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貿易匯率
1 計算成本報價時以預計收款時的匯率來計算
2 可以通過和銀行進行遠期結售匯控製成本,即在一定時間內鎖定匯率。
3 現在還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可以歐元做為國際結算貨幣,歐盟區是可以,其他國家就不一定了。可以歐元結算的爭取用歐元結算。
㈡ 出口報關單上單價匯率怎麼確定
是由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糾集一幫專家根據復雜的演算法弄出來的,每天不同,按時公布。
詳細說,看以下內容: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㈢ 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如何確定的
簡單的說:匯率就是財富的比值
我和你說的通俗一點吧
很久以前,A國和B國相互貿易往來,都是用貴金屬做貨幣,假如都是成色一樣的金幣做貨幣,那麼,就不存在兌換的問題,匯率就是1:1
後來A國想了壞點子,把黃金的成色全都換成了原來的一般,那麼B國的商人也不傻,他們到A國來兌換的時候就一個B幣換2個A幣,這樣匯率就是2:1,於是就產生了匯率的概念。
後來,時代在發展啊,到了紙幣時代了,那一張破紙值什麼錢啊,其實啊,紙幣是國家信用,那國家信用靠什麼來支撐呢?一是靠國家所擁有的財富,二靠政局的穩定與否,簡單的理解所有貨幣價值=國家財富價值,那麼匯率就是以下公式;
匯率=A國財富價值/B國財富價值=A國單位貨幣價值/B單位國貨幣價值
貨單位幣價值=國家財富/單位貨幣數量
看什麼影響匯率,就看什麼影響國家財富
一、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AB兩國要相互貿易哦,不可以閉關鎖國嘛,A國從B國年底一盤算,掙了錢,貿易順差。那麼就是A國財富增加,B國財富減少,那麼比如影響到匯率的變動,導致貨幣價值提高,即A幣更值錢,反之變理解
二、國民收入。比如年底一盤算,AB兩國貿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沒有賺到,但是A國人們勤勞無比,GDP猛增,而B國能就發展不利,GDP沒有變。那麼就是A國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財富,單位貨幣數量也沒變,導致單位貨幣價值提高,匯率發生變化。A幣走強,更加值錢了。反之便可理解
三、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比如年底一盤算,AB兩國貿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沒有賺到,AB兩國的國家財富也沒有變化,可是A國人民銀行腦袋一發熱,把市場的貨幣量提高了一倍,就是說單位貨幣數量增加一倍,自然就是通貨膨脹拉,那直接導致單位貨幣價值變成原來的1/2,錢不值錢了,那麼導致匯率發生變動,A幣走低,匯率也走低,反之就理解
四,利率水平的差異。假如AB所有情況都一樣,但是A國利率比B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B國人為了獲的高利息,把錢到存到A國去了。以較少的利息獲得較大的財富增加,導致單位貨幣價值提高,匯率發生變動,A幣走強,匯率走高。反之便可理解
五,政治局面和社會是否穩定,這個很容易理解,社會動盪,導致財富消失和外逃,社會財富減少,單位貨幣價值減少,匯率發生變動。
㈣ 如何確定合理的匯率水平和匯率安排
人民幣匯率是否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這需要有一套標准進行核定,無論是IM F,或者是經濟學家,大家都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基本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和合理的區間。」經濟學家們普遍同意,
一個國家的貨幣的匯率在短期內主要由兩大要素決定:一是它與其它國際主要貨幣的利率的差別;二是人們對該貨幣未來的匯率的預期。
㈤ 外匯中的匯率是如何確定的
1、一價定律。一價定律是指同樣的商品如果按照一種貨幣計算的話,在不同的國家通常價格相同。比如,一條麵包在瑞士銷售價格為1。30瑞士法郎,那麼在美國其價格也應該是1。30瑞士法郎。
2、巨無霸指數。1986年,《經濟學人》雜志開創性地使用了一個簡單的工具來代替購買力平價——巨無霸指數。《經濟學人》將該指數的研究命名為「漢堡包經濟」,隨後出現了購買力平價的其他替代物,諸如可口可樂指數和星巴克中杯鮮奶咖啡指數。其中巨無霸指數仍然是最為流行的一個。
㈥ 匯率到底是怎麼定的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種:
1、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
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人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
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2、利率。
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
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3、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當通貨膨脹緩解時,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增值,會引發出口商品竟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
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4、政治局勢。一國及國際間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都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政治局勢的變化一般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這些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有時很大,但影響時限一般都很短。
(6)貿易匯率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分析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
1、基礎分析是對影響外匯匯率的基本因素進行分析,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各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狀況,世界、地區與各國政治情況,市場預期等。
2、技術分析是藉助心理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通過對以往匯率的研究,預測出匯率的未來走勢。
匯率的特性在於它多半是浮動的比率。只要貨幣能夠透過匯率自由交換,依交換量的多寡,就會影響隔天的匯率,因此,有人也以賺匯差營利,今日以較低的比率購進某一外幣,隔日等到較高的比率出現時,再轉手賣出。
㈦ 匯率是如何計算的。計算公式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內的價格。匯率計容算:
1. 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2. 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要注意的是,匯率是不斷波動的。
匯率公式:1/實時匯率。
1/6.6974≈0.1493。所以,需要0.1493美元就能購買1人民幣。這就是人民幣/美元貨幣對,貨幣位置就要反過來了。
【1美元可換人民幣6.6974元】 也就是說1美元約等於7元人民幣
(7)貿易匯率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㈧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怎麼確定的
匯率是兩個貨幣之間的比較,國家對人民幣的監管是很嚴格的,為了防止經濟泡沫過大!主要是美元貶值造成的人民幣被動升值。 比方說,1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7.8元,如果人民幣不變,美元貶值了,那麼1美元只能兌換人民幣7.5元。人民幣主動升值的話也是一個道理,只是參考貨幣的變換!!
㈨ 匯率怎麼算
匯率計算公式為:直接買入價法:匯率漲跌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間接定價法:匯率上升/下降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結果為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外匯匯率是指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價格或價格;也可以說是外幣以本幣表示的「價格」。由於國際貿易和非貿易往來,各國都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貨幣有匯率,但最重要的是對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如美元。要換算兩個國家的貨幣,首先要確定以哪個國家的貨幣為標准。由於標准不同,外匯匯率有兩種定價方法。
1、以1個或100個單位的本幣為標准,折算成一定數量的外幣,稱為間接買入價法。在間接定價法下,本幣金額是固定的,外幣金額則隨著本幣或外幣價值的變化而變化。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定價法的國家。間接定價法:匯率上升/下降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如果以 1 / 100 外幣為標准,折算成一定數量的本幣,稱為直接計價法。直接定價法:匯率上升/下降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2、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它也可以被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來說,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值或價格比,或以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的變動對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有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貶值,即提高匯率,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相反,本國貨幣的外部升值,即匯率的下降,起到了限制出口和增加進口的作用。2020年7月9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收復7.0關口,重回「6時代」。
3、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也稱為外匯匯率、外匯匯率或外匯市場也可以看作是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的價值。匯率是每個國家實現其政治目的的財政手段。匯率會因利率、通貨膨脹、國家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而變化。匯率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向不同類型的買賣雙方開放,進行廣泛、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全天24小時進行,即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周日8:15至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指當日匯率,而遠期匯率是指當日報價和交易但在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4、外匯市場漲跌將對進出口貿易、經濟結構和生產布局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可以促進出口,抑制進口。例如,對於價值 100 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 0.1502間接定價法,則該商品在美國的價格為 15.02 美元。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0.1429,即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如果你能用更少的美元買到這種商品,這種商品在美國的價格是14.29美元。因此,這種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會越來越低。商品的價格會更低,競爭力會更高,而且會便宜好賣。反之,商品價格就會走低,也就是說,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0.1667,即美元貶值。
㈩ 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或是怎樣決定出來的
匯率不是固定公式計算出來的,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而外匯市場又是由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影響的。所以匯率是有多方面因素影響。
1、國際收支
在投資理財中,國際收支狀況是一國匯率變動的直接原因,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長與外國貨幣供應的增加,順差國的匯率就上升;
反之,一國國際收支逆差,它的貨幣匯率就下降。例如,美國對前西德的貿易逆差使美元兌西德馬克的匯率從1982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達48.6%。因此,有些經濟學家至今還堅持匯率決定的國際收支說。
2、經濟增長率
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往往構成匯率變動的基礎,因為它會影響對外貿易和外匯市場交易活動的調整。一般而言,經濟增長加速,國內需求水平提高,會引起更多的進口,從而造成本國貨幣匯率向下的壓力。
3、通貨膨脹
一國貨幣價值的總水平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影響著一國商品、勞務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由於通貨膨脹,國內物價上漲,一般會引起出口商品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調整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
4、財政赤字
政府的財政赤字常常用作預測匯率變化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會導致匯率的自動下浮。
5、利率
利率下降,國內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將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匯率發生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幣的貶值。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提高利率。
(10)貿易匯率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作用及影響:
1、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2、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3、資本流動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
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