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銷售訂單的匯率的處理方式

銷售訂單的匯率的處理方式

發布時間:2022-01-05 09:52:24

① 簡述外幣交易會計處理的基本方法,並回答IASC要求採用的方法。

在前面我們說明了外幣交易發生時可用即期匯率或標准匯率記錄外幣交易,期末用即期匯率摺合的數額與賬面數額之間的差異記入匯兌損益或其他項目。不過,實際中外幣交易在會計上究竟應如何處理是一個比前面所說的要復雜得多的問題。
對外幣交易在會計上該如何處理,歷史上先後出現了「一項交易觀點」和「兩項交易觀點」。

下面我們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進一步對比二者的會計處理原則。
20×2年11月11日,美國某出口商以賒銷的方式向法國某企業銷售一批商品,計FRF181500,當天的匯率為FRF5.50/US$1,12月31日的即期匯率為FRF5.40/US$1,結算日為20×3年01月11日,結算日的匯率為FRF5.6/US$1。雙方約定以法國企業的功能貨幣法郎結算貨款,該出口商所選擇的功能貨幣為美元,因此,對美國出口商而言,該交易為外幣交易,而對法國企業而言則為本幣交易。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兩種交易觀點下,美國出口商的會計處理程序。
從我們前面的會計處理程序中可以看出,按照一項交易觀點,以功能貨幣(記賬本位幣)計量的銷貨收入或購貨成本,都不是在銷售成立之時確定的,這不盡符合確認收入實現的公認會計原則,也與國內購、銷交易的會計慣例不一致。同時,把匯率變動影響反映為銷貨收入和購貨成本的調整,而不是反映為外幣交易中的匯率變動風險,也是不恰當的,這是它之所以被兩項交易觀點取代的主要原因。
從上述會計分錄我們還可以發現,對該例按照「兩項交易觀點」進行會計處理的情況下,由於延期付款的原因,在會計期末按期終匯率調整非功能性貨幣項目的功能貨幣等值導致了未實現匯兌損益,例中將它與在期內已結算的外幣交易上實現的匯兌損益不加區別同樣地確認為當期的匯兌損益,即採用當期確認法。而關於應否在當期確認未實現匯兌損益的問題,目前還存在另一種爭議即遞延法。

② 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流程,包括匯退損益如何處理,出口匯率的確定

生產企業出口業務核算
一、外銷收入的確認
生產企業出口業務就其性質不同,主要有自營出口、委託****出口、加工補償出口、援外出口等。就其貿易性質不同,主要有一般貿易、進料加工復出口貿易、來料加工復出口貿易、國內深加工結轉貿易等等。外銷收入是生產企業出口退(免)稅的主要依據,外銷收入不管是什麼成交方式下的,最後都要以離岸價為依據進行核算和辦理出口退(免)稅,因此,除正常的銷貨款外,外銷收入的確認還與外匯匯率確定、國外運保佣的沖減、出口貨物退運等密切相關。
(一)入賬時間及依據
1.生產企業自營出口,不論是海、陸、空、郵出口,均以取得運單並向銀行辦理交單後作為出口銷售收入的實現。銷售收入的入賬金額一律以離岸價(FOB價)為基礎,以離岸價以外價格條件成交的出口貨物,其發生的國外運輸、保險及傭金等費用支出,均應作沖減銷售收入處理。
2.委託外貿企業****出口,應以收到外貿企業代辦的運單和向銀行交單後作為收入的現實。入賬金額與自營出口相同,支付給外貿企業的****費應作為出口產品銷售費用處理,不得沖減銷售收入。
(二)外匯匯率的確定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不論以何種外幣結算,凡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有外匯匯率的,均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匯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幣金額登記有關賬簿。生產企業可以採用當月1日或當日的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一般為中間價),確定後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在一個年度內不得調整。企業應將計算出口銷售收人時的匯率與實際收匯時的匯率加以區別,計算出口銷售收入時以入賬時規定的匯率計算,同時記應收外匯賬款,收匯時按當日銀行現匯買入價摺合人民幣,與對應的應收外匯賬款人民幣差額部分記入匯兌損益。結匯時銀行扣除的手續費和其他費用,企業應作財務費用處理。
(三)支付國外費用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常用的成交方式有FOB、CW(CFR)、CIF三種,此外還有FAS、FCA、CPT、CIP、DAF、DES、DEQ、DDU、DDP等,三種常用成交方式的貨物出口清關手續都是由賣方負擔,其含義如下:
(1)FOB:是指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這意味著買方必須從該點起承當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FOB術語要求賣方辦理貨物出口清關手續。
(2)CFR: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有時也稱CNF,是指在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由於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
(3)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由於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但是,在CIF條件下,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
1、海運費
貨物裝運出口後,企業收到對外運輸單位收取的運費單據時,按實際支付的海運費(包括空運費、陸運費)沖減出口銷售收入。海運費是指運費單據上註明的海運費,不包括其他費用(如內陸運費、吊裝費1口岸雜費等等),單據上註明的其他費用應作銷售費用處理。對以外幣支付的海運費,應向外匯銀行按當日的現匯賣出價申購外匯劃撥收款單位,即外匯應按支付當日的現匯賣出價摺合人民幣。
2.國外保險費
企業收到保險公司送來的出口運輸保險單或聯合發票副本及保險費結算清單時,按實際支付的保險費金額沖減出口銷售收人,以外幣支付的與支付海運費的處理相同。
3.國外傭金
傭金是價格的組成部分,也是給中間商的一種報酬。國外傭金是根據出口合同規定的傭金率和會佣方式進行支付的,生產企業出口付佣方式通常有明佣和暗佣兩種。 明佣是指根據成交的價格條件在出口發票上註明的內扣傭金,其金額是根據出口發票所列貨物乘以規定的傭金率計算而得。在會計上可按出口發票所列應收貨款的凈額處理。 暗佣又稱發票外傭金,是指不在出口發票上列明的傭金,而是在買賣合同中規定的傭金率和支付方法,這種傭金一般是支付給中間商或****商的。
支付方法有兩種,一是議付傭金,即出口後在向銀行議付信用證時,由銀行按規定傭金率在結匯款中代扣後,支付給國外客戶。另一種是出口方在收妥全部貨款後,將傭金另行匯付國外。企業在支付傭金後,應按實際支付金額沖減出口銷售收入,以外幣支付的與上述處理方法相同。
4.「免抵退」生產企業國外費用的處理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必須以離岸價(FOB價)為計稅依據計算「免抵退」稅。若出口貨物採用到岸價(CIF)或成本加運費(C6F)成交並記賬的,企業可先根據實際記賬收入申報辦理免稅申報手續。當期支付的國外運費、保險費、傭金一律沖減銷售收入,但不參與平時的免抵退稅計算,而在一定時點(通常在年末)對其進行結算調整免抵退稅。
對出口筆數較少的企業,也可將國外運保佣與每筆銷售對應起來(可以提運單號或出口發票號為關聯)進行免稅申報,即每一筆免稅明細申報後跟一筆運、保、佣沖減的記錄(負數反映,調賬標志為「國外費用沖減」),此時該沖減記錄參與不予抵扣稅額的計算,年終不再調整。
四)出口銷售退回
貨物出口銷售後,如因特殊原因,經雙方協定同意,退回原貨或另換新貨,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賬務處理。
1.對已同意全部退還的貨物,業務部門在收到對方提運單時,應即交由儲運部門辦理接貨及驗收、入庫等手續,財會部門應憑退貨通知單按原出口金額沖減出口銷售收入。 對退貨的原出口運保費和傭金,應按原沖銷金額作調增出口銷售收入處理;退貨所發生的運保費,如是對方負擔的不作處理,由我方承擔的經批准後作營業外支出處理。
2.退回調換貨物,不論部分或全部,除應先按上述方法處理外,在重新發貨時,應按重新出口處理。如果調換的是品種、數量且成本相同的貨物,在退回入庫及調換貨物發運時,也可簡化處理。對退回的貨物作增加產成品處理,對調換發運的貨物作發出產成品處理,不對出口銷售進行調整。但調換發運貨物如發生國外運保佣的,對退貨的原出口運保佣應調出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同時調增出口銷售收入。
3.跨年度發生的出口銷售退回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會計科目進行核算,調減以前年度利潤在「利潤分配——末分配利潤」中支出,調增上年度利潤在按規定繳納所得稅後增加「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五)銷售賬簿的設置
生產企業應根據出口業務設置自營出口銷售明細賬、委託****出口銷售明細賬、來料加工出口銷售明細賬、深加工結轉出口銷售明細賬,一般採用多欄式賬頁記載外銷收入有關情況,內外銷必須分別記賬,按不同征稅率和退稅率分賬頁分別核算出口銷售收入,並在摘要欄內詳細記載每筆出口銷售和運、保、佣沖減的詳細情況,以便於國稅機關審核出口退(免)稅。
二、免抵退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生產企業免抵退稅的會計核算,根據業務流程主要可分:免稅出口銷售收入的核算、不予抵扣稅額的核算、應交稅金的核算、進料加工不予抵扣稅額抵減額的核算、出口貨物免抵稅額和退稅額的核算,以及免抵退稅調整的核算。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核算,主要涉及到「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和「應收補貼款」會計科目。
(一)「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核算內容。 出口企業(僅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下同)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方發生額,反映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和實際支付已繳納的增值稅;
貸方發生額,反映出口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繳納的增值稅額、出口貨物退稅、轉出已支付或應分擔的增值稅;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稅;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繳納的增值稅。出口企業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中,應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減免稅金」、「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金」、「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專欄。
1、「進項稅額」專欄,記錄出口企業購進貨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2.「已交稅金」專欄,核算出口企業當月上交成本月的增值稅額。企業交納當期增值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
3.「減免稅金」專欄,反映出口企業按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稅額。企業按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等科目。
4.「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反映出口企業銷售出口貨物後,向稅務機關辦理免抵退稅申報,按規定計算的應免抵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免抵稅額的計算確定: 出口企業進行退稅申報時,根據當期《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的免抵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轉出未交增值稅」專欄,核算出口企業月終轉出應交末交的增值稅。月末企業「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出現貸方余額時,根據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上述五個專欄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借方核算。
6.「銷項稅額」專欄,記錄出口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收取的增值稅額。出口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銷售貨物應沖銷的銷項稅額,用紅字登記。現行出口退稅政策規定
7.「出口退稅」專欄,記錄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應收的出口退稅款以及應免抵稅款。出口貨物退回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後發生退貨或退關而補交已退的稅款,用紅字登記。出口企業當期按規定確定應退稅額、應免抵稅額後,借記「應收補貼款——增值稅」、「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貸記本科目。
8.「進項稅額轉出」專欄,記錄出口企業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免稅貨物和出口貨物免稅等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應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按稅法規定,對出口貨物不予抵扣稅額的部分,應在借記「產品銷售成本」的同時,貸記本科目。企業在核算出口貨物免稅收入的同時,對出口貨物免稅收入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出的「不予抵扣稅額」,借記「產品銷售成本」,貸記本科目。
(二)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如當期應納稅額大於零,月未作如下會計分錄:

③ 銷售訂單定價過程中的匯率是怎麼算的

銷售訂單抬頭中的手工填寫的匯率比匯率表中的讀取的匯率高。一般情況,抬頭手工填寫後,行項目中都不能更改。

④ 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匯兌損益正常來說應該每個季度處理一次,但是現在的匯率變動比較快,所以如果外幣業務較多的企業,通常是一個月處理一次。

具體的帳務處理方式如下
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得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購匯時
借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每月月末調整匯率時,若月初匯率低於上期匯率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銀行存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應收帳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預付帳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 應付帳款(外幣)

借 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 預收帳款(外幣)

⑤ SAP中外貿銷售訂單分批交貨,匯率變化了,生成的系統發票如何更改匯率

SAP里有專門的事物代碼維護匯率的。
一般來說公司的財務部門應該負責每天或者每個月更新匯率,根據公司自己內部定的政策來決定更新頻率。
像你這種情況,你們公司就應該讓財務每天在系統中更新匯率。
市場上還有一些軟體,可以每天把央行公布的匯率自動輸入到你們的系統中,這樣你在交貨的時候系統就會自動讀取每天最新的匯率。

⑥ 記賬匯率與調整匯率有什麼區別具體在財務軟體中如何處理以及匯兌損益處理是什麼時候做

  1. 記賬匯率是某些企業為做賬方便而設定的一個固定匯率,通常是周期修訂的(比如一年或者半年);

  2. 而賬面匯率,則是以交易當天的相應匯率為准,隨著市場匯率的變化而變化的。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形成了「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⑦ 外購固定資產入賬時匯率差異怎麼處理。

收貨當月
借:固定資產 1000*6.2938
貸:應付賬款 -美元 1000*6.2938
下月收到發票,匯兌差額借記或貸記財務費用-匯兌差異科目
借:應付賬款-美元 1000*6.2938
財務費用-匯兌差異(即期匯率大於6.2938)
貸 銀行存款 1000*即期匯率
記財務費用-匯兌差異(即期匯率小於6.2938)

⑧ 對匯率進行管制有哪些方法

外匯管制的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不外乎數量管制和價格管制兩種:數量管制是對外匯買賣的數量進行限制,具體方式主要有外匯結匯控制和外匯配給控制。價格管制是對外匯買賣的價格即匯率進行限制,價格管制又可採取直接管制或間接管制的方式,間接管制是指以外匯基金作為緩沖體來穩定匯率水平。直接管制主要是規定各項外匯收支按何種匯率進行交易,通常採取實行本幣定值過高和復匯率制的方式。

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主要內容有:1)對經常項目外匯收支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2)逐步放鬆對資本與金融項目的外匯管理,積極有序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3)建立和規范外匯市場。4)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實行許可證制度。5)取消境內外幣計價結算,禁止外幣在境內流通。6)建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

⑨ 百度一下 ,你知道會計處理中外匯匯率怎麼定

按照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以選取外幣業務發生當日的市場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也可以選取外幣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市場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一般是當月1日的市場匯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終了時,將各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按期末時市場匯率將其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其與相對應的記賬本位幣賬戶期末余額之間差額,確認為匯兌損益。

⑩ 匯率的標價方式

匯率的標價方式
admin
匯率是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要計算這個比率,首先得確定用哪個國家貨幣作計算標准,這就是匯率的標價方式。標價方式有兩種:直接標價和間接標價。
直接標價是用外國貨幣作為本國貨幣的計量標準的匯率標價方法。一般是以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以直接標價法表示的匯率,如果本國貨幣升值,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貶值,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的方法來表示匯率。
間接標價是以本國貨幣作為外國貨幣的計量標準的匯率標價方法。一般是以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本國幣能夠摺合多少外國貨幣來表示匯率。以間接標價法表示的匯率,如果本國貨幣升值,那麼每個單位本國貨幣就可以多兌換些外國貨幣,匯率值就會上升;如果本國貨幣貶值,那麼每個單位本幣所能兌換的外幣就會減少,匯率值就會下降。因此,在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幣值變化成正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匯率下降。間接標價法只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少數國家使用。
總之,在閱讀國際外匯市場行情、分析匯率漲跌時,首先要確定貨幣的標價方法。美元和英鎊採用間接標價法,匯率漲跌方向和幣值的變動方向一致:美元(英鎊)升值則匯率上升,美元(英鎊)貶值則匯率下降。對於其他採用直接標價法的貨幣,匯率的漲跌和貨幣價值的變化成反向關系:本幣升值則匯率下跌,本幣貶值則匯率上漲。

閱讀全文

與銷售訂單的匯率的處理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
東融資產延期 瀏覽:923
英國韋德外外匯 瀏覽:523
中國股市有幾個股票 瀏覽:251
今天股票回漲嗎 瀏覽:92
中信證券與中信集團 瀏覽:491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