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收入水平匯率的局限性

收入水平匯率的局限性

發布時間:2022-01-01 18:18:33

A. 試述當一國國際收支持續出現逆差時,只用匯率政策進行調整有何局限性

1、馬歇爾-勒納調節:只有一國進口需求彈性與出國需求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大於1的條件下,貨幣貶值才能使國際收支得以改善。

2、J曲線效應:由於匯率對國際收支的作用必須通過物價變動才行,但這之間有一個時滯,這樣,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改善首先表現為逆方向的,只有經過相當一段時間後才表現為正方向的。

3、匯率變動的作用還要受到匯兌心理作用的影響。

(1)收入水平匯率的局限性擴展閱讀:

國際收支的賬戶關系:

原則上,經常賬戶余額和金融賬戶余額之和等於零。實際上,度量問題使得這一關系無法准確地成立。對度量誤差和統計不一致的調整是在國際收支賬戶的金融賬戶部分報告的。

2009年,這一調整等於1625億美元(資本流入)。很多分析家認為,一國國際收支巨大的統計不一致反映了與非法活動、避稅或政治風險導致的資本外逃有關的隱秘的資本流動。

總結一下,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同時影響國際收支中的經常賬戶和金融賬戶。為了結清一國國際收支的國際交易,該國中央銀行和外國中央銀行從事會影響到基礎貨幣的官方儲備交易。

資本賬戶是國際收支的第三個且不太重要的部分。資本賬戶記錄了相對較少的交易,如債務減免、移民的轉移(包括了當人們進出一國時所攜帶的商品和金融資產)以及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買賣。非生產、非金融資產是版權、專利、商標或自然資源開采權。

金融賬戶和資本賬戶的定義經常被誤解,因為1999年之前的資本賬戶記錄了現在既包括在金融賬戶又包括在資本賬戶的所有交易。換言之,資本賬戶交易從國際收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變為一個相對不重要的部分。由於現在所稱的資本賬戶的余額是如此之小,為簡單起見,我們在這里將其與金融賬戶合並在一起。

B. 國民收入 與匯率 關系

這個問題很復雜我只能說個大概,以出口為主要經濟增張方式的國家如日本,匯率適當上升會導致進口增加出口減少,調整產業結構向更高層次發展(也就是利潤更大的層次),如果快速上升,如日本的廣場協定,日元兌美元從240:1在一兩年內升到80:1,導致的結果就是日本為期十年的經濟衰退,到現在快二十年了還沒緩過來呢。

C. 一國國際收支持續出現逆差時,只用匯率政策進行調整有何局限性

如果出現這種的話,如果只能夠用過匯率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應該國際收支會出現持續出現逆差。

D. 物價水平對匯率變動的影響

物價升高->通貨膨脹升高->本幣貶值

E. 試述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這是北外網教的作業。。。

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產生於20世紀上半期,除了凱恩斯劃時代著作《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奠定了宏觀經濟分析的理論框架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20世紀以來的國民經濟統計方面的重大成果。國民收入核算體系基本上能反映一國經濟狀況,但本身仍存在缺陷,需要加以彌補。

一、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缺陷。

其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核算范圍的局限性。

國民收入核算是對一國整體經濟進行全面核算,統計進去的是可以用市場價格標價的產出,然而有些經濟活動沒有納入官方統計,如地下經濟,黑市交易;有些經濟活動本身不以交換為目的,因此沒有市場價格,如家務勞動等;而有些物的交易活動,是在貨幣經濟以外進行的,沒有以貨幣為等價物的市場價格,因此也不被計入GNP中。

第二,核算內容的片面性。

由於國民收入核算注重單一的收入或支出核算,它並不能反映出人們在生產中所得到的福利變動情況。例如,它反映不出產品質量的提高給人們的福利帶來的影響,也反映不出一國的收入分配情況,反映不出一國的自然資源擁有情況以及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情況,隨著人們日益追求福利的加強,原核算體系單純注重經濟的片面性尤為突出;

第三,國際間的不可比性。

各國運用的國民收入核算方法不一,即使用同一種國民收入核算方法,因各國商品化程度的差異,各國統計資料缺乏完備性,加之各國計價貨幣在換算上存在著實際上的困難(由於官方匯率的存在以及匯率難以達到均衡水平),這些都加大了不可比性。

二、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缺陷的彌補。

針對國民收入核處體系中存在的各種缺陷,世界各國的經濟學家及有關國際組織都在進行探索,試圖予以彌補。

對於國民收入核算范圍的局限,聯合國分別制定了兩大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供成員國參考使用;一個是國民帳戶體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簡稱SNA),另一個是國民經濟平衡表體系,或稱物質產品平衡體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weluct Balances, 簡稱 MPS)。

SNA由生產、消費、積累和國外四大基本帳戶組成,以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為主,採用復式匯帳和矩陣的方法,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及其聯系進行系統、全面的描述與核算,為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依據。該體系已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

MPS是適應計劃經濟國家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它由物資平衡表、財政平衡表、部門聯系平衡表、勞動力平衡表等組成,以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的核算為主,採用綜合平衡的方法,對社會再生產的條件,過程和結果作出綜合說明,為國家對國民經濟的計劃管理服務。我國在改革開放前採用的是MPS體系,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採用SNA體系,在國民經濟活動的統計方面逐步與國際接軌。

另外,對於原國民收入核算內容的片面性問題,英國經濟學家托賓和諾德豪斯提出了經濟福利尺度(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 簡稱 MEW),薩謬爾森提出了純經濟福利(Net Economic Welfare 簡稱NEW)理論,試圖將國民收入核算的內容擴大到福利的變化。由於MEW和NEW所涉及的計算還未完全解決,因而沒有推廣應用。

再次,對於國民收入核算體系存在的核算資料國際間不可比性,為解決產品價格的不可比,或者說不同國家貨幣間的匯率不合理,瑞典學派經濟學家卡塞爾以貨幣數量論為基礎,提出了購買力平價理論(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rty, 簡稱PPP),即在不兌現紙幣制度的條件下,以各國貨幣國內購買力的對比關系說明匯率的變動。例如,假設有代表性的一組貨物在美國值2美元,在法國值10法郎,則這兩種貨幣的匯率是1:5。只有使兩國通貨的國內購買力相等的匯率,才是兩國間的真正匯率平價。可見,PPP理論對消除國與國產品價格差別,提高國民收入核算資料的國際對比具有一定意義,因而已被部分國際組織採用。但PPP理論也有其缺陷,由於它建立在一價定律基礎上,認為隨著要素的自由流動,各國間同一商品的價格必會趨於均等。而實際的國際貿易中,由於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的阻礙,以及運輸成本等因素,一價定律很難實現。

F. 論述國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

1.
GDP的估算具有缺陷。(由於某些生產性活動無法衡量,因而不包括在GDP中,如某些犯罪活動、地下經濟、非市場經濟活動)
2.
GDP不能充分反映社會的福利狀況
3.
用GDP比較各國之間的生活水平存在局限
4.
用貨幣估計GDP由於匯率各國制度的差異原因而不能反映一國的真實生活水平

G. 匯率變動對員工工資有什麼影響,對原材料又有什麼影響

匯率如何影響經濟? 匯率對經濟的影響當然不止這一點。在開放經濟中,國際間物品和資本的流動把各國經濟緊緊聯系在一起。匯率的變動對一國宏觀經濟運行有重要影響。一國匯率的貶值,可以降低本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價格,從而增強競爭力,增加出口。出口是一國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口增加可以增加總需求,刺激經濟。正因為如此,一些國家就通過匯率貶值來刺激經濟。國際貿易中的收入與支出稱為國際收支中的經常項目,匯率變動引起進出口變動,經常項目變動,從而也影響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以,匯率貶值,出口增加(或進口減少),會增加貿易盈餘(或減少赤字),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但要注意,匯率貶值對國際收支的改善有一個過程,往往先是使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到一定時期後才會使國際收支狀況改善。經濟學家把匯率貶值對國際收支的這種影響稱為「J效應」。取其匯率貶值後,國際收支先惡化(向下),然後改善(向上)之意。 匯率對經濟如此重要,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呢?我們可以把匯率分為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名義匯率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交換的比率,比如前面所講到的美元與比索的匯率為1∶0.9。這是我們在外匯市場上兌換時的比率。實際匯率是一國物品與勞務與另一國物品與勞務交換的比率。換言之,名義匯率是用貨幣單位來表示的,實際匯率是用實物單位來表示的。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實際匯率=(名義匯率×國內價格)÷國外價格。如果用e代表名義匯率,p代表國內物價水平,p 代表國外物價水平,這兩個相仿水平都用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或GDP平減指數)來表示,實際匯率=(e×p)÷p。 人們之所以用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目的是為了在他國購物。在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一種物品在不同國家都應該按同樣的價格出售,否則套利活動就會出現,最終結果是價格差的消除。這被稱為單一價格規律(Lawof one price)。如果單一價格規律成立,所有的貨幣的每一單位在每個國家都應該有相同的實際購買力。這就是匯率理論中著名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 parity)理論。這種理論是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ustav Cassel,1866-1945)在1916年提出來的。根據這種理論,兩國通貨之間的名義匯率取決於這兩個國家的物價水平。但在現實中,由於一些物品與勞務並不能進入國際貿易,在有些情況下單一價格規律並不成立,所以,購買力平價理論有局限性。英國《經濟學家》研究了各國漢堡包巨無霸的價格與各國的匯率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在日本巨無霸為262日元,在美國為2.49美元,按購買力平價理論,日元與美元匯率應該是105∶1,但實際上是130∶1。 盡管購買力平價理論有局限性,但仍然是匯率決定的基礎。重要的是,購買力平價理論說明了物價水平與匯率之間的關系。這就把貨幣與匯率聯系起來了。我們可以沿著這條思路考慮開放經濟中貨幣的作用。這就需要另一種理論———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H. 匯率波動和工資水平是如何影響一國比較優勢的體現

匯率的波動主要是影響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當中的國際收支,在對那國內的工資水平影響不大。

閱讀全文

與收入水平匯率的局限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