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力點位於阻力點和支點之間是什麼杠桿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省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費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不省力也不費力。
⑵ 杠桿都有三個點在杠桿上用力的點叫做什麼克服阻力的點叫做什麼
杠杠上動力作用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力作用在杠桿上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杠杠繞著轉動的點叫支點。
⑶ 杠桿的用力點、支點、阻力點分不清怎麼辦
拿手指,尺子,橡皮做示例。按照題目的圖組裝,手指撐著尺子,尺子是杠桿,橡皮是重物,另一隻手壓尺子使橡皮抬起。橡皮壓著的點是阻力點,手指撐著的點是支點,另一隻手扶著的點是用力點(動力點)
⑷ 小學六年級科學:支點、阻力點、用力點的位置與杠桿是否省力,有沒有必然的關系
支點位於阻力點和用力點之間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天平)。阻力點位於支點和用力點之間的杠桿,省力(核桃鉗)。用力點位於阻力點和支點之間的杠桿,費力(鑷子)。
⑸ 杠杠向上撬時,用力點,支點,阻力點分別在哪
用力點在手和杠桿交接處,支點在物體與杠桿接觸處,阻力點在支點處
⑹ 魚竿是什麼杠桿支點,用力點,阻力點分別在哪
費力杠桿,支點在手握住魚竿的前端,用力點在手後端點,阻力點在魚竿和魚線捆綁處
⑺ 怎麼分辨支點、用力點、阻力點
托住杠桿的點稱為支點,發力在杠桿上點是用力點,阻礙杠桿起作用的點是阻力點。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在生活中根據需要,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桿。
力臂:
(1)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
(2)作用在杠桿上的一個力的作用點不變,力的方向改變時,它的力臂一般要改變。
(3)力臂可能與杠桿重合。
⑻ 當杠桿的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杠桿的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什麼杠桿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回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答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這里若糖~滿意請採納~
⑼ 杠桿的支點一定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間對嗎
不對。
支點可以在動力點和阻力點的中間。如:蹺蹺板、天平等。
支點也可以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外,有兩種。
1、阻力點在動力點和支點中間。例:堅果夾子,門,釘書機,跳水板,扳手,開(啤酒)瓶器,(運水泥、磚的)手推車。
2、動力點在支點和阻力點之間。例:鑷子,手臂,魚竿,皮劃艇的槳,下顎,鍬、掃帚、球棍。
(9)杠桿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擴展閱讀
1、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2、平衡條件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