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關於一些資源出進口 影響大! 比如石油
B. 人民幣國際化對外匯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
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調整:如果人民幣實現國際化,我國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來計價和結算,這樣講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美元等外匯儲備的收入;進口產品可以用人民幣支付,這樣可以用紙幣換來實物性的商品。
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貨幣國際化後如人民幣國際化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C. 人民幣匯率上漲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嗎
隨著人民幣持續企穩且趨於雙向波動,國際市場持有人民幣的意願正在升溫。人民幣匯率走勢進入穩定或偏強周期,人民幣國際化將再次快速發展,包括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人民幣債券發行,人民幣在儲備貨幣中的佔比都會有明顯上升。
日前,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也表示,人民幣匯率對外貿進出口影響程度有限。在世界經濟復甦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仍存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企業穩定匯率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D. 人民幣國際化與其他貨幣國際化的異同
人民幣國際化與其他貨幣國際化的相同之處在於目標相同,都是要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國際化後,本幣國際化的國家,均可以享受國際鑄幣稅;擁有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為外貿和對外投資活動提供便利,改善貿易條件;為本國金融機構帶來新業務收入; 為該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起到推動作用。此外,都需要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做支撐。
不同之處主要是實現國際化的路徑不同。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依賴的是一個全球性的貨幣匯率制度安排,也就是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歐元國際化則以共同的政治、經濟利益為基礎,以相近的文化為紐帶,依託區域經濟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較大影響。而日元國際化走過的是一條金融深化與發展的道路,通過外匯自由化、貿易自由化、經常賬戶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利率與金融市場自由化使日元成為國際經濟活動中普遍使用的貨幣。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實際上選擇了日元國際化的模式,即從貨幣可自由兌換著手,深化金融改革與發展,依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來實現國際化。
E. 怎樣認識人民幣匯率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關系
人民幣國際化必然要求人民幣匯率市場化。
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我國匯率制度和國內金融市場新的變革。
合理的匯率制度和發達的金融市場是貨幣國際化的支撐。
F. 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與匯率之間有什麼關系
兩者蛋的關系,人民幣國際化目前等於扯淡;外匯儲備減少(強哥說是負擔,因為是負擔所以正好掩蓋資本出走,大約美元外匯儲備未來一、二年會縮水三分之二)必然的結果是匯率大跌,到合適的位置後會吸引資本再次進入,另一個繁榮的泡沫會再次開啟,當然那時候會是私有化、家族化的天下了。
G. 如何看待匯率沖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動態影響
Tavals(1997)概括了貨幣國際化的三個前提條件:政治穩定的信心、開放和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龐大的經濟和貿易規模。Menzie Chinn和Jeffrey Frankel(2008)通過精確的計量檢驗得出結論:GDP全球份額、通貨膨脹率、匯率波動、金融發展指數(M2/GDP)等變數在決定一國貨幣成為國際儲備的過程中具有顯著作用。總之,歷史經驗以及關於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國際貨幣的研究都表明決定貨幣國際化的根本決定因素主要是:經濟貿易規模、金融市場以及貨幣價值的穩定(李稻葵、劉霖林,2008)。因此,依據這些研究,本文把國際貿易規模、金融發展指數和人民幣幣值穩定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決定因素。
H.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與弊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體系,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加國際博弈工具。但是,出口導向,主導的國際市場規模,國際金融監控體系建設等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
1、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體系,企業或個人在海外交易時方便。
但是,這個需要中國國內市場夠大,也需要中國主導下的國際市場夠大。。
(1)中國與德國、日本一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即便通過國際援助、貸款等方向出去,還是會在出口貿易中被賺回來。
(2)瑞士法郎無法國際化的原因是,瑞士經濟體太小,流出的貨幣比本國經濟體能夠承載的貨幣大很多,一旦流出的瑞士法郎迴流,對瑞士經濟的沖擊是瑞士無法承擔的。
2、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讓中國在各國博弈中,增加貨幣工具,但是這需要匹配國際地位,也要匹配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
(1)美國可以在國際范圍內監管到美元的流向,對異動進行監控和管制。但是人民幣還沒有建立全球的監管體系。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沒有監控到索羅斯大量借入泰銖,因此,無法提前管控。
(2)人民幣國際化,會導致兩個人民幣匯率體系:中國外匯管理局及中國金融市場定的人民幣匯率,海外人民幣交易市場的匯率。後者通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會放大交易量,導致人民幣定價權由國內轉向國外,中國匯率可控性降低。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I.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升值後,對我國經濟體的負面影響是什麼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很多方面
負面影響:
1、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人民幣升值了,將使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大大削弱,出口可能陷入困境。
2、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老外帶著美刀、英鎊來投資,本來10億帶出國,到了中國可以控制企業60%股權,人民幣升值了,美刀貶值,只能控制30股權了,當然不高興了。
3、加大國內就業壓力。我國的出口企業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人民幣升值了,這邊國內企業出口下滑,生產萎縮,要裁員了;那邊老外投資也少了,新增崗位也少了,就業壓力驟增。
4、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升值將帶來熱錢的大量流入,國內金融監管還不完善,管不住這些錢,危險可想而知。
5、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這個好理解,人民幣升值,外匯貶值,2.399萬億美元的儲備必然縮水。
正面影響:
1、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同樣的錢,升值後能購買更多的進口商品。
2、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大量的資源能源需要進口,人民幣升值了,企業進口鐵礦啊 石油啊成本將降低。
3、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價格低廉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優勢,人民幣升值後將倒逼企業轉變片面依靠價格競爭的發展模式,轉向依靠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轉型
4、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這個很好理解,美國叫囂人民幣升值,嗓子都喊啞了,咱升了,主動示好,中美貿易關系升溫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