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並購的介紹
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s),是指收購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錢為基礎,然後從投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籌集、借貸大量、足夠的資金進行收購活動,收購後公司的收入(包括拍賣資產的營業利益)剛好支付因收購而產生的高比例負債,這樣能達到以很少的資金賺取高額利潤的目的。這種收購戰略曾於20世紀80年代風行美國。
2. 經濟學裡面的杠桿到底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點解釋
杠桿,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杠桿率,資產與銀行資本的比率。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和個人加速發展,提高效率,但也存在著無法到期償還的風險,杠桿也就是債務,杠桿率即為負債率。
應答時間:2020-1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什麼是杠桿收購能舉個例子通俗說明一下么謝謝
杠桿的意思來就是放大資金自,比如某房地產公司賣地2000一平方,,剛好隔壁就有有一園林公司裡面有國家保護的林木價值不菲,他們就利用杠桿原理先把隔壁林園收購,以樹木的價格加土地的價格賣出,這樣價格就數倍了,望採納
4. 一般並購與杠桿並購的區別
1) 杠桿收購作為收購的一種形式主要強調其收購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借款而非自有資金.
2)財務杠桿不牽涉到收購,只是企業自身日常經營中,在一定范圍內的負債經營.經營杠桿和上述兩個概念距離最遠.因為和借款沒有關系,只是針對生產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邊際效益遞增的探究.
換句話說應該可以將經營杠桿歸為規模效應的范疇.而前兩者是企業融資范疇,區別在於融資後的用途不同,一個用於收購,一個用於自身經營.
5. 經濟學裡面的杠桿到底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點解釋
當杠桿作為經濟學名詞時,是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由於特版定費用(如固定成權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
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
如果再通俗點說就是:
經濟杠桿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
供參考。
6. 杠桿並購和非杠桿並購的區別是什麼
一、杠桿並購和非杠桿並購的區別:非杠桿收購利用自己的資金進行收購,杠桿收購不利用自己的資金收購。非杠桿收購是指不用目標公司自有資金及營運所得來支付或擔保支付並購價金的收購方式。早期並購風潮中的收購形式多屬此類。杠桿收購指公司或個體利用收購目標的資產作為債務抵押,收購此公司的策略。
二杠桿並購
1.杠桿收購,是指收購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錢為基礎,然後從投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籌集、借貸大量、足夠的資金進行收購活動,收購後公司的收入(包括拍賣資產的營業利益)剛好支付因收購而產生的高比例負債,這樣能達到以很少的資金賺取高額利潤的目的。
2.適用條件
(1)穩定的現金流量。
債權人對現金流量的穩定性尤為關注,在他們看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甚至比其數額大小還要重要。
(2)穩定而富有經驗的管理層。
貸款方對於收購目標的管理人員的要求往往比較苛刻,因為只有管理人員盡心盡力,才能保證本金和利息如期償還。人員的穩定性一般根據管理人員的任職時間長短判斷。管理人員就職時間愈久,則貸款方認為他們在完成收購後留任的可能性愈大。
(3)充裕的成本降低空間。
杠桿收購後目標公司不得不承擔新的負債壓力,如果公司可以比較容易地降低成本,那麼這種壓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沖,可能的降低成本措施包括裁員、減少資本性支出、清理冗餘設備、控制營運費用等。據統計,美國公司發生並購後,行政人員的平均裁減比例為16%,而生產線上的工人的裁減比例則微乎其微。
(4)一定規模的股東權益。
目標企業用於抵押的資產可以為債權人提供某種保護,再此基礎上,如果收購方能夠做一定數額的權益投資,如增加一定的股本金等,那麼債權人的風險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緩沖。進入九十年代以來,貸款方的自我保護意識普遍有所增強,因此對收購方權益投資比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杠桿並購和非杠桿並購的區別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7. 杠桿並購為什麼要叫杠桿並購 急急急!!!!
1) 杠桿收購復作為收購的一種形式制主要強調其收購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借款而非自有資金。
2)財務杠桿不牽涉到收購,只是企業自身日常經營中,在一定范圍內的負債經營。經營杠桿和上述兩個概念距離最遠。因為和借款沒有關系,只是針對生產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邊際效益遞增的探究。
換句話說應該可以將經營杠桿歸為規模效應的范疇。而前兩者是企業融資范疇,區別在於融資後的用途不同,一個用於收購,一個用於自身經營。
8.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杠桿並購能帶來什麼效應
lz您好!
原因:為了獲取或控制其他公司。
效應:
並購項目的資產或現金要求很低。
產生協同效應。
通過將生產經營延伸到企業之外。 比較: Horizontal Integration[橫向整合]
運營效率得到提高。
通過驅除過度多元化所造成的價值破壞影響。
改進領導力與管理。
杠桿作用。 當債務比率上升時,收購融資的股權就會做一定程度的收縮,使得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只要付出整個交易20%-40%的價格就能夠買到目標公司。
9. 請用通俗易懂,非專業的方式解釋一下杠桿收購,網上的那些看不太明白。
比如你是一家公司首席執行官,你所管理的公司資產總值為100億,其中只有30億左右是可以調用的貨幣或可以出售變現(兌換成現金)資產,為了業務擴張你要收購一家市值80億的公司,但是由於公司剩餘70億左右的資產是以固定資產,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商標等無形資產和其他形式存在,無法變現或是不能變現用於收購,那麼你就必須借貸款收購,以自己不能變現的70億資產作抵押(一旦某一天你的公司出現還不了債,貸款銀行或其他其他貸款人就可以依法獲得你的公司的不可變現資產並拍賣,收回貸款,以此保護貸款人的利益。)向銀行等貸款機構借錢,如果你是要完全收購你就可以借入50億,貸款以後慢慢還,用被收購公司未來的收入來償還利息,之- 所 -以- 叫- 杠- 桿- 收- 購 ,是 -因 -為 -這- 種 -收 -購- 具 -有 -杠 -桿- 效 -應:以小博大!本例中,你的公司可以以30億自有資金收購市值80億的公司,杠桿率為8/3。所以杠桿收購理論上存在小公司收購大公司的可能,但實際上很難實現,因為被收購公司可以「反收購」,杠桿收購對於被收購公司管理層是巨大的危機,因為往往公司一旦被收購,被收購公司管理層將會被解散,所以杠桿收購迫使管理層管理好公司從而讓股東們相信公司,反對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