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物理杠桿我完全搞不懂,包括很多同學也是,感覺練習題和書上內容太不一樣,要難很多,練習第一題就卡
用勾股定理是順其自然的事,
就像走路時碰到一個大石頭會繞過去一樣
2. 求初二物理杠桿、滑輪練習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5分)
3. 有沒有一些關於初二物理杠桿計算題的題目我想做練習。
1,身高相同的甲、乙兩人,用長1.6m的扁擔抬起一桶水,水桶掛在距甲肩0.6m處的扁擔上,水和水桶共重320N,問甲、乙兩人肩上各負擔多大的力?(不計扁擔重)
2,一根長2.2m的粗細不均勻的木料,細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N的力;若將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細端需要用420N的力,求:(1)木料的重力;(2)木料重心的位置。
1, F甲=200N;F乙=120N;
2,G木=1100N;重心距粗端0.84m;
做對的話就不用過程了吧
4. *有懸賞!幫忙出一張初二物理上海科技版第二章,第三章第一節物理的試卷,速度要!
2007年中考物理新題型--力學部分2
1、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生活中經常用到它. 工人師傅小波和小新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將同樣的物體搬上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1)小李同學在測斜面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使用圖a所示的裝置,他將木塊從斜面底部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方向勻速拉到頂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b所示,請將在下面的表格中填上有關數據。
木塊重
G/N 斜面高
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
η
2 0.2 0.5
(2) 小李同學認為摩擦是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重要因素,為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他用小車代替木塊重做上面的實驗,並採取其它措施減小摩擦力的影響,分別將小車沿不同長度的斜面拉上同一高度,記錄的數據如下表:
小車重
G/N 斜面高
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
η
6 0.2 2.5 0.5 1.2 1.25 96%
6 0.2 1.3 1 1.2 1.3 92%
6 0.2 0.9 1.5 1.2 1.35 89%
通過對上面數據的分析可得出:
使用斜面時越省力就越要 移動距離。若忽略摩擦,小車重G、斜面高h、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斜面長s這幾個量的關系是: 。
答案:C
(1)
木塊重
G/N 斜面高
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
η
2 0.2 1 0.5 0.4 0.5 80%
(2) 多 Fs=Gh
2、課題:研究與力有關的現象
⑴.為了研究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情況,小組回顧了真空是否傳聲的探究:
把正在響鈴的鬧鍾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使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發現鬧鍾的聲音越來越小。進一步推斷,當罩內完全沒有空氣時,聲音將完全_______。
⑵ .小組類比聲音的研究方法,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小李讓成5N 的小車沿斜面從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讓它以相同的初速度v0 在不同的平面上向前運動,得到如下實驗記錄,其中有1處未完成,請你在表格中補充完整: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較大 最小
小車運動距離 最近 較遠 最遠
小車運動時間/s 4 6 8
小車速度變化 速度從v0均變為0
①由此推斷,當摩擦力為零時,小車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為 ,將做 運動。
②小張還由此反向推斷: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速度變化越大。她的說法不正確,請你幫她將錯誤之處圈出來,並在其下方改正。
⑶. 小馬用如圖滑輪組抬高重5N 的小車.若不考慮摩擦和繩重,請你計算下列問題:
①若不計動滑輪重量,繩子自由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多大?
②若考慮動滑輪重量,此時彈簧側力計的示數是2.5N ,則該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③當動滑輪總重超過多少時,使用該滑輪組提該小車不再省力?
⑷.某彈簧測力計量程為5N ,若想用它來稱量重約為15N的重物,應怎樣來稱量?手邊現有鉛筆一支、鐵釘一個、鐵絲一段,請你說明稱量方法及其物理原理。(不計器材自重和摩擦)
答案:(1)消失 (2)①零;勻速直線運動 ②大;快(或相同時間內速度大)
(3)1.25;50%;15N (4)略
3、小明學過機械效率後,提出了一個問題:「斜面的傾斜程度與斜面的機械效率有沒有關系?」.針對這個問題他做了在斜面上勻速拉動物塊的探究實驗,如圖,並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
次數 斜面的
傾斜程
度 物體重
G/N 物體上
升高度
h/m 沿斜面
拉力
F/N 物體移
動距離
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
率
1 較緩 5.0 0.1 1.6 0.5 0.5 0.8 63%
2 較陡 5.0 0.15 2.2 0.5 0.75 1.1 68%
3 最陡 5.0 0.25 3.1 0.5
(1) 第3次實驗添入表格中的數據:有用功為 J,
(2) 通過對上述實驗數據的分析,你認為斜面省力情況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是:斜面越陡,越 ;
(3) 通過對上述實驗數據的分析,你對斜面機械效率的問題可獲得的初步結論是:
(4) 如果小明還想要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實驗時應控制哪些條件不變?
.
答案:(1) 1.25 1.55, 81%或80.6%
(2) 費力 或不省力
(3)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
(4)斜面的傾斜程度、斜面與物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某橋梁施工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打撈沉在水底的工件。已知工件的體積是0.16m3,密度是3.5×103kg/m3,滑輪組向上勻速拉動浸沒在水中的工件時,人在繩子的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1700N。(不考慮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工件的質量是多少?工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滑輪組向上勻速拉動浸沒在水中的工件時,機械效率是多大?
(3)工件從水裡升到水面上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如何變化,並分析原因。
答案:(1)m=ρV=3.5×103kg/m3×0.16m3=560kg
F浮=ρ液gV排=1×103kg/m3×10N/kg×0.16m3=1600N
(2)F=G-F浮=mg-F浮=560kg×10N/kg-1600N=5600N-1600N=4000N
η=(W有用/W總)×100%=(F′×h)/(F×s)×100%=(F′×h)/(F×3h)×100%=(4000N/1700N×3)×100%=78.43%
(3) η將變大
η=W有用/(W有用+W額) ×100%,W有用增大,而W額不變,所以η變大
5、超高壓水切割又稱「水刀」,它是將普通水經過多級增壓後,通過一個極細的噴嘴噴出一道高速」水箭」,對切割表面產生108~109Pa的壓強。工業上常用來切割大理石、鋼板等堅硬物體。下表是某高壓水切割機技術參數:
型號 壓強
(MPa) 噴嘴橫截面積(m)2 排量
(L/min) 油泵電機功率
(kw) 換向方式 電源
(V)
2230 300 5×10-8 2.7 22.5 電子 380
表中「排量2.7L/min」表示每分鍾從噴嘴中噴出水2.7升。1MPa=106Pa, 1L=1×10-3m3.求:
(1)「水刀」有純水切割和加磨料切割(磨料為密度大於水的石英砂、金剛砂)兩種。高速水流能切割堅硬物體是因為高速水流具有較大的 ,加入磨料後切割能力大大提高了是因為 ,
(2)若不考慮水從噴嘴噴出後橫截面積的變化,高壓水流對切割面的壓力為多大?
(3)高壓水切割機的切割效率?
答案(1) 動能; 速度一定時流體的質量增加從而動能增大
(2)噴出水流橫截面積S=5×10-8m2
由p= 得:F=pS=300×106×5×10-8N=15N
(3) 解法一: 排量Q=
水噴射速度 υ=
水刀有效功率P/ =Fυ=15×9×102W=1.35×104W=13.5 KW
切割效率
解法二:
水刀有效功率 ……①
而排量 ……②
又 F=pS …③
由①②③得:
切割效率
6、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後解答後面的問題:
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種植物都具有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是一個水分的運輸和散失的過程.蒸騰過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內導管→莖內導管→葉內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蒸騰作用對植物體具有重要的意義:①降低植物的溫度,②促進根吸收水分,③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植物一天中蒸騰作用的變化規律是:日出後,蒸騰作用隨之增強,到午後三時左右達到最高峰,三時以後,植物體內的水分減少,氣孔逐漸關閉,蒸騰作用隨之下降,日落後蒸騰作用降到最低點.
(1)你認為蒸騰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圍環境的溫度的物理原理是
;
(2)根據短文,影響植物蒸騰作用強弱的因素有: ;
(3)設一棵樹的樹葉平均高度為5m,它一生中共蒸騰了200t水,請計算這棵樹對這些水所做的功(g=10N/Kg).
答案:(1)液體蒸發吸熱具有致冷作用;(2)光線強弱、溫度高低等;
(3)W =Gh=mgh=200×103kg×10N/kg×5m=107J.
7、我們玩溜溜球時發現,如果不用力將球向下擲出,球就不能自動回到手中.同樣在做如圖所示的實驗時,也會發現擺球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前一次要低些,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學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並進行了以下三步實驗操作:
步驟一:讓鐵球甲從斜面F點滾下打到一個小木塊上,推動木塊使木塊從位置A移動到位置B。
步驟二:讓鐵球甲從斜面E點滾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塊上,推動木塊使木塊從位置A移動到位置C。
步驟三:換一鐵球乙(m乙>m甲)從斜面上F點滾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塊上,推動木塊從位置A移動到位置D
分析步驟一、二,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步驟一、三,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析步驟一、二,得出的結論是:質量一定的物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或質量一定的物體,動能和速度有關)
分析步驟一、三,得出的結論是: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或速度相同的物體,動能和質量有關)
8、為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三項重大科學發現,聯合國把2005年定為「國際物理年」.在紀念活動中,小利同學將他近期發明的令人稱奇的「關門裝置」(如下圖)展示給大家。
(1)根據圖中場景,請你從A.B.C.D.E、F、G中任選三個環節,指出各自涉及的物理知識。
(2)要保證「關門裝置」能順利工作,各環節的設計應符合一定的要求。請你針對其中的兩個環節,談談設計時要注意的問題。
答案:本圖中共有七個環節,在此以A為例做答案
(1)在圖中的A環節,小孩剪斷線後,由於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氣球將上升而碰撞轉板一端,使其發生傾斜。
各環節涉及的物理知識有:A.浮力 B.杠桿 C.減小摩擦 D.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E.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F.杠桿 G.機械能轉移
(2)在環節A中,氫氣球對轉板的作用力應足夠大,才能使轉板轉動。
9、驅車沿武漢繞城公路(簡稱外環)行進,會看到全長188km的現代化高速公路兩側,各有100m寬號稱「中華第一環」的武漢環城森林生態綠帶。
(1)專家測算,環城綠化帶樹苗長成濃蔭後,綠化帶常年涵養水源泉相當於一座容積為1.14×107m3的中型水庫,由於水的比熱容大,能使武漢城區夏季高溫下降1℃以上,有效緩解日益嚴重的「熱島效應」。若這個「水庫」水溫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完全被質量相等的干泥土吸收,可使干泥土溫度上升 ℃。〔C泥土=0.84×103J/(㎏•℃),C水=4.2×103J/(㎏•℃)〕
(2)雜訊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它是由發聲體的 產生的,有資料顯示,雜訊每經過一條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25分貝,從減弱雜訊的途徑看,這是在
中降低雜訊的。
(3)「外環」全線貫通後,小剛全家利用星期日乘車沿「外環」觀光,假如車中「速度計」的示數如下圖所示,他們沿「外環」遊玩一周所用的時間為 h。途中小剛用「傻瓜相機」在同一地點對同一景物拍下了兩幅照片,如圖所示,拍攝 照片時,鏡頭景物遠一些。
答案:(1)5;(2)振動;傳播過程;(3)3.76;乙。
10、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氣缸活塞面積為30cm2,一個沖程活塞在氣缸中移動的距離是50mm,滿負荷工作時做功沖程燃氣的平均壓強為9.0×lO5Pa,飛輪lmin轉動1800周,當汽油機滿負荷工作時(不計摩擦),求:
(1)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
(2)一個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做的功;
(3)汽油機的功率.
答案:(1)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
F=Ps=9.O×105Pa×30×10-4m2=2.7×103N
(2)燃氣對活塞做的功:W=FS=2.7×103N×50×10-3 m=135J
(3)1分鍾內燃氣對活塞做功的次數:n=1800/2=900
汽油機的功率:P=W 總/t=135×900 J/60 s=2025W
地區的平均風速是6m/s,已知空氣的密度是1.2kg/m3.此地有一風車,它的車葉轉動時可以形成面積約為1200m2的圓面,求:
(1)平均1s時間內有多少質量的氣流沖擊風車車葉形成的圓面?
(2)已知lkg空氣以這樣的速度運動時具有的動能為18J,假如這個風車能將流過此圓面
內氣流動能E動的10%轉變為電能.則該風車平均每秒鍾發出的電能E電是多少?
答案(1)V =Sl = Svt = 1200m2×6m/s× 1s = 7200m3
m = ρV = 1.2 kg/m3× 7200m3 = 8640 kg
(2)E動=8640× 18J = 155520J)
E電=ηE動= lO%×155520J = 15552J
11、楊洋同學家原來是用液化石油氣燒水的(每天至少用65℃的熱水100kg),參加「探究性學習」活動後,在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製作了一台簡易的太陽能熱水器.這台熱水器6月份平均每天可將100kg水從15℃升高到65℃.
(1)若液化石油氣的熱值為8.0×107J/kg,改用太陽能熱水器後,6月份平均每天可節約液化石油氣多少千克?[液化石油氣燃燒放熱的70%被水吸收、C水=4.2×103J/(kg•℃)]
(2)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比使用燃料燒水,除了節約能源外,還有哪些優點?(至少寫出兩點)
答案:(1)Q吸=Cm(t-t0) =4.2×103J/(kg•℃)×100kg×(65℃-15℃)=2.1×107J,由題意得
=0.375kg
(2)答:優點有:①無污染 ②安全 ③光能取之不盡
12、閱讀圖文,回答問題。
與 偉 大 同 行
這是一個著名物理學家發現一個偉大定律的實驗裝置!仔細觀察後回答:
(1)裝置中的兩個配重的重量不等,釋放後大配重下降,小配重上升;通過反復對調左右兩個配重,會使動葉輪不停地轉動,從而導致熱量計中水的溫度________(填變化情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實現的能量轉化是: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科學家某次測得了的數據如下:
小配重重力G小=100N,
大配重重量G大=520N
每升降一次配重各自移動的距離h=1m,
熱量計中水的質量m=500g,
升降次數與水溫變化的關系:
升降次數 1 2 3 4 5 6
溫度變化/℃ 0.2 0.39 0.59 0.78 0.98 1.18
通過分析數據,科學家得出了結論:在上述現象中能量是守恆的!請你幫他補出計算、判斷過程(只需分析一次實驗):
(3)本實驗中的誤差主要來源於_______________。
(4)知道嗎?那個著名物理學家叫焦耳!那個偉大的定律叫能量守恆!剛才你所經歷的正是這個偉大工作的一個縮影。對此談談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溫升高;對水做功,水的內能增加;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2)W=G•h=420N×1 m=420J;
Q=C•m•(t0— t)
= 4.2×103 J/ kg•℃×0.5×0.01=420J
W=Q
(3)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 (4)略
13、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WWW)
(1)有人根據古埃及文明發展史推測,描繪了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時的一個場景(圖a). 在這個場景中,運用到的物理知識有:① ;
② .
(2)如圖b展示了一個極具想像力的設想,其大意是:
上面水池中的水流下來,沖擊葉輪轉動;葉輪帶動打磨輪和水泵的軸轉動;人利用打磨輪打磨工件,同時,運轉的水泵又把流到下面水池中的水抽到上面的水池中……,只要一開始在上面水池中注滿水,就能通過水的上下循環,使機器不停地工作.
①你認為,上面水池中流下來的水,能否被水泵全部抽送到上面水池中?並說明理由:
.
②這個設想曾得到不少人的贊許,並把這個裝置譽為「永動機」.請運用你掌握的知識,說明這個裝置是否真能「永動」:
。
(3)如圖c是舞台幕簾. 幕簾有兩片,其左右兩邊側(c、d)兩端固定,「簾門」滑環上的兩根線(圖中a和b)與上方水平牽線連結. 當控制電動機作順時針旋轉時,「簾門」向兩側分開,反之就向中間合攏. 請按上述要求,分別將a和b兩個線頭連接到上方水平牽線上.
答案:(1)①杠桿原理(或「杠桿」、「省力杠桿」)
②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或「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滾動摩擦小」)
(2)①不能 因為,高處水池中水的重力勢能,只有部分轉化為葉輪的動能;而葉輪的動能部分用來打磨物體及轉動部分摩擦做功,不會全部提供給水泵用來提升水。或簡答為「用於水泵提升水的能量只是從上面流下的水的動能的一部分」。
②不能 由於從上面流到下面水池中的水不能全部被抽送到上面的水池中(或「對外做功消耗能量」、「用來打磨物體消耗能量」、「克服裝置的摩擦要消耗能量」),上面水池中的
(判斷正確得1分;說理正確,得1分)
(3)圖略,a接下面的牽線,b接上面的牽線。
圖沒法打上去,多包含!
5. 初二物理杠桿題
9.8
6. 初二簡單物理題(杠桿) 急~!~!
1)根據杠桿平衡原理 (注 動力為A 阻力為B 動力臂為OA 阻力臂為BO)
則 7.2/m=OA/OB 將m掛在B端,則A多需要掛20千克的物體 則 (7.2+m)/(m+20)=OA/OB
則 7.2/m=(7.2+m)/(m+20)
則 m=12
2)則 7.2/m=OA/OB 7.2/12=OA/OB
則 力臂OA與OB的比值為3/5
7. 初二年級物理題目《兩道有關杠桿的計算題》
1、O為支點,OA為重力力臂OB為拉力力臂,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可知
G= (F×OB)/OA= (9N×0.4m)/(0.4m+0.2m)=6N
故答案:6N
2、如果是 OA:OB=1:2,做法如下:
(1) 、當F2的方向垂直桿向上時,力最小
OA:OB=1:2
F1xOA=F2XOB
F2=6N
(2)、將F2的作用點移動至A點處
如果是 OA:AB=1:2,做法如下:
(1) 、當F2的方向垂直桿向上時,力最小
OA:AB=1:2,所以OA:OB=1:3
F1xOA=F2XOB
F2=4N
(2)、F1xOA=F2XOB
6*OA=4*OB
OB=1.5 OA
將F2的作用點移動至O為1.5倍OA處
8. 初二物理杠桿計算題
1、2Kg*4=0.25Kg*x 得x=專32cm
x*4=0.25*60 得x=3.75kg
2、屬F*1=10*9.8*0.8 得F=78.4N
3、0.2*G=0.4*10 得G=20N
9. 求 百度文庫 里《初二物理 杠桿滑輪專題練習》 的 答案
從網路上搜就行了嘛
10. 初二物理杠桿練習題
5s中球沿板向右的距離為0.1*5=0.5m,繩子斷了,說明繩子受到力為20N,將支起的那一端看為支點,那麼球重的力臂為0.5m,繩子的力臂為1.5m*sin30°=0.75m
所以球的重量為20*0.75/0.5=3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