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法的基本假定及實用范圍
杠桿法計算橫向分布系數,基本假定有以下幾點
1、假定內力按直線傳遞
2、假定受力構件的剛度都很大,大道可以不考慮變位
3、支點外延的點內力也按直線放大
適應范圍
適應於結構寬度比較窄而剛性比較大的梁式結構
2. 荷載橫向分布計算中,杠桿法的基本假定及適用范圍。
杠桿法計算橫向分布系數,基本假定有以下幾點1、假定內力按直線傳遞2、假定受力構件的剛度都很大,大道可以不考慮變位3、支點外延的點內力也按直線放大適應范圍適應於結構寬度比較窄而剛性比較大的梁式結構
3. 什麼是杠桿原理法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4. 杠桿原理的杠桿定律
在簡單的二元系相圖中。恆溫連接線和液相線固相線有兩個焦點。處在內連接線上任一點所代容表的體系狀態都會發生兩相平衡。體系成分固定後,AB兩項成分分別是xbA和xbB
根據質量守恆。該溫度平衡的AB兩項的相對量。
AA(wA)=(xbB-xb)/(xbB-xbA)
AB(wB)=(xb-xbB)/(xbB-xbA)
注意:杠桿定律是由於質量守恆推導出來的,不一定平衡才滿足。無論系統是否平衡都應該滿足杠桿原理。
5. 杠桿原理的問題
B
如圖1,根據杠桿原理,有
F1*(L1+L2)=G*L1(1)
又如圖2,有
F2*(L1+L2)=G*L2(2)
把(1)、(2)兩式相加,得
(F1+F2)*(L1+L2)=G*(L1+L2)
即F1+F2=G
所以選B.
6. 學習杠桿原理的問題
杠桿的定義: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杠桿定理:F1l1=F2L2(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
支點一般都標在試卷上為○
力臂所在直線都與支點○垂直
7. 杠桿原理法的基本假定是什麼
杠桿原理法的基本假定:
1、假定內力按直線傳遞;
2、假定受力構件的剛度都很大,大道可以不考慮變位;
3、支點外延的點內力也按直線放大適應范圍適應於結構寬度比較窄而剛性比較大的梁式結構。
「杠桿法」忽略主梁之間橫向結構的聯系,假設橋面板在主樑上斷開,當作橫向支承在主樑上的簡支梁或懸臂梁。
「杠桿法」適用於計算何在靠近主梁支點是的橫向分布系數,且適用於橫向聯系很弱的無中間橫隔梁的橋梁。
輔助墩又稱拉力墩或錨固墩。為了使斜拉橋的主跨結構剛度不受邊跨主梁撓曲的影響往往左邊跨拉鎖的錨固點設置聯桿與下部支墩相連。這樣索力的垂直分力所產生的拉力可直接由支墩承受,減小了邊跨主梁的撓曲從而大大提高了主跨的剛度。這種為了提高結構的整體剛度而設置的中間支墩稱為輔助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