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杠桿平衡是要滿足什麼條件如何通過實驗探究出杠桿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要滿足 N1*L1=N2*L2 N是重力 L是距離,從支點開始算,你可以找一個尺子 把 然後放在手指上 找到平衡點就知道了
㈡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400;省力. |
㈢ 怎麼研究杠桿平衡條件
(1):在水平位置,方便測出力臂大小
(2):位置或個數,在水平位置,記下鉤碼質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鉤碼掛的位置到支點的數值、彈簧測力計到支點的距離
(3):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㈣ 怎樣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使直尺處於水平狀態,使直尺處於水平狀態(平衡),救出他們的合力(合力為0),可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兩端懸掛一定數量的砝碼,調節砝碼的懸掛點。
探究時應注意耐心調節砝碼的懸掛點,然後對直尺受力分析(共受四力作用)。通過此簡單實驗可取一均勻的直桿或直尺(重量要已知),直尺兩端掛在測力計下面
㈤ 杠桿平衡條件是什麼
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5)如何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擴展閱讀:
一、杠桿平衡分類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二、杠桿原理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般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㈥ 實驗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
㈦ 杠桿的平衡條件
以A段線與滑輪的交點為杠桿支點.
杠桿平衡,所以FB*2R=FG*R,所以FB=1/2FG
同理,以B線段與滑輪的交點為杠桿支點.
杠桿平衡,所以FA*2R=FG*R,所以FA=1/2FG
所以1/2FG=FA=FB
明白了么?
㈧ 同學們利用實驗共同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使用的杠桿刻線均勻,每個鉤碼的質量都相等。 (1)杠
(1)右 (2)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