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怎麼加杠桿買股票?股票配資使一部分缺少資金的人能抓住有利的進場時間迅速獲利,這是其一;其二,股票配資可以使那些正做其他生意的人不至於因為把資金投入期貨市場股票市場而耽誤生意的運營;其三,股票配資,需要由出資方監督,這樣對股票配資者來說就是一種提醒,使股票配資者能及時止損,使他們不至於把全部資金全部投入以至於虧完,通過階梯式的資金投入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資者的賭博心理,為調整操作思路贏得了時間。配資炒股合作中的雙方稱為操盤方和出資方,操盤方是指需要擴大操作資金的投資者,出資方是指為操盤方提供資金的個人。合作過程如下:首先,操盤方與出資方簽署合作協議,約定股票配資費用及風險控制原則;其次,操盤方作為承擔交易風險的一方,向出資方交納風險保證金(此為操盤方自有資金),以獲得出資方提供的2-5倍於其自有資金的交易賬戶;之後,由操盤方獨立操作該賬戶,同時,出資方按合同約定對該賬戶進行風險監控,以確保其出資安全。
⑵ 私募股權投資如何利用杠桿
所謂私募股權並購基金,是專注於對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的基金,其投資手法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後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持有一定時期後再出售。並購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資金,那麼,私募股權並購基金該如何利用杠桿呢?
以杠桿收購為主要模式的並購基金的收購可以創造公司價值,會讓企業變得更加有效。這種價值的創造來自卓越的管理——好的計劃、好的風險控制體系和好的經營方式;價值的創造來源於能動的董事會、管理層持股、資產整合和債務約束四者的協同作用。
杠桿收購(Leveraged-Buyout,簡稱LBO)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並迅速成為美國80年代並購高潮中影響巨大的一種並購模式,目前已成為並購基金的主要運作模式。
杠桿收購,是指收購主體(常常是並購基金或產業投資者)以目標公司(通常是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未來現金流為抵押和擔保舉債融資取得收購資金,收購目標公司的一種企業並購形式。杠桿收購的財務結構中,股權投資佔10%~20%,負債佔80%~90%。而並購基金並不為相應的債務融資提供擔保,完全以目標公司資產和未來現金流作為融資擔保。
與經濟生活中大量的重要創新一樣,杠桿收購是在經濟主流領域以外發展起來的。杠桿收購處在金融的邊緣地帶,但由於它運用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和財務杠桿,使它演變為一種強有力的融資收購技術,同時又是一項對資本市場、公司治理與價值創造產生巨大影響的金融工程。
杠桿收購影響企業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
第一,資本結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通過利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中的金融工具和機構投資者,杠桿收購融資使公司新的資本結構能起到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其中,債務的約束控制了代理成本的提升,促進了主動性提高現金流機制的形成,從而也創造了股東價值。
事實上,一方面,不同的資本結構影響著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影響著資本結構的制度安排。正如米勒教授所言:適當資本結構的選擇可促進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治理效率, 而好的治理結構又能確保公司經理層得到正好為其投資所需,但又不是更多的資金來完成有利可圖的項目。也就是說,資本結構可通過股權和債權特有作用的發揮及其合理配置來協調出資人與經營者之間、出資人內部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和行為。
第二,債務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詹森等學者認為,債務支出減少了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 (Free Cash Flow), 從而削減了經理從事低效投資的選擇空間。在公眾公司收益下滑的過程中,負債的核心問題是自由的現金流。
詹森(1991)對債務的作用得出了如下三個結論: 一是對現金流流失的控制。債務約束會幫助限制現金流的流失,通過強迫管理者償還他們應該保留的資金,債務實際上是權益資本的替代品,在這種機制下,管理者會分散現金流而不會投資在低回報率或者是虧損的項目上。
二是債務是一個有力的適應變化的代理制度。對於所有為過度舉債而陷入焦慮的公司而言,過度使用杠桿會起到副作用。它會使一個公司破產,賣掉部分公司股份,再重新關注於少量的一些核心業務。
三是預警作用。在其它環境中,債務合約的背離會創造出更大范圍內的危機,從而促使高層做出更快的反應。
四是債務能夠迫使管理者們採取一些價值創造的政策,他們通常不願意採用這種政策。
在杠桿收購中居於核心地位的債務約束作用,帶來了公司治理的變革和股東價值革命,這已被理論界和企業界所廣泛接受。自19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了杠桿收購的治理模式。
杠桿收購向世人展示了金融結構對於公司價值創造的積極意義:融資方式不僅影響到現金流的分布,也影響到它的管理方式;價值創造過程是一個長期的追求,杠桿收購的財富積累,不是短期的行為,也不是一種非理性的投機行為;它是積極的努力和對周圍事態長期警覺的結果;是管理者與所有者利益和諧統一的結果,也是對突發事件危機處理能力的結果。
杠桿收購對價值創造影響深遠
收購的成功,最終取決於以價值創造戰略為核心,把所有權激勵與收購的財務結構、監督機制聯系在一起,並促使它們的相互作用。杠桿收購中的價值創造是基於金融資本家作為股東所提供的咨詢、決策和激勵與控制。
第一,收購和掌控董事會——控制權約束。杠桿收購組織代表著擁有公司大量普通股的投資人,其掌控董事會的一個重要動機,在於使公司長期價值創造計劃能夠不受干擾地實施。在管理層和杠桿收購組織之間的責任分工一般是,經營戰略的決定權和操作的選擇權在管理層,而公司財政支出的控制權則在杠桿收購組織。
一是為了調動管理層的積極性,要適度給經理自主權,遵守避免干預過程管理的原則;二是並購基金控制著董事會,而董事會應高度重視價值創造的決策和管理;保留著對董事會的多數控制權;三是董事會與管理階層間不斷進行溝通與討論。
些控制董事會的措施,確保了董事們致力於達到股東所要求的目標。美國越來越多的公司現在正部分或全部採用這些措施,股東也越來越多地根據他們的意願來評價公司董事和管理者這方面的行為。
第二,達成利益共同體——(MBO)利益協同。收購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使目標公司中盡可能多的人成為股東。如果經理們確實為股東(包括他們自己)的最大利益著想,他們就會正確地平衡公司所有成員的利益,會更加有效地致力於增加企業的長期和短期價值。將經營者和股東利益統一起來的經營目標,是杠桿收購投資於任何企業的一個前提。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一是管理層持股(MBO)。並購交易結束後,管理層持股使收購後的公司能夠大大提高績效,即通過使經理們將相當多的個人財富(80%以上是借來的錢)投資於他們所管理的企業中,把他們變成為所有者,他們就有相當大的動機所有股東的最大利益服務;二是建立股票期權機制。股票期權(Stock Options)是以股票為標的物的期權合約。股票期權使雇員能夠享受公司股票增值所帶來的利益增長並承擔相應的風險;三是股票增值(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機制,即雇員可以以現金或股票或兩者兼有的形式獲取期權差價收益;四是建立管理薪酬機制。
實證分析顯示,杠桿收購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是使用財富杠桿把股權中一部分分配給管理階層,構建管理激勵機制,與管理層達成利益共同體,使股東價值最大化。另外,由於在大多數杠桿收購案例中,這些公司的管理人員也參與了收購活動, 所以大多數杠桿收購同時也是管理人員收購(MBO)。杠桿收購使處在邊緣中的MBO成為公司治理的主流工具。在MBO中,由於收購活動的發生,使得管理人員的管理動機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股東價值的增加。
第三,結成夥伴關系——經營協同。成功的收購必須使所有者認同經理們的價值觀。杠桿收購的合夥人機制通過MBO,以一種迫使每個人都關心企業長期生存能力和價值創造的方式把外部投資者(戰略性買主或金融性買主)和經理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其目的是使其中的每個人不僅把獲利能力和短期經營業績的改善相權衡,而且與投資、創新和保值的長期戰略相聯系。
資產整合與價值創造
杠桿收購後,企業的首要任務是通過剝離資產、削減勞動成本和再次上市來取得現金流和創造價值。研究表明通過整合能給公司帶來更豐厚的現金流,整合是最有可能進行價值提升的工作。
Jensen(1989)認為杠桿收購的管理、補償和金融結構直接導致了效率的提高和價值的回報。他認為,資產負債比率是杠桿收購的一大優勢。究其原因,一部分可能是由於為了償還債務而不得不努力賣出資產而收回現金,歷史經驗的證據也能對上述陳述做出相應的支持。Kaplan(1989)對杠桿收購者出售重組目標企業的頻率做出了統計。在一年內,42家杠桿收購公司中的16家賣掉了至少10%的被全部買斷的公司。美國學者Bhagat,Shleifer,Vishny(1990)提供了杠桿收購方比非杠桿收購方更傾向於將資產變現出售的證據。
有關整合創造價值的另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證據是,馬斯卡里拉和維茲派恩對重組活動的研究。他們發現,自杠桿收購操作後,全部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72個中有54個)都進行過至少一次的公司整合活動。這些活動中有資產重新調整(生產設施的重組、資產剝離等)、成本降低計劃的啟動、以及營銷戰略的改變(包括產品組合、產品質量、定價以及顧客服務)。這些公司重組的結果是,所有權私有的企業在經營績效上實現了大幅度的提高。在35個數據可得的案例中, 處於杠桿收購和再次公開上市(SIPO)中間狀態的企業(期間中值為29個月)以不變價格計算的銷售額增長了9.4%,毛利潤和經營利潤分別增長了27.0% 和 45.4%。
杠桿收購的資產整合,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剝離和出售低效資產和部門, 從價值毀滅型項目中抽回資本;削減和控制管理費用,降低代理費用;裁減冗員,簡化公司管理機構;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提高市場附加值(即公司的市場價值)。
⑶ 一萬元怎樣利用杠桿變一百萬元炒股
你好,建議了解一下股票配資的形式,正常可以做到1-10倍的杠桿。
⑷ 散戶怎麼做杠桿
配資是指配資公司在你原有資金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給你資金供你使用,也就是擴回大自己的交易資金,答可當作是民間配資來理解(民間借貸是合法的)。
資金得到了擴大,所能獲取收益固然可觀,但交易時所需承受的風險亦不可忽視。今天配資曉光主要就是為大家解釋一下配資所帶來的風險,和如何最大程度上控制這種風險,只有風險被控制住,才能去追求利用這種模式提高資金利用率,讓收益最大化。
對於配資杠桿的問題,很多人都會認為配資杠桿越大越好,其實並非如此。
同樣還是說股票,如果1比10的配比滿倉進入,所能承受的倉位波動是非常小的,隨便一個震盪,就有被強行平倉的可能,而相反,假如1比5的配比滿倉進入,那麼能承受的行情波動則是1比10的兩倍,相對而言更為穩妥。當然,也不是說杠桿大一無是處,風險和收益密切相關這一點再無需多言。這里配資小張給給大家一句話就是,杠桿合理即可,大了風險不容易被掌控,小了,收益方面亦無法得以突顯。
⑸ 杠桿投資怎麼弄
比如說買外匯或者期貨,比如說你交了5000塊錢的保證金,杠桿是2倍 ,你就可以10000塊錢進行投資,同時放大風險和收益,如果賠錢了,直接從你的保證金里扣,當你的保證金到了一個最低的比例之後比如說70%,就是說你賠了1500塊錢,剩餘的3500塊就不能再用來交易了。
分享
投資高杠桿的好處
1:20杠桿-1:100杠桿-1:400杠桿到底有什麼不同?杠桿高好還是低好?
從事外匯杠桿交易或者說外匯保證金交易(同一個產品不同說法),從實質上說,就是從事合約的買賣。
第一、以歐元為例,歐元/美元1.1820,這代表1歐元可以兌換1.1820美元。當歐元從1.1820波動到1.1821或者1.1819,波動0.0001,這就叫1個點。
第二、 在國際上,通行的基本是這樣:1張標准合約價值100,000美金(10萬美金),一張迷你合約價值10,000美金(1萬美金)。一個點價值是多少呢? 100,000美金X0.0001=10美金,10,000美金X0.0001=1美金。因此無論對於1:20杠桿,1:100杠桿還是1:400杠桿,1張標准合約的1個點盈虧都是10美金,1張迷你合約的1個點盈虧都是1美金。
第三、 這樣10萬美金/20倍=5000美金,10萬/100倍=1000美金,10萬/400倍=250美金,也就是說做1張標准合約,如果是1:20杠桿,需要動用您賬戶資金5000美金;如果是1:100杠桿,需要動用您賬戶資金1000美金,如果是1:400杠桿,需要動用您賬戶資金250美金。那麼您賬戶內還有多少資金是活動的呢?可以抵抗多大的風險呢?
舉例說明
以賬戶資金6000美元,買1張歐元/美元跌為例(一個點10美金):
1:20倍杠桿:佔用資金5000美金,賬戶內還有1000美金是活動的,可以抵抗100個點的風險,當市場價格向上波動虧損100點的時候,發生保證金追繳,系統就會強制為你平倉。(風險極大)
1:100倍杠桿:佔用資金1000美金,賬戶內還有5000美金是活動的,可以抵抗500個點的風險,當市場價格向上波動虧損500點的時候,發生保證金追繳,系統會強制為你平倉。(風險一般)
1:400倍杠桿:佔用資金250美金,賬戶內還有5750美金是活動的,可以抵抗575個點的風險,當市場價格向上波動虧損575點的時候,發生保證金追繳,系統才會強制為你平倉。(風險相對於1:20和1:100倍杠桿都低)
最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賬戶同等資金的條件下,做同等手數(1張合約稱為1手)的情況下,杠桿比例越高,風險越小!如果你是新手,可以先到FXSOL環球金匯網去注冊外匯模擬賬戶,先免費注冊個玩玩。看看模擬炒外匯是怎麼炒的,在選擇不同的杠桿看看有怎樣的收獲和差別,這樣慢慢學習多了你就懂了。杠桿也是一把雙刃劍,杠桿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過高的時候很容易導致自己無法很好的把握倉位,無法良好的分配資金.我們炒外匯在選擇杠桿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⑹ 如何利用貨幣的杠桿效應,放大自己的財富
貨幣是一個國家金融業的衍生品。ATM,信用卡等等都是。貨幣是財富的數量和價值定位。用於交換人類生活需求所需的交換物品。擁有的貨幣越有價值和數量也就奠定了在社會上的財富積累。假如國家銀行發行了100元來用於社會100個人商業使用。包裡面有10元。那麼就相當於擁有了社會財富總值的10%。財富價值可以購買的物品價值來承托個人的社會地位。這就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價值。
⑺ 普通人怎麼加杠桿買股票
普通人想要加杠桿買股票其實說的就是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融資融券業務是指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上市證券或者出借上市公司證券供其賣出,並收取擔保物的經營活動。
⑻ 一個人,如何創造財富
要在自己的單位上埋頭苦幹,勇於創新說真的要是自己發明出來的東西就是財富,然後轉讓最少也有幾百萬用給別人打工,還要看運氣。機遇,文化水平。運氣不好想發財難
⑼ 怎麼利用復利創造財富
2009-07-27 20:36無論是證券資產類的投資、房產投資,還是黃金投資,最關鍵的要素是時間。大家選擇一個投資品種之前,一定要考慮到所投入的資金有一定寬泛的時間范圍來選擇這樣的投資品種,也就是要先過好時間配置,比如資金不論是拿去買房子還是買股票,如果說十年五年我都可以不用這個錢,那麼這個選擇餘地就比較大。如果這個錢明天就要用,或者後半年就要用,再拿它再來做這些投資的轉換配置來講,風險反而會加大。復利是發財的核武器,但是它到底怎樣引爆?關鍵要有耐心,因為財富積累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剛開始增長速度非常慢。耐心就是不要急著發財,整天想著十萬塊錢變成一百萬,那結果就可能剛好是減了個零變成一萬而不是加了個零變成一百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財富的原子彈能讓你的財富爆炸性增長,但是你要用很長的引線,你要在很遠的地方點完,等火燒過去,這炸彈才不會傷到你,如果你在很近,就是說你很急於讓你這個財富迅速膨脹,跑到這個爆炸區中心去引爆原子彈,那結果必然是首先炸到了自己。李馳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證券市場像提款機一樣,如果整天想提那肯定就提不出錢來了,慢慢地提,每隔幾年提一次,比如19年你就提個4次,10萬塊已經搞到800多萬,還有更大的更誇張的把10萬變成多少個億了,這些都能實現,關鍵是要有足夠的耐心,減少交易才能增加收益。復利的應用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本金,本金足夠大效果才好,如果一開始沒有那麼大的本金怎麼辦呢,那就要堅持,每個月都放1000塊進去;其次是收益率,在能夠承受的風險范圍內選擇高的收益率;最後是時間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