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杠桿原理典型例子
在中國,運用經濟杠桿管理經濟,是改革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重要內容。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十分重視對各種經濟杠桿的利用。各項基本建設投資由財政撥款改為實行貸款,推行利改稅和各種形式的利潤留成制度。採用各種不同的工資形式,恢復獎金,改革價格體制等,都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1984年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我們過去習慣於用行政手段推行經濟運行,而長期忽視運用經濟杠桿進行調節。學會掌握經濟杠桿,並且把領導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這一方面來,應該成為各級經濟部門特別是綜合經濟部門的重要任務。」
為了運用好經濟杠桿,趨利避害,需要做好下列工作:
①從實際出發,以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為依據;
②做好經濟情報、經濟信息和經濟預測工作。掌握經濟動態,靈活地運用各種經濟杠桿;
③協調各種經濟杠桿的作用,使它們沿著同一個方向互相配合,協同動作。
② 什麼是經濟杠桿
經濟杠桿是社會主義社會自覺地運用經濟規律的作用,調動和調節社會再生產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使之按照最大的經濟效果,最符合生產目的的方向運動的經濟范疇。 經濟規律的作用是通過一定的經濟范疇來實現的。因此,運用經濟規律只能通過運用相應的經濟范疇為手段來實現。當然,經濟范疇並不都具有經濟杠桿的性質,不是所有的經濟范疇都是經濟杠桿,只有那些在經濟管理中可以用來作為調節和調動生產總過程和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按一定方向或目的運動的經濟范疇才是經濟杠桿。所以,也可以說經濟杠桿是作為經濟管理的經濟手段的經濟范疇。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經濟杠桿是有著廣泛的作用,一類是調節作用,一類是推動(或調動)作用。 調節作用,是指在生產總過程中發揮調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比例使之平衡的作用。例如,在經濟管理中利用價格杠桿,提高某些短線產品價格可以促進這些產品的生產,降低長線產品的價格可以減少該產品的生產。在流通中,通過提高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可以減少需求,降低供過於求的商品價格可以限制生產,這就是調節供求比例使之平衡的作用。 推動作用,是指在生產總過程及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調動人們改善經營管理,歷行節約,講求經濟效果的作用。 不同的經濟杠桿不論其作用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往往有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作用。比如,利用價格杠桿調動企業合理地利用能源,對煤定低價,對石油定高價以推動企業少用石油,但同時也就產生了另一個作用,就是低價將限制生產,高價鼓勵生產的作用,煤炭價格定低了勢必減少煤炭生產的收益甚至造成虧損,從而打擊煤炭生產的積極性,而石油價高造成石油企業得到額外的收益,造成石油企業虛假的經濟效果掩蓋經營中的浪費,不利於加強經濟核算制。這是一種副作用,如果我們在利用價格杠桿調動人們節省石油的同時,配合以稅收杠桿,對石油課以高稅把其額外所得收回來,對煤炭課以低稅或免稅將其損失補上,這樣就可以把非因企業原因造成的經濟效果增或減消除掉,消除利用價格杠桿發生的副作用,相互補充,取長補短。 經濟杠桿的作用是強大的,是經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經濟手段。但是,在經濟管理中單純運用經濟杠桿是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的,經濟杠桿必須和經濟動力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經濟利益是人們結合起來進行生產的紐帶,是推動人們努力發展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的經濟效果的經濟動力。因此,要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必須與經濟利益結合起來。 經濟杠桿的調節手段 社會主義的經濟杠桿比較重要的有: 價格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價格是最有效的調節手段。在計劃經濟中自覺地利用價值規律,主要是要正確運用價格杠桿,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規定有科學根據的價格水平、商品比價和各種差價(見商品差價),並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通過價格與價值的一致或背離,調節生產經營活動,保證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稅收 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合理規定不同稅種和稅率,通過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稅金額的調節,來影響引導和控制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活動,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可以通過不同稅種的建立、稅目的增減和稅率的升降,調節不同部門、企業的利潤水平,從經濟利益上鼓勵國民經濟需要的行業和產品發展,抑制乃至淘汰無助於國民經濟發展的行業和產品。 信貸是國家有計劃地動員和分配閑置貨幣資金的一種形式。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對不同部門和企業,在發放信貸資金和規定利息率方面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以引導不同部門、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沿著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方向發展。同時,信貸還是國家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手段。 工資、獎金作為實現按勞分配的形式,直接關繫到勞動者個人的物質利益。通過工資形式的正確選擇、工資差距的合理確定以及獎金的正確發放,以調節社會勞動的分配,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通過匯率變化對輸出和輸入的影響,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高匯率意味著降低用外匯表示的輸出價格,提高用本國貨幣表示的輸入價格,因而產生刺激輸出和限制輸入的效果;反之,降低匯率就會產生減少輸出和增加輸入的效果。同時,匯率的變化,又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國內的物價水平,在合營企業中還會帶來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資產價格的變化。因此,正確運用匯率杠桿可以促進國家建設的進程。
③ 經濟中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在經濟學里,杠桿有抄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指「財務杠桿」,一個企業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借貸籌集資金,投入生產,獲得更多的收益。就是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但這樣風險也大。一般企業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既能多掙錢,又保證可控的風險,指標就叫做「資產負債率」。廣義的杠桿涵蓋所有「以小搏大」的經濟行為,但核心還是借貸。
杠桿,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
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
④ 什麼是經濟杠桿在社會經濟是一個什麼角色
經濟杠桿(economic lever)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
在生產總過程中發揮調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比例使之平衡的作用。例如,在經濟管理中利用價格杠桿,提高某些短線產品價格可以促進這些產品的生產,降低長線產品的價格可以減少該產品的生產。在流通中,通過提高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可以減少需求,降低供過於求的商品價格可以限制生產,這就是調節供求比例使之平衡的作用。
⑤ 經濟里的杠桿原理是什麼
中國應該抑制出口,擴大內需,作來長期戰略目標。
中國現擁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已經是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應該均衡出口。
華爾街金融風暴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福音,中國人將在現有的生活質量上更進一步。
抑制出品,一方面可以抑制外匯儲備的極度彭脹,二可以擴大內需,讓企業生產老百姓買得起的產品,當內需達到飽和或超過一定量,商品價格接近老百姓購買力,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三擴大國內投資,上長期在外打工的工可以回到家鄉上班工作,不在四處漂泊。四可以緩解大城市外來就業人員的壓力。
我們為什麼不抑制出口呢, 我們還別的理由嗎?
中國有關領導說我們有這么多外匯,可能買什麼呢?該買的別人不賣,我們只有拿去買外國國債和儲存。我們的外匯好無奈,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既然我們的外匯沒什麼用,我們就應該轉換一下思維。
中國投資的地方很多,為什麼要造一些與中國購買力相悖的商品出口來國外,換來一堆廢紙和向他國融資。我們應該保持現有的外匯,對外能通匯就足矣了,應該加緊擴大內需,中國老百姓很窮,但比以前來說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共同富裕。
中國的老百姓現在生活的怎麼樣呢?吃穿住行滿足了嗎,沒有?N多人沒有房住,N多人出行不便,N多人沒有用上大城市裡所謂的生活必須品,如冰箱,彩電,DVD,空放,空調,辦工娛樂用電腦,健身器材,沙發,席夢絲,燒飯用天燃氣,抽油煙機,飲水機,洗澡用熱水器。我們的一日三餐肉食禽蛋奶,瓜果蔬菜都一應齊全了嗎?
可以肯定的回答的是,沒有,遠遠沒有,邊都沾不上,為什麼我們不反思呢。我們連基本的生活資料都沒有滿足的前提下,我們有理由去幫外國人過生活嗎?甚至借錢給別人過富裕日子,而自己卻窮困僚倒。
中國人比外國人多工作一半的時間,在中國大數就業的人比外國人上班時間長,工作強度大,我們辛苦創造的勞動成果白白讓別人享用,因為我們目前得到是沒有用外匯。外國普通工作者上班時間短八小時,每個星期有雙休日,節假日,社會福利一應俱全。他們工作這么輕松,卻生活的如此好,這難道正常嗎,難道真的每個外國人的工作效率都比中國人高嗎?
我們工作比是2:1,而生活質量比是1:2。最公平嗎。
為什麼說要抑制出口呢,因為我們用勞動換來的是所謂的美元,已經不能換成黃金,其他我們又沒有什麼可以買的啦,因為想買的他們不賣。長期下去,我們將消耗掉我們的原始資源,我們將沒有可以生存的資源,如果不能出口,或者出口成本過高,許多企業就會把目光放在國內,生產我們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提高生活質量。
為什麼有這么多老百姓買不起,因為我們生產的產品價格與國際接軌,意思就是說他們勞動時間少,生產的產品自然少,物以稀為貴,價格就高了,而我國同類商品工作時間長,生產出來的商品多,價格自然要低,但是沒有變化了,就是因為是根據國際定價的。
我們把中國放到了全世界,而沒有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個體,在這個個體里,我們的商品價格應該按照自己國家的價值規律來定價,我們的體制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生產商品的社會屬性是共同所有,讓人人都可以過富裕的生活,但是我們把我們放在了全世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者融在一起,失去了最初的初衷,如果資本主義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哪我們可以按照國際來操作,但是不是,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05年底,全國黨員總數為7080萬名,比上年增長1.7%。黨的基層組織352萬個,比上年凈增4.3萬個,增長1.2%。中國共產黨佔全中國的比是5%左右,大多數同資本主義國家交流的時間,或多或少受著他們思維的影響,而很多中國人對共產黨的理解也是膚淺的,我也是其中一個,對共產黨理解也是支支甚少。意思是說大多數是存在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思維,當他們用商品換來美元,兌換成人民幣,而國家卻為他們的富有買了單,擁有近2萬億的外匯。
⑥ 經濟杠桿是什麼意思
經濟杠桿:
經濟杠桿(economic lever),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 運用經濟杠桿,就是根據國家或經濟組織的既定目標,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對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和當事人造成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利用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動作為閥門,以影響、調節、控制它們的經濟活動,促進或保證既定目標的實現。
⑦ 如何理解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杠桿作用
如何認識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
科學技術特別是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馬克思對科學技術的偉大歷史作用作過精闢而形象的概括,認為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特別是極大地促進了歐洲近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
馬克思把火葯、指南針和印刷術稱為預告資本主義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⑧ 在經濟里什麼叫杠桿謝謝!
經濟杠桿
經濟杠桿(economiclever),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運用經濟杠桿,就是根據國家或經濟組織的既定目標,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對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和當事人造成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利用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動作為閥門,以影響、調節、控制它們的經濟活動,促進或保證既定目標的實現。
擴展:
《中國經濟史》對經濟杠桿的說明國家和企業必須運用各種 經濟杠桿調節國家和企業之間、企業和勞動者之間以及勞動者相互之間在 再生產過程中的物質 利益矛盾,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運用 經濟杠桿,體現為國家和企業把實現既定目標同企業和勞動者的物質利益結合起來,從生產、交換、分配和 消費各個方面影響和調節企業和勞動者的行為,保證國家和企業既定目標的實現。運用 經濟杠桿管理 經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我們過去習慣於用行政手段推動經濟運行,而長期忽視運用經濟杠桿進行調節,學會掌握 經濟杠桿,並且把領導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這一方面來,應該成為各級經濟部門特別是綜合經濟部門的重要任務。」中共十三大指出:「計劃管理的重點應轉向制定 產業政策,通過綜合運用各種 經濟杠桿,促進產業政策的實現。」中共十六大進一步強調:「完善國家計劃和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發揮 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運用 經濟杠桿,必須符合客觀 經濟規律;要掌握經濟信息和市場動態,做好 經濟預測工作,靈活運用各種經濟杠桿;同時要注意各種經濟杠桿的綜合運用,配合進行。供參考。
⑨ 經濟杠桿的介紹
經濟杠桿(economic lever),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 運用經濟杠桿,就是根據國家或經濟組織的既定目標,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對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和當事人造成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利用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動作為閥門,以影響、調節、控制它們的經濟活動,促進或保證既定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