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按照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協議,成員國90%的貿易商品實行零關稅。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幣元的M商品出口
首先這件商品的售價是人民幣10,按照人民幣兌外幣為1:8的兌換率等於80外幣,加上5%的關稅所以0關稅前是84外幣,所以A等於直接排除掉,然後生產率的提高產生的是價格的跌價而不是漲價,所以D也可以排除。那麼現在就剩B跟C兩個選擇,而既然生產率的提高導致了商品掉價那麼剩下的選擇就只有選C,因為80外幣是沒掉價沒關稅前的價格;所以我的選擇是C;84,64
❷ 在中國不能兌換的東盟國家貨幣是
截止2011年是10個東盟國家,汶萊(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亞、寮國(1997年)、馬來西亞、緬甸(1997年)、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1995年)。
其中,除菲律賓比索,新加坡元,泰國銖三種外,均不能自由兌換。
❸ 請問東盟十國的錢幣最新匯率是多少
1.0 CNY = 0.204044 BND 汶萊元
1.0 CNY = 1321.47 IDR 印尼盾
1.0 CNY = 0.471734 MYR 馬來西亞林吉特
1.0 CNY = 0.204044 SGD 新加坡幣
1.0 CNY = 4.73858 THB 泰國銖
1.0 CNY = 614.56 KHR 柬埔寨利爾斯
1.0 CNY = 2,791.2 VND 越南盾
1.0 CNY = 1,232.8 LAK 寮國基普
1.0 CNY = 0.9537 MMK 緬甸元
1.0 CNY = 6.555 菲律賓比索
❹ 在中國不能兌換的東盟貨幣有什麼
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
在國內不能直接兌換的有菲律賓比索、汶萊元、寮國基普、緬甸元。
❺ 近二十年美金對中國匯率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
2005=8.1013
❻ 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分析
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弊多利少,同時,對日美經濟的改善起不到有利效果,對亞洲經濟的復甦和穩定增長弊多於利,因此當前人民幣不應該升值,更不應該大幅度升值
關於人民幣升值,國際上一直議論紛紛,特別是日美等國極力要求中國調整貨幣匯率,使人民幣升值。歐洲輿論界不少人也認為,歐盟對中國貿易逆差200億美元,只有人民幣升值,貿易逆差才有辦法改善。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何在?為何這些發達國家希望人民幣升值?為何亞洲發展中國家對中國貨幣匯率問題基本不表態?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弊多利少,同時,對日美經濟的改善起不到有利效果,對亞洲經濟的復甦和穩定增長弊多於利。
不利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人民幣升值的潛在好處:對償還外債有利,對進口貿易有利,對抑制通貨膨脹有利,對中國的海外投資有利,對人民幣朝向區域貨幣和國際貨幣方向邁進有利。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弊更多。
第一,削弱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中國商品以「價廉物美」打進世界市場,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影響中國產品的出口以及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第二,外國企業來華投資數量將減少。中國的發展經驗證明,缺少外資,或者是外資驟減,將對中國的持續發展非常不利。雖然人民幣升值對已在華投資或在華擁有資金的外國企業家有利,因為他們的資產將會增值,但卻會使即將到中國投資的企業家裹足不前。因此,長期來看對中國經濟發展不利。
第三,對發展中國的國內旅遊業不利。人民幣一旦大幅度升值,對中國國內旅遊業發展將起負作用。當然,人民幣升值,也會促進中國人出外旅行,但由此帶來的外匯流失對中國也是不利。
第四,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將大幅度縮水。中國外匯儲備高達4033億美元(2003年底),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日本。中國的外匯儲備以美元為主,只要人民幣升值,大量的美元儲備便會縮水。
第五,中國經濟有可能失控。維持貨幣匯率穩定,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持續發展非常重要,中國金融貨幣體系還很不健全,一旦大幅度調整貨幣匯率,失控的可能性很高。
日本就是很好的借鑒,日元匯率的大調整(大升降),把這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卷進經濟混亂的深淵,從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至今,日本經濟始終無法復甦。
顯然,人民幣升值有利也有弊,在探討到底利多弊少,或是弊多利少的同時,有必要分析一下,為何以日美為主的國家想通過種種渠道,讓人民幣升值呢?其動機和目的何在?
日美兩國的動機和目的
日本和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動機和目的非常明確。
第一,希望藉此改善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日美認為要縮減對華貿易逆差,惟有迫使人民幣升值,削減從中國的進口,藉以縮減日益膨脹的對華貿易赤字。
(1)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但是美國仍然無法限制或阻止日本商品向美國大量出口,美國對日本貿易始終是逆差。
(2)中國是美國國債的重要購買國。中國利用對美國貿易順差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高達1220億美元(截至2003年6月的累積額)。中國如果沒有此種貿易順差,美國發行的國債,除了日本購買之外,很難找到其他的大買家。
(3)中國對日美的貿易出口,占日美總進口的百分比非常低,因此,削弱由中國的進口,根本無法扭轉美國龐大的國際貿易逆差和改善日本國內的低迷經濟狀況。
當然,中國的出口,主要還是由在中國的日、美、歐企業促進的,因此,中國出口減少,首當其沖受影響的還是跨國企業。
第二,希望藉此改善日美國內的通貨緊縮問題。現今,以日美歐為主,都或多或少地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沼。尤其是日本,除了要處理不良債權和推行企業私營化之外,便是根除通貨緊縮。而此通貨緊縮的禍根,不少日本人認為是來自中國貨的「廉價輸入」,因此他們迷信,只有迫使人民幣升值,削減中國貨的廉價進口,才能解決國內通貨緊縮問題。但是,如前所述,中國的進口占日美的總進口比重非常低,對解決日美國內的通貨緊縮問題,可以說無濟於事。
第三,希望藉此制止日美企業對華投資。日美企業大量地對外投資,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失業率激增,對此問題,日本看得比美國嚴重。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除了大量向海外投資之外,也同時吸引了大量的日歐資本來彌補國內的產業空缺。
日本企業大舉向海外進軍時,未及時大量引進外資,頓時有「產業空洞化」之感,同時失業率激增至戰後最高數字,為了解決此問題,希望人民幣升值,減少企業對華投資,問題是,日本資本不去的話,美國資本就會去;歐洲資本不去的話,亞洲華人資本也會去,結果大家還是爭先恐後地到中國投資。
美國的經濟從各項指標上看,均有不俗表現,但卻無法降低國內的失業率,而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又直接關系即將進行的美國大選,為應付選民及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斗爭,美國政府不斷對中國施壓。日本經濟十多年來一直徘徊於低谷,而小泉上台後實行的經濟改革也陷入困境,小泉政府的支持率不斷下降,為轉嫁國內對其改革的失望,將人民幣匯率問題作為轉移視線的理由是最好不過的了。
人民幣升值對亞洲的影響
在亞洲發展中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幾乎沒有聽見。亞洲發展中國家一般都對中國貿易順差,同時,企業也紛紛向中國轉移,因此,不太期待人民幣升值。
不過,假設人民幣升值,東盟等亞洲國家將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中國商品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競爭力降低,有助於東盟商品在亞洲以及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第二,歐、美、日的海外投資將會逐漸由中國轉移到東盟來,而東盟的對華投資可能逐漸減少,東盟一些國家的外來投資,可能會更快地增加。
總的來說,亞洲發展中國家並非強烈希望人民幣升值,況且人民幣升值問題,已由經濟和商業問題轉變為政治和外交問題。
應同幾種主要貨幣掛鉤
中國一再強調,保持匯率穩定是大前提,匯率升降應該由市場經濟來決定,應該說,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弊多利少,同時,對日美經濟的改善起不到有利效果,對亞洲經濟的復甦和穩定增長弊多於利,因此當前人民幣不應該升值,更不應該大幅度升值。
不過,中國已加入WTO,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價值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匯率調整在所難免。
原則上不應急促和大幅度調整人民幣匯率。同時為了避免較大的風險,人民幣應該同時和世界上幾種主要貨幣(除美元外,應該增加歐元和日元比重,不過日元對美元大幅度變動的因素,也應該時時考慮在內)掛鉤。
此外,中國應加強和促進與亞洲國家和地區在金融貨幣政策上的合作,以確保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各貨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❼ 人民幣匯率表的疑問
1,是的,
2,對;
3,一句解釋很難,簡單說說吧。當RMB升值時,出口會受到影響,升值相當於漲價。中國出口比重很大,因此需要抑制RMB升值。同理,RMB升值,相當於美元相對人民幣在貶值,美元區產品價格下降,這將提高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進口。
以上是主流觀點,下邊我說二句。實際上,抑制RMB升值是個很二逼的行為。貨幣為國家信用,本沒有任何實際價值,中國刻意控制rmb升值,相當於商店刻意控制自己的商品不漲價,這固然會提高出口額刺激生產,但是你能想像別人一家4S店一直堅持5萬賣寶馬不加價嗎?他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該升值TMD不升值,刻意追求生產量和銷售量,一幫工廠樂呵呵看著產銷量提高,而消費者則瘋狂采購中國商品。固然中國商品的成本比其他地區要便宜的多,但是中國沒有把這種成本的優勢轉化到利潤的優勢上,而採取了降價生產薄利多銷的策略,這樣固然能取得一時的利益,但是違背了正常的經濟規律。隨著資源等產品融入國際主流,成本不可能永遠低廉。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是輪流世界工廠的過程,而世界工廠就是所謂發達國家剝削發展中國家的一個代名詞。升值時必然,而升值則相當於之前高度密集的生產性企業要出現連鎖式倒閉崩盤,升值意味著之前賣出去的500件商品,現在用相同的錢,今天只能回購350件。
美國歐美為啥要求RMB升值?因為你5萬塊錢賣寶馬,讓人家4S店都開不下去了。獲利的是消費者,而郁悶的是資本家。美國的聲音是資本的聲音,所以美國必須要求RMB升值。
❽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 6.5 時代,意味著什麼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2020年5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上漲,7月份漲破「7」後上漲勢頭強勁。截至11月1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最高觸及6.5404,為2018年6月27日以來最高水平,較5月27日低點7.1777升值8.87%,目前在6.5749附近;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最高一度觸及6.5321,較5月27日低點7.1963上漲9.22%,目前報6.5720附近。
(在岸美元兌人民幣日線圖,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來源:FX168)
(離岸美元兌人民幣日線圖,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來源:FX168)
疫情控制較好經濟逆勢增長是人民幣升值主要原因
總體而言,人民幣上漲歸結於美元走弱、中國國內經濟復甦。中國作為疫情下少有的經濟逆勢增長的國家,吸引了世界各地投資者的注意力。高盛預期,中國將是今年唯一錄得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料全年GDP按年增約2%。
此外,大量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導致近期人民幣外匯市場購買需求旺盛,推動人民幣穩步升值。
自第二季度起,中美增長差迅速拉大,中美利差也相應擴大,短期資本流入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出現較為明顯的貶值。美元指數在今年第一季度一度接近103關口,但隨後震盪走低,目前交投在92.46附近波動。
(美元指數日線圖,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來源:FX168)
美聯儲今年維持整體寬松貨幣政策立場,此外,隨著新冠病毒疫苗的開發進程持續推進,提振樂觀風險情緒,對美元構成進一步下行壓力。
美國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拖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可能出台較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美國貨幣政策可能會進一步寬松,這種預期也推動美元指數走低,以及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升值。
人民幣有望繼續走強
全球投行押注由於美元持續走軟以及資本持續流入,人民幣近期漲勢將持續。多家投行已提高對人民幣匯率的預估。
高盛11月份最新發表報告稱,在中美利差及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強勁需求支持下,預計人民幣兌美元未來一年將進一步上漲,3、6、12個月目標分別為6.50、6.40和6.30。
高盛環球外匯團隊認為,由於美元在全球復甦周期中往往表現不佳,且根據估值模型推算美元目前依然被高估,預計美元將進一步走低。此外,中國經濟活動料進一步復甦,2021年政策寬松預計將減少,這表明中美利差仍將持續。這些因素都對人民幣走勢構成支撐。
此外,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信證券、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今年三季度時都曾預測人民幣會持續走強,其中,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21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可能會交投在6.60。
臨近年底,全球疫苗研發出現喜人進展,美國大規模刺激計劃暫時擱置,2021年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決定因素將是哪些?人民幣匯率是繼續走高?震盪?還是會有所回落?2020年12月亞洲交易博覽上,FX168特別邀請人民幣匯率研究專家、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肖立晟老師進行「當前人民幣匯率決定因素和預測」的主題演講,如果您對此話題感興趣,可提前掃碼或登錄頁面注冊,也可以將您關心的問題發到我們客服郵箱,我們會讓嘉賓有針對性地給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