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給我一個杠桿圖片

給我一個杠桿圖片

發布時間:2022-01-16 03:25:20

Ⅰ 給我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這個問題樓主質疑的好!阿基米德說這個豪言壯語只是用一種比喻表明了人類理性力量的偉大,並非是真的去撬動地球。

不過即便要裝模作樣的作出「科學」質疑(其實這是出題者無知的表現),至少也要符合點常識,說地球對杠桿的作用力為6 ×10^25N這顯然荒唐無比(地球上還摞了一個地球?即便如此,重力加速度也不能用常量g計算)。還有支點在哪呢?這些問題都不交代清楚,就匆匆下結論(雖然沒有明說,但言下之意很明顯就是:老阿基米德你牛B吹大了)。另外為什麼要撬起1cm?阿基米德完全可以為自己辯護,哪怕撬起1nm都是撬起。

至於後一空樓主作為中學生(我猜測應該是吧)顯示了少見的洞察力。如果用牛頓力學容易計算,按照題目中假定,杠桿的另一端速度不知道要超過光速的多少倍了,相對論效應在這個問題中不可不考慮。

Ⅱ 杠桿的畫圖(教我怎麼畫,舉個例子)

杠桿的定義是:在力的作用下,能圍繞固定支點轉動的硬棒。
花的時候先找准支專點,屬再找到動力的作用點,最後找到阻力的作用點就可以了。
------------------------------------------------
http://ke..com/view/85065.htm?fr=ala0_1_1
------------------------------------------------

Ⅲ 給我一個杠桿,我能翹起整個地球,誰說的

阿基米德

雖然杠桿原理不是阿基米德發現的,但是他在他的衛面平衡研究中解釋了其工作原理。以亞里士多德的追隨者為主的逍遙學派學校中曾出現過更早的關於杠桿的描述,也有說是阿爾庫塔斯。

根據帕普斯所述,阿基米德關於杠桿的研究曾引出過其非常著名的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普魯塔克曾描述過阿基米德是如何設計滑輪機構的,該機構可以讓水手們利用杠桿原理提起那些過重的無法單憑人力搬運的物品。

阿基米德也被認為曾改進過投射器的威力和准確度,並且發明了在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中使用的計程器。這個計程器是一種車輛的形式,在每行駛過一定距離後車上的齒輪機構就會向特定容器中投入一個球。

(3)給我一個杠桿圖片擴展閱讀:

西塞羅在他的對話錄《國家論》中曾大致提到過阿基米德,這部對話錄描述了一段發生在公元前129年的虛構的談話。

公元前212年,據說在佔領錫拉庫扎之後,馬庫斯·克勞狄斯·馬塞勒斯將軍將兩部用於天文學的機械裝置帶回了羅馬,這兩部裝置顯示了太陽,月亮和五個行星的運動。西塞羅還提到了由泰勒斯和歐多克索斯設計的類似裝置。對話錄表明,馬塞勒斯將其中一部機器據為已有,另外一部則捐贈給了羅馬的功德廟。

馬塞勒斯持有的那一部後來被公開展示,據西塞羅說,加勒斯向斐勒斯演示的過程被後者記錄如下:當加勒斯移動球時,這個銅制裝置上的月亮跟隨著太陽一起運動,如同現實中的天空一樣,而當太陽,月亮和地球呈一條直線時,投影的狀態再現了日蝕現象。

這是一段關於天象儀或是太陽系儀的描述。帕普斯曾說過,阿基米德有一些手稿(現已丟失)被命名為「球體製造」,其中有關於此類機械裝置的製造方法。

在這方面的現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安提基特拉機械上,這是另外一個可能出於相同目的而設計的古代機械。製造這類機械需要極其尖端的差動齒輪知識和技術。這曾一度被認為已經超出了古代的技術能力范疇,但1902年發現的安提基特拉機械可以證明早在古希臘這類裝置就已經出現了。



Ⅳ 給我一根杠桿,撬起一個地球 是誰講的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臘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國,出現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奮好學,專心一志地獻身於科學,忠於祖國,受到人們的尊敬與贊揚。阿基米德曾發現杠桿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並利用這些定律設計了多種機械,為人民、為祖國服務。關於他生平的詳細情況,已無法考證。但關於他發明創造和保衛祖國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杠桿定律的確立

人們從遠古時代起就會使用杠桿,並且懂得巧妙地運用杠桿。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時候,奴隸們就利用杠桿把沉重的石塊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桿在船上架設桅桿。人們用汲水吊桿從井裡取水,等等。但是,杠桿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在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之前,是沒有人能夠解釋的。當時,有的哲學家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口咬定說,這是「魔性」。阿基米德卻不承認是什麼「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種種現象,總有自然的原因來解釋。杠桿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決心把它解釋出來。阿基米德經過反復地觀察、實驗和計算,終於確立了杠桿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長力臂就應當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長。阿基米德確立了杠桿定律後,就推斷說,只要能夠取得適當的杠桿長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舉起來。據說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敘拉古國王聽說後,對阿基米德說:「憑著宙斯(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主管天、雷、電和雨)起誓,你說的事真是稀奇古怪,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向國王解釋了杠桿的特性以後,國王說:「到哪裡去找一個支點,把地球舉起來呢?」

「這樣的支點是沒有的。」阿基米德回答說。

「那麼,要叫人相信力學的神力就不可能了?」 國王說。

「不,不,你誤會了,陛下,我能夠給你舉出別的例子。」阿基米德說。

國王說:「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動一樣重的東西,看你講的話怎樣。」當時國王正有一個困難的問題,就是他替埃及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造好後,動員了敘拉古全城的人,也沒法把它推下水。阿基米德說:「好吧,我替你來推這一隻船吧。」

阿基米德離開國王後,就利用杠桿和滑輪的子理,設計、製造了一套巧妙的機械。把一切都准備好後,阿基米德請國王來觀看大船下水。他把一根粗繩的末端交給國王,讓國王輕輕拉一下。頓時,那艘大船慢慢移動起來,順利地滑下了水裡,國王和大臣們看到 這樣的奇跡,好象看耍魔術一樣,驚奇不已!於是,國王信服了阿基米德,並向全國發出布告:「從此以後,無論阿基米德講什麼,都要相信他……」

Ⅳ 給我一個杠桿,一個支點,我就能翹動地球,這句話誰說的

阿基米德吧

Ⅵ 為什麼說給我一個杠桿我能翹起整個地球

這是阿基米德所說,是對「杠桿原理」的形象表述。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Ⅶ 如何理解「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這句話原意是說杠桿原理的.只要有合適的工具和一個合適的支點.利用杠桿原理可以把地球(像地球一樣質量物體)輕松搬動.

現在這句話被一些年輕人賦予了新的含義.是指只要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創造一個奇跡的意思.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也是當代青年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成功宣言。阿基米德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

Ⅷ 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不是廢話
阿基米德在發現了杠桿原理之後,發出了「給我一個支點,我能夠撬動地球」的感慨。
阿基米德的感慨,不過是基於理論上的一個感慨。
杠桿原理是: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
這里的動力,是人(也就是阿基米德)所能施加的力量;阻力就是地球的質量。
由杠桿原理,可以得到:動力=(阻力臂/動力臂)×阻力
假設阿基米德所能發出的力是100公斤,地球的質量是6×10^24公斤。代入上式,有:
100=(阻力臂/動力臂)×6×10^24
動力臂/阻力臂=6×10^22
動力臂=6×10^22×阻力臂。
可見,只要我們能找到一根足夠長的杠桿,並且找到一個支點,使得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60萬億億倍,阿基米德就可以撬動地球!

不過就算真的能找到這樣的杠桿和支點,阿基米德也能把它支到地球和支點上,還能走到杠桿的另一端,並且這根杠桿的重量是0。
阿基米德要想把地球撬動1毫米,阿基米德就要推著杠桿走6千萬億公里,這個距離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4千多萬倍!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Ⅸ 假如給我一個杠桿,一個支點,我就能翹動地球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般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杠桿原理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中。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在常規的管理活動中,能夠顯現和發揮作用的杠桿原理,其著眼點被濃縮和概括為,責權利關系在平衡與失衡狀態下的種種表現。

Ⅹ 給我一根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什麼意思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動力臂延伸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力臂>力距);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力矩>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閱讀全文

與給我一個杠桿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交易36記 瀏覽:39
抖音傭金幾個點 瀏覽:498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