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

發布時間:2022-01-08 15:59:25

❶ 探究杠桿平衡試驗要進行幾次為什麼

沒有人規定具體的幾次。但是少量實驗不能完全概括出來一個規律。所以盡可能的多進行實驗,最後概括歸納出一個一般的規律。我們在課堂上的學生實驗,因為時間和教學任務的原因,一般至少三次,多幾次也沒關系。但是注意杠桿平衡是指處於靜止或者勻速轉動狀態,實驗應包括這兩種類型。

❷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

(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力臂恰好沿著杠桿的方向,便於測量力臂;
杠桿左端偏高,則應將右端或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①第1次實驗中:F1L1=F2L2=1.5N×10cm=15N?cm;
L2=

F1L1
F2
=
15N?cm
1N
=15cm;
第2次實驗中:F1L1=F2L2=1N×20cm=20N?cm;
F2=
F1L1
L2
=
20N?cm
10cm
=2N;
(2)第3次實驗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傾斜,拉力的力臂不等於20cm.
故答案為:(1)水平;力臂;左;(2)①
實驗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15
2 1 20 2 10
3 1 20 1.5 10
②動力臂測量錯誤.

❸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

(1)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傾斜,則重心應向右移動,故應向右調節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所以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研究杠桿的平衡,需要有動力和阻力但力多了增加了難度,且不易得出結論來,所以不易採用D的方式;
(3)不改變支點O右側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將左側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第三個鉤碼的下方,即左側的力是三個鉤碼,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2個×3格=3個×n格,n=2;即保持左側第2格的鉤碼不動;
(4)由圖可知,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4×0.5N×4格=F×8格,所以拉力大小為F=

2N×4
8
=1N;彈簧測力計斜拉時,阻力及阻力臂不變,拉力力臂變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變大.
故答案為:(1)右;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2)D;(3)2;(4)1;變大

❹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

(1)若杠桿左端下傾,右端上翹,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實驗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可以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杠桿兩側多處掛鉤碼,也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但是涉及的力和力臂過多,使實驗比較復雜.
(3)一個鉤碼的重是G,設杠桿一個小格代表L,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3G×nL=2G×3L,
n=2(格).
(4)在實驗中,在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實驗數據並進行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多次測量獲得多組實驗數據,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為:(1)右;水平位置;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D;(3)2;(4)多次測量獲得多組實驗數據,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❺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1)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傾斜,則重心應向右移動,故應向右調節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所以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研究杠桿的平衡,需要有動力和阻力但力多了增加了難度,且不易得出結論來,所以不易採用D的方式.
故答案為:(1)右,水平,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 D.

❻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

(1)右;如果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杠桿的自重將會對杠桿的平衡產生影響。
(2)D
(3)2

❼ (2010吳江市模擬)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

(1)杠桿重心右移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
故答案為:右;0.
(2)杠桿平衡後,右邊有一個力與力臂的乘積,而左邊有三個力與力臂的乘積,共有四個力與力臂的乘積,數目過多,計算不便.
故選D.
(3)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右邊兩個鉤碼掛3格處,左邊應三個鉤碼掛2格處,故左邊2格處鉤碼一個不動,將1、3格處的鉤碼移到2格處.
故答案為:2.

❽ (1)我們都做過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

(1)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於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2)①使鉤碼「緩慢」上升的優點是:便於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②要在物體及彈簧測力計上升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分析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應採取控制變數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機械效率的關系時,應保持位置不變,而實驗中,兩次鉤碼懸掛的位置是不同的.同時,還應進行多次實驗,分析多組數據,才能得出有說服力的正確結論,只憑一次實驗數據做出結論是不科學的.
故答案為:(1)便於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2)便於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上升;
(3)不能;①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②僅根據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論是不可靠的.

❾ 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調節,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使杠桿自重對杠桿的平衡不產生影響;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便於測量力臂.
(2)第1次實驗中:F1L1=F2L2=1.5N×10cm=15N?cm,L2=

F1L1
F2
=
1.5N?cm
1N
=15cm;
第3次實驗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傾斜,導致動力臂偏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阻力、阻力臂不變時,動力臂變小,動力就會變大,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3)研究杠桿的平衡,需要有動力和阻力但力多了增加了難度,且不易得出結論來,所以不易採用D的方式.
故答案為:.
(1)右;便於測量力臂;(2)①15;②動力臂不在杠桿上,未實際量取導致記錄錯誤;(3)D.

閱讀全文

與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物貴金屬賬戶貴金屬 瀏覽:906
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 瀏覽:582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
炒貴金屬分 瀏覽:448
1704螺紋鋼期貨價格 瀏覽:655
我國期貨交易所漲跌停板 瀏覽:538
15年6月5日黃金行情 瀏覽:797
微信理財通基金現金分紅的錢在哪 瀏覽:9
橫河股票代碼 瀏覽:134
外匯博美支持信用卡入金嗎 瀏覽:426
資產公司進行非金融債權收購 瀏覽:492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