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里持倉價和成本價的意思分別如下:
持倉價是指在建倉後,沒有採取任何動作,持有白銀產品的這一段過程中產生的價格。期間可以通過天通銀的價格變化,來判斷採取其他行動的方法或者時間。持倉僅僅是對已建倉的投資者來講的。所謂建倉也叫開倉,是指投資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天通銀產品,他必須通過保證金的交收來了結這筆白銀交易。平倉是指白銀投資者買入或賣出與其所持有白銀產品數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白銀產品,即了結白銀交易的行為。
成本價是指企業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的取得主要通過外購和自製兩種途徑。從理論上講,企業無論從何種途徑取得存貨,凡與取得存貨有關的支出,均應計入存貨的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之中。《企業會計准則-存貨》中規定: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采購成本一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及其他可以直接歸屬到存貨采購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其他稅金等。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如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其他輔助材料費用,生產過程中設備的折舊費,水電汽等其他與生產有關的費用。
『貳』 持倉價和成本價的區別
持倉抄價襲= 建倉價<當日持倉> 或上一交易日結算價 <歷史持倉> (未經結算,持倉價=建倉價;經過結算的持倉單,持倉價=結算價)。
建倉價格就是買入時的股票價格,持倉價格就是當前你經過多次買入、賣出後的成本價。
只考慮建倉價格,和持倉沒關系。
『叄』 炒股軟體中,持倉價和成本價為什麼不一樣應該以哪個為准
成本價是第一次買入成交價加上傭金,印花稅,過戶費除以股數算出來的,當你中途賣時,手中剩餘的股票總價除以手中股票數量這是持倉價,按你說的,你應該中途虧損出局一部分了
『肆』 什麼叫持倉價成本價
持倉成本價是指投資者在完成建倉之後,先用買入股票的花費加上券商收取的手續專費、過戶費、傭金屬等得到總花費,然後用總花費除以買入股票的數量,得到的價格就是持倉成本價。計算公式為:股票持倉成本價=(買入的金額+傭金+稅費)÷買入的股數。持倉成本價通常比股票成交價格要高一些,具體數值投資者可以在交易軟體上直接查看。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伍』 為什麼股票買入成交價格和持倉成本價格不一樣
因為每一筆交易都有交易成本,包括政府徵收的千分之三印花稅、券商收的傭金和證券交易所收的手續費和委託費。成交價格里是不包括這部分成本的,而成本價格里包括了。
『陸』 信達交易軟體里的持倉成本價和買入成本價有什麼區別
1.持倉成本價和買入成本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先要明白各是什麼意思。
買入成本價:即你買進的掛單價格。比如你想在10元買進一個股票,那麼你的買入成本就是10元。
持倉成本價:在你的買入成本上加上手續費(有的軟體只計算買進手續費,有的軟體計算買賣2次的手術費)之後平攤得到的價格。
以下是買賣交易手續費標准:
買進費用:
1.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2.根據上面說的內容,在你給的數據中,13.453元應該屬於持倉成本,因為買進的時候掛單只能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只有經過計算得到的持倉成本才是精確到後3位。同樣11.7XX元也是屬於持倉成本價格。
9.1元屬於買入成本價格,由於你在9.1次日賣出4000股,可以說沒有面值上的虧損,但是你需要支付買賣手續費,這個手續費直接平攤到你原來的股份成本中,因此在完成一次買賣4000股的交易之後,你的持倉成本應該是高於13.453才是正確的。
當你後來又進行了操作,持倉成本降低降低到10.918,說明你在更低的價位補倉操作了
其實你的第一次操作根本沒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你的第二次的操作中是買進之後價格10.918,還是買賣之後價格是10.918呢??麻煩樓主說清楚。
或者樓主把你每一步操作買賣的細節說清楚,比如原來成本多少,股本多少,第一次操作買賣情況,第二次操作買賣情況等。我們也可以幫助你計算下。你的這里說的有點亂,也不是很清楚。
做波段降低成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關鍵要把握好賣出點位,尤其要把手續費用計算進去,如果你在同一個價格買賣,不僅沒有掙錢,因為手續費還增加了成本。
比如你原來在20元買了100股,現在跌到10元你補倉了100股,但其上漲到11元的時候,你賣出100股,不計算費用的情況的下,你剩餘100股的成本就從20下降到了19元,因為你從10元到11元賣出獲利的一元,平攤到成本中,從而降低了成本。
當然現實漲停賣出比較難的,那什麼價位賣出不虧損呢?上面的手續費很清楚了,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式。假設你在10元買的,那麼把這個價格乘坐1.008之後即10.08元以上賣出,你就是獲利的,10.08的價位包括了買賣2次的手續費成本
『柒』 持倉價和成本價有什麼區別
持倉價也叫持倉成本價格,當用戶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期貨、黃金白銀後,如果未進行任何操作,此時持倉價=成本價。
即用戶首次買入的價格可以視作為投資者的成本價(未經過遞延費、止損或止盈之前的總倉位成本價格)。
持倉價代表用戶當前持有倉位的價格,如果是買入的現貨貴金屬,每日持倉均會有持倉遞延費,也叫隔夜費,每日的持倉價格是會上漲的,但成本價格是用戶首次買入的價格。此時持倉價》成本價。
當用戶買入的是股票的時候,此時沒有遞延費,如果用戶不進行任何操作,此時持倉價格=成本價格。但若發生部分倉位止損或止盈離場,此時用戶的持倉價格將會被平均。比如投資者在2元買入100股某股票,當該股票漲至4元時,投資者賣出500股,此時投資者實際已經保本了,其剩餘股票的持倉價格為零,即使跌至零元,整體也不會虧損。但成本價格仍為2元。
持倉價和成本價的關系
持倉成本=購買成本(就是成交價乘以成交數量)+稅費成本(主要是券商傭金和印花稅,印花稅現在只在賣的時候收了,傭金還是買賣都要收,另外上海的股票還有過戶費)。
所以持倉成本總是會比成交價高一點,很正常的。
股票買入價要加傭金、加稅金(現在買入免稅金)再加過戶費(深股無過戶費),得出總金額,除以股數,等於每股的成本價。因為賣出股票,還要付傭金、付稅金、付過戶費,所以你實際計算股票的盈虧成本時,要將賣出的費用加上去才對。證券公司對一支股票在清倉前,多次買賣操作,成本是滾動計算的。
股民在股市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大家對於持倉價和成本價要注意分析他們的區別和聯系,不要把二者的定義弄混淆。
『捌』 為什麼在股票軟體中持倉持價格和現價有差異
持倉價格和現價的比較,就可以反映你的盈虧。
持倉價格相當於你的成本(不同的股票軟體、證券公司計算的有些許差異),當現價高於持倉價格,你就是盈利的,反之則是處在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