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幅度從千分之五上調到百分之一,這對我國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將人民幣匯率波幅放寬有利於人民幣匯率最終走向市場化,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同時也緩解了政府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的壓力。
Ⅱ 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
1,主要影響的國家 韓國,日本,南美洲國家===
受損嚴重的國家是冰島和巴基斯坦 國家破產了!!!!
2,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兩種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量是匯率決定的基礎,並在下列主要因素影響下,匯率不斷變動。(1)國際收支:其中外貿收支對匯率變動起決定性的作用。外貿順差,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貿收支直接影響外匯供求。(2)通貨膨脹:既直接關繫到貨幣本身實際代表的價值與購買力,又關繫到商品的對外競爭能力與對外匯市場的心理影響。通貨膨脹減緩,本幣匯率就上漲;反之則下跌。(3)利率水平對資本的流動的影響:一定條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國際短期資金流入,提高本幣匯率;低利率則反之。80年代前半期美元堅挺,即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的結果。(4)各國的匯率政策:匯率政策雖然不能改變匯率的基本趨勢,但一國根據本國貨幣走勢,進一步採取加劇本幣匯率的下跌或上漲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5)投機活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外匯投機活動。有時能使匯率波動超出預期的合理幅度。(6)政治事件:國際上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對匯率的變化也有重大影響。上述各因素的關系,錯綜復雜:有時各種因素會合在一起同時發生作用;有時個別因素起作用;有時各因素的作用以相互抵消;有時某一因素的主要作用,突然為另一因素所代替。一般而言,在較長時間內 (如一年) 國際收支是決定匯率基本走勢的重要因素;通貨膨脹、匯率政策只起從屬作用--助長或削弱國際收支所起的作用;投機活動不僅是上述各項因素的綜合反映,而且在國際收支狀況決定的匯率走勢的基礎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匯率的波動幅度;從最近幾年看,在一定條件下,利率水平對一國匯率漲落也起重要作用。
Ⅲ 如何分析 2016 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經濟未企穩,中國政府雖然提出供給側改革,壓縮過剩產能,去庫存等等,想法雖好,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過剩產能企業(鋼材、煤炭、銅)按照中國政府的構想實施,會造成銀行大量的壞賬,失業率上升等金融風險。據敦和最新的一份宏觀研究報告得知,如果國家不能在新的行業拉動經濟和消費,有可能再加大房地產方面的投資,這是政府不樂意見到的,因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也有較大的去庫存的壓力,能買得起房子的人已經有三四套房子,買不起房的人始終是買不起,如果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很難解決這個問題。至於國家扶持新興產業方面,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方面相對較好,其他方面依然未見成效,所以要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支柱產業短期內還不現實。
還有資本外逃非常厲害,2008年以來美元大量超發,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被做了資金的套利聖地,從各種渠道大量的美元湧入導致了輸入性通脹掩蓋了中國經濟的實質性病灶。現在人民幣升值的基礎已經不存在,資本出逃也就成了2016年的主旋律。
人民幣貶值已經極大概率事件,預料人民幣將向6.8方向緩慢貶值,不排除到7的可能。
主要風險事件:中國經濟持續轉壞,過剩產能行業改革不及預期和技術輸出面臨困難。
Ⅳ 加息周期中的美元貶值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受哪些影響
一是從外部因素來看,美元的趨勢性貶值客觀上有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中趨升。在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下,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一籃子匯率的基本穩定,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事實上緊跟美元指數的走勢。特別地,2017年年初以來的人民幣升值顯然受到美元指數走弱的重要影響。展望未來,如果全球不發生大的經濟金融或地緣政治等風險事件,聯儲加息周期仍將伴隨著美元走弱趨勢,人民幣或仍有一定升值空間。
二是在中國經濟不出現顯著下行風險的前提下,未來密集落地的促進外資流入的措施也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支撐。近期尤其是博鰲論壇推出了一系列外資金融機構准入方面的開放措施;A股今年加入MSCI,債市明年納入巴克萊指數;此外,人民幣加入SDR後將使得國際機構進一步配置人民幣資產(目前人民幣在SDR中佔比排名第三,但截至2017年末國際機構對其持有量僅為第四名日元和第五名英鎊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針對我國國內資本流出的措施暫未大幅放開。
三是為了避免中美貿易沖突全面升級,人民幣主動進行趨勢性貶值的概率偏低。匯率是至少兩個國家貨幣之間的比價,直接影響雙邊經貿甚至政治外交關系。美國長期存在對外貿易逆差,特別是2016年以來逆差增速加快。在目前中美貿易戰風險高企的背景下,人民幣如果主動趨勢性貶值無疑會加劇雙邊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並可能將矛盾引致貨幣金融等其他領域,這顯然不是占優的策略。
一是近期聯儲加息周期中美元反而貶值的「異常」現象在歷史上也曾多次出現過,這與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貨幣地位有關。聯儲加息往往發生在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向好的時期,此時樂觀的經濟基本面疊加高企的金融風險偏好,促使全球投資者追逐美元以外的高收益資產,美元反而容易呈現出貶值特徵。
二是經濟基本面向好與金融風險偏好增強並非完全同步,從而每輪加息周期未必都會伴隨有美元貶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加息周期中出現了貶值態勢,其軌跡也並非一路走弱,期間會受到各種預期和沖擊因素的影響。例如,加息決議落地前美元可能會隨著加息預期的升溫而走強,但加息落地後隨即繼續走弱。
三是展望未來,如果全球不發生大的經濟金融或地緣政治等風險事件,聯儲加息周期仍將伴隨著美元走弱趨勢,這客觀上有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中趨升。在中國經濟不出現顯著下行風險的前提下,未來密集落地的促進外資流入的措施以及避免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的考慮也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支撐。
Ⅳ 哪些因素會影響美元匯率
1.失業率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佔全部勞動力人數的比率。失業率上升則表明經濟受阻;失業率下降,則表明經濟景氣。
失業率上升,美國官方為降低失業率,常常會採取通貨緊縮和降低銀行利率來刺激經濟,可能會導致美元匯率下跌。
美國「9·11」事件後,美國9月份、10月份失業率連續上升,造成了美元匯率回調,綜合反映美元匯率指數從116點最低跌至111.42點附近。
2.庫存數據
這些數據主要是反映美國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今年2月下旬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國經濟恢復庫存數據好壞將是關鍵。
美國庫存數據主要包括:商業庫存、批發庫存、零售庫存。一般這些數據下降越多,則表明經濟運行越好,美元匯率容易上升;反之,則對美元匯率產生壓力。
比如今年3月中旬公布美國1月份庫存比去年12月份上升0.2%。這一數據出現了上升,顯示美國經濟恢復緩慢,給美元匯率帶來了壓力,美元匯率受阻於其指數118點。
3.零售銷售
這一數據反映了美國社會消費狀況及總的經濟活動。對於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重要比重的美國經濟,較高的零售銷售則表明社會消費充分,經濟發展潛力較大,從而對美元匯率產生正方向作用。
4.貿易赤字
美國貿易收支差額變化,是影響美元匯率的重要因素。通常貿易盈餘增加將會促使美元需求增加,支持美元匯率上升,而貿易逆差的出現和擴大則造成美元匯率下跌的壓力。
比如3月19日公布的美國今年1月份貿易赤字達到285.2億美元,比去年12月份247.1億美元有所增加,這樣對美元匯率產生影響,綜合反映美元匯率指數——美元指數從118點最低跌至117點附近。
另外,美國工業生產、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工業訂單和耐用品訂單等經濟數據對美元匯率都有一定的影響。
Ⅵ 美元匯率的上漲或下降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美元匯率下跌對美國經濟和世界貿易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利也有弊。從美國經濟來看,美元匯率下降使美國商品出口價格降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力,這有利於美國製造商增加生產和擴大出口,從而推動經濟較快地復甦。但是,不利的因素也不容低估。一是進口商品價格因此上升將導致美國國內的物價上漲,從長期來說對經濟運行不利。二是對美國的投資市場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美元匯價下跌導致外國投資者大量減少購買美國證券,甚至拋售美國股票和國庫券,從而使得外資流入大幅減少和長期利率上升,那麼美國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
從世界貿易方面看,美元匯價下跌將使美國出口商品增加和價格下跌,美國商品可能占據更大的市場,從而打壓其他國家的商品。而對美國市場而言,外國商品對美國的出口將因價格上升而受到影響。
美元貶值對歐元區各國影響不同,總的來說歐元兌美元升值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有:一是歐元升值將使歐元國家進口石油的費用下降,減少通貨膨脹的壓力,並促進居民的消費;二是歐元升值緩解通脹壓力,使歐洲央行減息可能性增大。一旦歐洲央行採取降息,將進一步促進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三是歐元兌美元升值將促進歐洲國家的信息技術方面的消費,從而縮短歐洲國家同美國和亞洲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差距,並有可能帶動歐洲新一輪的信息技術投資;四是歐元兌美元升值可能緩解歐美多年來的貿易摩擦。
美元匯率上漲則相反。
(資料來源:人民網、新華社)
Ⅶ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會對國家和民生帶來哪些影響,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人民幣貶值會使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對政府的宏觀調空產生一定壓力;人民幣貶值勢必會使貿易順差進一步加大外匯儲備進一步上升那麼因為外匯貶值而給中國外匯儲備造成損失的風險就越大(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上升必定會使資金大量閑置無法發揮經濟建設的作用;貿易順差的加大必定造成中外貿易摩擦升級(尤其是中美貿易);人民幣貶值也不利於中國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水平方向的發展。當然會有支付能力上升,財富積累的優勢。
至於對世界的影響,應該也是以負面為主,根據經濟規律人民幣對美圓(外幣代表)現在是供不應求應該升值,為了避免因此產生的對中國經濟的大的波動政府才採用了明智的控制措施。
對國內老百姓沒啥大的影響 出國啦會貴一點了。
Ⅷ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對我國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民幣從「7」字頭到「6」字頭,股市肯定會間接受到影響:首先,升值加快或更高對出口企業的影響將非常明顯,出口增幅放緩可能成為趨勢。從股市層面來看,出口企業的利潤可能調低,進口企業則可能受益,尤其是石油、航空等板塊;其次,升值加速導致的外部需求下降,必然影響到經濟增長預期。目前多數分析人士預期今年經濟增長將放緩到10.5%左右。經濟增速下調對股市不是好消息,但長期來看,如果經濟結構更加均衡,也將有利於股市穩定發展;流動性也將面臨雙向壓力。一方面,順差減少有利於緩解流動性過剩;另一方面,日本等國的經歷顯示,升值加速對熱錢的吸引是難以避免的。日元1985-1996年10年間升值2.5倍,股市也上漲了3倍。從長期來看,本幣升值對股市的拉動效應很明顯,熱錢助推資產泡沫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升值帶來一些以本幣為主要資產的企業估值上升,主要包括金融業和地產業。
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將可能給中國市場上眾多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帶來短期痛苦,但也對中國經濟將產生一些積極影響,長期看有助於糾正中國經濟的失衡現象,特別是貿易順差和經濟過熱壓力。
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居民和企業手中的外匯資產「縮水」,一些出口企業因為屢屢發生的貿易摩擦陷入生存危機,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導致國際「熱錢」源源流入……
人民幣升值必然加大中國企業的自身經濟成本和製造企業經營管理難度。尤其在中國企業普遍走向國際市場、得到國際市場認可、收取國際市場利潤的初期,這樣的價格上漲必然帶來企業價值的利益沖擊。
本幣升值對一國經濟的影響利弊皆有。就進出口而言,主要是降低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從而導致出口減少。本幣過快升值會導致出口的快速下降,從而使國家面臨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
Ⅸ 美金匯率的變化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一)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
事實上,美元匯率發生波動對美元區的出口貿易以及非美元區的出口貿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從短期情況來看,美元匯率的走低有利於刺激我國對外貿易合作夥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從而助推中國產品及服務的大批量出口貿易活動的開展,提振我國實體經濟的平穩發展。盡管如此,但從長期情況來看,如若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則不利於我國與其它涉及到貿易活動的國家間的貿易夥伴關系,因為我國長期發展產品出口貿易,則會增大國與國間的貿易摩擦,這對於國際間政治、金融等方面的長期合作是十分不利的。另外,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也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將可能會有大量的國外資本湧入國內,吸引歐元、日元等貨幣在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實體項目中投資。
(二)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的外匯儲備是美元,如若美元貶值,則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就會嚴重縮水,甚至會影響到國際貿易活動的有序進行。由此可見,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存不夠合理,這就增大了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管理成本,令其承擔了一定程度的匯率波動風險。實際上,我國調整外匯儲備結構時,可以考慮將一部分外匯儲備資產兌換成其它貨幣,如歐元等,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元匯率波動對國內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
(三)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國貨幣政策的提出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簡單來說,貨幣政策的提出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干預作用,這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國從早期以來一直執行的是強制結匯制,在該種制度的規范之下,我國企業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所取得的外匯需要強制性地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同時,外匯銀行也需要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也就是說,最終,中央銀行才是外匯資金回購的主體機構。當央行購買外匯以後,釋放出等額的本幣,以此來平衡貨幣流通市場當中的資本總量。當出現美元走低的情況時,促使我國貨幣政策被動調整,因為要緩解由此產生的貨幣資本流動性管理的巨大壓力。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人民幣是否貶值等方面問題與美元匯率走勢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Ⅹ 如何分析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6.5724
6.6216
6.5724
更多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圖請關注匯通網,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