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樓市降杠桿是什麼意思
杠桿,具有放大的作用,用在這里是一樣的意思。假設現在你有30萬,一般情況下你只能買30萬的東西,但是買房子的時候,你可以首付30萬,貸款70萬,買下100萬的房子。相當於你用30萬買到了100萬的東西,這就是杠桿效應,提供杠桿的是銀行。雖然70萬要還,但在你買下的時候,你用30萬的代價獲得了100萬的房子。加杠桿是為了獲得超額利潤和投資機會。假如這個房子上漲了30%,賣出就是130萬,還掉70萬,剩60萬,賺了30萬,收益率30/30*100%=100%。假如沒有銀行提供杠桿,第一,你沒100萬買這個房子,就無從談及獲利。第二,如果你有100萬,全款買入,同樣的假設下收益率30/100*100%=30%,差很多。風險同樣也放大了。假如房價下跌30%,現值70萬,賣掉還完貸款,一分也沒有了。貸款炒房因為面臨還款壓力,一旦到了拿不住必須賣的時候正好房價下跌,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了。現在還有提供首付貸款的,要是還不起,估計就不光是錢的事了。資金的高杠桿在短期內快速推高股價和指數的同時,也隱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在高杠桿不能持續的情況下,稍有風吹草動,高杠桿的資金就會迅速從股市撤退,從而引起股價和指數的急劇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時與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盤如影相隨。藉助於高杠桿來投資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勢很難具有持續性。更何況,各路加杠桿或拆借入市的資金中難免有違規或打政策「擦邊球」的情況存在,一旦強化監管,這類資金將不計代價撤離股市,加劇股市的大起大伏。
2. 去杠桿和降杠桿有啥區別
降杠桿是減低幅度 去杠桿是直接去掉融資額度
3. 怎樣解決企業降杠桿問題
(1)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規模大的企業的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決定了其利潤變動率遠遠大於銷售變動率。業務t越高,固定成本總額越大,經營杠桿越大。企業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須要不斷增加銷售,就可以成倍獲取利潤。單位變動成本較高,銷售單價較低,經營杠桿同樣會偏大,利潤變動幅度仍然大於銷售變動幅度。也就是說,獲得能力與利潤增長的快慢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關系。 (2)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 在較高經營杠桿率的情況下,當業務量減少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減少.業務t增加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增長。這表明經營杠桿率越高,利潤變動越劇烈,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反之,經營杠桿率越低,利潤變動越平穩,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通常情況下,經營杠桿高低只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經營成果的好壞。在業務量增長同樣幅度的前提下,企業的獲利水平不同;但在業務量減少同樣幅度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的下降水平也不同。無論經營杠桿高低,增加業務最是企業獲利的關鍵因素。 (3)預測企業未來的業績 通過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可以對企業未來的利潤以及銷售變動率等指標進行合理的預測。通過計算企業計劃期的銷售變動率來預測企業的銷售!。這有利於進行較快的預測。與此同時,可以進行差別對待,針對不同的產品來預測不同的銷售變動率,有利於企業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在計算預測保證目標利潤實現的預期銷售變動率:通過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保證目標利潤實現的預算銷售變動率= 計劃期目標利潤-基期利潤 ??基期利潤×經濟杠桿系數 。 由於基期利潤與經營杠桿系數屬於已知資料,所以只要計劃期目標利潤確定了,即可以計算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的預算銷售變動率
4. 怎麼降低杠桿率
之前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了一些國企改革的內容,對於企業部門去杠桿的內可能路徑,央行研究局首席經容濟學家馬駿認為包括:核銷部分「僵屍企業"不良貸款以降低企業部門杠桿率水平,發揮好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和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企業破產重組和債務處置中的作用;大力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合理引進戰略投資者,提高權益融資的比例;對部分產品具有市場、生產成本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按市場化、法制化原則,由銀企雙方自主協商通過債轉股的方式來降低企業的債務水平;加大改革力度以硬化國企和地方平台類企業的預算約束,降低這些企業過度負債的沖動等等。
5. 金融降杠桿什麼意思
即金融去杠桿,應該是轉移銀行信用風險的舉措。信貸資產屬於銀行資產,而賣資產無論回如何不會答降低銀行的杠桿水平的。因為它和銀行負債端的資金來源根本就是兩回事。不過,如果C其能夠常規化、可盈利,債務風險就能有效轉移,那長期來看對銀行業確實是一個利好。
6. 降杠桿時間表出來了嗎
隨著2018年降低企業來杠桿率工作源要點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門加速落實降杠桿工作。據了解,未來降杠桿工作的時間表已經明確,充分發揮市場機製成為未來降杠桿的重點。同時,下半年有關降杠桿的配套政策也將加速出台,進一步加強對資本市場監管支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降杠桿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包括健全企業債務風險監測預警機制、積極發展股權融資等24項工作也將持續推進。
7. 答案:降低杠桿是什麼意思
「杠桿」在物理上指一根比較長的棍子(鐵桿)在支點上翹起重物的工具,而內杠桿能翹起多重的物體重量與容支點兩端杠桿的比值有關;在經濟上「杠桿」就是指倍率或者賠率,打比方您用1元錢購買倍率是10倍的價值的物品,那麼您的1元錢就能當10元消費,而如果是花1元錢購買10倍賠率的方式時,一旦買錯您將付出10元用以補償不足的部分,這些方法一般都是經濟上玩法,也就是公開的用「杠桿」把別人的錢掏空,所以現在有ZF宣稱要去「杠桿」化,也就是減少銀行和金融的杠桿率,用來降低「趙國」的金融風險,因為再不能通過大量印錢方式賺錢了。
其實,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積攢的錢財早就被「杠桿」稀釋的差不多了,而且未來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入,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會同時存在,也就是工作不好找(失業率增加)但是錢在進一步貶值!
8. 去杠桿是指降低財務杠桿嗎如果不是,那是指降低什麼
首先定義杠桿一詞,個人理解來自於「財務杠桿」概念.當企業負債經營時,用較小的權益資產支持起了比較大的經營規模,由此產生「杠桿效應」.按這個邏輯,我理解的「去杠桿」就是指企業或經營主體主動降低資產負債率.如果這個理解從根本上就錯了,請用力拍磚.
去杠桿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政府去杠桿,二是金融去杠桿,三是企業去杠桿.
一、政府去杠桿政府去杠桿,就是削減政府債務,對中國而言重點是地方政府債務.其實中國政府整體債務佔GDP比重與美國、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相比,還不算高,去杠桿的需求不是太迫切.主要問題是不透明,讓中央領導、銀行心裡沒底.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政府去杠桿,不如說是調結構更合適.
第一個問題經濟界討論的很多,見仁見智吧.我沒有具體數據不做判斷,但有一點很明確.
現存債務已是既成事實,投資項目有清償能力還得上最好,還不上就從全國財政大盤子里找錢,實在還不上,就只能債務重組.
當然債務重組最好的辦法不是像早先那樣,再剝離幾家不良資產管理公司,這樣等於全國人民集體買單,效率不高且不公平.而是對銀行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相關不良貸款進行信貸資產證券化(CLO),吸引投資者來買.悲觀的投資者可以買優先順序,低風險低收益.樂觀的投資者可以買劣後級,高風險高收益.這樣就把地方債務風險從銀行體系轉移到了廣泛的投資人身上,也就盤活了債務存量.
關於第二個問題,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明確政府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建立規范的地方債、資產支持證券(注意,這里指狹義ABS!不是CLO)發行機制,讓真正用錢的和投錢的直接見面,是為用好增量.這一點對承銷商,如銀行、券商們,是利好.
具體到銀行,去杠桿不可能是減少存款,現在看來也只能壓縮同業業務、表外業務了.銀行是整個社會最大的資金來源,同業不讓做,表外業務受限於資本壓力短期內不可能全回到表內,這樣看來全社會資金成本會上升.對銀行而言利好利空很難判定,因為我不清楚同業、表外業務給銀行帶來的收益大還是風險大,請大家指教.但對依賴理財產品、同業業務等籌集資金的企業,短期內則是大利空.
有人認為信貸資產證券化是為了金融去杠桿,個人認為理解有誤,應該是轉移銀行信用風險的舉措.信貸資產屬於銀行資產,而賣資產無論如何不會降低銀行的杠桿水平的.因為它和銀行負債端的資金來源根本就是兩回事.不過,如果CLO能夠常規化、可盈利,債務風險就能有效轉移,那長期來看對銀行業確實是一個利好.需要說明的是,CLO的開展,給銀行帶來信貸額度,如果不對這部分信貸流向進行指導控制,很可能資金又會流向政府融資平台.這樣的話,反而不利於政府去杠桿了.
9. 股市降杠桿是什麼意思
你好,降杠桿是要求你不能借那麼多了。利好與利空要分開看。降杠桿相當於減少場外資金流入股市,利空。同時,減少市場賭博風險,是管理層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