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券估值模型是怎麼計算的。怎麼用Excel計算
在Excel中,如果計算債券的發行價格,可以使用PRICE函數計算債券的發行價格。
望採納,謝謝!
B. 債券估值三種模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種觀點正確嗎你如何評價
一致的觀點,我覺得應該是正確的,因為他在模型的本質上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有突出的一個效果,而且這個效果也是非常。
C. dcf現金流量估值模型怎麼計算
dcf現金流量估值模型:
1、根據自由現金流定義調整財報數據。2、估算一些基本參數,要根據客觀世界情況。3、根據公司估算未來企業現金流,並根據時間價值計算現值。
令人頭疼的不僅僅是買錯股票,還有買錯價位,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止能獲得分紅外,還能賺股票的差價,要是購買到高估的則只能夠做「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買在高價位。這次說的蠻多的,那麼,到底該怎樣估算出公司股票的價值呢?接下來我就列出幾個重點來好好說一說。正式開始主題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大概測算一下公司股票所擁有的價值,正如商家在進貨的時候需要計算貨物本錢,他們才能算出需要賣多少錢,賣多久才有辦法回本。這和買股票是相同的,使用市場價投資這支股票,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是非常繁雜的,堪比大型超市的東西,很難知道哪個更便宜,或者哪個更好。但想估算依據它們的目前價格來判斷值不值得買、具不具備收益也是有門道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需要結合很多數據才能判斷估值,在這里為大家說說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照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在PEG小於1或更小時,也就說明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像大於1的話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對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非常友好。通常來說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肯定會更加的高。可若是市凈率跌破1了,就意味著該公司股價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該對這個十分當心。
有個實際的例子舉給大家:福耀玻璃
正如每個人所了解到的,福耀玻璃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巨大龍頭公司,基本上它家生產的玻璃都會為各大汽車品牌所用。目前來說,汽車行業對它收益造成的影響最大,總的來說還算穩定。那麼就從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估值這家公司究竟怎麼樣!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很顯然,當前股價稍微高了點,可是還要以其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價會更好。
②PEG:從盤口信息可以看到福耀玻璃的PE為34.75,再根據公司研報獲取到凈利潤收益率83.5%,可以得到PEG=34.5/(83.5%*100)=約0.41
③市凈率:首先打開炒股軟體按F10獲取每股凈資產,結合股價可以得到市凈率= 47.6 / 8.9865 =約5.29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不太正確的選擇是一味套公式計算!炒股等同於說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即便公司現在被高估,爆發式的增長可能在以後會有,這也是基金經理們被白馬股吸引的緣故。其次,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按上方的方法看許多銀行時,絕對會被嚴重的低估,但為什麼股價一直上不來呢?最重要原因是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已經接近飽和。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了行業還有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1、最起碼要分析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懂得將來的戰略規劃,公司發展空間如何。這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D. 請高手做個股票估值模型!高分懸賞!
DDM模型我還真是做過。用Excel計算,參數、計算步驟全在表格裡面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你要的話發私信把email給我,我把表格給你發過去。
E. 財務估值模型中的「最低短期借款余額」如何確定
最簡單的就是根據銷售收入百分比、但這種預測比較脫離實際。是否可以嘗試從公司確定維持的資本結構、財務杠桿、利潤留存率入手
F. 為一家公司做估值時,一般常用什麼方法和模型
公司估值可分為兩種大的approach:相對估值(Relative Valuation)和絕對估值(Absolute Valuation)。
相對估值就是跟別的公司比,主要有兩種方法:
-可比公司分析(Comparable Companies Analysis,投行里簡稱「Trading Comps」)
-先例交易分析(Precedent Transaction Analysis,投行里簡稱「Deal Comps」)
前者拿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做參照,後者以過往的並購案例為坐標。一家公司上市了每天就有買賣,就會有實時定價,所以把價格除以某個公司的盈利指標(比如銷售額、運營收入、凈利潤等)就可以得出一個「倍數」用來跟其他同行業公司對比看哪個便宜哪個貴(P/E, P/B, P/S, EV/EBITDA 都是這個邏輯)。可比公司分析適用於公司要上市了,看看同行業都什麼倍數,或者並購的時候也作為參考看是否需要給很多溢價(比如有人透露風聲A要被收購結果P/E飆到50倍但其他同業都只有20倍,這個時候就不用考慮在50倍P/E的基礎上給什麼溢價,因為都已priced in)。
而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的股票是沒有市場每天去定價的,所以只有在有交易的時候(比如股權融資、出售老股等)會有新一輪定價,除非之前就參與了上一輪交易,否則外界只有靠挖公司官網、年報、新聞等渠道去找上一輪交易的定價。先例交易分析是並購里比較常用的估值方法。所謂並購,其實就是出售老股,現有股東把所持有股份賣給想要進來的新股東。
另外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就是控制權溢價(Control Premium),用人話說就是控股一家企業(50%+持股)所需要付出的溢價,因為控股了就可以指派董事、替換管理層、裁員、賣掉不賺錢的部門,等等。這些決策權相比買一家公司的股票等著升值和分紅來說要更值錢。而可比公司分析看的是公司上市交易水平,是不包含控制權溢價的,所以做一樁獲得控制權的並購(直接買50%+或者把現有持股比例提升至50%+)都是要看歷史上可比公司的先例控股交易。
接下來簡單講講絕對估值。絕對估值有兩種常用方法:
-現金流折現分析(Discounted Cash FlowAnalysis,簡稱「DCF」)
-杠桿收購分析(Leveraged Buy-Out Analysis,簡稱「LBO」)
絕對估值比較復雜,因為需要搭建模型,有很多預測的細節,簡單的預測只需要一張粗略的利潤表,復雜的模型三張報表都需要搭建出來、銷售需要細分化預測(分產品線、高中低端、一二三線地區+國際銷售、擴張計劃等)、借債償付單獨預測(現金流還完利息剩多少、什麼情況下還本金、夠不夠錢正常運營、是否需要短期借債等),裡面的各類假設可以鑽研很久。
總而言之,DCF是將估值對象的未來現金流折現,但由於主觀因素對假設影響較大,很多時候主要作為參考(算出來的是每股股價);LBO則主要關注估值公司未來產生的回報,常用於私募基金投資(算出來的是IRR回報率)。
和相對估值不同,絕對估值只關注公司本身,預測它未來的現金流,然後再回過來折算它現在的價值。用這個思路得到的估值較能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之所叫「內在價值」,因為它是以公司未來發展為基礎進行分析的結果,並不受市場情緒波動的影響。但由於模型需要諸多假設,所以DCF比較適用於未來可預測的公司,比如一個煤礦,勘探出來原材料體量,開采成本可預測,再對煤炭價格進行預測,基本可以推算出這個礦未來能賺多少錢,今天折算成多少錢可以賣掉。
DCF的一大優點就是不受市場情緒波動的影響。從技術上來說,你最後得出來的數字可以捕捉到公司的全部價值,牛熊市鬧翻天了都跟你沒啥關系。當然,真是撞上了金融危機,最終銷售價格和銷量都可能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公司估值。
LBO跟DCF沒有太大區別,只是算的是回報,所以主要適用於投資人,而且大部分適用於私募股權基金(PE)或對沖基金(HF),因為他們真正賺大錢的投資很多時候都是要加杠桿的。杠桿就是借錢,借錢就需要還本還息,所以杠桿收購適用於現金流強或者有大量可抵押資產的公司,這些公司即便碰到問題了也能賣資產償還債務,不會弄到公司清算,損失掉股權價值。
更多細節,請參考:https://www.hu.com/question/19550629
本人在之前學業課程中也做過類似公司估值,相當復雜,用絕對估值,對未來的收入預測有眾多需考慮,如公司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等;用相對估值,也不太容易找到特別類似的企業,由於企業結構,業務等不同;建議通過兩種估值相比較後得到合適的結果
G. 請問圖里的公式具體是什麼股票估值模型叫什麼
請問圖里的公式具體是什麼股票估值模型?
這是計算年金現值公式,包括終值的現值。
經濟學告訴你們,資金有時間價值。未來公司的每年利潤,預計利率,假設t年可回收投資,就可折算成現值。可以用來判斷投資的效益,股票、國債的價值等。幫助人們決策是否值得投資。
H. 私募股權投資中最常用的估值模型有哪些
現金流折現法和可比公司法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指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進行預期,然後選擇合理的貼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摺合成現值對企業進行估值。現金流量折現法是西方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中使用最廣泛、理論上最健全的一種方法,但是,現金流量折現法中要求對未來現金流量做出預測,而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很難准確地做到這一點。因此,國內企業在私募股權投資中使用該法對企業進行估值的還很少。國內企業一般採用可比公司法對企業進行估值。
可比公司法是指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的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通常就是指我們所說的P/E法,即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常見的企業估值方法。市盈率法包括歷史市盈率法和未來市盈率法。
歷史市盈率法是指企業用上一年度或過去十二個月的利潤為基數對企業進行估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企業價值= 企業上一年度或過去十二個月的利潤* 市盈率倍數
未來市盈率法是指企業用下一年度或未來十二個月的利潤為基數對企業進行估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企業價值= 企業下一年度或未來十二個月的利潤* 市盈率倍數
I. 在使用估值模型時的一些問題
1、不可以直接使用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裡面有很多一次性損益和資本結構帶來的影響,要分離掉這些影響。自由現金流本身就是很好的替代了,比股利容易計算。
2、你如果用EVA模型,那是要加上每股凈資產的,用股利和自由現金流模型,不能再加上凈資產了,凈資產在生產過程中逐漸消耗,價值已經轉移到現金流或者股利上了。
3、折舊就在資產負債表裡面的折舊科目下呀。理論上這些錢還將用於企業的資本投入,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
4、計算市盈率採用的每股盈利可以是上年的,也可以是新一年的預期數,個人覺得理想的方式是採用之前兩個季度的實現數加上未來兩個季度的預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