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下物理)關於杠桿和滑輪的!!
意思是:杠桿的重心與支點重合,或重心與支點豎直在一條直線上。這樣,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就沒有影響了。
2、
重物400N,手的拉力也應該400N,繩子斷不斷,取決於繩子本身能承受多大的力。同一條繩子拉力的確是處處相等的。
不明追問。
❷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滑輪組重點公式及知識點。
省力的程度與你和動滑輪接觸的繩子段數有關。例子:如果與動滑輪接觸繩子段數為2,那麼省力1/2,繩子段數為3,則只需要用重物重力的1/3.謝謝,
不懂可繼續追問望採納
❸ 初中物理,杠桿滑輪
設繩子頂點為C,當桿水平時,繩子與桿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AB=AC,三角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繩子CB與AB成45度角,桿受兩個力平衡,T1*L*(√2/2)=G*L*1/2,當桿與水平成45度角時,ABC為等腰三角形,且角A=60度,繩子與桿夾角為60度,T2*L*(√3/2)=G*L*(1/2)*(√3/2) 得T1=(1/√2)G,T2=(1/2)G ∴比值為(√2/1)
❹ 八年級下冊物理滑輪問題(需要講解清楚)
該題是本年初中八看級的期末試題吧。
分析滑輪時只要分清兩種情況即可:
1、滑輪位置能發生變化時,就是動滑輪
2、滑輪位置不能變化時,就是定滑輪。
第二:
1、不管是定滑輪上還是動滑輪上,滑輪兩側的繩子其實是一條繩子,而一條綳緊的繩子上拉力相等
2、動滑輪先找自由端,自由端拉力一定是滑輪上拉力的一半
能理解以上兩個大點的四個小點,再看這個問題就簡單了。
首先三個滑輪里只有中間的那個是動滑輪,物體是在自由端的,因此掛著中間滑輪的繩子拉力為2G,由此可得胖子拉力等於2G。瘦子的拉力等於G。
❺ 初中物理杠桿的知識點
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杠桿原理
❻ 八年級下物理題(有關杠桿和滑輪)
(1)第一行第四空:15 第二行第三空:2N 錯誤為:F1的作用方向不與杠桿垂直,那麼動力臂就不是4個刻度
(2)無圖11-8
(3)小猴的蘿卜重。因為小猴那段蘿卜較短,即動力臂較短(動力作用點分別為兩段蘿卜的重心)。小兔蘿卜較長,即動力臂較長。又因為小猴的與小兔的平衡,根據F1L1=F2L2,得出G小猴大於G小兔。
(4)無圖11-10
1·
2』升高1米。省距離。把圖倒過去看就是傳統的動滑輪,則此圖理解方法與動滑輪一樣,只是求得東西變了
3.如圖是克服摩擦力,所以阻力為摩擦力60N。有3股里在拉它,60的3分之1是20N。自由端要動的距離是他的3倍,時間一樣,所以速度為他的3倍,是0.9m每秒。
相信我的答案,我是物理尖子生,專攻奧物
❼ 初中物理滑輪知識點
滑輪分動滑輪和定滑輪,1、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相當於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說明: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或速度vF)
=
重物移動的距離h(或速度vG)
2、動滑輪:
①定義: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說明: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
1
/
2G
;
s
=
2h
3、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
1/
n
G
;s
=
nh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
1/n
(G物+G動)
;s
=
nh
說明: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公式n=(G物+G動)
/
F求出繩子的股數。然後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結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❽ 關於物理杠桿和滑輪滑輪組的知識
杠桿就是找准支點、動力阻力及力臂,並結合杠桿平衡的條件解題,這其中常見的題型一是:從力或力臂變化去判斷另一個力及力臂變化的問題,比如動力始終與力臂垂直或動力方向始終不變等,只要畫圖並結合杠桿平衡的條件就能解決;二是:在杠桿的一端懸掛重物作為動力或阻力,計算重物對其支持面的壓強問題,先通過平衡條件算出力的大小,再對重物進行受力分析算出支持力的大小。 滑輪組就記住G總=nF繩自由端(不及摩擦及繩重)(有的情況:如重物浸在液體中受到浮力時G總=F動滑輪繩子對重物的拉力+G動滑輪),滑輪組的機械效率=F動滑輪繩子對重物的拉力*h物/F繩自由端*s繩自由端
❾ 請各位高手幫忙總結一下初二物理的簡單機械(杠桿、滑輪等)的有關資料吧~急需!超級感謝!!
13.1 杠桿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__________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這個點就叫____________;使杠桿轉動的力叫___________,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________。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重為5牛頓和15牛頓的甲、乙兩物體,分別掛在杠桿的左右兩端。若杠桿的重力忽略不計,當杠桿平衡時,左右兩邊臂長之比為:
A,3:1; B,2:1; C,1:3; D,4:1。
4,如圖所示的杠桿,每個砝碼重均為1牛頓,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若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則:
A, 杠桿保持平衡;
B, 杠桿左邊向下傾;
C, 杠桿右邊向下傾;
D, 無法判斷。
5,畫出下圖中各種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13.2 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_阻力臂,費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阻力臂;若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三倍,則動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
2,天平屬於_______杠桿,杠秤屬於_______ 杠桿,汽水瓶起蓋器屬於_____杠桿。
3,如圖所示為使杠桿平衡,F1、F2、F3 三次分別作用在A點,其中______最小。
4,下列杠桿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鍘刀; B,鑷子; C,剪鐵皮的剪刀; D,扳手。
5,如果天平的兩臂不等,先將物體放在右盤稱,稱得質量為m1;在將物體放在左盤稱,稱得得質量為 m2,那麼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
A, ; B, ; C, ; D, 。
13.3 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一個__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2,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的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能省力_________,但費________。
3,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提升物體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的裝置是:
4,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物體,以及已知物體重200牛,物體勻速上升1米,不計滑輪組重及摩擦,則:( )
A,拉力為50牛;B, 拉力為40牛;C,繩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繩的自由端拉出1米。
5,如圖所示的是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用這個滑輪組提升重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輪組和繩子重及摩擦)
(1)在圖甲上畫出當動力F=150牛時繩子繞法;(2)在圖乙上畫出當動力F=100牛時繩子的繞法。
13.4 輪軸 *
1, 輪軸是有輪和軸組成,能繞_______旋轉的__________,輪軸是一種______的杠桿。
2, 如圖所示的輪軸,_______是支點,作用在輪上的是________,作用在軸上的是________,動力臂是__________ ,阻力臂是____________,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2 /F1=__________。
3, 如圖是輪軸的截面圖,輪軸的輪半徑和軸的半徑之比為3:1,在A處掛一個重物G2在B處掛一個重物G1,剛好靜止不動;現要在兩邊再加一些重物,仍使輪軸保持靜止不動,則A、B兩邊所加重物質量之比應為:( )
A, 1:1;B, 3:1;C, 1:3;D,1:9。
4,如圖是四個輪軸的截面圖,左邊兩個輪軸的輪半徑與軸半徑之比為3:2,右邊兩個輪半徑和軸半徑之比為2:1,根據圖中所示情況,要提起相同的重物G ,所用的力最小的是:( )
參考答案:
13.1 杠桿
1,固定點、支點、動力、阻力 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A 4,C
13.2 杠桿的應用
1,大於、小於、三分之一 2,等臂、省力、省力 3,F2 4,B 5,D 。
13.3 滑輪
1,等臂、省力、改變用力方向 2,2倍、省力 、一半、距離 3,C 4,A
13.4 輪軸
1,共同軸線、簡單機械、變形 2,O點、F2 、F1 、R、r 、r/R 3,C 4,D。
❿ 初二物理下學期杠桿與滑輪作圖題
其實這個很簡單的,看力的方向,然後做跟支點的垂線,要是在原圖上不能垂直,就做延長線或者反向延長線,然後做力跟支點的垂線就是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