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旅遊換匯成本明顯低於貿易換匯成本,一般僅為貿易換匯成本的什麼左右
旅遊換匯和貿易換匯是不一樣的,貿易的換匯因為量大,必須按照國際價格進行計算,而旅遊換匯一般都是個人行為,或者旅行社行為人家總是要賺一點差價,一般要高到2%到5%左右,不會太高,最高也不會超過,正常匯率10%的
㈡ 換匯成本大於匯率或小於匯率與出口效益的關系
一、1、換匯成本的合理上下限是根據高於或低於匯率來設置的。
2、籠統地說,換匯成本的合理上限設置最高不能高於匯率,如果高於,企業出口就虧損。實際上,最高上限應和匯率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使企業具有一定得盈利,企業得以持續經營。
3、換匯成本的合理下限是考慮出口業務合理性指標,除了高技術、高附加值和壟斷性產品外,企業出口普通商品的盈利具有一定空間,不可能是暴利,如果過低,則可能在購入環節稅收、或者出口環節的結匯存在一定問題。
4、但是合理上下限的提出只是針對一般情況,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時候,換匯成本出現疑點是正常的,在這里就不具體列舉,具體問題需要稅務機關具體落實。
二、1、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本國貨幣(人民幣)成本。換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凈收入外匯」。
2、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一般在實際操作中用下面公式 換匯成本=不含稅金額*(1+增值稅率-退稅稅率)/報關金額
㈢ 出口退稅時的換匯成本過低怎麼辦
如果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該筆貨物盈利水平很好,雖然申報時退稅系統會自動顯示,把這個當做疑點之一,但稅務局那裡是可以通過的,不必擔心。只有高於8(按目前匯率應不高於6.82),稅務局才會以「該業務是賠本的,有騙取退稅的可能」為理由拒絕退稅。
㈣ 是不是就是說換匯成本最高不能高於當下的匯率
換匯成本高意味著做生意掙錢少了,高過當前匯率則意味著賠錢了,比如今天的匯率是6.8,你賣出去的東西為1美元,即相當於賣出去了6.8人民幣,如果你采購成本高於6.8,理論上講是有問題的,說明你賠錢了,所以退稅局才會出現換匯成本這個參數,當然也不是不能高於當前匯率,只要有合理的理由是可以的,比如樣品、處理品、或者是同一筆業務下數個產品,別的商品掙錢多,只有一兩個是換匯成本很高,但整單盈利的,這些都是比較合理的理由。
㈤ 換匯成本低的情況說明怎麼寫急!!!!!
換匯成本低於下限一般不需要處理或者填寫情況說明。通過平台可以批量生成換匯成本過高時的情況說明。網頁鏈接
㈥ 換匯成本低於5的話要交給國稅一部分稅嗎
如果該票貨物能退稅,就不用
交稅
了。若無退稅,以下為計算過程:
FOB價格285美金。成本300/1.17=256.41,
進項稅
43.59;285美金*匯率6.78(暫時按照這個匯率,那要看代理公司記帳用哪個匯率)285*6.78=1932.3,1932.3/1.17=1651.54,
銷項稅
1651.54*0.17=280.76
有可能交的增值稅為280.76-43.59=237.17
換匯成本
為:256.41/285=0.8996,確實是低的。
出口貨物,只要不退稅,就得交稅
不知道答案是否滿意
㈦ 出口換匯成本能直接反映出出口商品是否盈利如果低於外匯牌價即為盈利越低越好
結算的匯率肯定是比外匯牌價越低越有利潤
㈧ 高分求助出口換匯成本,換匯比,收匯匯率。開票金額的問題。
價格術語表述反常識:中國貿易公司出口 該FOB中國港口名、或 CFR/CIF鹿特丹。
依你「就以散貨2W美元作為假設」CIF鹿特丹吧,拖車裝卸倉儲港雜費報關報檢銀行等人民幣費用總計¥6000元,海運費1963美元,保險費率0.15%,則保費33美元=2W*110%*0.15%
貿易代理公司與工廠敲定截留預期出口利潤(代理費+代墊稅金利息)是人民幣¥0.1/美元,【此類業務事先商務談判核心喲!問題思維公式似乎紊亂倒置,跳出原問題順序,試解如下】
收匯匯率就是銀行結匯成人民幣的憑證水單上的匯率,目前預估為¥6.6200/美元
收匯匯率-換匯成本=出口利潤【准確指每單位外匯的利潤,貿易公司與工廠洽定截留利潤】,此「換匯成本」應指是退稅後的,在接洽出口合同時預估敲定!
6.6200-換匯成本=¥0.1/美元,則 換匯成本¥6.52/美元=6.6200-0.1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
其中,
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工廠開給我司的增值稅票專用發票金額【簡稱專票,17%稅率】+拖車裝卸倉儲港雜費報關報檢銀行等人民幣費用-退稅金額
=專票+6000-專票*9%/1.17
=0.923077*專票+6000
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18000美元=2W-1963-33
代入公式: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
6.52=(0.923*專票+6000)/18000
專票=(6.52*18000-6000)/0.923077=¥120640.這就是「工廠開給我司的增值稅票金額」
【記住公式】
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換匯成本*FOB-人民幣總費用)/(1-退稅率/(1+專票稅率))
退稅金額¥9280.77=9%*120650/1.17
換匯比=專票/FOB=120640/18000=6.70222
人民幣總費用=拖車裝卸倉儲港雜費報關報檢銀行等人民幣費用
換匯比-收匯匯率=代理公司墊付工廠的退稅款部分
6.7022-6.62=¥0.0822/美元
本單總墊付工廠的退稅款1479.60元=0.0822*18000
所問公式經不起推敲檢驗:換匯比=(匯率-代理費-費用((代墊稅金利息)))*1.17/(1.17-退稅率)
「代理費-費用((代墊稅金利息))」如何明確計算?若按¥0.1/美元算
7.0633=(6.62-0.1)*1.17/(1.17-0.09)
工廠開127139.4元專票,換匯成本高達6.8533虧本出口,恐退稅申請被函調退回!
㈨ 出口退稅預申報中的換匯成本低於合理下限如何解決
如果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該筆貨物盈利水平很好,雖然申報時退稅系統會自動顯示,把這個當做疑點之一,但稅務局那裡是可以通過的,不必擔心。只有高於8(按目前匯率應不高於6.82),稅務局才會以「該業務是賠本的,有騙取退稅的可能」為理由拒絕退稅。
換匯成本控制在5至8間,換匯成本如高於銀行外匯牌價,出口為虧損,反之則為盈利。
公式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一般在實際操作中用下面公式 換匯成本=不含稅金額*(1+增值稅率-退稅稅率)/報關金額
(9)換匯成本低於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換匯成本與出口總成本成正比,與外匯凈收入成反比。利用這一關系,換匯成本常用於考核出口商品的經營成果,主要作用為:
(1)通過不同種類出口商品換匯成本高低的比較,作為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和¨扭虧增盈"的依據之一。
(2)同一種類的出口商品,比較出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換匯成本的高低,作為選擇出口市場的依據之一。
(3)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公司,出口同一種類商品的換匯成本的高低,找出差距,挖掘潛力,改善經營管理。
(4)同一種類出口商品,比較不同時期的同期換匯成本,以便比較換匯成本的增減情況。
換匯成本過低的原因是企業購進原材料的價格過低,而售價高,盈利過多。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廠所需總成本(人民幣)/出口銷售凈收入(美元)。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經扣除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換匯成本