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務風險分析是什麼
財務風險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可能導致公司喪失償債能力、導致投資者預期回報下降的風險。
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企業管理者只能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財務風險而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和東南亞(中亞和哈薩克)
識別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財務管理宏觀環境的復雜性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
(1)財務風險杠桿分析法的缺點擴展閱讀:
應對策略
1、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
3、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 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
反映資產獲利能力的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經 濟效率高低直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
4、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如訂立擔保合同前應嚴格審查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訂立擔保合同時適當運用反擔保和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應跟蹤審查被擔保企業的償債能力,減少直接風險損失。
5、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
㈡ 從財務杠桿看如何防範財務風險
一、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1、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整個財務活動過程中,由於各種不確定性所導致企業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企業的財務風險貫穿於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可將其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個方面。主要特徵表現在:一是客觀性。即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也就是說,財務風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無法迴避它,也無法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進而避免風險。二是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在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中均會產生財務風險。三是不確定性。即財務風險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四是收益與損失共存性。即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2、從資產負債狀況分析財務風險 從資產負債分析,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流動資產的購置大部分由流動負債籌集,小部分由長期負債籌集;固定資產由長期自有資金和大部分長期負債籌集,也就是流動負債全部用來籌集流動資產,自有資本全部用來籌措固定資產,這是正常的資本結構型,財務風險很小;二是資產負債表中累計結余是紅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資本被虧損侵蝕,從而總資本中自有資本比重下降,說明出現財務危機,必須引起警惕;三是虧損侵蝕了全部自有資本,而且還占據了負債一部分,這種情況屬於資不抵債,屬於高度風險,必須採取強制措施。 3、從企業收益狀況分析財務風險.從企業收益分析,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經營收入扣除經營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銷售稅金及附加等經營費用後的經營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礎上扣除財務費用後為經常收益。三是在經常收益基礎上與營業外收支凈額的合計,也就是期間收益。對這三個層次的收益進行認真分析,就可以發現其中隱藏的財務風險。這其中分三種情況:一是如果經營收益為盈利,而經常收益為虧損,說明企業的資本結構不合理,舉債規模大,利息負擔重,存在一定風險;二是如果經營收益、經常收益均為盈利,而期間收益為虧損,可能出現了災害及出售資產損失等,若問題嚴重可能引發財務危機,必須十分警惕;三是如果從經營收益開始就已經虧損,說明企業財務危機已顯現。反之,如果三個層次收益均為盈利,則是正常經營狀況。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所以,企業在確定財務風險控制目標時不能一味追求低風險甚至零風險,而應本著成本效益原則把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因此,要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範,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現著重從以下幾點來談談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處理機制 具體方法主要有:一是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以前以預提方式建立用於防範風險損失的專項准備金。如產品製造業可按一定規定和標准計提壞賬准備金、商業流通企業計提商品削價准備金,用以彌補風險損失。二是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籌資風險控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籌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管理措施失當會使籌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產生籌資風險。企業籌集資金渠道有兩大類:一是所有者投資,如增資擴股,稅後利潤分配的再投資。二是借入資金。對於借入資金而言,企業在取得財務杠桿利益時,實行負債經營而借入資金,從而給企業帶來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確定性。籌資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有幾方面:由於利率波動而導致企業籌資成本加大的風險,或籌集了高於平利息水平的資金,此外,還有資金組織和調度風險,經營風險,外匯風險。因此,必須嚴格控制負債經營規模。 (2)投資風險控制 企業通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後,進行投資的類型有三種:一是投資生產項目上,二是投資證券市場,三是投資商貿活動。然而,投資項目並不都能產生預期收益,從而引起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降低的不確定性。如出現投資項目不能按期投產,無法取得收益,或雖投產不能盈利,反而出現虧損,導致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下降,雖沒有出現虧損,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潤率低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潤率雖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率,但低於企業目前的資金利潤率水平。在進行投資風險決策時,其重要原則是既要敢於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取超額利潤,又要克服盲目樂觀和冒險主義,盡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資風險。在決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種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或在收益和風險中間,讓穩健性原則起一種平衡器的作用。
㈢ 杜邦分析法的缺陷:無法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
你提到:資產負債率越高,則給企業帶來的杠桿收益越大,同時也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也越大。這點不算清楚,因為收益越大不表明風險越大啊.也許只是字面意思沒理解好的緣故.
只是杜邦分析法表明資產負債率越高,則給企業帶來的杠桿收益越大 ,不直接表明其中有多大的風險.
㈣ 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當企業有負債,即財務杠桿的時候,當盈利時企業會享受由財務杠桿帶來的利益,但是當企業虧損時,有財務杠桿的企業收益下降幅度將會更大。
EBS=((EBIT-I)*(1-T)-D)/N.企業要籌集1000萬資本,兩種方案,一是發行1000萬股票,二是發行500萬股股票和負債500萬。當借款利率小於資金收益率的時候,採取第二個方案每股收益率>第一個方案的每股收益率,即凈利潤越大企業財務風險會越低。
㈤ 財務管理的營業杠桿的優缺點
經營杠桿的作用: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企業一般可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來降低經營杠桿和經營風險。
優點:可以放大收入
缺點:可以放大損失
㈥ 帕利普財務分析法的優點和缺點
帕利普財務分析體系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帕利普(Palepu)對杜邦財務分析體系進行了變形、補充而發展起來的。帕利普在其《企業分析與評價》一書中,將財務分析體系中的常用的財務比率一般被分為四大類:償債能力比率、盈利比率、資產管理效率比率、現金流量比率。帕利普財務分析的原理是將某一個要分析的指標層層展開,這樣便可探究財務指標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
(一)可持續增長率——統一財務比率
從長遠看企業的價值取決於企業的盈利和增長能力。這兩項能力又取決於其產品市場戰略和資本市場戰略;而產品市場戰略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和投資戰略,資本市場戰略又包括融資戰略和股利政策。財務分析的目的就是評價企業在經營管理、投資管理、融資戰略和股利政策四個領域的管理效果。可持續增長率是企業在保持利潤能力和財務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能夠達到的增長比率,它取決於凈資產收益率和股利政策。因此,可持續增長率將企業的各種財務比率統一起來,以評估企業的增長戰略是否可持續。
(二)分析利潤動因——分解凈資產收益率
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企業利用資產的有效性、與股東的投資相比企業的資產基礎有多大。
凈資產收益率=資產收益率×財務杠桿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利潤的動因,我們將凈資產收益率進一步分解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
此分解後的公式表明:影響企業凈利潤的動因是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財務杠桿作用。
(三)評估經營管理——分解凈利潤率
凈利潤率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因此,對凈利潤率進行分解能夠評估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常用的分析工具是共同尺度損益表,即該表中的所有項目都用一個銷售收入比率表示。共同尺度損益表可用於企業一段時間損益表各項目的縱向比較,也可用於行業內企業間的橫向比較。通過分析共同尺度損益表,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毛利率與其競爭戰略的關系、變動的主要原因、期間費用率與其競爭關系、變動的原因、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效率等。
(四)評估投資管理——分解資產周轉率
對資產周轉率的詳細分析可評估企業投資管理的效率。資產管理分為:流動資金管理和長期資產管理。流動資金管理分析的重點在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評估資產管理效率的主要財務指標有: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應付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營運資金周轉率。通過分析這些財務指標可評估企業的投資管理效果。
(五)評估財務管理——檢驗財務杠桿的作用
財務杠桿使企業擁有大於其產權的資產基礎,即企業通過借款和一些不計息債務等來增加資本。只要債務的成本低於資產收益率,財務杠桿就可以提高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但同時財務杠桿也加大了企業的風險。評估企業財務杠桿風險程度的財務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和營業現金流動比率等流動性比率以及資產負債比可持續增長率統一財務比率框架率、有形凈值負債率和利息保障倍數等長期償債比率。
㈦ 如何分析企業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預知可控」企業的平均壽命通常為10年左右,中國的企業則更短。目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衡量與管理還比較滯後,許多企業都是在危機發生後來總結失敗的教訓。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贏利,必然圍繞著采購、製造、銷售的運營軌道進行。生產需要生產資料和勞動資料的投入,這就會帶來投資回收風險;產品生產出來如果不能及時賣出,就會形成資金沉澱風險;產品賣出以後更須及時收回貨款,否則會有資金回收風險。運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有損失乃至發生破產的風險。縱觀企業運營,卓越者做成了百年「老店」,平庸者甚至開業不到一年就被迫關門。百年企業成功的經驗各不相同,而企業短命的原因基本相似,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無效甚至是沒有管理。因此,企業經營必然面臨風險,但關鍵是如何管理控制,做到「預知可控」。本文結合工程機械產品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周期長、流動資金周轉慢的特點,設計了以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和分配為研究對象,以財務風險分析為手段,財務預警系統為基礎,選擇合理的風險管理方法實施過程式控制制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准確定位和衡量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點財務活動是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它是籌集資金、使用資金、收益分配等活動環節的有機統一,財務活動的全過程都有可能發生風險。如果僅將財務風險定義為由於籌集貨幣資金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而帶來的風險,則過於片面,不盡恰當。對財務風險的理解,必須從財務活動的全過程,財務的總體觀念出發,並最終聯繫到財務收益上來。企業財務風險按目前理財活動的內容,主要有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管理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對財務風險的衡量,即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與分析。正確預測和衡量財務風險將為成功管理、控制財務風險奠定基礎。針對企業負債融資、投資、資源分配結構等方面,有杠桿分析法、概率分析法、財務比例分析法等方法財務風險的預測和衡量。建立一套適時地財務預警系統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對發現並及時解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從而實現動態調控,應付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三方面的功能:第一,基本監測系統:主要對宏觀經濟情況、企業適用稅收政策的預測分析、利率變化趨勢的預測分析、行業的財務狀況分析、企業目標變化的分析。掌握這些,可以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財務政策,在宏觀經濟環境較好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負債比率,這時企業不會出現問題;而宏觀環境不利時,採取同樣的政策可能會導致集團陷入困境。第二,適時監測系統,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適時監視,主要包括:現金流量監測、獲利能力監測、應收賬款監測、資產運營能力監測、存貨監測、負債能力監測、成本費用監測、銷售收入監測。根據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及時發現問題並發出預警警報,採取相應的措施。第三,跟蹤監測系統,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對可能引起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的長期財務決策進行監控。企業財務狀況惡化一般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一些財務決策可能一時沒有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卻是公司以後財務狀況惡化的根源。因此,這種長期的跟蹤監控更加重要。有針對性地實施過程式控制制雖然各種分析方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起到預警作用。但我們還要綜合各種因素,運用前面各種衡量方法,全面、系統、綜合地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關鍵,防患於未然。1.要選擇合適的籌資時機,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確定合理的籌資結構,制定合理的籌資策略進行管理,控制風險。2.在投資決策和實施過程中,首先根據公司的市場風險和特有風險確定投資規模,然後注意同行業分散、地區分散、新產品市場、產品多元化和相關投資的多樣化風險管理控制。3.從戰略的高度及時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銷售與回款業務的流程化信用管理系統和客戶信用分析系統,按期對銷售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價,控制資金回收風險。4.在公司的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分別採用每股比例、固定比率、中和政策和剩餘股利的方法控制分配風險。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個企業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是:逆境中能生存,順境中有危機感,在嚴格風險管理中求發展。企業財務風險是一種微觀經濟風險,是企業所面臨全部風險的貨幣化表現形態,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集中體現。但中航油的教訓告訴人們,財務風險體系是否得以順利實施,關鍵在於企業經營管理者。中儲棉、中航油等企業都有完善的內部決策和風險控制制度,但最高經營管理者獨立於企業控制之外,必然導致體系失效。所以,還須進一步優化系統,在日常的考核機制、市場化的選聘機制、強化對董事及經營層的受託責任、提高國企運作透明度等方面加以控制,從制度建設上保證財務風險體系的運行。
㈧ 財務杠桿國內研究現狀以及各種觀點的利弊分析
關鍵詞:財務杠桿 公司成長性
一.引言
財務杠杠對公司價值及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是資本結構理論的一個主要研究領域,公司的成長性是公司經營者和投資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公司的成長中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其支撐,公司可以藉助財務杠桿實現其持續穩定的增長,研究財務杠桿對公司成長性的關系,對我國企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二者的關系研究仍然是理論和實務工作者研究的熱點。筆者通過對二者關系的回顧,找出其研究的優劣點,為以後更好的研究二者的關系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二.國外研究現狀綜述
關於財務杠桿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國外學者融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34年,Graham指出,投機性資本結構(高資產負債率)由於負債融資享受免稅待遇,有利於普通股從公司財產和收益膨脹中獲取大量的利益,有利於公司高成長。Myers & Turnbull(1977)認為當公司的負債比率高時,其破產風險亦會相應提高,一旦破產則會完全喪失成長機會,所以當公司有較多的成長機會時,會採取較保守的財務杠桿政策,因此預測成長機會與負債比率間存在負相關。
Smith and Warner(1979)曾提出當公司使用負債融資時,會引發負債代理問題,其中之一即是投資不足(underinvestment)的問題,Myers認為公司在有負債的情況下 ,只會接受投資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凈現值超過負債利息與投資面額之和的投資計劃 ,而會放棄現金流量凈現值大於投資面額但小於負債利息與投資面額之和的投資方案 ,因而會產生投資不足問題 ,由此說明公司財務杠桿會減緩公司的成長。
Tit man &Wessels認為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對未來投資機會有更多的選擇 ,但由於存在負債代理問題 ,所以他們推測負債比率應與公司的成長呈反向關系。但其實證結果顯示負債比率與成長性的反向關系不顯著。
Larry Lang等在其對杠桿、 投資與公司成長的研究中表明 ,杠桿不會減緩那些具有良好投資機會的公司的成長;但是當公司的成長機會不被資本市場認同或者其成長機會的價值不足以克服高負債所帶來的風險與成本的影響時 ,財務杠桿與公司的成長性負相關。
三.國內研究現狀
(一)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負相關
吳世農、 李常青和余瑋(1999)選用影響上市公司成長性的五個關鍵因素 —資產周轉率、 銷售毛利率、 負債比率、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期間費用率 ,建立了上市公司成長性的判定模型。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 ,由上述五個變數構成的判定模型能夠有效地判定或預測我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此外 ,判定模型結果表明 ,負債比率與公司的成長性負相關
畢皖霞和徐文學(2005)對26家製造業公司的實證分析顯示,以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和市凈率為基礎的綜合價值指標與資產負債率顯著負相關。
肖作平(2005)通過考察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相互關系注意到,財務杠桿對公司績效具有顯著的消極影響。
(二)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關系不顯著
陸正飛和辛宇(1998)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文中 ,他們提出了成長性與資本結構正相關的假設。他們認為成長性強的企業往往有著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因而通常不願過多地發行新股以避免分散老股東的控制權和稀釋每股收益 ,從而只能通過增加負債來籌集投資項目所需資金。但他們的實證結果卻顯示成長性與負債率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
洪錫熙和沈藝峰(2000)運用資本結構決定因素學派的理論框架 ,對影響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 ,結果顯示 ,公司成長性與公司財務杠桿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
(三)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正相關
呂長江和王克敏(2002)研究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 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權比例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實證研究發現 ,上市公司的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 公司的成長性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 ,處於成長階段、 資產規模逐漸擴大的績優公司善於發揮財務杠桿效應 ,以提高公司資金的使用效率 ,並降低權益代理成本。
汪輝(2003)卻觀察到了公司負債對公司價值的積極效應。其研究顯示,公司的債務水平對Q值、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均具有顯著的正向解釋力(但對於少數資產負債率非常高的公司,這種作用並不顯著)。
呂長江, 金超, 陳英(2006)研究上市公司在不同經營業績條件下財務杠桿對成長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 , 與國內外已有的研究結果不同 , 不同經營業績下公司財務杠桿對成長性的影響作用存在差異。對於業績優良的公司 , 財務杠桿具有積極作用 , 舉債經營可以促進公司的成長 , 而且 , 隨著公司業績的增強 ,財務杠桿所起的積極作用更為顯著; 對於業績較差的公司 , 財務杠桿具有消極作用 , 財務杠桿對成長性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四.國內外研究狀況評述
國外的研究資本結構理論及財務杠桿的作用的文斌相當豐富,但尚未進一步實證研究的問題也相當多,很多問題尚未定論。目前主要存在兩大問題:其一:雖然已知高負債所引起的財務風險,將導致債權人價值的損失轉移,並將限制企業運用財務杠桿的能力,但尚無法合理碧水和避險,在現實中找出資本結構最佳點。其二:現有的理論無法正確提供企業在不同環境下所應籌資的數量和期限,而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企業債務風險評估難。
目前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企業負債狀況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如何化解債務對策研究方面等,真正運用實證來系統研究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成長性關系的論文不是太多。
從國內外的學者對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關系的問題研究可以看出,由於選取衡量公司成長性的變數不同,且研究的樣本、研究的方法不一樣,因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導致研究結果的不一致。並且此研究多以公司財務業績指標作為公司績效的評價指標。財務指標無法反映風險結構(尤其是公司負債所導致的財務風險)的影響,而且可能會因為公司管理當局的盈餘管理而喪失客觀性和真實性。還有,一部分研究選取的樣本過少,或者在行業上缺乏代表性。另外,有些研究沒有控制影響公司業績的其他特異性因素(諸如,企業規模、資產結構、股權結構和行業屬性等)。這些研究方法的缺陷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計量結果的可信度。
㈨ 寫論文算企業的寫財務風險然後分析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是反映財務風險的,數值越小越好的,他只是反映財務戰略的制定風險,如果要把財務風險寫到 財務分析中,那我個人覺得你需要分析企業的風險,財務杠桿只是反映財務分析的一部分,
㈩ 什麼是財務風險什麼是財務杠桿效應企業如何規避財務風險我們知道杠桿效應是一把雙刃劍,舞好了,會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
財務杠桿效應的含義:財務中的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
1 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
(1)經營杠桿
(2) 財務杠桿
(3)復合杠桿
2 相關條目
經營杠桿
(1)經營杠桿的含義
經營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2)經營杠桿的計量
對經營杠桿的計量最常用的指標是經營杠桿系數或經營杠桿度。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經營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為: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3)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固定成本和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其關系可表示為:
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基期固定成本)
財務杠桿
(1)財務杠桿的概念
財務杠桿是指由於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
(2)財務杠桿的計量
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積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3)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為取得財務杠桿利益而利用負債資金時,增加了破產機會或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變動的機會所帶來的風險。財務杠桿會加大財務風險,企業舉債比重越大,財務杠桿效應越強,財務風險越大。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可通過計算分析不同資金結構下普通股每股利潤及其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來進行測試。
復合杠桿
(1)復合杠桿的概念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2)復合杠桿的計量
對復合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復合杠桿系數或復合杠桿度。復合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其計算公式為:
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3)復合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由於復合杠桿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波動而造成的風險,稱為復合風險。復合風險直接反映企業的整體風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杠桿系數越大,復合風險越大;復合杠桿系數越小,復合風險越小。通過計算分析復合杠桿系數及普通股每股利潤的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可以揭示復合杠桿同復合風險的內在聯系。
用通俗話給你講
財務風險就是可能造成企業財務收支困難的風險,錢不夠用了。
借別人900萬,到期了我們還不上,沒有辦法繼續經營,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
財務杠桿效應就是:如果你投資100萬元可以掙到10萬元,你肯定願意幹了,想投資多一些,多掙幾個10萬,但是手上沒錢,那麼借錢吧。借入了900萬,利息費用是50萬元。於是乎你投入1000萬,掙了100萬,還了別人利息50萬,你凈掙50萬。
你會發現自己只有100萬,本來只能掙10萬的,現在利用了借款竟然掙了50萬,開心呀。這個就是財務杠桿效應,利用很少的錢掙到了更多的錢,這個不就是杠桿嗎?用很少的力挑起更重的東西。你使得的力其實就只有100萬呀,卻整了50萬的利潤。
但是財務風險出現了,借了900萬,我現在還不上這900萬了,借你錢的人肯定不樂意了,問你要錢,起訴到法院,結果公司只有破產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