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稅換匯率過低,怎麼說明情況請前輩們給模板!!謝謝
寫換匯成本低於合理下限的原因:小批量、新客戶、新產品、簽合同後出口商品進貨價格下降等。以上情況屬實,特此承諾
⑵ 匯率是什麼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匯率說直白一點就是用一種貨幣區標價另一種貨幣,比如歐元兌美元是1.3906,就是用美元去標價歐元,一歐元可以兌換1.3906美元
⑶ 匯率能反映什麼它能說明怎樣的經濟變化
匯率反映貨幣的供求程度,也反映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所標示的價值。簡單來說,如果大家都想要某一國的貨幣,在一定時間里它的價格就會被推高,該貨幣匯率就要上升啦,就和平常買東西一樣;反之亦然。
在固定匯率制下(也就是說一國政府要運用宏觀調控來保證匯率穩定),該國情況不好了,大家都不想這里投資,都想到別國投資,也就是說人家都不要該國貨幣了,要換成外幣走人,那麼該國貨幣不是要貶值了嘛~~~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泰國就是典型的情況。然後,如果政府還想維持匯率,就要在市場上「接盤」,把人家不要的本國貨幣買進來(如果不買進來,放任不管,就要貶值),當然,是使用外匯買的,這就導致外匯儲備減少,最終又會影響該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償債信譽了。
說的不好,多多見諒:)
⑷ 下面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表說明
有利於日元區增加對中國的進口這不也是有利於出口嗎?中國出口歐元幹嘛!歐元是中國生產的?
⑸ 匯率的含義及其表示方法
用於國際間貨幣的兌換比例 100單位的本幣能兌換更多的外幣說明本幣升值 100單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減少則是本幣貶值
⑹ 人民幣外匯牌價(人民幣/100美元),此表情況說明( )
【答案】B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根據上述圖表可以發現100美元從換取619.25到614.97,這說明人民幣在貶值。因此外匯匯率升高,外幣幣值升值,人民幣幣值下降,故選項B正確;選項ACD對上述圖表的錯誤解讀,故排除;答案選
B。
考點:匯率的變動
⑺ 試簡要說明,什麼是"匯率",它的表達方法有哪些它的決定方式是什麼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
匯率就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其種類有:
(1)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①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②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⑻ 匯率是什麼意思求高手詳細說明
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
匯率可以理解成 人民幣比外幣。
人民幣外匯牌價的標價方法為人民幣元/100外幣。如:2007年8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準價為756.91。
⑼ 外匯匯率如何表示
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該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該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9)匯率說明模板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
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
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關於國際收支對匯率的作用早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人葛遜就作出了詳細的闡述,之後,資產組合說也有所提及。
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第二,利率。
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利率水平的差異,所有貨幣學派的理論對利率在匯率波動中的作用都有論及。但是闡述的最為明確的是70年代後興起的利率評價說。
該理論從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釋了匯率的變動。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第三,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會引發出口商品競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於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