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桿做功
W=FS
總功 250*2=500J
有用功 400*1=400J
機械效率 400/500=80%
Ⅱ 如何計算做功
選C。
手對物體做功對應人消耗自身的化學能;
合外力做功,對應物體動能的增加;
重力做功,對應重力勢能。
又有:重力勢能增加+動能增加=人消耗化學能
(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本題結果是:ABD對,C錯,
所以要選C。
Ⅲ 杠桿原理的計算公式!在線等!!!!!!!!!
F1*L1=F2*L2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
(3)杠桿做功怎麼算擴展閱讀:
杠桿可以讓「小力」做出「大力」能做的功。
任何機械所輸出的能量,都不可能比輸入它的能量還多,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要求。因此,對於一個理想的機械,它的「能量輸出」最多與「能量輸入」是相等的,這個時候,機械所輸出的功,等於輸入它的功。
可以想像一個用杠桿來翹起物體的例子。在過程中,杠桿所輸出的功,是「物體的重量」與「物體被抬起的高度」(或者說「輸出距離」)的乘積。而輸入杠桿的功,則是人所施加的「力」與「向下壓的距離」(或者說「輸入距離」)的乘積。
在理想的情況下,「輸出的功」與「輸入的功」相等,也就是「物體的重量」與「輸出距離」的乘積,等於「力」與「輸入距離」的乘積。這就意味著,在物體的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力」的大小取決於「輸入距離」與「輸出距離」的比例。
通過調整「力」和「物體」與「支點」的相對遠近,使「輸入距離」大於「輸出距離」,或者對於上面的例子來說,只要讓下壓的距離稍大於物體需要被抬起來的距離,那麼用「小力」所做出來的功,便完全可以等同於一個「大力」所做的功。能夠看出,這就是杠桿省力的背後的原因。
參考資來源:杠桿原理
Ⅳ 利用杠桿所做的功的公式 求如題! 不要W=fs=gh,想要其他的公式,關於杠桿所做功的。
做功的定義我就不詳細說了,物理學中的是怎樣的定義就是不變的.
Ⅳ 杠桿的有用功的公式
一、公式1、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2、功 W=FS3、功率 P=W/t=FV (推導:P=W/t=FS/t=FV )4、①提升重物時(簡單機械豎直放置),有用功 W有=Gh總功 W總=FS (F表示動力,S表示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總功 W總=W有/η機械效率 η=W有/W總 額外功 W額=W總-W有註:對於滑輪組,跟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為n,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是重物升高距離h的n倍。對於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是重物升高距離h的n倍。②滑輪組水平放置時,有用功 W有=fS物 (f表示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S物表示物體移動的距離)總功 W總=FS (F表示動力,S表示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總功 W總=W有/η機械效率 η=W有/W總額外功 W額=W總-W有二、功、功率的單位轉換1Nm=1J1J/s=1w1Nm/s=1w1kw=1000w
Ⅵ 杠桿和做功問題
由圖可知動力臂是阻力臂的10倍(支點為B),另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此時阻力應為動力的10倍即1000N,而動力F做的功由功的原理可知肯定不可能大於阻力做的功,即至少做的功為阻力做的功:1000N乘以0。02M可得20J
Ⅶ 利用杠桿所做的功的公式
做功的定義我就不詳細說了,物理學中的是怎樣的定義就是不變的。
Ⅷ 求杠桿的計算公式
你好!回答你的問題如下:
設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長度L1、阻力臂長度L2,則
杠桿原理關系式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種變換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Ⅸ 拉力做功公式怎麼算
功計算公式W=FS W=Gh
杠桿機械效率:
假如不計摩擦等浪費的力.機械效率就為1,也就是100%,就是有用功=總功
假如計算摩擦等浪費的力,機械率也很高,因為浪費的力很小,就是 機械效率=W有用/W總(W有用+W無用)
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 即: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
你說的是v=P/F這個公式吧!
P=W/t
W=Fs
P=Fs/t
v=s/t
P=Fv
由此可知v=P/F
P是功率,W是功,F是力,s是距離!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Ⅹ 杠桿的有用功和總功怎麼求
一般是要求杠桿提升物體的。物體重為G,物體提升的高度為h,所用的動力為F,動力移動的距離為s,那麼總功為Fs,有用功為Gh。和滑輪提升重物的公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