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夠通過炒股來賺一些錢。甚至有人想通過炒股來暴富。其實這種想法不太現實。在實際當中,炒股者能賺錢的微乎其微。尤其是散戶。因為這些散戶大多數缺乏一些必要的炒股技術,而且急功近利。賺錢快,輸錢也快,最後的結果是輸多贏少。但是機構投資者一般是能夠穩定賺錢的。但其實他們賺得並不多,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多。他們的投資其實是很穩健的,一般是做中長線的投資,基本是以長線為主。
那麼什麼是持倉成本呢?所買入股票的總金額加上一些手續費,除以所購買的股數,就是每股的持倉成本。比如你買了100股,每股十元,手續費五元。那麼持倉成本就是100×10+5除以100,每股的持倉成本就是10.05元。這個持倉成本是一般來說是固定不變的,不會隨股價及其他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比如這個分紅,他不會影響持倉成本。分紅只能算入你的收益。當然從你個人的角度來說,你把它計入持倉成本也可以。這樣的話,有分紅必然會降低你的持倉成本。
Ⅱ 基金分紅後在買入怎麼算持倉成本
基金分紅是以現金方式向基金投資者表示基金分紅收入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收入本來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實際上,是給你自己的錢。分紅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資。基金現金紅利是指基金公司基金收入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發給基金投資者的一種紅利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你買的基金,把分紅的錢打在你的賬戶里,但是分紅後再用現金買基金就是手續費。例如,如果你持有1000個基金,每個單位的凈值是1元,成本是0.8元。本基金向股東支付股息,每單位股息為0.1元。如果選擇現金分紅,則在分紅後持有1000股,凈值0.9元,成本0.8元,現金100元。
因為現在基金無論是投資者的浮動盈餘加倉還是浮動虧損加倉,投資者所看到的是總持有庫房的成本價格,不會分開計算。如果投資者想知道增加頭寸的成本,他們必須記錄自己頭寸的凈值和份額,以便投資者知道增加頭寸的成本。做交易記錄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投資者還可以記錄下交易的原因,這樣當反彈的時候,他就會更清楚,也可以給後續的贖回計算時間帶來方便。基金持倉成本=(認購金額/認可凈值-認購費用)/認可股份。單位成本是目前持有基金的平均每股成本。例如,如果你分幾批購買一隻基金,單位成本反映了整個基金的平均成本。
Ⅲ 股票分紅後總金額沒變怎麼回事
你這個分紅的錢已經到帳了,所以你的「可用」增加了,增加的就是你分紅所得。
但總資產是不變的,因為上市公司分紅後,不管是現金分紅還是送紅股,都要除權除息的,送股就要除權,現金分紅要除息,除權除息都會反映到股價上。打個比方,你持有的股票今年十送十,那你會發現你的股票數量比原先翻一倍,但股價會低一半,其實你的總資產沒變。再打個比方,你持有股票今年分紅,十股分紅十塊,那麼你持有一千股就會分紅一千塊,但與此同時,除息後股價也要在除息日當日漲跌。
(3)分紅後持倉金額變化擴展閱讀:
股票分紅錢,在沒分紅之前,這筆錢計入「未分配利潤」,在「應付」賬目中,也就是本來就不在資產損益表中。
一、送股與派息的領取辦法
1、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紅股及股息的領取。根據上海證券交易規則,對投資者享受的紅股和股息實行自動劃撥到賬。股權(息)登記日為R日,除權(息)基準日為R+1日。
投資者的紅股在R+1日自動到賬,並可進行交易,股息在R+2日自動到帳,投資者可及時查詢確定,如有問題應與證券營業部工作人員進行查詢。
2、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紅股及股息的領取。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投資者的紅股在R+3日自動到賬,並可進行交易,股息在R+5日自動到賬,投資者可及時查詢確定。
也就是說,無論是上交所,還是深交所,投資者的紅股和股息均自動到賬,無需投資者辦理任何手續,只是到賬的時間有所區別,投資者應注意查詢確定。
二、計算公式
除權與除息報價的具體計算公式有以下幾種:
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除權報價。
a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送股率)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
c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
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的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需注意的是,股票市場的股價受市場供求本身影響較大,因而除權(息)報價僅作為除權(息)日市場開盤的參考價。
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現行做法是在除權(息)基準日,以除權(息)報價代替該日的前收盤價,作為該日集合競價和漲跌限制的參考,當日開盤價仍由集合競價產生,之後的價格由連續競價產生。
Ⅳ 股票分紅以後,自己持倉的成本價會變嗎
分紅之後的持倉成本不會變,但除權之後的走勢對盈利的大小影響很大
Ⅳ 股票分紅以後不僅能得到分紅現金,持股成本價也下降為什麼
你是拿紅利發放日前後的成本比較的,送股後紅利發放日前的你的委託軟體上的成本嚴格來講不是真正的成本,因為那時只是紅利未到賬顯示成本偏高。紅利發放日後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所以顯示成本在發放現金後增多了。但這個成本也是增加了股數後的成本了,與登記日前的成本是不可比較的。如果要比較要乘以1.8的系數。
分紅送股是不會降低你的成本的,在不扣稅的情況下,成本不增不減,扣稅後成本應略高才對。
Ⅵ 股票分紅以後不僅能得到分紅現金,持股成本價也下降為什麼
因為分紅之後要除息,就是把股票的一部分價格換算成分紅,變成了現金,股價降低,成本價也跟著降低。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XR),XR是EXCLUDE(除去)RIGHT(權利)的簡寫。
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XD是(除去)(利息)的簡寫。除權除息日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則不可以享有本次分紅派息或配股。
(6)分紅後持倉金額變化擴展閱讀:
作用
實際上,除權、除息的目的就是調整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對應的價值,方便投資者對股價進行對比分析。試想一下,如果不進行除權、除息處理,上市公司股價就表現為較大幅度的波動。
而進行了除權、除息,投資者在分析股價走勢變化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復權操作,而使得除權、除息前後的股票走勢具有可比性。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而無法進行除權除息處理。例如上市公司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時候,非流通股股東將所持有的一部分股份作為獲得流通權的對價支付給流通股股東。
雖然流通股股東所持的股數增多了,但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未發生變化,股票對應的價值也維持原樣,因此便不進行除權處理,但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每股的持股成本則發生了改變。在實施對價的時候,上市公司股價往往以放開漲跌幅的方式,來反映這一特殊情況。
Ⅶ 為什麼分紅後持倉市值少了
分紅後持倉市值少了,因為分紅的金額,要從股價里扣除,叫做除息。另外分紅的金額,要交紅利稅,說以分紅後的總資產是減少的。
Ⅷ 關於分紅後持倉價格的計算
135的分紅
25%的所得稅
稅前就是180
你買了1000股
也就是說每10股派1.8元現金
也就是說每股0.18元
如果分紅前的那天收盤價是9塊1的話
那麼
分紅後第二天的0%的價格就是9.1-0.18=8.92
而你實際擁有的由9.1*1000
變為
8.92*1000+180
不過這180要上稅
就變成了135
所以說
對股民來說
現金分紅是賠錢的
Ⅸ 為什麼基金分紅後我的持倉成本會變呢
前兩天我在鼎信匯金APP買的前海開源價值成長剛好分紅,6月3日分的,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2.6元,6月2日的單位凈值是1.7389,6月3日基金凈值是1.4805元,每個份額分了0.26元。我是在3月26日買的,買時單位凈值是1.6858元,買了29659個份額。我採取的也是現金分紅,所以分了29659*0.26=7711.47元。其實這只基金2個多月我賺的錢只有29659*(1.7389-1.6858)=1574.89元。分了7000元中就有我的成本。所以成本會變小。如果採取現金分紅的方式,單位份額分的錢大於單位份額賺的錢,成本就會減少的,反之成本不變。基金分紅就是把左口袋的錢放到了右口袋,避免這種情況還可以採取紅利再投的方式。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