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中國政府幹預人民幣匯率,會從哪方面下手
簡單說:調節銀行存款准備金率、銀行存貸款利率、控制稅收、調整政府財政支出和公開市場操作等。
主要是控制流通中貨幣的供給和需求狀況,讓人們用理性的態度看待人民幣作為貨幣的基本作用,而不是作為投機品來投機炒作,防止國外熱錢的流入,
目前我國受國內國外雙重壓力的影響,逼迫人民幣升值,但人民幣持續升值會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步伐,因此需要國家政府對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勢頭加以控制。
Ⅱ 政府幹涉匯率是指什麼
主要指公開市場操作,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
Ⅲ 當人民幣匯率波動時,政府如何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央行在人民幣匯率波動時,可以通過匯率調控在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匯率調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央行中間價和匯率波動區間的限制控制匯率波動幅度。央行每日公布央行基準價,並規定當日美元對人民幣的市場價格不得突破央行中間價的上下2%。這樣,央行只需控制中間價,就控制了市場匯率。
二是央行直接入市干預。通過直接在市場中買賣外匯,改變市場外幣與人民幣的供求關系,從而實現調控匯率的目的。
Ⅳ 中國政府是如何干預人民幣的匯率的
中國匯金公司就會 採取幾種做法一般
1 小單 多戶頭 買進
2 大單 一次性 海嘯買進
3 其他....內幕交易 或者 XX控制(你懂的)
至於他們喜好 和風險偏好不得而知了
可以知道的是 目前 外匯儲備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 某種力量讓人民幣 難以恆定價格
(價值)....省略N多 不能打的字
Ⅳ 政府通過哪些手段來降低匯率,有人幫我詳細解釋一下嗎
理論上
美國一件商品價格是P1,中國價格是P2,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匯率E有:P2/E=P1。要不然就存在套利機會。例如,以前人民幣便宜,美國人就把美元換成人民幣來購買商品,再運到美國賣,就可以獲利。那麼,中國買到美國的產品多了,美國國內產品就生產的少了,出於保護美國生產業的需要,美國會要求人民幣升值。
實際上
以前我們是緊盯美元的管制式匯率政策,外匯全在銀行。企業出口很方便,把所得貨款通過銀行換成人民幣拿進來就行了。可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就要審批,規定限額等等。那麼,自然我國外匯儲備就會很多了。
匯改後是一籃子貨幣的開放制度,有一定管制。首先,開放制度就是個人可以自由的買賣外匯,管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管制。其次,一籃子貨幣的意思是人民幣匯率不僅要看美元,還要看多種貨幣。為什麼要一籃子呢?個人認為是有泰國前車之鑒。如果僅僅盯著美元可能被國際炒家鑽空子,而一籃子貨幣就能防止這種可能。
現在人民幣升值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根據平價理論,中國人民幣匯率水平本來就有被低估的空間;2、由於人民幣有進一步升值預計,所以很多人將美元換成人民幣來套利;3、中國投資環境理想,政局穩定,因此國外投資多,促進升值。
總之,在開放的經濟中,匯率是「看不見的手」能動調節的結果。匯率波動表現了買賣方的博弈。人民幣升值短期可能會影響我國經濟水平,但我相信長期上升值肯定會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Ⅵ 中國是怎樣管制人民幣匯率的
1、外匯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准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2、外匯管制具體措施: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四.對資本輸入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採取限制資本輸入的措施通常是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和穩定匯率,避免資本流入造成國際儲備過多和通貨膨脹。它們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對銀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規定較高的存款准備金;對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數利息;限制非居民購買該國有價證券等。
五.對資本輸出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一般採取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但是它們在特定時期,如面臨國際收支嚴重逆差之時,也採取一些限制資本輸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規定銀行對外貸款的最高額度;限制企業對外投資的國別和部門;對居民境外投資徵收利息平衡稅等。
六.對黃金、現鈔輸出入的管制
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一般禁止個人和企業攜帶、托帶或郵寄黃金、白金或白銀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數量。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入,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往往實行登記制度,規定輸入的限額並要求用於指定用途。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出則由外匯管制機構進行審批,規定相應的限額。不允許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禁止該國現鈔輸出。
七.復匯率制
對外匯進行價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實上的各種各樣的復匯率制。復匯率制指一國規章制度和政府行為導致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匯率。
Ⅶ 國家政府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升值還是貶值政府應該怎樣調控匯率問題
肯定還得壓住 中國的GPD還沒達到讓人民幣升的條件,人民幣升了 工資准得降,出口商品沒競爭力 經濟增長就得放緩 老實說 中國製造 你我知道 除了性價比較 沒啥可靠。中國只要降物降就萬事OK了
Ⅷ 國家的匯率是如何控制的
具體如下:
(1)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減少政府開支,提高存款准備率,提高利率,以緊縮經濟,促進擴大出口,減少進口。
(2)通過本國貨幣法定貶值,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匯率,從而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成本,有利於增加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同時,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減少國內對進口商品的需求。
(3)在進口方面發放進口許可證,憑進口許可證購買所需外匯。
(4)採用進口配額制,對一定時期內進口商品的數量和金額加以限制,對超過配額部分不準進口或徵收高關稅或罰款。
(5)進口存款制,是對某些限制進口商品要求進口商預交一定金額的進口存款作為無息存款。有些國家還規定進口方必須獲得出口方所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出口信貸或提高開出信用證押金等方式限制進口。
(6)在出口方面給予出口信貸、出口補貼,鼓勵出口。
(7)管制資本輸出入。即根據經濟情況變化,有時採取一些措施鼓勵資本輸出,限制資本輸入。通常情況下,發達國家多實行限制資本輸入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發展中國家多採取鼓勵資本輸出限制資本輸入的政策。
(8)建立外匯平準基金。當國際收支發生逆差,表現在國內外匯市場上就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必然上升。此時,中央銀行拋出外匯,阻止匯率繼續上揚;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而引起外匯匯率下跌時,買進外匯,防止匯率繼續下跌。這種外匯買賣活動,在國家不直接規定匯率變動幅度的情況下對匯率起到了緩沖和穩定作用。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對國際收支的短期逆差效果顯著,而對長期逆差作用不大。因為外匯平準基金數額有限,無法供應長期的外匯市場需求。
Ⅸ 人民幣匯率到底是怎麼變動的怎麼定的政府完全乾預不了那怎麼確定呀
人民幣匯率制度是參考一藍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匯率的變動是因交易而形成的,只要交易就可能因供求不平衡而使匯率上升或下跌。人民幣每天公布的匯率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當天交易情況、按照已定的規則綜合確定的一個中間值,供第二天交易參考。國家可以干預,但只有在關系國家安全時才會進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