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預測2022年人民幣兌澳元
摘要 對於2022年澳元匯率走勢,各機構看法不一——
『貳』 人民幣兌澳幣的匯率以後的趨勢是會怎樣呢
呵呵,不要後悔,也不比太郁悶,匯率波動本身就不好把握的
最近美元貶值,所以很多非美貨幣對人民幣都在升值的,但是這個趨勢不會持續太久,美元也不會結束強勢,所以,你再等等,會有好價錢的
『叄』 近期澳元匯率趨勢
每天關注一下中國銀行的外匯牌價比較一下就好,匯率是無法預測的。我上次去澳洲的時候也是觀察了一陣子才決定兌換的。個人認為不會再次低於4.3的水平了,不過低於4.8還是有可能的。
『肆』 2020年至2021年澳元匯率預測
2020年至2021年的澳元預測匯率這個匯率這個匯率2021年的澳門元可能要下降人民幣還在增值
『伍』 2017澳元匯率走勢預測
無法預測,
貨幣兌換
1澳元=5.0373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985澳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6-12-21 12:05
『陸』 澳元的匯率今後趨勢如何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金融市場正經歷著一場腥風血雨般的掙扎和搏鬥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經濟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在這場次貸危機中,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澳元成為今年上半年外匯市場中表現最強的貨幣。這在我國內的理財產品收益上也得到反映。有人說,澳元理財產品是唯一跑贏CPI的產品。然而近期以來,特別是自油價高位回落後,澳元的表現開始不盡如人意:澳元整體處於明顯的下行趨勢中。7月15日,澳元兌美元在經歷了長達7年的升值達到最高點0.9848之後,就一路下跌,一個月內跌幅超過了10%。眾多投資者叫苦不迭,一些國內外匯炒家損失達一成。澳元下跌是合力有分析認為,澳元下跌的原因是:其幾大支撐因素(例如收益率優勢、美元疲軟和商品價格飆升等)很不明朗甚至已經消失。眾所周知,利率對匯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近年來,澳元就保持著與其他西方國家貨幣的利差優勢。目前,英國利率為5.00%,歐元區利率為4.25%,美聯儲自5月至今將利率保持在2%,日本利率則處於較低水平0.5%。與這些國家相比,澳大利亞7.25%的高利率存在明顯利差優勢,提供了對澳元的強勁支撐。近8年來澳元、歐元與美元的中短期掉期率數據顯示,澳元掉期率震幅遠小於歐元和美元,至今已反彈至8%上方,且超越上世紀90年代水平。歐元掉期率始終位於澳元之下,美元則大起大落,目前仍於4%下方徘徊。然而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轉變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也承受著降息的壓力。本月初,澳洲儲備銀行7年來首次降息,此舉導致澳元走出一波瘋狂向下傾泄的行情,市場並預期澳大利亞已展開漫長的減息周期。為此,多數分析師預計澳元將進一步走軟。澳元又被稱為「商品貨幣」,其匯率與金、銅、鎳、煤炭和羊毛等商品的價格存在緊密聯系,這些商品佔澳大利亞總出口額的近2/3。因此,澳元走勢的高低通常受這些商品價格趨勢的較強影響。澳元經常在通漲的經濟環境下獲得支持,而此時正是商品價格高漲的時候。澳元作為商品貨幣在2008年上半年原油和黃金的升勢中獲益匪淺。但商品牛市也並非常態。近期CRB商品指數由7月份高位474回落至目前的390水平,跌幅約一成八,而油價及金價亦已分別從高位跌去兩成八及兩成二,這必然對澳元下行產生至關重要影響。從基本面上看,有數據表明,2008年下半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已大幅放緩,消費者信心跌至16年新低。7月28日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第三季度NAB商業信心指數較第二季度進一步下滑4點至-8,比2007年同期低18點,也是十多年來最大的4個季度降幅。這主要是受到住宅建築商、家庭、汽車零售商、房地產經紀人以及運輸業者信心衰退等影響。此外,7月30日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6月營建許可經季調後月比下降0.7%,同期營建許可額經季調後月降4.2%至61億澳元。以上數據從短線來看均不同程度地打壓了澳元,令其兌美元短線呈現疲軟的走勢。日後走勢不明朗但對澳元來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近日澳大利亞央行理事科瑞表示,澳大利亞經濟會受到全球金融體系動盪的影響,但仍是強勁的,澳大利亞經濟不會陷入衰退。近期相關數據也顯示澳大利亞經濟仍在上行。這些消息表明澳元仍有反彈的可能。再看美元走勢。美國近期的消息對澳元的影響似不大明朗,不久前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8月ADP就業人數大幅減少3.3萬人,7月數據也由初值增加0.9萬人下修至僅增加0.1萬人;美國申請失業金人數近來大幅攀升至44.4萬人,遠高於預期的42.5人,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但隨後公布的美國8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則意外升至50.6,遠好於預期及7月的49.5,顯示服務業重新顯現擴張,支持美元再度大幅上揚。美股方面因疲弱勞動力市場數據暴挫,打壓風險偏好和利差交易平倉,高息及商品貨幣進一步下挫,刺激美元擴大升勢至一年新高。受美元大幅反彈及股市下跌拖累,油價及商品價格繼續下滑。但有分析師指出,市場雖意識到美國經濟伴隨著其他經濟體共同下滑,但是美國可能得益於美聯儲過去一年的大幅減息而提前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同時,市場之前已經消化了美元的大量利空因素。因此,上述數據對美元匯率影響並不大。長期看來,美國房市和國債的風險溢價關聯會更加明顯。因此,若美國房市進一步顯著惡化,外國投資者可能將拋棄美國國債,從而對美元造成負面影響,房市拖累美元的可能性增加。澳元日後的走勢和美國經濟不無關聯。日前美國財政部宣布託管"兩房"的消息,應當說對外匯市場影響重大。消息發布次日非美貨幣即有表現。17日紐市盤中,澳元兌美元匯價一路下跌至年內新低0.7827,短線跌幅達到140點,當日早間市場傳來消息,美聯儲表示,紐約聯儲將向AIG借出高達850億美元的資金以幫助其避免破產,而政府將持有該公司79.9%的股份,在金價強勁反彈的支持下,澳元於尾盤反彈。
『柒』 如何看待澳元兌人民幣匯率的大漲以及未來澳元匯率走勢分析
周一,宏觀面數據相對冷清,待公布的中國貿易帳數據預計能給市場帶來較大內指引。該數據原本預定容於北京時間10點發布,但因故推遲。在數據出爐之前,匯市交投情緒相對謹慎。
此外,澳洲國內傳出新當選參議員被捕的消息,對澳元走勢產生的影響暫時還有限。
技術分析
高檔壓力位於0.7664(7月5日高點),上破後挑戰0.77整數大關。低檔支撐位於0.7589(10日置換均線),失守後賣壓擴大到0.7548(20日置換均線)。
『捌』 2020年澳元匯率會下跌嗎
2020年澳幣匯率將何去何從呢?
熊熊山火,澳洲變燠洲
從去年9月6日開始的7個月,你一定被澳洲的山火刷過屏。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場大火燒了太久了,210多天,幾乎7個月的時間,一年中有半年多的時間都在滅火,消防員拼盡全力,澳大利亞仍然損失慘重。
澳大利亞全國范圍內超過10萬平方公里受到山火影響,已有600萬平方公里土地因山火被毀(澳大利亞只有76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這個數字是2019年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焚毀面積的2倍,2018年美國加州山火面積的6倍。這場火災的規模形象一點來說,就是從上海燒到了廣州。大火最終導致至少33人和超過10億只動物喪生,並摧毀了2500多座房屋。澳洲變燠洲,考拉成烤拉。大火所釋放的濃煙使得曾經常年保持空氣質量優良的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墨爾本、悉尼都榮登全球污染指數日排行榜榜首。
山火在澳大利亞並不是大新聞。其實,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2月,基本都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季」。往年澳大利亞也會發生山火,但是救治及時也就熄滅了。今年似乎天公不作美,人心也不齊。由於極端高溫和持續乾旱,以及氣候變化的不斷惡化,此次山火並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
這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季之一。此前,澳大利亞採取的應對山火措施是控制山火,莫里森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和此前的應對也差不多。去年9月大火燒起來之後,澳大利亞政府沒有對火災引起足夠重視,行動過於遲緩,使得火災長時間的延續,給當地居民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造成人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
而最終讓大火得到控制的,不是一直在努力的消防員們,而是一場30年不遇的暴雨。幾個月沒下的雨水幾乎在幾天內全部傾盆而下。四天內,悉尼的降水量達391.6毫米,這是悉尼自1990年2月以來的最高降水量。悉尼山火秒變洪災……嗯……簡直不能再魔幻了。乾旱,大火,新冠肺炎,大雨…. 澳洲距離湊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災還遠嗎?
山火不僅給當地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還在持續沖擊著澳大利亞經濟和金融中心。
西太平洋銀行的分析師預計此次山火對經濟的影響將超過50億澳元,超過2009年森林大火的44億澳元的經濟成本。山火拖累了澳大利亞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經濟增長0.4%,年增長率拉低至1.8%,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尤其重傷了旅遊、區域貿易、建築以及農業生產等領域的經濟活動。
旅遊業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服務出口行業,是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佔GDP的3.1%左右,隨著礦業和地產行業的衰落,旅遊業成為了2018年及未來幾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力。但是澳洲旅遊出口委員會(ATEC)表示,自去年9月山火發生以來,預定前往澳洲的遊客數量已減少10%-20%。每年僅國際遊客帶來的經濟收入高達450億澳元, 2020年年底前旅遊業將損失至少45億澳元。
山火後澳元走勢一直疲軟,澳大利亞經濟增長正在面臨著的巨大的不確定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失業率的逆襲
經濟持續降溫失業率反降,好運氣是否能持續走出「冰河期「
據澳大利亞數據局官方統計,澳洲失業率目前穩定在5.1%。根據Country economy統計,發達國家失業率一般維持在4 - 8%。澳大利亞的失業率位於發達國家前列。雖說不如美國(3.5%)和英國(3.9%),但是也低於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歐元區(7.4%)和法國(8.2%)。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官方統計
從澳洲數據局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因為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增長,澳洲的失業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從2015年2月的6.2%下降至現在的5.1%。下降的失業率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實際情況截然不同。
讓我們仔細看看澳洲國內的情況。由於澳洲各地區的發展不平均,導致各州之間失業率大相徑庭。根據澳洲政府部門Department of Jobs and Small Business的統計:在澳大利亞偏遠地區,南澳,西澳和塔斯馬尼亞的失業率高達6%。盡管全國的失業率在不斷下降,偏遠地區的失業率卻在持續上升。比如塔斯馬尼亞,州政府明知本州失業率持續增加,依然狠發489臨時工作簽證邀請,同時未能及時增加工作崗位,加上澳大利亞政府鼓勵新移民去偏遠地區發展,導致申請人前景黯淡,然後不斷地惡性循環。
進入魔幻的2020後,受到山火和疫情爆發的影響,澳大利亞1月的失業率上漲至5.3%,較上月上漲0.2%,創四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也就意味著有近72.6萬人失業,是2018年4月以來最多的一次。
1月份澳洲新增1.35萬個新工作崗位,其中全職工作崗位增加了4.62萬,兼職工作崗位減少了3.27萬,全職工作機會僅佔去年增長崗位的54%,這遠遠低於前兩年所創造出的全職工作數量。盡管全職工人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實際工作時間減少了810萬小時,即0.4%。但是在這背後,是體現找工作人數勞動參與率的再次上升。澳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勞動參與率,即尋找工作的人數比例,從65.94%增至66.44%,為歷史最高水平。
此外,澳大利亞存在著很多就業不足就業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謂的」臨時工「 或是 「兼職「。處於不充分就業狀態的人們,他們有就業願望和能力,也有零星的工作。大量的人想要更多的工作,但經濟不能並不能滿足他們。
衡量衡量勞動力市場疲軟的最佳指標—不充分就業率(失業率與不充分就業不足率)之和上升了0.5個百分點,達到13.9%, 是近兩年的的最高點。此外,澳洲青年(25歲以下)失業率上升0.6%至12.4%,這個數字是整體失業率5.3%的兩倍多,是近4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最新獲悉
利率前景與就業市場密切相連。從現有的就業數據來看,就業市場疲軟給央行進一步降息增加了壓力。澳央行明確表示,下調官方利率,目標是將失業率降至4.5%或以下,工資實現3%的增長。目前來看降息政策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據最新公布的2020年2月的失業率5.1%來看,與1月的失業率5.3%相比有所下降。盡管工業產量下滑,但就業水平卻走強,仍然高於預期5.3%。澳洲還更改了留學生一周打工20小時的政策,變為可在養老或者零售業一周打工40小時,目的是盡可能的增加勞動時間。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3月19日公布2月季調後失業率之後,澳美開始上漲。
雖然澳洲的就業情況正在好轉,但並不一定代表著整個澳洲經濟的好轉,離澳聯儲制定的失業率4.5%,工資增長達到3%的目標還相差甚遠。根據Trading Economics統計和預測, 由於一系列突發災害和重大事件對澳大利亞帶來的嚴重影響,在未來2年內,失業率將呈上漲趨勢。
從目前來看,失業率下降的趨勢正在逆轉之中,降息政策是否能持續帶領就業市場走出「冰河期「情況尚未明朗。現在澳大利亞經濟面臨的巨大威脅是失業率似乎已經跌過谷底,並很可能再次開始攀升,但是暫時還談不上危機。澳洲經濟疲軟增長乏力,低通脹低利率高失業低消費,想要徹底打個翻身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澳元被看作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回顧過去的年份,在眾多的發達國家中,澳大利亞被稱為是一個「幸運的國家」,不論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還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都沒有阻擋澳洲經濟增長的勢頭。截至2019年,澳大利亞經濟已經連續增長了28年,中間從未出現過技術性衰退,這對於一個發達國家來說是非常罕見的。究其原因,主要得益於中國的高速發展。經濟學家Saul Eslake在接受彭博採訪時曾評價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澳大利亞那樣,從中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中獲利如此之多」。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2019年1-9月澳大利亞出口額最大的兩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和日本。其中中國佔澳出口總額的38.3%,是第二名日本的2.5倍。下圖顯示了按國家分列的澳大利亞出口額佔比。
此外,中國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最大的順差來源國和最大的遊客來源國。可以說,澳洲的經濟和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若中國的經濟發展出現停滯,首當其沖的便是澳大利亞,澳元也會相應下跌。澳元便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深受中國的影響。
今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開始悄無聲息籠罩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1月20日,鍾南山院士首次公開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的現象,隨後1月23日武漢封城。在這之後,國內的確診人數迅速上升,中國的疫情迎來了大爆發。此次疫情對澳元造成了嚴重打擊,澳元匯率也開始一路走低。下面這張圖反映了澳元近兩個月的變化。
上圖可以看出,自從1月末中國境內疫情爆發後,澳元開始逐漸下跌,起初下跌速度較為緩慢。但是當此次疫情上升為全球性大流行病後以及隨著澳洲確診人數的激增,澳元遭遇了跳崖式的大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上圖展示了澳大利亞每日總確診人數的變化。從3月開始,澳洲逐漸進入疫情爆發期。僅3月1日(29例)到3月15日(300例),確診人數就增加到了10倍。3月10日也正是澳元開啟狂跌模式的日子。有專家分析,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澳洲新冠肺炎疫情或在5月達到高峰!如果出現這類情況,局面徹底失控。然後需要8到12周才能將其控制住。這樣的代價對澳洲政府和人民而言是巨大的,將會令澳洲經濟雪上加霜。
真相大白
那麼為什麼澳元在此次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下如此脆弱不堪?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這三個方面可以劃分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為一月末到三月初,這一階段是中國國內疫情從爆發到逐漸控制的過程。該階段澳元下跌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1
澳大利亞支柱產業受到沖擊
過去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主要以礦業和畜牧業為主,近些年來澳洲支柱產業逐漸向教育業和旅遊業靠攏。由於擔心亞洲公共衛生事件的傳播,澳洲總理莫里森於2月1日頒布對中國的禁航令。受旅行禁令影響,澳大利亞支柱產業遭受巨大沖擊。澳大利亞旅遊委員會估算,禁令對澳洲旅遊業造成的損失每月高達十多億澳元,一些旅行社及酒店因中國遊客急劇減少而難以為繼。
以上兩個方面造成了二月份澳元的持續走弱,這兩個方面主要都是受到了中國疫情的影響。按理說,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以及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澳元匯率是能夠重新返回高位的或者至少能夠維持在當前水平。但是進入三月,澳元匯率反而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大跌。此時主要原因已不全是中國,而是受到了全球疫情的影響。中國政府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成功的阻止了新冠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同時也開始轉向了疫情殲滅戰的環節。中國控制住了疫情,可是全球其他國家開始淪陷了。三月份亞洲公共衛生事件逐漸演變成了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於11日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性大流行病。除中國外各國疫情均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三月開始為本文劃分的第二個階段,該階段澳元大跌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澳洲自身國內的影響。
2
澳洲本地疫情逐漸爆發
上圖可知,三月開始澳洲確診人數瘋狂飆升。為了阻止澳洲疫情進一步發展,澳洲政府宣布取消500人以上的非必要集會。同時在本月20日,澳洲關閉了邊境,所有非澳洲公民禁止入境澳洲。澳洲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被迫裁員,大量商店,餐廳宣布停止營業。以往川流不息的悉尼市區現如今變得空盪盪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澳洲本地疫情的擴散,對澳洲的交通、旅遊、餐飲、零售、娛樂等行業造成重大打擊。預測估計此次疫情令澳洲一季度GDP至少下降了0.5個百分點。對澳洲經濟的擔憂提升了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大量投資者選擇賣掉手中的澳元以購買避險屬性更強的美元和黃金。這些加劇了澳元的下跌趨勢。
澳聯儲被迫降息
澳聯儲能夠通過調整現金利率來影響澳幣的匯率。通常當經濟下行時,澳聯儲會通過降息的手段來釋放存款,鼓勵人們進行投資。但是因為市場上的澳元供給增多,也會導致澳元匯率的下降。澳聯儲在決定利率時會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1.住房市場 2. GDP 3.失業率 4.通過膨脹 5.全球經濟 6.進出口商品等。此次彌漫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給世界各國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2020年上半年全球的經濟增長都將低於早先的預測,澳大利亞也不例外。著名評測機構穆迪將澳大利亞2020年的GDP增速預期略微下調至2.1%。為了應對澳洲當前低於預測水平的經濟現狀,澳聯儲分別於3月13日和3月19日連續降息至0.25%,創造歷史新低。澳聯儲行長表示官方利率將維持在該水平直至就業形勢取得進展。
在澳聯儲兩次公布利率前,市場已經預測到其大概率會進行降息,市場對投資者的預期進行了提前消化,在3月13日和3月19日前,澳元分別進行了兩次大的下跌。
避險美元走強打壓其非美貨幣
近期因為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引發全球股市暴跌,美股更是在近10天內發生了四次熔斷,時間分別為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和3月18日。美股熔斷導致流動性需求上升,大量投資機構不得不拋掉手中的包括黃金在內的資產來換取美元以增加股市保證金。美股四次熔斷造成了美元連續四次大漲,美元一路走強打壓了其它非美貨幣,在一定程度上令澳元兌美元匯率下跌。總而言之,盡管澳元進入今年以來一直「跌跌不休」,但也不會無限下跌,疫情總會過去,全球經濟總有恢復的一天。當下中國抗疫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日新增確診已經由千位數降至十位數,各大企業工廠也在逐步恢復生產,相應需求也會慢慢上升。澳元屬於商品貨幣,只要人類還需要鐵礦石、金屬、煤炭這些資源,澳元的價值就能得到保障。危機往往與機遇並存,現階段預計澳元價格難以上漲,若接下來澳聯儲推行量化寬松政策或澳洲本土疫情失控,澳元還會有繼續下跌的風險。投資者可以耐心等待時機,選擇合適位置進行抄底,未來等到全球徹底克服病毒的威脅,澳元終會迎來反彈上升。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結語
『玖』 澳元兌換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澳元對人民幣匯率承壓回落收陰線,盤面回落幅度有限,多空力量博弈來看,短期市場多頭力量仍占優勢,盤面反抽行情或仍有延續,上方關注4.7781頸線壓力,但整體來看,市場空頭占據主導,盤面仍有較大下行風險。MACD黃白線在0軸下方形成金叉縮量,多頭量能收縮。綜合來看,短期澳元對人民幣匯率延續回落趨勢的可能性較大,下方關注4.7511一線支撐防禦情況。若盤面下行突破下方支撐,短期或將繼續下行考驗4.7037一線支撐,若不能突破,後市大概率向上反彈逼近4.7781頸線壓力。大趨勢上,盤面下行主趨勢或仍有延續。
【拓展資料】
一、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0年,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三、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出來的五套人民幣中,與後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橋圖案券外)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與漢字面額的排列均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審閱票版時,提出人民幣行名排列應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排列一律改為由左向右了。
四、人民幣發行後,逐步擴大流通區域,原各解放區的地方貨幣陸續停止發行和流通,並按規定比價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區相繼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幣成為中國唯一合法貨幣,在除台灣、西藏以外的全國范圍流通(西藏地區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幣)。
五、第一套人民幣剛發行時還沒有全國解放,因此第一套人民幣中早期製版發行的品種仍用"中華民國XX年"的紀年方式,而後期製版發行的版本均只採用公元紀年。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幣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拾』 請簡單預測一下未來兩年內人民幣對澳元匯率走勢
澳元下跌預期仍在中國人有「買漲不買跌」的習慣,很多即將要兌換澳元的人,目前可能還持人民幣猶豫不決。這澳元還會不會再跌?恐怕是這些人問得最多的問題。 要問澳元會不會跌,首先要了解為什麼今年澳元跌得這么厲害。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國內經濟成長欠佳拖累。澳洲最大宗出口品鐵礦石價格今年已大跌50%,且礦業投資大幅減少。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008年以來,澳大利亞經濟增長了14.3%,其中5.5%是來自於與礦業相關的一系列產業。如今礦石賣得不好,自然澳大利亞的日子過得不好,只有降低匯率,刺激出口。如果澳元下跌之後,礦石的銷量上去了,澳元自然就會止跌。反之,澳元就會持續下跌。
從目前鐵礦石行情來看,澳元還會再跌,只是幅度會慢慢變小。半年內不需要用到澳元的投資者可以再等等,也許還可以換取到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