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的不完全傳遞理論

匯率的不完全傳遞理論

發布時間:2022-01-10 18:32:24

① 急求!匯率決定基本理論四個內容

(一)國際借貸說
國際借貸說,也稱外匯供求論,由英國經濟學家葛遜(G•L•Goschen)於1861年在其出版的《外匯理論》(The Theory of Foreign Exchange)一書中提出的。這一理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較為流行。
該理論認為,外匯和其他商品一樣,價格的變動取決於市場的供求,即將外匯匯率看作是外匯的價格,其波動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而外匯的供求又是由國際收支所引致的國際債權債務關系,即國際借貸決定的。國際借貸的差額是決定匯率變動的基礎。如果一國的債權大於債務,國際市場上對該國貨幣供不應求,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則下降。在國際借貸中,只有那些已經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即流動借貸,才會影響外匯的供求關系。對於那些雖然形成了借貸關系但沒有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也叫固定借貸,並不會馬上對外匯市場的供求產生影響。一般認為該理論只能解釋短期匯率的變動,但無法解釋長期匯率的決定。
(二)購買力平價說
購買力平價說(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又稱PPP理論,起源較早,後來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於1922年在《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書中加以系統闡述,是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一價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假設前提。
該理論認為,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三)匯兌心理說
匯兌心理說是國際借貸說與購買力平價說的結合,由法國學者阿夫達里昂(A•Aftalion)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提出的外匯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們需要外匯是因為要購買商品與勞務以滿足人們的慾望(具有效用)。效用是外匯的價值基礎,真正的價值在於其邊際效用。而這又是人們主觀心理決定的。人們主觀上對外匯的評價不同,造成了外匯供求的變化,導致匯率的變動。它說明了客觀事實影響主觀評價,而主觀評價又反過來影響客觀事實。如外匯供給增加,邊際效用下降,心理評價降低,匯率就會下跌。這種主觀評價下外匯供求均衡時形成的匯率,就是外匯市場上的實際匯率。該學說的基礎是主觀效用論,主要解釋了短期匯率的形成,但是不能說明長期匯率的決定基礎。
(四)利率平價說
利率平價說,又稱遠期匯率論或利率裁定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於1923年提出,後由其他的經濟學家如愛因齊格(Einzig)等發展而形成。
該理論認為,在兩國間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去獲取較高的收益。但是投資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的時候,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收益變動。套利者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往往將套利業務與掉期業務同時進行。即投資者將資金調往高利國獲取利差的同時,賣出遠期高利率國貨幣,買進遠期低利率國貨幣。結果造成遠期外匯市場上高利率貨幣貼水,而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隨著這種套利活動的不斷進行,遠期價差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兩種資產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同,這時遠期匯差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利率平價成立。利率平價說在描述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關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忽視了外匯管制、交易成本、投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按照利率平價去預測遠期匯率往往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② 淺談不完全匯率傳遞理論

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影響的理論研究可謂歷史悠久,傳統的理論主要有以托馬斯孟為代表的「重商主義」,大衛休謨提出的「價格—現金流動機制」,馬歇爾的「彈性理論」,亞歷山大的「吸收分析法」。隨著各個國家之間對外貿易的不斷增加,不斷涌現出許多新理論和新方法,「不完全匯率傳遞理論」即是其中之一。 在傳統理論中,貶值意味著以外幣表示的出口價格下降,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價格上升,即認為匯率的傳遞是完全的,其傳遞系數為 1。這是假設各國廠商都不改變產品的價格時得出的結論。事實上,企業會對產品價格做出調整,所以匯率的波動不會完全傳遞為價格波動,即大多數情況下,其傳遞系數小於 1。例如,摩非特研究美國 1967—1987 年的狀況,得出進口價格傳遞系數為 35%—55%之間,而出口價格傳遞系數為 10%—20%之間。可見,出口價格的傳遞系數要小 www.homelunwen.com 於進口價格的傳遞系數。因此,通過貨幣貶值達到促進出口的目的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由於進口價格的傳遞系數和出口價格的傳遞系數存在較大差距,所以促進出口的作用將不及抑制進口的作用那麼明顯。這種情況,引起了經濟學家的關注,從而開始了對匯率不完全傳遞問題的研究,並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來解釋匯率不完全傳遞的原因,這就是不完全匯率傳遞理論。總的來說,匯率不完全傳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不完全競爭、產業組織 ;二、沉澱成本 ;三、市場份額。

麻煩採納,謝謝!

③ 簡述貨幣政策傳導中的匯率傳導機制理論。

20世紀90年代以前形成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_般理論包括兩條作用渠道:一是實際利率渠道;二是銀行渠道。開放經濟下的實際利率渠道即為匯率途徑。 Obstfeld & Rogoff(1995)、Corsetti&Presenti(2001, 2002)、Betts&Devereux(2000)、Kollmann(2001)、Lane (2001)、Engle(2002)等學者在以個體最優行為和浮動匯率為基礎的開放經濟兩國模型中引入壟斷競爭市場和菜單成本價格粘性假設,來說明實際利率傳導渠道中的匯率途徑。
以貨幣供給增加為例,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 即貨幣政策首先通過實際利率影響到匯率,名義匯率下降使進口品價格上升,帶動本國一般價格水平上升,使生產增加,按永久收入假說,當期消費增加要小於生產增加,所以多餘的部分將用於出口,出口的收入增加意味著對未來貿易夥伴國的商品要求權在增加,由此使兩國之間的財富分配發生永久性的變化。

④ 傳統匯率理論包括什麼

傳統匯率理論包括:

  1. 匯率理論是貨幣的對外價格-匯率的決定及其變化的理論模型內,也容稱之為匯率決定理論。其中心思想為:匯率決定於外匯供求。西方匯率理論錯綜復雜,流派紛呈,有傳統匯率理論,也有現代匯率理論;有論證匯率決定的,也有說明匯率變動的。

  2. 匯率理論作為金融理論的一部分,伴隨著匯率制度經歷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由一種附屬理論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立的理論。

⑤ 匯率超調理論的匯率超調理論核心思想

當市場受到外部沖擊時,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的調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異,多恩布希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商品市場因其自身的特點和缺乏及時准確的信息。一般情況下,商品市場價格的調整速度較慢,過程較長,呈粘性狀態,稱之為粘性價格。而金融市場的價格調整速度較快,因此,匯率對沖擊的反應較快,幾乎是即刻完成的。匯率對外部沖擊做出的過度調整,即匯率預期變動偏離了在價格完全彈性情況下調整到位後的購買力平價匯率,這種現象稱之為匯率超調。由此導致購買力平價短期不能成立。經過一段時間後,當商品市場的價格調整到位後,匯率則從初始均衡水平變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長期購買力平價成立。

⑥ 匯率傳遞效應的發生機制

匯率傳遞通常定義為進出口國家之間的匯率變動對其國內總體消費者價格的影響。實際上,與此相關的研究可以從進口國家的角度,測量匯率與其國內商品價格的彈性系數,也就是由名義匯率變動1%所引起的國內消費者本幣商品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彈性系數大說明匯率變動引起的商品價格變化,大部分都被終端消費者價格吸收,代表匯率傳遞效應相對高。假如由匯率波動引起的價格變動完全被終端消費者吸收,則理論上稱為完全傳遞,如果只有一部分因匯率產生價格影響被吸收則是不完全傳遞。

(6)匯率的不完全傳遞理論擴展閱讀:

總體來看,匯率波動主要通過兩種渠道引起國內消費者價格的變動,一方面是通過對進口商品價格帶來直接的變動影響,另一方面是通過對進口生產材料以及中間商品價格的影響,帶來加工商品生產製造成本的變化,從而間接將影響轉嫁到終端消費品的價格上。

假設國家的匯率傳遞程度相對高,那麼貨幣貶值會給國內通貨膨脹帶來上升壓力,而貨幣升值則會產生相反的影響。因此,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者需要將本國貨幣與匯率波動納入統籌考慮,才能更好地對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控。

⑦ 外匯匯率決定的三大理論。並簡要分析這三大理論的利弊

購買力平價說,利率平價說和國際收支說
利弊分析可見網路知道和相關資料

⑧ 關於匯率理論有哪些學說

傳統的有:
1、金平價
2、購買力平價
3、利率平價
4、國際收支(又名吸收說)
5、匯兌心理說
現代匯率理論有:
1、彈性價格貨幣模型
2、粘性價格貨幣模型
3、資產組合模型
具體內容可參照姜波克的《國際金融學新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⑨ 匯率的非中性 和 匯率不完全傳遞 是不是同一個理論

太專業。多看書,上課認真聽講。

⑩ 匯率的不完全轉嫁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什麼影響嗎

  1.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匯率的不完全轉嫁。理論上,當匯率發生變化的時候,國家和國家之間的貿易應該受到相對應的影響。所謂匯率的不完全轉嫁就是說,匯率變化和國家貿易量之間的變化,相關性比較小。也就是,匯率發生劇烈變化,而國家貿易進出口變化不大。

  2. 那麼我們來看AA-DD模型。以中國為例,調整匯率水平,對人民幣進行一次性較大幅度升值。

    1. 如果匯率不存在不完全轉嫁問題:BP曲線左移。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凈出口減少,國民收人下降,國內吸收萎縮,IS曲線左移。如果希望保持IS曲線,那麼我們需要執行比較激進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類似的,為了達到人民幣升值的目的,我們要執行一定程度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來讓進口量增加。

    2. 相同的問題,在匯率存在不完全轉嫁問題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執行程度不同。首先,人民幣升值因為匯率轉嫁不完全,進口量增加沒有那麼大。因此,為了達到相同的進口量,緊縮性貨幣政策需要執行的更加激進。類似的,因為匯率轉嫁不完全,人民幣升值導致凈出口減少的程度沒有那麼大,因此為了刺激經濟而執行的刺激性財政政策,不需要執行的那麼激進。

  3. 綜合來說,和匯率完全轉嫁相比,在匯率不完全轉嫁的前提下,為了達到對進出口數量上同樣的影響,貨幣政策需要執行的更加激進,財政政策則可以執行的沒那麼激進。

閱讀全文

與匯率的不完全傳遞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公司進行非金融債權收購 瀏覽:492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
嘉實基金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609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
10000寮國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278
你家的理財年收益率是多少 瀏覽:707
可以融資開一個奶茶店嗎 瀏覽:811
借殼會和再融資相沖嗎 瀏覽:288
如何快速融資30萬 瀏覽:804
大學生創業貸款電腦 瀏覽:467
p2p理財和基金哪個好 瀏覽:286
光大銀行保險理財產品有哪些 瀏覽:286
投資理財教程 瀏覽:995
黃韋中股票 瀏覽:11
第一套朝鮮幣價格 瀏覽:448
今日烏魯木齊鋼坯價格 瀏覽:559
信託投資房地產限制 瀏覽:674
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收費 瀏覽:335
10的後置傭金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