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已知上年利潤為10萬元,下一年經營杠桿系數為1.4,銷售量變動率為15%,則下一年利潤預測數為( )
10*(1.4*1.5%+1)=10.21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則有1.4=(△EBIT÷100000)÷15%
所以息稅前利潤變動額△EBIT=21000元,100000 21000=121000元。
乘法的計演算法則:數位對齊,從右邊起,依次用第二個因數每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到哪一位,得數的末尾就和第二個因數的哪一位對齊;
1、十位數是1的兩位數相乘方法: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相加,得數為前積,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的個位相乘,得數為後積,滿 十前一。
2、個位是1的兩位數相乘方法:十位與十位相乘,得數為前積,十位與十位相加,得數接著寫,滿十進一,在最後添 上1。
3、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位數相乘方法:被乘數加上乘數個位,和與十位數整數相乘,積作為前積,個位數與個位數相乘作為後積加上。
『貳』 請問預測息稅前利潤增長率=基期經營杠桿*銷售量增長率,怎麼理解哦
因為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化的百分比/營業收入(銷售量)變化的百分比
從公式理解
『叄』 已知企業上年利潤為200000元,下一年的經營杠桿系數為1.8,預計銷售量變動率為20%,則下年利潤預測額
不加1就是下年利潤預測增加額,這個1就等同於上年利潤20萬,2項加起來就是下年利潤預測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凈收益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並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
營業外支出是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3)經營杠桿利潤預測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是否對標的資產最近兩年收入的穩定性作出說明。
2、是否對標的資產最近兩年盈利的穩定性作出說明;主營業務稅金及所得稅項目是否與收入或利潤匹配。
3、標的資產最近兩年凈利潤是否主要依賴非經常性損益;如存在非經常性損益的,是否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的穩定性作出說明、該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如財政補貼)是否具備持續性和可實現性。
4、標的資產最近兩年的毛利率與同行業相比是否存在異常,如存在異常,是否作出合理解釋。
5、標的資產的產品銷售是否嚴重依賴於重組方或其他關聯方,產品銷售嚴重依賴於關聯方的,是否對該產品銷售價格的合理性作出充分論證和說明。
『肆』 某公司去年實現利潤800萬元,預計今年產銷量能增長6%,如果經營杠桿系數為2.5,則今年可望實現營業利潤額
經營杠桿系數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相對於銷售額變動率的倍數。
預計產銷量增長6%,則銷售額增長=800*6%=48 (萬元)
息稅前利潤(營業利潤)增長=48*2.5=120 (萬元)
則本年息稅前利潤(營業利潤)=800+120=920 (萬元)
『伍』 管理會計簡答題:經營杠桿系數在利潤預測中是如何應用的。
經營杠桿=EBIT的變動/銷售收入的變動,當預測了本年的收入後,用本年銷售收入的變動*經營杠桿就得出了預測的EBIT.
『陸』 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內
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容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柒』 經營杠杠影響息稅前利潤,財務杠杠影響息稅後利潤,對嗎
錯。是息稅前利潤也好,凈利潤也好都是影響杠桿系數的,而不是系數影響他們。可以說系數只是為了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的合理性,而不是系數本身去影響這些東西。
『捌』 6.某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為1.2,預計明年利潤增加24%,則銷售為變動( ) 怎麼計算出來
經營杠桿系數等於利潤變動率除以銷售變動率,則銷售變動為:正24%除以1.2等於正20%,所以是增加了20%,選答案c
『玖』 什麼是利潤預測利潤預測包括的基本方法
利潤預測是指按照影響公司利潤變動的各種因素,對公司未來可能達到的利潤水平和變化趨勢所進行的科學預計和推測;或者按照實現目標利潤的要求,對未來需要達到的銷售量或銷售額所進行的科學預計和推測。
利潤預測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經營杠桿系數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關比率(銷售利潤率、銷售成本利潤率、利潤增長百分率)分析法。
在進行本量利分析時,應明確認識下列基本關系:
1.在銷售總成本已定的情況下,盈虧臨界點的高低取決於單位售價的高低。單位售價越高,盈虧臨界點越低;單位售價越低,盈虧臨界點越高。
2.在銷售收入已定的情況下,盈虧臨界點的高低取決於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單位變動成本越高,則盈虧臨界點越高;反之,盈虧臨界點越低。
3.在盈虧臨界點不變的前提下,銷售量越大,企業實現的利潤便越多(或虧損越少);銷售量越小,企業實現的利潤便越少(或虧損越多)。
4.在銷售量不變的前提下,盈虧臨界點越低,企業能實現的利潤便越多(或虧損越少);盈虧臨界點越高,企業能實現的利潤便越少(或虧損越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本量利分析法
『拾』 經營杠桿是什麼計算公式是什麼
經營杠桿定義 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也可採用以下公式計算: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被稱為經營杠桿。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即EBIT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1)經營杠桿系數計算。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企業一般可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來降低經營杠桿和經營風險。 控制經營杠桿的途徑 企業一般可以通過增加銷售金額、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經營杠桿率下降,降低經營風險。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經營杠桿 一方面是從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邊際貢獻就會增加,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因為分母還要減去一個固定成本,分母總是小於分子的,因此同時增加一個數值時,相對於金額較大的分子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而相對於金額較小的分母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則整個式子越小,即經營杠桿系數越小,舉例:如邊際貢獻=100,固定成本=20,則經營杠桿系數=100/(100-20)=1.25,當由於單價上升而使邊際貢獻增加20時,即邊際貢獻=120,固定成本不變,則120/(120-20)=1.2<1.25,即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兩者呈反方向變化,其他也一樣分析。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知道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則越大,如果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那不相當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嗎?經營風險就會越小的,經營杠桿系數也會越小,所以其與經營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經營杠桿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 F即固定成本 EBIT為息稅前收益 Tcm為邊際貢獻經營杠桿理解一方面:是從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邊際貢獻就會增加,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因為分母還要減去一個固定成本,分母總是小於分子的,因此同時增加一個數值時,相對於金額較大的分子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而相對於金額較小的分母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則整個式子越小,即經營杠桿系數越小。 舉例:如邊際貢獻=100,固定成本=20,則經營杠桿系數=100/(100-20)=1.25,當由於單價上升而使邊際貢獻增加20時,即邊際貢獻=120,固定成本不變,則120/(120-20)=1.2<1.25,即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兩者呈反方向變化,其他也一樣分析。 另一方面: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則越大,如果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那相當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經營風險就會越小的,經營杠桿系數也會越小,所以其與經營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