遞力的作用;
(2)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費距離)或省距離(但費力)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這些作用,最好選用重一點的物體,讓學生親自用杠桿去撬或抬,此外還可以利用杠桿尺、測力計進行一些定量的實驗。
方法一
【器材】 裝滿學慣用具的書包、長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為8~10份,畫出等分線)、椅子。
【步驟】
(1)把木棍的中間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掛上重物———書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壓,能把書包撬起。引導學生找出杠桿的支點、力點和重點。
(2)在力點處用力向下壓,力就通過杠桿傳遞到杠桿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的作用,還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點向重點靠近,支點每向前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重點越近(即支點距離力點越遠),越省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即越費距離。
(4)使支點向力點靠近,支點每向後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力點越近(即支點距離重點越遠),越費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短,即越省距離。
方法二
【器材】 杠桿尺兩把(把杠桿尺均分為十二格,在每個刻度處打一個孔)、直尺、測力計、鉤碼、鐵絲鉤。
【步驟】
(1)把支架的釘子從兩根杠桿尺的第6孔位(孔位從左往右數)處穿過,讓該處作為支點,使兩根杠桿尺保持水平。後面的杠桿尺不動,作為對照物,在前面的杠桿尺上懸掛重物和測力計。
(2)在杠桿尺第1孔位處,用鐵絲鉤懸掛一個50克重的鉤碼;把測力計鉤掛在杠桿尺的第11孔位處,手握測力計,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鉤碼)向上撬起。找出杠桿尺上的重點、支點和力點。(掛鉤碼的第1孔位為重點,中間第6孔位為支點,掛測力計的第11孔位為力點。)
(3)通過測力計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和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觀察測力計的讀數,約在50克左右,說明這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直尺測量重點上升的距離和力點下降的距離,可知上升、下降的距離大致相等,說明這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圖1)。
(4)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5、4、3、2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重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力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小,即越省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大,即越費距離(圖2)。
(5)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7、8、9、10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力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重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大,即越費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小,即越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