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桿原理及公式
杠桿的平衡來條件:動力×動源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變形式:F1:F2=L1:L2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都叫做杠桿平衡。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文字表達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1/F2=L1/L2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1/n"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在力學里,典型的杠桿(lever)是置放
B. 杠桿機械物理原理,有沒有懂得大神,必有重謝。如何減輕重量。
C. 杠桿定理為什麼忽略杠桿自重
可以加上自重,不過這樣推導出來的公式比較麻煩,不利於初學者理解杠桿本質的原理。中學階段所學知識大多是理想模型,不用太糾結是否真正貼合實際
D. 初中物理杠桿原理裡面,有些題為什麼都不注意杠桿自重的呢
在初中階段,都不考慮那麼多,只要記住杠桿的平衡條件就行了。
E. 杠桿原理是怎麼算的,比如要翹起一個1噸重的東西要怎麼算,求列公式一步步算。謝謝。
杠桿原理的平衡公式是 力1*力臂1=力2*力臂2
m1g*L1=m2g*L2
已知m1要計算m2必須知道支點的位置
當支點在正中間時
那麼L1/L2=1
這種情況下m2=m1*L1/L2=m1
同樣需要1000kg*9.8N/kg=9800N的力才能撬動
F. 在做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時,為什麼把杠桿調到水平位置可以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的影響
這是物理中的「等臂杠桿原理」:天平臂如果保持水平,兩臂只有懸掛等質量的物體,天平才可以繼續保持水平(左右物體質量相等,天平臂的質量不考慮)。
G. 杠桿省力的原理
杠桿省力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是,動力臂越長,那版么動力權就可以越小,這樣就更省力。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
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
(7)杠桿自重升降厲原理擴展閱讀:
人體內杠桿
幾乎每一台機器中都少不了杠桿,就是在人體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杠桿在起作用。拿起一件東西,彎一下腰,甚至翹一下腳尖都是人體的杠桿在起作用,了解了人體的杠桿不僅可以增長物理知識,還能學會許多生理知識。
點一下頭或抬一下頭是靠杠桿的作用,杠桿的支點在脊柱之頂,支點前後各有肌肉,頭顱的重量是阻力。
H. 手動絲杠升降用了什麼原理啊
螺旋升降機原理
螺旋升降機是由蝸輪蝸桿,箱體,軸承,絲杠等零部件組成。看下上海曼魯,工作原理為:電機或者手動驅動蝸桿旋轉,蝸桿驅動蝸輪減速旋轉,蝸輪內腔加工為內螺紋,驅動絲杠上下移動
I. 螺旋桿升降原理
由於內部主要結構為蝸輪蝸桿和梯形絲杠,所以給這樣的升降機命名為螺旋升降機,它的原理是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承載運動。效率隨不高,但是負載能力超強。
J. 一道關於杠桿原理的問題,
杠桿平衡原理:F1L1=F2L2
則 F1=F2L2/L1
杠桿重心離支點的距離是1/4的杠桿長度,與左端到支點的距離一樣
所以施加的力等於重力4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