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促使人民幣匯率年初走高的原因有哪些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美元指數呈現超預期的疲弱,是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升值的主要原因。當然,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也為人民幣匯率企穩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再者,自201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頻頻超預期的表現,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看多人民幣的行為,「羊群效應」令美元指數加速破位,並助推人民幣匯率升值進程延續,這也是近期人民幣匯率表現較強的原因之一。外有美元指數超預期疲弱,內有國內經濟政策「給力」,正是內外因素的「合奏」,共同促成了人民幣匯率歲末年初的這波升值行情。
『貳』 美元指數上漲的時候為什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上漲了這種情況對金價有什麼影響
美元指數是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所以可能出現美元指數上漲的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這種情況金價會走弱。
『叄』 人民幣匯率上漲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嗎
隨著人民幣持續企穩且趨於雙向波動,國際市場持有人民幣的意願正在升溫。人民幣匯率走勢進入穩定或偏強周期,人民幣國際化將再次快速發展,包括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人民幣債券發行,人民幣在儲備貨幣中的佔比都會有明顯上升。
日前,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也表示,人民幣匯率對外貿進出口影響程度有限。在世界經濟復甦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仍存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企業穩定匯率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肆』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對外上漲,而在國內卻貶值.
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原因在於:
1.中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已經連續幾年都實現10%的高速增長,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2.中國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是人民幣升值的根本動力。
3.中國房市和股市持續的火爆,使海外熱錢不斷的湧入中國。
4.美國經濟衰退,美國為了本國的利益實行弱勢美元的政策,通過美元貶值讓其他國家持有的美元資產縮水。讓全世界為其經濟衰退買單。
對內貶值的原因在於國內流動性過剩,投資過熱,樓市和股市的強勁發展,國內市場中人民幣的流通量過大,最終導致各種商品價格全面上漲,物價全面提高,使得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下降。
『伍』 紐西蘭元對人民幣匯率為什麼一路走高
(不好意思,以下回答是近期人民幣兌紐西蘭元匯率變化,剛注意到你是15年的問題。)
可以關注一下接下來要公布的中國對紐西蘭貿易數據。
希望能夠幫助你。
『陸』 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上漲,你該怎麼辦
對於個人而言,在堅持按實際需求進行購匯的同時,可以有一定的趨勢判斷。但對於企業而言,用匯規模大,則一定要有避險保值和財務中性的理念,切莫去「賭」人民幣匯率。
提早用衍生品進行避險保值很重要。王春英介紹,在外匯局多年支持下,國內已經有相當多的銀行可以為企業和個人辦理結售匯業務,能辦理即期結售匯業務的境內機構有489家,辦理衍生產品業務的境內機構接近90家。
「特別要對企業說的一點就是,不要把衍生品當做一個賺錢的工具。」王春英說,衍生品就像保險一樣,在雙向波動的情況下,支付一定的「保費」能夠把自己經營成本鎖定下來,對企業的經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企業都應該有這種意識」。
『柒』 人民幣匯率上漲意味著什麼
數據顯示,從6月初開始到今天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上漲了將近6%。
不要覺得這6%好像並不大,但是在外匯市場當中,即使是1%的震盪,那也是很大的幅度了。
人民幣大漲,有部分的機構認為,是因為我國已經控制住疫情,GDP在第二季度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轉正,這會吸引更多的外資持有人民幣資產,而反觀國外的疫情,仍然還沒有控制住,因此,經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復甦。
特別是美國,數據顯示,美國昨天新增的確診人數高達57539例,累計確診人數更是達到了783萬,而排名第二的印度,昨天新增人數更是達到了70824例,累計確診人數高達690萬例,因此,可以看到,國外的疫情依舊還較為嚴重。
所以,這會嚴重阻礙經濟復甦的腳步,反觀我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
同時,人民幣匯率大漲,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實際上從3月份開始美聯儲就已經營造出一個超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資產負債表規模更是從此前的4萬億上漲到了目前的7萬億美元。
不僅如此,美聯儲此前還表示,要把通貨膨脹率推至2%,那麼,這就意味著,美聯儲還需要大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因此,這就導致美元處於一個超寬松的貨幣環境當中,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太多了,因此,導致美元指數的不斷貶值。
而反觀我國在疫情初的時候也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但是,最近這段時間以來,流動性開始有所縮緊,只是維持在一個合理充裕的狀態當中,並不像前幾個月,因此,一個還在超寬松的貨幣環境當中,而還有一個有意識的維護合理的流動性水平。
『捌』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造成出口產品價格上漲
2020年國考面試熱點: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漸濃
近期海外風險事件不斷,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在連續升值後,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22日雙雙走低。同時,人民幣中間價連續3個交易日調升,調整幅度逐漸加大。總體來看,9月以來,中間價保持穩定,人民幣匯率市場價格也從本輪調整高位回落。
人民幣近期波動較大
10月22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走低。Wind數據顯示,22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16:30收盤價報7.0817,較前收盤價跌139個基點。截至北京時間20:00,離岸人民幣報7.0755,較前收盤價跌59個基點。
此前,在岸、離岸人民幣連續三個交易日都在升值。在岸、離岸人民幣上周分別累計上漲175基點、157基點。同時,美元指數則持續下跌。上周美元指數連跌4個交易日。10月17日下午,歐盟與英國確認達成脫歐協議,歐元、英鎊大漲,美元指數跌破98點大關。上周六,英國議會取消對脫歐新協議表決,本周一(21日)美元止跌反彈,截至目前仍在回升,但尚未回到98一線。
莫尼塔宏觀研究指出,上周美元指數大幅下跌,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英國與歐盟達成新的脫歐協議,刺激歐元跳漲;二是美國工業產出、新屋開工、零售銷售等多項數據不佳,拖累美元表現。
近期人民幣走勢較震盪,總的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從本輪調整高位回落,保持在8月下旬水平,即7.07上下。2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站上7.07,相比9月初低點已反彈超過1100個基點。盡管22日有所回調,但相對9月下旬仍在高位。
中間價充當穩定器
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不斷的同時,中間價變動相對穩定。10月2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0668,調升12個基點,已連續3個交易日調升。
歷史來看,大多數時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都較為一致,但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三者出現較大背離。8月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與中間價持續出現較大背離。以離岸人民幣和中間價的背離程度為例,今年4月最大價差才300多基點,但5月中旬擴大至超1000基點的價差,8月5日更是出現最高價差,1760點。
這表明中間價的調整幅度較大程度低於在岸、離岸人民幣波動,人民幣匯率逆周期調節加強。Wind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調整幅度大大縮窄,除9月5日調整幅度為26個基點,其餘時間都不到10個基點,中間價保持平穩。分析人士表示,逆周期因子明顯走高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會逆勢保持相對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快速貶值的走勢會有所收斂。國慶假期後,中間價調整幅度加大,15日以來調整幅度都在10個基點以上。
近年來在應對匯率波動過程中,央行積累了豐富的政策工具。2018年11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在香港發行了11期央行票據,規模共計1300億元人民幣。分析人士指出,離岸央票的發行可影響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拆借利率,提高做空成本、降低套利動機,從而影響匯率。
多因素利好後市
近兩周,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全線下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0月21日早間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1.06,按周跌0.27;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64,按周跌0.25;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0.97,按周跌0.43。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指數下跌,與歐洲貨幣相對美元升值幅度更大有關。興業投資研究指出,上周歐盟峰會前各方不斷釋放樂觀信號,增強市場對英國有序脫歐的信心,英鎊盤中振幅接近500點。英鎊大漲最大的受益者是同為歐系貨幣的歐元,再加上市場基本排除了歐央行12月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歐元短線上漲勢頭猛烈。
興業投資研究認為,近期英國脫歐進程仍將占據匯市焦點,隨著歐央行利率決議臨近,市場注意力將可能快速轉移。此外,各國將再度迎來前瞻性數據PMI報告,將對近期較敏感的市場產生擾動。
展望後市,莫尼塔宏觀研究認為,當前中美利差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政府鼓勵外資流入資本市場、中國經濟失速下行擔憂減弱、美元處於磨頂狀態等因素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利好。
中金固收團隊指出,若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境外機構可能加速布局中國債市。8月份人民幣匯率破7,境外機構都相對謹慎,債券購買量有所下降,但9月以來,隨著投資者意識到中國並沒有主動引導匯率貶值的意圖,且人民幣走勢在破7後相對穩定,境外投資者再度重新增加對中國債券的配置。從託管數據來看,境外機構9月合計增持863億元債券,持債力度為今年以來的次高位,僅次於5月的1031億元。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