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友U8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有什麼區別浮動匯率期末需不需要匯兌損益
固定匯率使用月初或年初匯率作為記賬匯率;浮動匯率使用當日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但在天之憑證的時候你可以自己選擇匯率(浮動或固定),只是一種操作方式的便捷和習慣問題,到月末多少都會產生匯兌損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目前企業按浮動匯率的多些。
㈡ 企業做賬時,是用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兩者有什麼區別謝謝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只是公司的規定,我覺得沒什麼區別,只是一旦定下來就要執行一年不能隨便變更。到月底怎麼樣也要做匯兌損益
㈢ 「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有什麼區別
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的區別:
1、兩者的概念不同。
(1)浮動匯率指一國貨幣同他國貨幣的兌換比率沒有上下限波動幅度,而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行決定。
(2)固定匯率指一國貨幣同另一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基本固定的匯率。
2、兩者的起始時間不同
(1)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
(2)固定匯率是在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3、兩者的分類不同
(1)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和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
(2)固定匯率沒有分類
4、兩者的特點不同
(1)浮動方式來看,浮動匯率又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單獨浮動是一國貨幣的匯率自行浮動,其匯率變動與其他貨幣的匯率無關。聯合浮動是在若干國家實行某種經濟聯合的條件下,對匯率波動所做的內外有別的安排。對內,參加經濟聯合的幾個國家為它們的貨幣兌換規定中心匯率,彼此間貨幣匯率的浮動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超過一定范圍,參加聯合浮動的有關國家的中央銀行要進行干預。對外,這幾個國家的匯率則統一浮動。除上述兩種浮動方式外,還有一種釘住浮動,指有些國家由於歷史上的原因或其進出口貿易結構的需要,將本國貨幣的匯率與某一種或幾種關鍵貨幣掛鉤,然後隨該貨幣匯率浮動。
(2)固定匯率有優缺點
優點:
A、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
B、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和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
缺點:
A、匯率基本不能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
B、為維護固定匯率制將破壞內部經濟平衡。比如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幣匯率將下跌,成為軟幣,為不使本幣貶值,就需要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但這種會使國內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失業增加。
C、引起國際匯率制度的動盪和混亂。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就是一例。
5、兩者影響匯率的因素不同
(1)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
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2)在固定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
以某些相對穩定的標准或尺度作為依據,以確定匯率水平的一種制度。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現實匯率水平受平價的制約,只能圍繞平價在很小的范圍內上下波動。
㈣ 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區別是啥
以下是二者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一 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貨幣供求變化,任其自由漲落,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原則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擔義務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樣的匯率就是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和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
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匯率變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經濟因素經常在發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動匯率制的主要長處是防止國際游資沖擊,避免爆發貨幣危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和生產的發展;有利於促進資本流動等等。缺點是經常導致外匯市場波動,不利於長期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進行;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基金組織對匯率的監督難以奏效,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依然得不到解決;對發展中國家更為不利。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
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二 固定匯率是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個規定的范圍內的匯率。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固定匯率的弊端:不能靈活反映外匯供求關系,使匯率的市場性喪失或削弱;匯率市場性的喪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過來調節外匯的供求關系,自動調節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調節。但政府確定匯率的弊端十分明顯:一是受到主觀影響,如果政府調控能力不強還會出現重大失誤;二是受到客觀因素的牽制,匯率的確定和變動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慮;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標的牽制,匯率目標可能和其他目標相沖突,若匯率水平脫節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就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另一方面,「蒙代爾三角」理論認為,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和貨幣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顧,只能犧牲其中之一而保證實現另外二者。因為假如在固定匯率制度和資本自由流動下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利率會上升,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利率的上升帶來對本國投資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國資本會流入,造成本幣升值的壓力,為維持匯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賣出本幣買入外幣進行干預,這樣緊縮的貨幣又被擴張了,貨幣政策無效。因此,在資本自由流動的前提下,堅持固定匯率就要放棄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獨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固定匯率制都曾發揮過它的積極作用。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其實質就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度,對於戰後各國經濟復甦和建立穩定的經濟貿易聯系,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從我國以前的情況來看,資本自由流動不存在,通過政府調整可使國際收支大體平衡,固定匯率制的利大於弊。亞洲國家高速發展的90年代,固定匯率制對於穩定投資者預期也曾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經濟泡沫膨脹,經濟增長減慢,貿易赤字上升,投機資本沖擊的情況出現,此時固定匯率制的不利影響就遠遠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㈤ 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
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這當中黃金屬硬通貨.以35美元對換一盎司本身就是固定對換.又是以黃金為基礎的.當然也會採取固定匯率.
匯率上漲,相對於一國貨幣則會升值.無論是國際游資還是國內資金都會投資美元.美元形成利好.又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共震利好.實體經濟好了,流通資金多了,物價自然也會上漲.
㈥ 金蝶初始設置匯率時應該選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跟調匯沒有關系,在金蝶的某些版本中幣別設置了固定匯率,錄入憑證時不可以手工修改匯率,設置為浮動匯率就可以手工修改憑證中的匯率
㈦ 什麼是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
匯率都是浮動的,央行沒十分鍾會有一次報價,你說的因該是點差吧。可咨詢鄙人,名。
㈧ 什麼叫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也被稱為聯系匯率制度,是國家間貨幣採用固定兌換比率進行交換的制度。一國政府把本國貨幣的價值固定對應單一其他國家貨幣,或一攬子其他貨幣,或者另一種衡量價值,例如黃金。固定匯率制度可以分為1880-1914年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兩個階段
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匯率完全由市場的供求決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預的匯率制度。鑒於各國對浮動匯率的管理方式和寬松程度不一樣,該制度又有諸多分類。按政府是否干預,可以分為自由浮動和管理浮動。按浮動形式,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按被盯住的貨幣不同,可分為盯住單一貨幣浮動以及盯住合成貨幣
㈨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有什麼區別
一、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貨幣供求變化,任其自由漲落,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原則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擔義務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樣的匯率就是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二 、固定匯率制是匯率的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個規定的范圍內的匯率制。
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的比較
(一)固定匯率制的優缺點
1.固定匯率制的優點
匯率穩定,減少風險。使國際債權債務的清償以及國際貿易的成本計算,均有可靠的依據,從而減少了進出口貿易及資本輸出入所面臨的匯率大幅度變動的風險。
使國際清償能力穩定,進出口商品價格也穩定。
匯率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匯市場的投機活動。
2.固定匯率制的缺點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國內經濟目標服從於國際收支目標。當一國國際收支失衡時,就需要採取緊縮性或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從而給國內經濟帶來失業增加或物價上漲的後果。
在固定匯率制下,易發生通貨膨脹,結果物價上漲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導致出口減少,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本幣幣值更加不穩。為了穩定匯率,該國貨幣當局只能動用黃金與外匯儲備,投放到外匯市場中,使大量的黃金與外匯儲備流失。
在固定匯率制下,由於各國有維持匯率穩定的義務,而削弱了國內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二)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1.浮動匯率制度的優點
一國國際收支的失衡可以經由匯率的自由波動而予以消除。
各國不承擔維護匯率穩定的義務,可根據本國的情況,自主地採取有利於本國的貨幣政策。
可以保證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國際性通貨膨脹的傳播。
一國由於無義務維持匯率的穩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匯率制下那麼多的外匯儲備,可節約外匯資金。
由於各國的國際收支能夠自我調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國際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外匯市場的穩定。
2.浮動匯率制度的缺點
由於匯率的不穩定性,增加了國際貿易的風險,加大了成本計算及國際結算的困難。從而阻礙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
導致各國的國際清償能力和商品價格不穩。
匯率自由波動未必能隔絕國外經濟對本國經濟的干擾。
助長了外匯市場上的投機活動。
「以鄰為壑」的政策盛行。即各國均以貨幣貶值為手段,輸出本國失業或以他國經濟利益為代價擴大本國就業和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